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唐楷笔法教学劄记-杨耀扬
2014-11-28 | 阅:  转:  |  分享 
  
唐楷笔法教学劄记杨耀扬

学习楷书,元魏碑志刻石我是基本上没有碰过。扪心自问,原故大概有两点:一是上海的谢稚柳先生曾经说过,自魏碑产生到清中叶的1400年间,魏碑楷书竟然无人问津;二是学习钟王一路小楷已经倾注半世人生,自己或有点面貌的风格,学碑岂不是改弦易辙,前功尽弃!但是楷书怎么写出自己的面貌?涉足不广终难见到新天地。

我开始再度涉足唐人楷书,继续我刚起步时的一横一竖,特别是对唐楷的笔法摸索,那些法度精到的碑帖名著几乎都让我碰了一下。

2008年,上海书协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创办书法方向的专升本学历班,让我担任“楷书技法”课的教师。2010年起,我又接手了研究生班的楷书教学。书协秘书长戴小京予我说,不要把学生弄成你一个模式的小楷,因人而异百花齐放才是真水平。

这样,众多唐楷代表性字帖就成了学生的首选对象。

欧字中的《九成宫》、《化度寺》以及小欧的《道因法师碑》各具笔法的什么特点,要临得象,各具风格特征的线条在笔法上也一定有不同之处。相比较言,《九成宫》的线条意态精密;《通因法师碑》布满了见棱见角的张力;而《化度寺》的线条在它安详的气息中时有流动泻意的舒适出现。我们看《化度寺》中一些长横线条,它相对于两头的起止,中间一段显得很细,这和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外表不同,程度不同(褚楷更强调向上弧线的中间劲细),但笔法的运作是一脉相承的。笔法上怎样将这根既富生命活力、又是端肃静穆的线条表现出来,我将笔法重点首先关注在手腕和手臂。沈尹黙运笔十分强调腕的巨大作用,他说手掌根部腕关节的两个腕骨,运笔过程就是将这两个腕骨转动的换来换去。我将这个手势一直运用于小字的写法,多少年来将钟王小楷的线条力争写得厚实、涩力,沈老此法着实使我获益良多。但欧字楷书大到四五公分以后,仅凭腕的摆动,我就感到线条的笔势有点拘泥机械,内在气韵到不了自然生成的流畅高度。而且《化度寺》中的长横较之褚遂良跌荡上弧的幅度要小得多,其动感是那种愈看愈妙、触及古董的幽深感受。一段时间,我临帖的纸就像小学生的作业一样,半边是临字,还有半边尽是反复写的一横。在脑子中满布《化度寺》飘悠安详的气韵下,我试着用手臂和肘关节合着腕的摆动一起连贯动作,笔锋抵纸微有涩力的那种心灵惬意的感觉慢慢产生。虽然无法想见欧阳询《化度寺》原生墨迹是何等的美妙神奇,但我自我陶醉地感到这一横画向着1400年前靠近了一步。

欧阳询四子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历代评论“用笔峻爽,清丽多姿”。小欧宗法父字能够溢出新局,把屏障做成了阶梯实在是了不起的大本事。《道因法师碑》较之《九成宫》,字径略小,但点画起伏引申的笔势俨然是一家路数的新法。如严谨大楷中露尖的出锋运笔,能在线条的起处不是逆笔,而用尖锋大胆落笔,并用尖锋大胆收笔;有些长线条甚至划出一字整体的局外,但又是在情理之中——这些都让人服膺三叹。在我授以学生这些小欧的艺术特点时,把笔临写又深切感受到《道因法师碑》参入隶法的用笔特征:其浮鹅钩、其一捺和最有隶书特征的长横收笔,都是明显的以隶法入楷的用笔。对于《道因法师碑》中这些“雁尾”的笔法动作,我是先习《鲜于璜碑》,继而再临《道因法师碑》,发现这个呈方形又右上出锋的动作,不换锋面是怎么样也出不了这个效果的。我把这个笔法动作在运笔时明显地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是按线条方向铺毫(笔毫必铺开,则尽处呈裂开的方口状)压下;第二步退笔回提(不离纸),继而翻笔(把本来右行的锋面换成右上的锋面)向右上挑出。用笔时一按一提再一按挑出、完成不同锋面的转折,动作需轻盈、干净利落。《道因法师碑》中这个随处可见的长横收笔隶味十足,如果熟稔隶法,临写《道因法师碑》得其隶趣真谛应该是迎刃而解。

