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常宁市油茶种植面积演变分析
2014-10-19 | 阅:  转:  |  分享 
  
第34卷第3期

2013年6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HengyangNormalUniversity

No.3Vol.34

June.2013

常宁市油茶种植面积演变分析

周松秀



,詹







,刘兰芳



,邱文彬



,刘晓燕



,邓









1.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

421002



2.

常宁市蓬塘中学,湖南常宁

421500







要: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常宁市自然地理条件适应种植油茶,种

植油茶历史悠久,全市各乡镇都有分布,以东北部的烟洲镇、荫田镇和蓬塘乡的种植面积最大,均在4

000hm



以上。

其外围乡镇油茶种植面积次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常宁市的油茶种植面积的变化大约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至

80年代中期

,油茶种植面积持续增加;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

,是老林更新改造时期,成林面积减少;

90年代中

期以来,油茶种植面积稳步增长。今后应增加科技投入,实现常宁油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常宁市;油茶;种植面积;演变

中图分类号:S74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

-0313



2013



03-0076-04









油茶(

Cameliaoleifera

)属山茶科(

Theaceae



山茶属(

CameliaL.

),是一种常绿阔叶小乔木,与油

橄榄(

Oleaeuropaea

)、油棕(

Elaeisguineensis

)和椰

子(

Cocosnucifera

)合称为世界



大木本食用油料

植物。油茶籽所榨油即茶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和保健价值,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油茶属于喜

温喜湿喜光植物,要求年平均气温

16~21℃

,最冷

月均温

0℃

以上,低温霜冻易引起落花或落果。油

茶产区年降水量一般在

1000mm

以上,干旱或者

花期连续降雨,油茶树虽然能成活但会影响授粉和

产量。油茶适宜在坡度和缓的

5°~15°

南坡或东南

坡种植,适宜生长在

PH



4.5~6.5

的酸性红壤的

山地丘陵,油茶树具有耐旱耐瘠薄的特性,是绿化

山地、保持水土、发展无污染优质食用油的优选

树种。

油茶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以长江以南的湖

南、江西、广西、安徽和重庆等地的红壤丘陵区为

主,湖南是

14

个油茶重点省区之一,是油茶植物群

落的分布中心区域

[1]

。油茶在我国的栽培和利用已



2300

多年的历史

[2]

,从栽种到挂果需要大约



年时间,收益期长达

50~60

年。

2009

年,湖南省油

茶面积达

122.5



hm



,年产茶油

12.1





,油茶产

业产值

72.7

亿元,分别占全国的

40.8%



46.5%



66.1%

。湖南省常宁市是全省油茶种植面积最

多的县(市)之一

[2]

,素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美



[3]

,是我国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县。本文对常宁市

油茶种植面积演变进行分析,以便为常宁市油茶种

植业布局、油茶基地建设、油茶产业做大做强及其

油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指导。



常宁市油茶种植的自然地理环境

常宁市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西南部,湘江中游南

岸,东经

112°07



-112°41

’,北纬

26°07



-26°36

’,

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多年均气温约

18℃



年降雨量

1400



mm

,无霜期约

290

天。境内地势

南高北低,中部低盆,呈两级阶梯状分布。全市地貌

收稿日期:2013

-01-1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C0531);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075);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人文地理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周松秀(1968—),女,湖南常宁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2013年第3期周松秀

,詹



婷,刘兰芳,等:常宁市油茶种植面积演变分析77

以山地、丘陵和岗地为主,山地、丘陵和岗地占全市

总面积的

70.35%

,境内地带性土壤主要为红壤和

黄壤,利于油茶种植;非地带性土壤有紫色土、水稻

土和石灰土,其中是石灰土是油茶发展的限制因

素。常宁市的地带性土壤及气候条件适宜油茶的

种植。以山地、丘陵和岗地相结合的地貌为油茶生

长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油茶是常宁市森林资源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常宁油茶资源丰富,种类繁

