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5年高考文化经典复习
2014-10-15 | 阅:  转:  |  分享 
  
2015年高考文化经典复习【命题方向】方向一:理解内涵。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一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
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此考点在题型上有填空、选择或简答:选择题一般考查对文化经典阅读内容的理解;简答题一般是先提
供一段或几段内容相关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设问,难度不会太大。【解析】本题答案是:①人应该知错改错;②人不必回避错误。本道试题考
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
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答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解析】本试题难度较大,
我们答题时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③找出它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韧而解。解答此类试题,要注
意评析有理有据,不能牵强附会,有时分析、评价还要联系现实谈看法。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用选择题的方式,选择
项具有提示和导读功能,可帮助学生理解原文,降低了阅读难度。因为四个选项一般是分别针对选段中的关键句来设置,或是某一语句的意思的解释
,或是对选段中的观点的分析和概括。用简答题的方式,往往要求考生就文段所提供的内容,比较两个语段在观点态度上的异同点
,或让考生通过两个语段的相互印证得出自己的分析结果,而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要求概括出的观点态度或作出的分析阐释要有针对性,要言之有
据,而不能用一个大而宽泛的观点来敷衍。(2014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①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论语·里仁》)②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②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
万章上》)[注]①不处:不享有。②一介:一点点小东西。(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答: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答:(2013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论语》
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①子曰:“躬自厚①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
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注]①厚:重,与“薄”相对。(l)请概括出两个选
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答: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
么不同?请简述。(4分)文化经典阅读(6分)(l)答案: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意思对即可。)(或: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2)答案:【要点】孔子的话侧重点是,少责备别人,从而避免别人的怨恨。孟子的话侧重点是,如果不如别人,不要怨恨别人,而要
从自身寻找原因。(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②孟子说:“实行
仁,就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发射而没有射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行了。”【命题立
意】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解析】本题采用孔孟对比阅读的形式,着重考查儒家对“君子”的理解。选段①要明晰“文”与
“质”的关系,选段②重点是强调要把君子的行为付诸实践。一道题6分些许意外,但审题后便发现,两问显然还是概括题加分析题,2分与4分,
仍可以视为两题。答题时,应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根据具体问题一一解答,观点要完整,表达要简洁,切不要照抄原文,含糊其词。【答案】文
质兼备、心存仁礼的人可以称为“君子”。要成为君子,就要文质兼修,才能达到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不仅要心存仁礼,更要付诸实践,坚
持用仁礼之心去爱人、敬人。【解析】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
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对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具有教育意义。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
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③找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韧而解。
【参考答案】(1)①人应该知错改错;②人不必回避错误。(2)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
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1)下列对选段内
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B.儒家认为
,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判者心怀感激。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要劝诫人们要勇于检
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2)结合上
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命题立意】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2009年福
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②子曰:“德
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参考答案】(1)C【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
文化经典的理解。C项“选择与仁德为邻”与“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有误,第一处的“仁德”应为“有仁德的人”,第二处的说法不对,“焉
得知”说的是“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而不是“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两处错误均考查在对选段中的重点词语的理解上,一处考查的是“仁
”的含义,二处考查的是“知”的含义。(2008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子谓颇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3分)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道。(3分)(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4分)(2007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文言文
,按要求答题。(10分)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
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
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注】①充虞:孟子弟子。(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
夫子若有不豫色然。(3分)
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分)
(2)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
话回答)(3分)从历年福建文化经典的命题我们可以看出有关经典的考查经历三个阶段。2007年和2008年试卷第(1)题考查文
言翻译,第(2)题简答考查对内容的理解。2009年、2010年试卷第(1)题文言翻译改为考查对文本内容理解的选择题,第(2)题简
答考查对内容的理解,2011年试卷第(1)题选择题改为考查对文本内容理解的简答,第(2)题简答考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
