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甲沟炎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2014-11-03 | 阅:  转:  |  分享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年9月第4卷第9期ChinaClinPraeMed,Sep2010,Vo1.4.No.9

26例拔除第一恒磨牙、拉第二恒磨牙向前的矫治

何伟文

【摘要】第一恒磨牙过早地缺失,做固定义齿修复,要制备第二前磨牙和第二恒磨牙,做活动义齿

修复异物感大,摘戴不方便,患者不太接受,我就根据患者VI腔的情况,拉第二恒磨牙向前代替第一恒磨

牙,收到良好的咀嚼效果。

【关键词】第一恒磨牙;第二恒磨牙;固定矫治

1资料

成人10例、青少年16例。由于第一恒磨牙在6岁左右

萌出,故又称“六龄齿”,保护不好很容易龋坏,有些家长、孩

子不重视,早早地就剩下残根了,无法修补,影响到咀嚼功

能,若能在11岁左右发现,在第二恒磨牙未萌出前,拔除第

一恒磨牙的残根,让第二恒磨牙替代第一恒磨牙。可是临床

上就诊时,好多都错过了这个最佳年龄。有些成年人,第一

恒磨牙缺失,戴活动义齿不适应,又不愿意做固定修复。要

求做第二恒磨牙向前移位矫治术。我科近几年来共收治这

类病例26例,成功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首先病例的选择,缺失处的对牙不能伸长过多,要有一

定的间距离。

DOI:10.3760/cma.j.issn1673-8799.2010.09.133

作者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口腔医院

·199·

矫治方法:病例:_I缺失,—中性,手中性牙合了

正常,X线片示牙台_}有牙胚,牙列正齐,丁粘带环,

粘方丝弓托槽,上0.016粤丝,结扎成整体,

向镊钛拉簧,拉丁,1个月后复诊,调整镊钛拉簧,丁澳

丝上打后倾曲,控制—前移时倾斜,6个月后丁拉到位,

调磨—咬牙台高点,拆除矫治器,配戴保持器。

2讨论

2.1优点由于第一恒磨牙过早的损坏缺失,免除了配戴

活动义齿的不适,做固定义齿,需制备缺隙两侧的健康牙,第

二恒磨牙替代第一恒磨牙,咀嚼功能更能充分发挥。

2.2缺点若是无第二磨牙,还是有遗憾,有效牙弓长度

不足

甲沟炎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张克俊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甲沟炎术后复发原因,降低复发率,提高甲沟炎的临床治愈率。方法通

过前期甲沟炎术后复发(34/42)原因分析,我们改变治疗对策。结果术后复发率(7/110)明显降低,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除诱因,分型施治不同的手术方法,能提高甲沟炎的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甲沟炎;嵌甲;甲沟成形术;甲基质

1资料

我院外科门诊自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甲

沟炎病例180例,196指(趾)术后复发42例,其中2次手术

者36例,3次手术者4例,4次手术者2例。患者中男112

例,女68例,年龄l2~65岁,平均29.8岁。

2复发原因分析

2.1嵌甲性甲沟炎复发34例,占复发总数的81%(34/

42)。趾甲嵌入甲沟软组织内,导致甲沟部软组织受到挤压,

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或甲板切割损伤甲沟组织,细菌侵人产

生炎症感染。甲沟炎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拔除患甲,拔甲虽可

暂时解除软组织受压,对控制甲沟感染有很好的疗效,但术

后趾甲再生时可再次产生挤压,仍出现趾甲嵌入甲沟而引起

甲沟炎复发,未能根治。部分甲板甲床和(或)甲基质的切除

术也不能完全防止趾甲的再生,而且多次拔除趾甲也可造成

甲床和甲基的破坏,从而使患者的趾甲变形和甲缘内聚形成

嵌甲,还会造成甲的发育及营养障碍,发生甲畸形、分裂甲

DOI:10.3760/cma.j.issn1673-8799.2010.09.134

作者单位:475300中原油田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医院

等,使嵌甲加重。甲唇肥大,使趾甲弧度变大,甲缘向两旁软

组织内生长及甲沟变深也是嵌甲不能根治而复发的原因。

而首次嵌甲后继发的甲沟远端炎性组织增生、隆起,甚至出

现炎性肉芽肿,阻塞甲沟远端,导致下次嵌甲更容易发生。

2.2穿鞋不当复发3例,长期穿着较硬较紧的鞋子使足

部尤其是足趾受到挤压,使甲沟炎反复发作。女性患者穿着

尖头高跟鞋时,对足趾的侧向挤压更为严重,加重了局部软

组织损伤。

2.3剪甲方法不正确复发2例,不正确的剪甲方法,如趾

甲侧缘过短过深,加上合并有嵌甲可留有尖刺,导致周围组

织受伤可反复引起炎症,因感觉患趾疼痛而反复剪、挖,如此

形成恶性循环而使炎症不断加剧,甚至形成肉芽肿。

2.4运动外伤复发2例,青少年喜爱运动且活动量较大,

使甲板边缘与甲周皮肤的摩擦相对增多,或运动时直接损

伤,容易复发。

2.5霉菌感染治疗不充分复发1例,此例拔甲后治愈,2

年后因脚气再次导致灰趾甲,甲变形嵌甲后感染,再次术后

加抗霉菌治疗未再复发。

3治疗对策

·200·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年9月第4卷第9期ChinaClinPracMed。Sep2010.v01.4