多,根据油茶资源调查,常宁以寒露籽和霜降籽





品种群,红球、红桃、青球、青桃、黄球、黄桃等



大品

种为主。



常宁市油茶空间分布特征

常宁市油茶种植广泛,各个乡镇均有分布,遍



673

个村。烟洲镇、荫田镇和蓬塘乡等乡镇油茶

林种植面积大。全市茶油年产量稳定在

3000t



上,年产值达

1.8

亿元,以烟洲镇的油茶籽单产和产

油率最高。近

30

年来的造林面积最多的乡镇有烟

洲镇、蓬塘乡、宜潭乡和荫田镇。

90

年代以来,这些

乡镇是退耕还林进行油茶示范林建设的重点。就

单位面积油茶籽产量及其产油率而言,单产最高的

林地也主要分布在烟洲镇、蓬塘乡和荫田镇。这



个乡镇以霜降籽为主,霜降籽单产较寒露籽高。由

于自然环境和油茶品种的优越性,这些乡镇低产油

茶林改造提升单产的潜力大。

2005

年以来,常宁市

把荫田、蓬塘、烟洲、宜潭乡、宜阳镇、柏坊、松柏、西

岭、盐湖、三角塘、罗桥、板桥、胜桥、洋泉、官岭等

15

个乡镇作为油茶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分期分批逐步

改造油茶低产林

2.3



hm

2[4]



2010

年常宁市林业

资源普查与林业统计年报显示,蓬塘、荫田和烟洲



个乡镇的油茶林种植面积在

4000hm



以上,宜潭

乡、宜阳镇、柏坊、松柏、西岭、盐湖、三角塘、罗桥、

板桥、胜桥、洋泉、官岭等

12

个乡镇油茶林面积在

2000hm



以上(表



)。

表1



常宁市油茶种植空间分布

乡(镇)

现有

面积/hm



新造高产

面积/hm



每公顷产油450k



的面积/hm



每公顷产油150



450



kg

·

hm

-2

荫田镇4

70062820721706

蓬塘乡4

37016102333100

烟洲镇6

020175043612367

宜潭乡3

112163401417

宜阳镇2

3303010503

(注:数据来源

2010年常宁市林业资源普查与林业统计年报



常宁市油茶以东北部的丘陵区分布面积最大,

油茶籽和茶油单产高的林地也集中于本区,本区是

常宁市优质高产油茶的主体区域。以东北部的三

个乡镇为中心,其外围的乡镇油茶林分布面积次

之,单产也较低,属于常宁市油茶分布的次级区域。

但因其交通便利成为更新造林的重点区域和主要

的产业化发展基地。



常宁市油茶种植面积的时间变化

常宁市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据记载已有

1700



年历史。常宁市油茶林面积最多时达到了

5.25



hm





2010

年常宁市油茶林

4.87



hm



,占衡阳市

油茶总面积(

22



hm



)的







,其中高产稳产油茶

林面积

1300



hm



。常宁市油茶林占全市土地总

面积

22.6%

,占林地面积的

40.6%

,占经济林面积



92.7%

,是湖南省油茶种植面积最多的县(市)之



[5]

。查阅常宁市志和常宁市历年的林业统计年

报,分析不同时期常宁市油茶种植面积,发现常宁

市近

60

年来的油茶种植经历了几次大的发展过程。

1984

年—

1991

年,常宁市被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



2696

”工程,改造油茶低产林

2000hm



,完成油茶

老残林更新造林

3300



hm





1993



1995

年,常

宁市完成常规改造

630hm



,油茶更新造林

550



hm





1999



2000

年,结合退耕还林进行油茶示范

林建设

260hm



。结合油茶种植面积的变化,常宁

油茶种植面积的变化大约分成



个时期:



个持续

增长时期和



个老林更新改造时期(图



)。

图1



常宁市油茶种植面积时间变化图



(注:数据来源于常宁市志和常宁市历年的林业统计年报)

3.1

新中国成立—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这个时期是第一个油茶林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78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4卷