行分析,对作者观点态度进行评价。2012年试卷把两题简答题合为一题,但设置一题多问,既涉及内容理解也涉及分析评价,实质还是考查两
题简答。三、【简答题存在问题及解答步骤】从近年高考评卷反馈看,简答题答题主要存在三问题问题一:背离文段大意,概括要点欠妥
。问题二:命题者让考生结合选文进行分析。很多考生或找不到结合点,或结合点理解歪了,或没有兼顾材料只就一方大说特说。后者更为突出。
问题三:考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磕碰多甚至缺乏应有的逻辑。【误点点示】文中的对话,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要回答这个问
题,就必须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分析孟子在对话中表现出的是何种的个性品格、价值取向。其实本段的对话,最能揭示孟子个性品格、价值取向的最
关键语句应该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一句,特别是“舍我其谁也”这一反问句表明了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期许、乐观自信。这种浩然之气,这种大我情怀把孟子“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揭
示得淋漓尽致。上述考生由于未能领悟文段对话的大意,未能筛选并抓住对话中最关键语句,所以只能随意地写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而得了0分。
【高考答题示例】例文1: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应该慎重地结交朋友,看清他的为人。如果他的品性恶劣,我们应该认
真考虑我们应多交一些益友,这样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我们的仁德养成也很有助益。例文2:“择处”是要谨慎选择居处,而理想的居处是
仁德之所。“无友不如己”是向品德高尚的人看齐,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那么自己的朋友中也就没有比自己低的人了。例文3:选择一个好
的居所体现人的道德修养环境可以让人的心境产生影响,所以在选择居所时应该慎重考虑。例文4:选择居处的时候,应该与有仁德的人为邻
居,让自己也受到熏陶,对自己有帮助。例文5.要与有德的人交朋友,不要与无德的人交朋友。例文6.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
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的。简答题失分原因:1、观点概括不到位,用文段内容代替观点、思想等;2、分析问题,较难与观点结合阐述,
以翻译代替分析;3、答题表达规范不够,多语病。(2011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2)子贡以日食
、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说明了君子的过错是掩藏不了的。(表明观点)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
象,是正常的也是短暂的,子贡认为君子犯错误也一样,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敢于改正,短暂的黑暗之后依然是一片光明。这符合儒家的修身做法:
君子不怕做错事,只要知错能改,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阐述分析)对今天的人们依然有启示作用:不怕做错事,就怕有错不改。(联系现实)
从以上题目答案构成可以领会到文化经典简答题的答题步骤:第一步,通读选段,领悟核心思想,用一句话简明概括相材料中所包
含的孔孟思想或观点、主张等;或析词述意,简要阐明内涵(观点思想);第二步,结合语段材料(或孔孟主张),从正面或反面
进行合理阐述、分析;第三步,如有联系实际等,则需要适当联系社会相关问题,加以自圆其说。2.在备考过程中,一是要了解文化经典
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从宏观上对《论语》《孟子》的主要思想有一个概要了解,孔子的几大思想观点的核心,如:为政观、义利观、交友观、
教育观、文化观、礼乐观、仁爱观、中庸观;重点关注:仁、义、礼、乐、信五大关键词,在孔子学说中的关系、以及各自在现实生活中地位和作用
。孟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民本”、“仁政”、“王道”、“性善论”、“尽心知性”思想、教育思想等方面。考生也可采用编拟提要法进行书面整
理,分列出具体条目,建立“先横后纵”的模式,以便理解识记。五、考试作答时,要具备四种意识:一是要具备文本意识,作答时答案
不能脱离文本,不能使答案变成无根之木;二是要有联系上下题的意识,如有选择项,应让选择项导引着简答题的书写。通过选择项的阐释,作
者的观点态度一般会被揭示得较为透彻,考生只要顺着选项所指引的思路,立论阐发,就可较好地简答。(二)、关于君子人格的塑
造1、“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
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2、君子要重视
自我修养。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
斯远鄙倍矣”(《泰伯》)。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
(三)、关于学习的思想1、学习的态度。①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
,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③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
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
④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
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四)、关于教育1、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
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
意义。3,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
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不学《诗》
,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关于教育的培
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
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五)、关于务政的思想1、关于务政的对象。孔子认为
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问:“
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一定
的参政素质,诸如果断、达理、多艺就可以参政。(六)、关于治国与安邦1、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
子。子路问孔子:“卫国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3、治国的基本方法:
“选才、富国、育人,立法”。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
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另外,孔子也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4、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子曰:“道千乘之国,敬
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
,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二)仁政学说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1、养民
:①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民之为
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
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②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
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他屡屡说:“谨庠序之
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育之。”(《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也。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孟子·滕文公上》)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
