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我们能在家发现房颤吗
2014-10-12 | 阅:  转:  |  分享 
  
我们能在家发现房颤吗?(上)

马长生教授发表于2014-09-2609:26:43看TA的文章>>

心房颤动(房颤)可以导致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危害较大,甚至有人称其为“沉默的杀手”。然而,许多患者直至出现了并发症才发现房颤,这时偏瘫(半身不遂)或活动耐量下降等不良结果可能已难以避免,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能早期发现房颤并开始正规治疗,就能较大程度地减少这些不良结局。但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设备,我们自己在家能发现房颤吗?其实,这位“沉默杀手”并非完全“沉默”,有些蛛丝马迹可能会泄露其踪迹。一、通过常见症状发现症状是我们对自己身体的主观感受。多数房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其中最有可能帮助我们发现房颤的是“心慌”,专业上称为心悸。作为医生,真正做好心悸的问诊,可以为疾病(特别是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不少有用的信息。那么,对于非专业人员,“心慌”在发现房颤方面的作用又如何呢?心慌是指心跳得不舒服,其实是一类症状,其中包括多种不同的感觉,比如心跳快、心跳慢、心跳重、心跳乱、心跳有间歇等等。前面曾提到,房颤时心房不规则快速收缩,向下传导导致心室收缩不规则,而我们感知的心跳主要来自于心室的收缩,故房颤时可以感到“心跳乱”。且房颤时心室收缩频率往往也比较快,故也可以出现“心跳快”的感觉。所以,“心跳快且乱”是房颤相对比较有特点的感觉。当然,主观感受因人而异,房颤患者间也并不相同,不少患者并无心慌的感觉,仅仅通过症状也不能诊断房颤。但上述症状对房颤有一定提示作用,有助于我们早期发现。二、通过脉搏发现心跳传导至外周动脉可以产生脉搏,因而动脉脉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心脏搏动的情况。脉搏在手腕及颈部很容易触及(图1)。研究显示,专业医务人员仅通过脉搏就能发现90%左右的房颤患者,可见测量脉搏对发现房颤价值很大,也较症状更为可靠。当然,这里所说的测脉搏并不是中医的切脉(“号脉”),这里脉搏的测量仅单指计数脉搏的次数及感知其规则程度。计数每分钟的脉搏数不仅可以了解自身心跳的频率,就诊时对医生也有重要意义,有时我们需要参考这一信息判断病情轻重和指导治疗用药。正常人脉搏与心跳数一致,每分钟60~100次且频率规则、强弱相等。前文提到,房颤时心跳往往快且不规则,反映在脉搏上,表现为脉搏增快和节律紊乱。房颤时脉搏不规则,并且是“一点规律都没有”的不规则(绝对不齐)。如果把脉搏比作鼓点,正常的脉搏就是间隔相等的整齐鼓点,如“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而房颤时“鼓点很乱”,完全没有节奏,甚至有的患者会说“乱得都没法数了”,如“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图2)。(如果脉搏不整齐但有一定规律,即“鼓点”间隔不相等但有一定节奏,可能需要注意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其次,房颤时脉搏可能相对较快。心室收缩频率快而不齐会使每一次收缩效果不同,其中部分效果较差,不能把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外周动脉产生脉搏,因而房颤时的脉搏虽然通常较快,却一般少于实际的心跳数,我们称之为“脉搏短绌”,也是房颤特征性的体征之一。再次,房颤时脉搏往往强弱不等。有的患者会说“有时摸得到,有时摸不到”,这正是由于心脏收缩的差异造成的。总之,不规则、强弱不等且往往偏快的脉搏可能提示房颤的发生。以上介绍了如何通过症状特点及测量脉搏发现房颤,希望有所帮助。随着科技的发展,房颤的监测设备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便捷,且较主观感受和人工测量更为准确,下一期将介绍如何通过简单设备发现房颤。我们能在家发现房颤吗?(下)

心房颤动(房颤)可以导致脑卒中和心力衰竭,被冠以“沉默杀手”的恶名。然而,许多患者首次就诊就已经出现并发症,不良结果已难以避免。如果能尽早发现这种疾病的“蛛丝马迹”,就有可能降低其危害。上一期中,我们介绍了通过可能症状及测量脉搏发现房颤,这里继续介绍如何通过简单设备协助发现房颤。三、通过家用设备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多种设备能帮助我们发现房颤。当然,这里并不是指医院里的大型专业设备,而是家庭就可以配备的简易便携设备。首先提到的是血压计。不论水银还是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一般是通过感知肘部或腕部的脉搏实现的,因而同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房颤。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听到的“咚咚”声就是脉搏,通过其强弱、速率和节律发现房颤的方法和测量脉搏相同,不再赘述。而电子血压计中目前也有少数带有认证过的可以监测心律不齐甚至是发现房颤型号,但这类血压计还相对较少,价格往往比较昂贵。其实,普通电子血压计在测量血压过程中屏幕上往往也会有闪动的脉搏搏动显示,甚至有“嘀嘀”的信号音以表明正在测量,通过该图标或声音,同样可以了解脉搏的节律,也能帮助我们发现房颤。除血压计外,智能手机也已经成为我们发现房颤的助手。手机监测心律或脉搏已经可以实现,通过心率及脉搏特点诊断房颤的研究也获得了理想的结果。但目前应用手机诊断房颤尚需配备特殊配件,并且手机本身仅能记录脉搏或心电图,诊断仍需将数据传输至专业机构完成,尚难以普及。然而,近期多项研究表明,通过手机自身内置摄像头直接测量指尖血流变化,再经手机应用软件分析作出可靠诊断是可行的。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不仅是“在家”发现,“在家”诊断房颤也并非难事了。此外,美国8月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可以通过摄像头记录面部血流诊断房颤,也是一种发现房颤的简单方法。也许未来某天,逛商场时就会收到“我有房颤了,建议及时就诊”的信息。综上所述,如果出现了心慌症状(最典型的是心跳“快且乱”),立即测量脉搏,如果脉搏不规则或日常测量血压时发现脉搏不规则(类似完全没有节奏的鼓点),提示可能出现房颤了,应及时就诊。因此,即便不依赖专业设备,我们也有可能发现房颤。当然,由于个体间的差异,上述方法仅有提示作用,最终诊断还需心电图或Holter(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等专业检查并由医生做出。总之,早期发现,尽快干预,就可能使这位“沉默的杀手”不再那么可怕,科技的进步也会使其无处遁形。





















献花(0)
+1
(本文系suzhid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