配色: 字号:
心电图系列讲座(15)
2014-10-07 | 阅:  转:  |  分享 
  
心电图系列讲座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李敦恒主任医师个人主页:http://laotry.
360doc.com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ALF)和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两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与左右心房的功能和解
剖结构密切相关的心律失常,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能彼此诱发或相互转化。心房扑动定义:房扑是一种心房肌不断快速除极和复极的快速规
律的房性心律失常。未经治疗时,心房率为240-340次/分,通常为2:1下传,至心室率为120-160次/分(大多为150次/分)
。病因:大多有器质性心脏病,其中58%合并房颤。电生理机制和解剖学基础折返为其主要机制,心房内的生理性解剖障碍如二、三尖瓣
环、冠状动脉窦口、肺静脉及上下腔静脉入口等,认识比较清楚的是右心房内围绕三尖瓣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的大折返。分型不同的学者在
不同的时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型。临床上常采用典型和非典型房扑的分类方法。典型房扑折返环均经过由下腔静脉口和三尖瓣环之间的峡部,因而
典型房扑又称为“峡部依赖性房扑”,其他折返环不经过峡部的房扑统称为“非峡部依赖性房扑”。典型房扑根据折返环方向不同可分为“逆钟向
折返型房扑”和“顺钟向折返型房扑”,其中逆钟向折返型常见故称为常见型,而顺钟向少见称为少见型。心电图特征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
大小及方向完全相同的“锯齿样”扑动波(AFL波),频率240-340次/分,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典型房扑常见型:1、下壁导联基
线消失,AFL波呈负向。2、V1导联AFL波正向,可见等电位线。V6导联AFL波负向。典型房扑少见型:1、下壁导联AF
L波呈正向。2、V1导联呈负向,V6导联呈正向。房室传导比例未经治疗的房扑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1,故心室率一般150次/
分左右,故在临床工作中,即使AFL波不清楚,当心室率150次/分左右时,要注意房扑的可能。病例分享(1)病例分享(2)
房扑经旁路传导房扑与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1、心房率:前者160-220次/分,后者240-340/分,但可有重叠。2、心
室率:房速(1:1传导)大于房扑(2:1传导)。3、心房波:AFL波相对宽大,P′波相对较小。4、等电位线:房速有,房扑无。
治疗1、直流电复律2、药物3、抗凝4、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峡部折返房扑心房颤动定义心房颤动是一种以心房活动不协调而导
致的心房机械功能恶化为特征的快速心律失常。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合并其他心律失常。房颤的危害1、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存在很
大不适2、潜在的血栓栓塞风险3、诱发心力衰竭4、快速心室反应者可危及生命电生理与解剖学基础1、自律性局灶机制研究发现
,局灶性起源点主要在肺静脉,因而通过导管射频消融这些触发灶可消除大多数房颤。2、心房电重构“房颤导致房颤”3、其他老年退行
性变、炎症、缺血等分类1、阵发性2、持续性3、永久性心电图特征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同、形态不一、间隔不均的AF
波2、AF波频率350-600次/分3、RR间期绝对不规整房室传导1、没有旁路时,房室结有限制房颤波向心室传导的作用。其
他影响因素还有房室结不应期、隐匿性传导等。2、房颤的QRS波一般正常,但当发生差异性传导时可增宽。3、房颤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
,RR间期是慢而规整的。4、房颤经旁路传导时,可造成致命性心律失常。病例分享心室反应房颤的心室反应依赖于房室结的电生理特
性、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张力、是否存在房室旁路和药物作用。房颤的心室率极不匀齐的机制是房室交界区的隐匿性传导。房颤时出现快速不
规则持续的宽QRS心动过速,强烈提示房颤通过旁路传导或合并差异性传导。房颤时宽QRS波出现需要鉴别是室性期前收缩还是差异性传导。
治疗1、控制心室率2、转复窦性心律(1)药物(2)电转复3、预防血栓栓塞(华法林抗凝)4、经导管射频消融5、外科手术病例分享
献花(0)
+1
(本文系風月無邊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