,从而达到“务局。”(《孟子·滕文公上》)5、保民而王: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回答:“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也,爱护,关心之意。王,统治之意。王者,乃称王天下,统治中原。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够治理国家,统治天下,没有人可以阻挡
。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
以“王道”治国者,便都被他视为“罪人”,视为“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6、与民同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
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2、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有了很多创新,天地
万物与伦理道德都是教育内容,善用环境、因材施教。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对教育方法的改进,亚圣孟子早就在提倡,他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
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
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章句上)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
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四)、道德伦理1、仁、义、礼、智。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
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
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
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
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2、遵礼重孝: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孝道理论。他认为,天下事,
“孝亲为大”。把“孝亲”推演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敬老观念。为了使人们确信人性本善的结论,孟子进行了论证,提出人皆有恻
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向。此四种心向乃是仁、义、礼、智发生的根源。恻隐之心是仁发生的根源,羞恶之心是义发生的根源,辞让之心是礼
发生的根源,是非之心是智发生的根源。而四人的四种心向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是属于善的品德。因此,人的四种心向是向善之心向,
而人之向善之心向是根源于人性的,由此可知,人性当是善的。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
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六)、修养观念1、理
想人格:“人皆可为尧舜”,善养“浩然之气”,理想的人生典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舍生取义。以(
鱼)和(熊)为设喻,告诉人们(舍生取义)的道理。3、修身养性、闻过则改。“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
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
一定的进程。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掌握客观规律。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据水势就下、可导而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人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都须如此。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而且,对孔
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此外,孟子还非常重视修养。在心性修养方面,孟
子从“性善论”这一根本思想出发,认为实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动力,完全仰仗于君子大发“仁心”。这种“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
之所亡”,贵在一个“养”字。孟子以子思的“思诚之道”为依据,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等观点,从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观唯心主
义成分的思想体系。③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省刑罚,薄税敛。”(《孟子
·梁惠王上》)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说:“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他
把“什一之税”描绘为最理想的税制,认为这种十分抽一的税率不能再提高,而且还须根据实际收成情况而减征或缓征。他列举当时赋税繁多的情况
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孟子·尽心下》)征布、征粮,还要征劳役,三重负担加在一起,人民是不堪忍受的:“用其二而
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孟子·尽心下》)3、仁者无敌: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
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
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4、先义后利:“王曰:‘叟不远
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仁义而已。’”(三)、孟子的教育观念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
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
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1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孔孟两
位圣贤不仅一生中奔走呼号,吁请所能见到的当政者,以“教民”为先,以行“仁政”为本,而且还大半生在从事教育,招收弟子,开办私塾。
3、学习态度。①专心致志,“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
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②持之以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未有能生者也”③敢疑善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④谦虚谨慎。“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五)、“性善论”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吾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
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人们都有一种先天向善的能力,即“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
良能也;其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
)意思是说,人们无须乎学就会做的,这是他们的良能;无须乎用脑筋思考就知道的,这是他们的良知。两三岁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的
,等到长大了,又没有不知道尊敬其兄长的。亲爱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在
孟子看来,没有同情、羞耻、辞让、是非之心的人,简直不是个人。人有这种心向,就好比人有四肢一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仁义礼智,非由外
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这些美德,不是由外面给予或施加的,而是人本身就生而具有的,只不过人们不
去想它罢了。“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
度的积极意义。(七)、哲学思想及认识论在《孟子》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
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09福建高考卷)选文见上。【题目】
