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9-2 行气铭解说——行气说
2014-11-26 | 阅:  转:  |  分享 
  
天津市博物馆内珍藏着一枚二千年前战国时代的手杖玉饰件。该珍宝是一个十二面体的柱状玉石筒,中空、上端不透,是安装在手杖顶端的饰品。该饰品的十二个平面上都刻有铭文,全文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共45字。还有一个29字的版本,全文为:“行气,吞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复,复则天。”

现代人对此铭文主要有两种解释:一认为是一个深呼吸的回合,是腹式呼吸;二认为是任督二脉通的小周天功法。

本人认为此两种解释都不妥。此篇铭文告知世人的事情很明确——“行气”。指出人体内真气运行的路线。何为体内真气?《黄帝内经·灵枢》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即体内疾悍运行,内温于脏腑,外濡于腠理的阳行卫气。它在脉外无处不到,运行全身。卫气产生于胃肠之中,有两种方法产出阳性卫气:其一是饮食,“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养气”;其二是服天气,通过静坐、鼻口吐纳结合吞咽津液,气液在大肠中合产出阳性真气(卫气),过三焦入络脉通达全身。真气在体内运行即称为行气,真气如水,奔流不息,内温脏腑,外濡腠理。

腹式呼吸是呼吸的一种,由腹肌的放松、胸隔膜下降,扩大了胸腔容积,吸气可以增多,称为深呼吸。肺呼吸是吸氧入肺溶于血,形成荣气(营气),这种呼吸方法不会产生阳性卫气,所形成的血在脉内运行,很难在短时间内周流全身。呼吸与吐纳是不同的采气方法。

任督打通以后运行小周天,由任脉下,督脉上,真气只到会阴穴这个底,没有到足下,同时也不是原路返回“长则复,复则天”,复是原路返回之意。“小周天”东汉后才有。

战国时代,由上古年代形成的华夏古老哲学“通天下一气耳”的道学观点已形成世人的共识。“左间”形而上,阳气上升,上升的阳气负载着阴水上升为云;“右间”形而下,阴水下降,下降的阴水包裹着阳性之气下降为雨,雨落地汇集江河湖海。“左间”、“右间”的运行中,气中有水,阳中有阴;水中有气,阴中有阳。阴阳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皆负阴抱阳。人的生存延寿也必须遵照这一法则。为此,春秋末期的遵道养生延寿的始祖老子,在先祖气观念的指导下,制定了“居无为之事”,坐忘、服气、归根复命、专气致柔的养生大法。老子的继承者,南华真人庄子,在服气方面提出“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庄子·刻意》);“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庄子·大宗师》)。胃肠吐纳才能其息深深,息以踵;肺呼吸只能到喉。真人即长寿者,要长寿就必须采用吐纳服天气至踵。(踵:脚后跟,可延至涌泉穴)。

奇经八脉中的冲脉,起于会阴,向上伸沿足少阴肾经可达头面,向下沿足少阴肾络可达足踵。灵枢·逆顺肥瘦》云:“夫冲脉者……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遵照冲脉的运行路线,体内阳性卫气可以流遍全身,冲脉还与阳明胃经、厥阴肝经有联络,在真气运行中还可调节多个脏腑的功能。

根据以上的观念和认知,玉杖饰全文可以这样行气的方法,天之清净阳气由百会穴和鼻进入腹内沉积于下丹田和会阴穴。不断地积蓄,真气达到一定的量,由会阴穴沿向上伸的冲脉到达头面;由会阴穴沿向下的足少阴肾络到达足踵(涌泉)。地之阴气萌发,由涌泉穴上升,沿足少阴肾经到达会阴穴,由会阴穴进入冲脉回复到头面。天地阴阳之气在同一条路线中进行了一次来复。阳气的根在天上,阴气的根在地上,人体顺应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升阳降)的自然规律就能生存长寿,否则就会死亡。用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服气行气之术,是后世各种气功术数的先驱。真人之息以踵,必须人为的用意念引导天之阳气入腹,产生体内真气,调运真气在冲脉中往复。