.N0.9

3.1从以上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中也不难发现,其实除了

手术方法的不适当外,术后复发的原因也大多是甲沟炎的发

病原因,所以在对甲沟炎的治疗之外,我们还对甲沟炎的预

防及发病原因向患者做详细的宣教,并教会他们具体的防护

知识和操作要点,如尽量少穿高跟鞋:多穿宽松的鞋子;如何

修剪趾甲。以减少发病和预防复发。

3.2对于手指甲沟炎的临床干预治疗相对简单,早期可保

守治疗,包括服用抗生素加局部用药,如已化脓可做指侧切

开排脓,如甲下积脓,可拔甲治疗,疗效满意。对于足趾嵌甲

性甲沟炎的手术治疗,我们经历了2个阶段,2000年以前的

5年间,做了70例手术,分别施行了拔甲术,部分甲板甲床切

除术(winograd术),结果术后复发了34例,复发率48.5%,

从2000年开始,根据Frost分型(1型:趾甲正常,但甲刺或甲

沟长人周围组织;2型:趾甲一侧或两侧的边缘内翻生长,压

迫甲内组织;3型:趾甲正常,但甲唇肥大阻塞甲沟),我们采

用不同的手术方法。l型施行winograd术或改良winograd术。

2型施行winograd术+甲沟成形术。3型施行winograd术+

趾侧或趾腹梭形切皮整形术。共施治110例,术后随访3个

月一2年,复发7例(复发率6%),与前期治疗相比,复发率

大大减少(P>0.O1)。

甲沟炎是外科门诊常见病,单纯拔甲术对控制炎症能起

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复发率较高。嵌甲性甲沟炎的单纯拔

甲术,复发率在92%~100%…。虽然其他嵌甲手术方法不

少,但各有利弊,均不能完全解决所有嵌甲性甲沟炎的复发

问题。对Frost1型患者,术后如去除病因,学会正确的剪甲

方法,减轻鞋紧对足趾的长期挤压,手术效果满意。对2型

趾甲宽且变形弯曲的患者,需要说明的是,任何部分甲板甲

床或加上部分甲基质的切除都不能防止甲的再生,我们在2

例部分甲板甲床甲基质切除术后复发的再手术中观察到,仍

有甲基质生长,这可能是未切除的甲基质侧方移行再生所

致。如果在winograd术后加做甲沟成形术,避免留有残腔,

可有效避免甲床和甲基质侧方移行再生。如单做甲沟成形

术,仍避免不了甲床切除不净的并发症J。对于frost3型,

加做趾侧或趾腹梭形皮片切除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切除

后甲缘软组织的高度及厚度均变薄并向两侧牵拉,避免残甲

与甲缘的相互挤压,从而预防复发。我们认为,在甲沟炎的

治疗中,特别是嵌甲性甲沟炎,只有重视预防,去除诱因,根

据病甲类型,分别施治,才能降低复发率,得到相对满意的临

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丁卫华,罗沽珍,李瑞华,等.难治性趾甲沟炎手术方法的探

讨.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5):2509-2511.

[2]买买提明·赛依提,阿不来提·阿不拉.甲沟成形术治疗重度

嵌甲症154例临床分析.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O):

1422.1424.

三腔两囊管置管在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中应用探讨

杨海发

【摘要】目的探索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治疗中,改良的三腔两囊管插管方法及预防

插管后相关性肺炎。方法选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122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

(6O例)常规插管法放置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及未采取措施预防插管后肺炎,B组(62例)改良式插管法

及采取措施预防插管后肺炎。结果A组一次成功率60.O%,插管后肺炎发生率30.O%;B组一次成功

率93.5%,插管后肺炎发生率9.6%。结论改良插管法是“人性化”的操作方法,成功率高、快捷、安

全,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插管后肺炎,可显著降低插管后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腔两囊管;改良插管法;预防三腔管相关性肺炎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急性期常以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效果显著¨j。由于食道胃

底静脉大出血患者往往起病急,插管痛苦,患者及家属大多

不愿意接受。按照常规插管法置人三腔两囊管一次成功率

较低,同时三腔两囊管应用过程中患者并发肺炎发生率高。

我们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插管方法进行改良,大大提高了一

次插管成功率及治疗效果,通过有效预防措施,可大大减少

三腔管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1资料及方法

1.1I临床资料2004年3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122例,

年龄最大73岁,最小32岁,平均(48.4-5)岁,全部接受三腔

两囊管压迫止血。

DOI:10.3760/cma.j.issn1673-8799.2010.09.135

作者单位:453000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1.2方法将122例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患者随机分为两

组,A组:常规插管法进行插管及未采取预防三腔管相关性

肺炎;B组:改良式插管法同时采取预防三腔管相关性肺炎

措施。

1.2.1常规插管操作方法常规备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

向一侧,嘴角处置一弯盘,操作者立于患者右侧,确定插入三

腔两囊管的长度后润滑管腔的表面,吸尽囊腔的空气,由一

侧鼻腔插入,插至14~16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将

管插人,如插管途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则暂停操作,待症

状消失后再继续往下送管,直至将管送入胃内,胃囊充气之

后牵拉三腔管再食道囊充气,胃囊充气200—250ml,食道囊

充气8O一120ml。

1.2.2改良插管操作方法首先稳定患者情绪,交待插管

途中有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详细告诉患者如何配合好操作者

将管顺利插入。除常规备物外,患者床旁准备好吸引器,增

备胶布及冰蒸馏水或纯净水120ml,吸水管一根,检查管道

献花(0)
+1
(本文系河南咳喘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