(2)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答案示例】“择友”如“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
之长补己之短。【误点点示】“择友”如“择处”的结合点在于两者都强调好的外部环境对人的仁德养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在选择
题的选项中已凸显出了。上引六则例文都没有很好地转选择题的“导读”功能为“导写”功能,显得有点浪费;例文5对“无友不如己者。”作
了错误的理解;特别是例文6照抄选项就更不应该了。除例文2有把“择友”和“择处”结合着说外,其余均言此而失彼,表达欠全面;例文2虽结
合着说但少了结合点,表达不紧密。从语言上看,有的偏短,如例文3、例文4、例文5、例文6;有的有语病,例文1的“我们应该认真考虑我们
应多交一些益友”应改成“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多交一些益友”,例文2的“那么自己的朋友中也就没有比自己低的人了”不知所云且与前文脱节,例
文4的“对自己有帮助”应改成“让自己也得到帮助”。下面我们解读近年高考真题答案,看看其中的解题思路(2012年福建高考)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话
回答。(6分)答:【解析】本题采用孔孟对比
阅读的形式,着重考查儒家对“君子”的理解。选段①要明晰“文”与“质”的关系,选段②重点是强调要把君子的行为付诸实践。一道题6分些许
意外,但审题后便发现,两问显然还是概括题加分析题,2分与4分,仍可以视为两题。答题时,应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根据具体问题一一解答,
观点要完整,表达要简洁,切不要照抄原文,含糊其词。【答案】文质兼备、心存仁礼的人可以称为“君子”。(表明观点)要成为君子,就要文
质兼修,才能达到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不仅要心存仁礼,更要付诸实践,坚持用仁礼之心去爱人、敬人。(阐述分析)(20
08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4分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同为儒家圣人,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将《论语》和《孟子》相结合进行观点比较,要求考生综合能力
更强,体现了考题的新意,也是一种最佳的命题方式。(2)【答案】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表明观点
)孔子认为,如果自己不被国君任用,就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如果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阐述分析)四、【备考
建议】在复习中,1.理解文本内容是关键,要过好文言翻译关,尽量读懂文本的“字面义”。做到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以解释句子意
思。这要求与文言翻译相同。要做好常见文言语言点的归类整理工作,增强文言语感。充分利用已有和现有的一些条件:积极调动积累的文言知识,
迁移到文义的疏通上;选文后若有注释应最大限度地借助;选择题的选项对文本理解具有很强的“提示和导读功能”,应使这种功能最大化以降低理
解难度。以“仁”为例:先纵向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对待“仁”的态度;“仁”的价值内涵;“仁”的表现方式;“仁”的实践
价值。再横向联系孟子的有关言论。3.要认真分析近年我省高考经典真题,注意答案示例的构成,并不断地及时反思、发现、改进
自己答题的不足;做到规范解题,提高得分能力。要针对性地选一些好题,选做部分真题或模拟考题,训练自己细读分析和规范答题的技巧。加强
应试技能的训练;4.要加强解探究题的格式规范化指导,注意条理性,突出关键词,必须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按“观点---解释--
-联系现实”的思路来答题,要有一定的拓展,但拓展要以文本为依据,不可随兴发挥。还要有条理,先总说,后分说。理由的说明要结合文本内容
并适度结合现实来阐释。5.利用闲暇、边角时间听读或观看于丹《〈论语〉心得》等资料,增加自己对文化经典的阅读理解。三是
要有题干意识,命题者往往会采用在题干中增加提示语的方式来使理解题难度降低,不能对提示语不管不问;如果题干有别的材料让考生结合着分析
,那么,此时应从同向或异向角度迅速悟出“结合点”,而后结合文本理解展开简答。组织答案时要尽能联系已经学过的两位圣人的思想内容,使答
案既能解读出文本,又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四是要有字数意识,虽然题目对答案的字数并没有比较明确的要求,但是,一份20字
左右的答案和一份60字左右的答案比较起来会明显逊色很多,因为学生毕竟不是命题者,不可能将答案想得过于简练,而且考场的时间安排也不允
许在某一个题目上停留太多的时间,因此,在组织答案时,主观理解题的字数最好能够超过50字,将空格写满,写完整。【知识点归纳】
《论语》主要思想内容(一)关于如何做人(二)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三)关于学习的思想(四)关于教育(五)关于务政的思想
(六)关于治国与安邦孟子的主要思想(一)民本思想(二)仁政学说(三)孟子的教育观念(四)道德伦理(五)“性善
论”(六)修养观念(七)哲学思想及认识论◆《论语》主要思想内容(一)关于如何做人1、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
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
侥幸而避免了灾祸。2、做人要重视“仁德”。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
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
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
》)。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3、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
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他说:“举于诗,立于
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3、君子要处处严
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
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4、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
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
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5、君子不党。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同时
还要“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为政》)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反对一知半解
,浅尝辄止。3、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
,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4、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
活运用知识。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
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2,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①
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②
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
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③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2、关于务
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孔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学而》)也就是说孔子来到一国就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政事,就是因为先生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五种美德。3、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
。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卫灵公》)。4、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即要求人们处理
政务不要图快,贪图眼前利益,图快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贪图小利反而办不成大事。而应眼光放远,依次而进。2、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