期。新中国成立之前,农业生产力极其低下,油茶

林荒芜严重,油茶单产和总产量都很低。

1949

年,

全县仅产茶油

125t

[4]

。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得到极

大的恢复和发展,国家组织农民垦复油茶林

[6]

,油茶

生产快速增长。

1978

年,常宁出席了全国油茶生产

会议,作为两个典型之一介绍了油茶生产经验,受

到中央领导的好评。

1981

年,常宁上交国家茶油

2060t

,居全国第一,获得了原商业部授予的“金杯

奖”殊荣。

3.280

年代中期—

90

年代初期

这个时期属于更新老林改造期,成林面积减

少。

1984

年—

1989

年,常宁市被国家林业部和省

林业厅列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

WFP

—中国

2696

项目—湖南省油茶更新改造工程。

1984

年至

199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常宁市实施油茶更新改造工

程项目,联合国官员布朗小姐、布里齐斯先生长驻

常宁督促检查工程建设。经水平撩壕整地、去劣留

优、垦复施肥、年度抚育、幼林修枝整形、防治病虫

害等综合营林技术措施,改善了林地通风透气条

件,调整了林分密度和树体结构,补充营养,减少了

树体养分消耗,明显增强了树势。通过去劣存优举

措,尽管成年油茶面积减少,但是油茶单位面积产

量显著提高。

此外,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由于受到市场经济

的影响,农村进行丘岗山地大开发,一些油茶林地

开发为萘李种植园。同时,因为城乡生活条件的差

距等原因,大多数农村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导致相

当部分的油茶林抛荒。这也是本阶段油茶林面积

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3.390

年代中期—

2010



本阶段属于油茶面积第二个增长期。前期的

2696

项目的老林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到这个时期效

果凸显,成林面积和挂果面积增加。

90

年代中期,

油茶因为其绿色环保和茶油的极高的营养价值和

保健价值,油茶生产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1998

年,常宁市被列入国家跨世纪油茶高产稳产示

范工程,宜阳镇、宜潭乡、罗桥、板桥、洋泉、官岭、新

洲等

10

个乡镇进行低产老林改改造。

1999

年—

2000

年,常宁市完成了

260hm



的油茶示范林建

设,造林成活率达到

99%

以上。

2001

年,常宁被国

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这个时期各级政府对油茶的发展也越来越重

视。

2007

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

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2008

年,湖南省出台了

《湖南省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2009

年国

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全国油茶产

业发展规划

2009



2020

年》。常宁市认真领会和执

行国家和省政府的油茶发展精神,农民发展油茶生

产的积极性较高,领导对发展油茶产业也非常重

视。常宁市委书记胡丘陵不仅对油茶发展十分重

视,而且掌握了有关油茶生产和加工的技术问题,

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油茶书记”。

油茶惠民政策实施得力。

2006

年起,常宁市财

政设立油茶种植发展基金,用于新造油茶良种苗木

和肥料补贴。农户连片营造高产油茶林

3.3hm





上者,无偿提供油茶种苗,次年给予

750

元/

hm





料补助。对农户油茶林垦复奖励为

2250

元/

hm





截止到

2012

年,常宁市投入油茶种植资金达

6000

万元。这一举措极大了激发了油茶种植和培育的

积极性。

2006

年底,常宁市从湖南省成功争取了

15

万株优质茶油,分发给三角塘、烟洲、蓬塘、兰江、荫

田等乡镇,致力把省道

320

线百里油茶产业带打造

成全省油茶示范样板,坚持新造与低改相结合,对

沿途荒山全部营造油茶林。

值得一提的是

2007

年—

2010

年间,油茶面积



2008

年有所减少。这是因为

2008

年初我国南方

持续低温冰冻天气,常宁市低温冰冻日数达

27

天,

一些海拔较高和阴坡的油茶树被冻死,当年的油茶

林面积和茶油产量都出现低值。

油茶良种繁育技术和深加工技术迅速发展。

杂交组合、优良家系和无性系新品系等优良高产品

种的推广和“撕皮嵌接”嫁接方法

[7]