《自书告身帖》既为颜真卿书,又是唐楷中凤毛麟角的墨迹,笔法动作处的细微变法一一可以看清研究,如孙过庭言“察之尚精”的微妙笔意可以玩味再三。这种墨痕细微处的感知和石刻传达的消息是不可同年而语的。因此,学生中有选择学颜的,我就极力鼓动临写墨迹《告身》。

明书家詹景凤在评论《告身帖》时说:“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内,时寓三转”。鲁公楷书精熟之极,说《告身帖》其中有“使转”、“三转”必是鲁公楷法的绝胜处。我在为学生临摹《告身》时,就特别细心地揣摩线条痕迹,即线条形相哪些地方是方的?哪些地方是圆的?哪些肩转处有提笔凸起状?哪些竖起笔是左侧方右侧圆?在教学中我经常讲,只有把帖中的细节都临出来了,才能接近原作,才能有原作的精神气象,才能算真正掌握了笔法。把一本好的帖逐步临像的过程,即是正确的笔法逐步形成和娴熟的过程。所以选什么帖攸关学书前程,尤其初学,第一口奶纯正与否,一生的气息模样关乎其中。

《告身帖》中的长横起笔,在研究其笔法动作时予我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告身》中的这一起笔,大都呈方口型,也有搭锋入中方圆兼有的,也有墨重叠呈三角、继而横线突然变细前行的。但落笔处重按笔,留下一个干净利落发笔的折状是可以清楚感觉得到的。随着不断临写的实践,这个犹如发动器的起笔愈来愈清晰,而一经掌握其中的笔法过程,可谓屡试不爽、和颜鲁公惊喜相遇!其实,在唐楷的诸多名碑中,如《孔子庙堂碑》《九成宫》,甚至横线纤细活泼的《雁塔圣教序》等,这一方口起笔的几个动作的手法如出一辙,只是较之《告身帖》墨迹,一是小而不分明,二是碑本又稍逊一筹。

我琢磨的这一起笔的笔法过程是这样的:尖锋落纸,切成斜面。(颜真卿时代的纸入墨不洇化,可能直笔切出效果已颇佳。现在好纸入墨满意的大都洇化。因此,为了这个起笔方口的轮廓线清楚,我采用的办法是,按笔下去不作直线切,而是向内弧型地切下,这样既使些许洇化,也不会不形成方笔有棱有角的形态)。接下来的第二个动作是这一起笔笔法的关键,内容是翻笔向右行。这动作的细化说明是:本来笔锋或笔心方向是向着左上的,现在要把它换成向左、笔毫向右的方向,也就是笔肚的面换成另外一个面。其动作是:按下后,向右上方向顶锋铺毫,稍做提按,再向右的行笔方向按下——通过这个动作等于是将笔锋换了一个约900的面。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个笔法的掌握是说来容易做来难,这裹着墨液的笔毫“锋有八面”怎理得清!所以手中这枝笔达不到感觉上滚瓜烂熟是很难做美这个动作。我在给学生示范时,他们虽然心里很明白,但反复练习能够让我满意表扬的,总要有一段渐入佳境的过程。

学生中学唐楷者还有写张旭的,也有写李邕行楷的,还有写隋人智永的,他们的字经过一段时间渐成正局。其中也多有开始学习小楷,面也非常广:钟繇四个表、二王、赵孟頫、王雅宜及宋克的《七姬志》。我要求他们大小都写,但字帖的范围只能选一、二家;而同时临写两本字帖,必须是一本大楷、一本小楷,一经选定不轻易换帖。如果朝秦暮楚,今日虞世南,明天褚遂良,则很难有日后创作根基的主旋律,造成始终离不开帖的后果,面对创作下笔维艰。我想,学习楷书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懂得笔法、初具规模,对学生严格要求、指导具体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献花(0)
+1
(本文系betootwo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