于律己。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
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孔子还认为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
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
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即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
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护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
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孟子的主要思想(一)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人民放
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亲民、养民、教民、得民),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
民有权推翻政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考点说明】及【
命题方向】(2014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为丰富考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
基础。考查不能偏难偏专,要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主要
有两个考点,一是考查理解,一是考查分析。近年考查侧重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片段中筛选、概括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或主张
,并能对某一观点或主张的内涵进行简要诠释。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③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
方向二:分析、评价。此类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化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对作者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这一考点进一步考查考生
对文化经典材料的认识,涉及到考生对经典文化、传统思想的了解,稍有难度。但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命题上都很谨慎,提问
也很直接、明确。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二、福建高考真题回放看高考
命题形式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化经典的阅读难度有距离,因而高考命题基本上从文本出发,考虑他们的阅读水平,一些偏难的概念和不常见的
字词会加以理解。所选文段可以是单一语段,也可以是两个语段(语段来自同一部经典,或两部经典)命题形式也是灵活多变。【命题形式】考
查题型1、填空2、选择3、简答以往为2+3组合(2010年福建卷),注意1+3组合(2009、2
010年浙江高考卷),或直接3简答(2013、2014年福建卷)由两小题组成,赋分6分,既可以是一道选择题加一道主观简答题,单选
题均为对文化经典有关内容的分析判断,简答题则为对具体内容的主观性理解,带有“分析、概括”成分;也可以是一或两道主观简答题或以填空题
形式出现。(2012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
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
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
料,用自已的话回答。(6分)(2011年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①子曰:“丘也幸
,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
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2)子贡以日食、
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命题立意】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2010年福建高考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
而识之。”(《论语·述而》)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解析】本题考查儒家对“君子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见解。考题与09年在题干中再引入一个与材料相关但
却不是语料中句子的题型相比,题干只就材料中的一个句子提出问题,单一简洁,试卷难度明显下降,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要在读懂两个文
本的基础上谈理解,答题既要扣紧孔子和孟子的观点,还要对句子进行一定的阐释,如为什么要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更好地推己及人)
【参考答案】(1)DA、B、C三项在两端选文中都有依据,而D项“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是无中生有的。(2)我
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
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2)答案示例:“择友”和“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孔子交友思想,是建立在其“仁”的思想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作答时,要先答出选段与选句之间的关系,即要指出“择友”与“择处(选择居住的地方)”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即与“仁德养成”之间的关系。其次要阐述孔子“择友”观的内涵,即指出孔子为什么会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此句话从正面说是:要和比自己水平高、素养高的人交朋友。考生若能从此处入手,答题会更符合答案的要求。【参考答案】(1)①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②(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走向,(就)走自己的路。【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第(1)句注意“行”、“藏”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由”、“道”等词的落实。第二问要注意同为儒家圣人,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将《论语》和《孟子》相结合进行观点比较,要求考生综合能力更强,体现了考题的新意,也是一种最佳的命题方式。】(2)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认为,如果自己不被国君任用,就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如果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中心意思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这段文字中孟子的回答主要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一句可见出孟子对英主明君的期待,他期待圣君贤臣来治平天下。而且他乐观自信地认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就表明了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期许。这种浩然之气,这种大我情怀,应该是当代青年学子的一个精神的鞭策。【参考答案】(1)①(3分)您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②(4分)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2)(3分)体现了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下面以(07年、09福建高考卷)为例,具体说明。【题目】(2)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答案示例】(2)体现了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高考答题示例】例文1:认为能够称王的人一定会像孟子一样的贤人。例文2:争持天下,来称霸王位。例文3:体现了孟子一种顺其自然、不怨天尤人的心态。这三个答案因完全背离了文段的中心,均被判为0分。
献花(0)
+1
(本文系屠龙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