具体操作:首先凝神调息,气泰神安,锁住猿心意马。再叩齿和搅舌,使口腔内产生足量的唾液。然后用左鼻孔吸气入胃肠,随气下行,汩汩有声的咽下口中玉液,送气存丹田并到达会阴穴。略停,再吸气咽液一次,增加丹田会阴穴之气量,用意念导引丹田之气沿冲脉向上运行到头面;再用意念导引丹田气沿足少阴肾络下行至脚后跟到涌泉穴。少停后,用口吐出腹中之浊气(可按六字诀吐纳功法做)。同时用意念导引真气由涌泉穴沿足少阴肾经上升到达会阴穴。略停,用意念导引真气从会阴穴沿向上的冲脉到达头面。至此完成了一遍息以踵的行气之术。每次最少做六遍,多多益善。千遍离仙不远矣。记述的体内真气运行的状况,在《周易参同契》的“关键三宝章第二十二”中讲述较为明了。其语云,“修之不辍休,蔗炁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拂拂被谷中。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芸锄宿秽污,细微得调畅。”天之阳气进入人体内是送去能量和营养,从体内出来是排秽污、清宿积,达到生气通天,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人承天德地恩,顺四时之序而成形,是天地之间的万物之其一。若要生存延寿,必须遵从天地化生万物的自然法则。让天之阳气降入体内,供给能和精;也要让用后的天之阳气升出体外,将垃圾毒素带出体外;让地之阴水及五味进入体内,供给水和精,也要让地之阴水及五味的糟粕排出体外,清秽污通经络。《黄帝内经》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为此成败倚伏生乎动。真气必须不停的降升,阴水必须不停地入出。生命体才能存在。让体内真气从头流至足,复上升的做法,完全符合天地万物的化生之理。天机启动真气上行,地机启动真气下降,阴升阳降,反者道之动之理。负阴抱阳是道之动的根基,负阴——上升的阳气中负载着阴水,阳中有阴;抱阳——下降的阴水中包裹着阳气,阴中有阳。《说文解字》中对水注为:“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正是水中的微阳之气,在受到太阳照耀加热之后,恢复了它的本性,由水中上升升天,同时负载了气化了的水汽,形成新一轮的形而上,开始新的行云过程,遇冷气流后,又开始新的雨施过程。是阳性之气,阴性之水反本性的升降,促使化生之道不停地运行。太阳的热能是阳性之气运行的动力,上升的阳气是阴水的载体,下降的阴水是阳气的载体。气中、水中及五味的精微物质是化生人体的精。天之阳气在人体内是降升,地之阴水及五味在人体内是入出。只有它们不停地运行,人体才能不停地代谢,生命才能不断地延续。此为道生。

玉杖饰两个版本中,本人认为第二个版本为好。好在一个“吞”字上,吞即服食之意。《说文解字》中“吞:咽也”,只有服食了天之阳气,下咽了口中的津液,腹内才能产生阳性卫气——体内真气。有了真气就一定要蓄养,只有蓄养到一定的量才能在络脉中疾悍的运行。在身体内或上升或下降或入内或外出。产出、蓄养体内真气是体内真气运行的前期必备工作。行气是修真养生延寿的至真手段。善养生者,必知养气蓄气,更要知行气之术。玉杖饰是告知世人行气大法。在神巫仙盛行的战国时期,最为流行是“金丹”之术,金石烧炼的仙丹为皇帝世官达人追捧服食的至宝。在这种世俗中,睿智的真人们根据道学气观念,提出并制定了这种行气之术,乃是超世之举。《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静定中真气流通全身,推动人体正常活动,保康健形体,延生命寿限。真气为何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

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耳。气是真气,血是真精。真气较之真精有三大特殊功能。

第一,真气中携带人体内化生所需要的主要动力即能量——热能。万物生长靠太阳,热能是万物化生的主动力。天地之间热能传递主要靠空气的流动,人体内热能的传递也主要靠人体真气传递。《黄帝内经》中多处阐明此观点。如“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本脏)。“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五癃津液别)。“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决气)。“熏”字古人作“火烟上出也”。加热肌肤之意。“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邪客)。“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卫气行)。“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胀论)。卫气运行全身上下内外,它既温养脏腑,又温润肌肤,更主要保持身体恒温,其温度正是体内各种酶活性最佳温度。营血是没有这个功能的,而人身四末及皮肤的毛细血管还需要真气温养。青年人真气足,四肢温暖耐冰;病人及老人真气不足,四肢冰冷喜温。

第二,真气是疾悍之气,它含有极其精微细小的物质元素。在体内运行时,可以容易地穿越各种膜屏障,直接进入细胞核内,为染色体的分裂增生送去所需要的营养物,并排出细胞核内化生中产出的垃圾。真气可以深入细胞核内去故就新,营血就没有这项功能。

第三,真气在体内运行剽疾,可以快速将热能和营养物质送到身体各部;可以快速将体内寒湿毒邪排出体外。如偶感风寒或遭暴雨浇淋,熬碗姜汤加点红糖喝下去,立即会汗流满面汗出胸背,将寒湿之淫气排出,避免了感冒的发生。重症病危之人,熬碗参汤喝下去,立刻就能大补元气,转危为安。这也是靠补血不能办到的。

人体内的真气(卫气),是人体存活的真正动力。这个真气必须“生气通天”,时刻与天之大气不停地交换。体内大肠玄牝之门产出阳性卫气,过三焦后,通过络脉(筋膜)通达全身内外上下,透腠理,窜玄府,出体外,返回大气之中,完成一次,天之阳与人体阳性之气的交换。只有这样谨道如法,才能长有天命。

玉杖饰知后人的是真人的全真行气之术。体内真气沿冲脉,从头流向足,由足返回头,往来复还,上至天下到地,联络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对外濡养四肢头面,对内润溉五脏六腑,促使细胞得其复制新生。实现积精全神,益其寿命而强其形,而有极时。



献花(0)
+1
(本文系尧乡逸仙北...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