,提高了油茶种

植的成活率和含油率,大大提高了油茶种植的经济

效益。油茶籽物理低温冷榨技术的成功及广泛应

用,解决了油茶籽加工企业规模生产的技术瓶颈;

茶皂素精加工等技术,促进了茶粕副产品精深加工

业的发展,使“企业



农户经营”式的经营模式得以

成果实践和推广,经济效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2007



10

月,常宁市的衡

阳南天山茶油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香椿子”牌茶油,

获得了湖南省第二届林产品博览会金奖。品牌效

应对油茶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常宁市种植油茶的自然条件优越,油茶在

全市的所有乡镇都有分布,但是种植面积和高产面

2013年第3期周松秀

,詹



婷,刘兰芳,等:常宁市油茶种植面积演变分析79

积的空间分布不均,以东北部的烟洲镇、荫田镇和

蓬塘乡等



个乡镇的油茶林种植面积最大,单产茶

油最高的林地也分布与此。其外围的盐湖镇、宜潭

乡、柏坊镇等

12

个乡镇次之。





)常宁市油茶种植面积从时间变化来看,大

体分成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

80

年代中

期,国家组织农民垦复油茶林,油茶林面积持续增

长;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联合国粮农组织援

助湖南省实施油茶林更新改造工程,去劣存优,油

茶林面积有所减少;

90

年代中期以来,一系列发展

油茶生产的激励政策出台和油茶科技的发展,油茶

种植面积呈现出稳定增长状态。





)今后要加强常宁市油茶种植的调查研究,

分析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对油茶发展的影

响,增加油茶生产投入,发展油茶科技,使油茶产业

成为常宁市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的特色和支

柱产业,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油都”。

参考文献:





]谢庭生,魏晓,谢树春,等

.中国南方经济植物土地适宜

性与土地改良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6.





]国家林业局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



2020年









.北京

:林业出版社,

2009.





]梁瑞军,阳海林,唐嘉锴,等

.关于加快衡阳市油茶产业发

展的设想与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9,36(3):85

-87.





]李平

.关于常宁市油茶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衡阳通

讯,2007,45(9):48

-49.





]陈赛,刘金花,王楚植

.湖南省加快油茶产业发展







.中

国食品质量报,2010

-9-30













]黎先胜,黄光文

.湖南油茶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林业经济,2010,104(5):47

-50.





]管天球,唐华山,黄光文

.初探湖南发展油茶产业的价值

及可行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9):146

-147.

Anal



sisofEvolutionofOil-teaCameliaPlantin



AreainChan



nin



Cit



ZHOUSong-xiu





ZHANTing





LIULan-fang





QIUWen-bin





LIUXiao-yan





DENGXin





1.DepartmentofResourcesEnviroment&TourismManagement



HengyangNormalUniversity



HengyangHunan421002



China



2.PengtangHighSchoolofChangningCity



ChangningHunan421500



China



Abstract



Oil-teacameliaisoneofthefourwoodyedibleoilplantsintheword



andithasgoodecologicalandeconomicbenefits.

ThenaturalgeographicalconditionsofChangningCityadaptedtocultivateoil-teacamelia.Thecityhasalongplantinghistory

anditdistributedinaltownships



butthelargestareaslocatedintheNorth-easttownshipsofYanzhou



YintianandPengtang.

Theaverageareasareabove400hectaresanditssurroundingtownsfolowed.SincethefoundingofnewChina



theevolutionof

theplantingareascanberoughlydividedintothreeperiods.FromthefoundingofthenewChinatothemidof1980







theplant-

ingareascontinuedtoincrease



fromthemidof1980



stotheearlyof1990







itisaperiodofrenovationofOldForestandthe

forestareareduced



andsincethemidof1990







theplantingareagradualygrew.Theinvestmentinscienceandtechnology

shouldbeincreasedinthefuturetoachiev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oil-teacameliainChangning.

Key



words



ChangningCity



oil-teacamelia



plantingarea



evolution

献花(0)
+1
(本文系文山书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