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豆粕、菜粕及棉粕比较
2014-10-14 | 阅:  转:  |  分享 
  
粕类品种比较

原料及生成

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的一种副产品,一般成不规则碎片状,颜色为浅黄色或浅褐色,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按提取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两种。一浸豆粕是指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二浸豆粕是指先经过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一浸豆粕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含量高,是目前国内现货市场流通的主要品种。

菜粕是以油菜籽为原料,经过提油后的产物。压榨取油后得到菜子饼,浸提或预榨浸提后得到菜粕。

棉粕是棉籽经过压榨取油后得到棉饼,在经过浸提工艺将里面的残油分离出来后得到的一种微红或黄色的颗粒状物品。

物理成分

豆粕是一种高蛋白原料,无需脱毒即可用作饲料。其中蛋白质含量为40%~48%,赖氨酸含量为2.5%~3.0%,色氨酸含量为0.6%~0.7%,蛋氨酸含量为0.5%~0.7%。

菜粕的粗蛋白含量在34%38%之间点是蛋氨酸含量高(仅次于芝麻饼、粕),赖氨酸含量亦高。而精氨酸含量低,是饼、粕饲料中含量最低的。菜籽粕的有效能值偏低(淀粉含量低、菜籽壳难以消化利用)。矿物质中,钙和磷的含量均高,硒和锰的含量亦高。特别是硒的含量是常用植物饲料中最高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4.32%,仅次于豆粕的蛋白质含量48%,而高于菜籽粕的蛋白质含量36.04%。精氨酸含量高达3.6%而赖氨酸含量仅有1.3%l.5%,只有豆粕的一半。菜籽中含有硫葡萄糖苷、芥酸、单宁、皂角苷等不良成分,其中主要是硫葡萄糖苷。硫葡萄糖苷本身无毒,但在一定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经过菜籽本身含有的芥子酶的酶解作用而产生异硫氰酸酯、唑烷硫酮和腈类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引起甲状腺肿大,从而造成动物生长速度下降,繁殖力减退。单宁则妨碍蛋白质的消化,降低适口性。而芥酸阻挠脂肪代谢,造成心脏脂肪蓄积及生长受到抑制。要加以限制,具体喂量应根据粕中有害成分含量而定。经过脱毒处理的菜籽粕喂量可以加大,而"双低"油菜籽生产的粕喂量受限制。同时,应结合菜粕的氨基酸组成特点,适当搭配其它。棉籽中含有对动物有害的棉酚及环丙烯脂肪酸,尤其是棉酚的危害很大。在制油过程中,由于蒸炒,压榨等热作用,大部分棉酚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而变成结合棉酚,结合棉酚在动物消化道内不被动物吸收,故毒性很小。另一部分棉酚则以游离形式存在于饼、粕及油品中,这部分游离棉酚对动物毒性较大,尤其单胃动物过量摄取或摄取时间较长,可导致生长迟缓、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导致死亡。幼小动物对棉酚的耐受能力更低。由于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对动物有害,因此,在使用棉饼、粕时,要根据饲喂对象及饼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加以限量。反刍家畜在有优质粗料及多汁青料的情况下,棉籽饼、粕的用量不受限制,不会造成中毒。对单胃动物要限制喂量,最好使用经过脱毒处理的棉籽饼粕。肉用鸡饲料应少用含壳多的棉籽饼、粕,以免影响生长,鸡对棉酚的耐受力高于猪,但蛋用鸡饲喂棉籽饼、粕会造成鸡蛋在贮存期间发生变色反应,即蛋白呈现粉红色,蛋黄呈现绿黄或暗红及斑点状。种畜苗应避免使用,以免影响繁殖性能。同时使用棉籽饼、粕配制饲粮要注意氨基酸平衡,尤其是棉籽饼、粕的赖氨酸含量低,且利用率差,应注意添加赖氨酸。

无毒菜对不同年龄猪的适口性均较好其代谢能量值比猪的实际需要略低。一般在幼猪饲料中菜粕的最大量为12%,成长猪和种猪为12%~15%,怀孕和泌乳母猪为12%左右。无毒菜粕作家禽饲料时,其代谢能量值家禽实际需要的代谢能量值。因此以菜粕作饲料时尚需适当添加其他高能量成分一般在饲养幼年或成年肉用家禽时,最大添加量为20%,产蛋鸡或种鸡为10%左右。牛对无毒菜粕的适应性比猪和家禽更强一些,菜饼粕对牛的代谢能量值为10.05兆焦/千克,与牛的实际需要量接近,因此在牛饲料中用量较多,肉用牛添加量可达20%,奶牛为25%。常规油菜粕也可用作饲料,但用量不宜过多,一般饲养肥猪在日食中添加量为1%左右,饲养肉用鸡为5%左右,养牛为15%左右。用菜籽饼作鱼饲料,其添加量一般也不超过15%。但用双低菜籽作鱼饲料试验中,将添加量提高到30%和50%而且鱼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无残毒。目前棉粕的用途主要是用来配制饲料,其他的用途。与豆粕相比,棉粕的特征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蛋白含量低,二是价格低,三是具有一定毒性和高热量。由于毒性这一局限性的存在,所以其在饲料的配比的量上就有了上限蛋鸡、肉鸡和猪饲料最大用量应分别控制在10%、10%和20%以内。鱼、虾蟹鳗鳖鳜等高档水产历年我国粕类消费量统计

? 2005/2006 2006/2007 2007/2008 2008/2009 2009/2010 8,320 7,479 7,069 8,317 8,849 豆粕 27,776 27,630 30,849 31,673 34,721 其他粕类 7,450 7,584 7,694 7,820 7,375 总计 44,811 43,951 47,258 49,518 52,570 ?(单位:千t)2、历年我国菜粕供需数据

?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供应总量 843 938 825 1013 986 消费量 809 832 811 707 832 (单位:万t)

历年我国棉粕产量统计

?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全国总计 463 547 618 607 534 (单位:万t)历年我国粕产量统计

? 全国总计 2377 2636 2501 2996 3209 3811 (单位:万t)



表5、2010年以来各月份沈阳地区三种粕类价格统计(单位:元/吨)

日期 豆粕 菜粕 棉粕 2010-1-22 3280 2450 2900 2010-2-22 3080 2380 2900 2010-3-22 3080 2430 2850 2010-4-22 3100 2470 2600 2010-5-22 2940 2450 2600 2010-6-22 2880 2250 2550 2010-7-22 3040 2350 2400 2010-8-22 3240 2350 2400 2010-9-22 3200 2380 2400 2010-10-22 3500 2430 2750 2010-11-22 3200 2400 2720

献花(0)
+1
(本文系红叶飘香81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