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伊克昭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7分)
1.某同学在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方法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9年某市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江中
C、深埋入土中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3.某原子中共有40个微粒,其中有14个微粒不带电,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A、13B、14C、40D、27
4.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B、原子得失电子所属元素种类不变
C、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5.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
6.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钢铁生锈B、牛奶变酸、塑料降解
C、酒精挥发、水变成冰D、光合作用、蜡烛熔化
7.如图所示,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B、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
C、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D、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9.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D、收集证据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氮气不支持呼吸,所以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B、氦气的密度小而且化学性质稳定,通常用于填充气球
C、稀有气体充入灯泡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通常用于霓虹灯
D、一般情况下,空气成分比较固定的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11.我区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D、臭氧(O3)是一种氧化物
12.某公园的一个水上运动项目,封闭塑料球内充有3m3左右的空气,小朋友可以漂浮在水中玩耍,但在求内时间不能太长。下列选项中,影响小朋友呆在球内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
A、球内氧气含量B、球内二氧化碳含量
C、球内的明暗程度D、人体的含水量
13.从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1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混合物
B、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分子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D、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15.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16.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高锰酸钾、二氧化氮、氮气B、食盐水、过氧化氢、液态氧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D、二氧化锰、干冰、水银
1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物质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8.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19.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
氢元素 一个钠原子 两个水分子 三个镁离子 四个硝酸根离子 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写出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填化学)。。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2)乙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变化属于变化。
(3)上述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0分)
2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甲所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打开铁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2)乙生也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甲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增加滴管的作用是。(提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能溶于水,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3)若空气中氮气也能和红磷反应,能否用甲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集气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序号)。
化学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7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二、填空题(共23分)
20.(每空1分,共8分)填写化学用语
氢元素 一个钠原子 两个水分子 三个镁离子 四个硝酸根离子 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写出镁在氧气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填化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