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外曲中词歌 04 《野餐》和《老渔翁》
2014-12-09 | 阅:  转:  |  分享 
  
外曲中词歌04《野餐》和《老渔翁》

一《野餐》
春季郊野,万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鸟争鸣,阳光和熙,空气清新。因此,春游自古就是我国汉族民俗的一项文体活动。“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描绘的就是唐代人们春游的盛况。古往今来,春游冠得许多雅称,古称为游春、踏青、寻春和探春。许多古代文献都记载春游习俗的生动景象。如《论语》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述了孔子春日里带着学生到郊外踏青春游之事。以后这种春游习俗,历代相沿不衰,特别到了唐宋,更是盛行。不过,像孔子那样春日里带着成年学生到郊外春游的还是很少,老师带着小学生或初中生那样年龄的孩子到郊外春游的,只是出现了“学堂”以后。从上世纪20-30年代到50年代中后期,我国小学和初中一般都在春季组织学生春游。由于一般是到郊外而且是步行去,所以常常把这样的活动称为“远足”。这样一来,在秋高气爽时组织学生到郊外的活动也是“远足”了。
出于休闲而远足或出游时的用餐(即使不在露天)叫“野餐”。简单地说,带了食物到野外去吃,和带到野外去吃的食物,都叫“野餐”。野餐在我国不是古已有之的。最初的野餐(picnic)开始于18世纪的欧洲,当时还是一种比较正式的皇家社交活动,进行野餐时需要有宽敞的庭院,式样考究的桌椅,同时必须有服务生伺候上菜。到19世纪,野餐作为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在欧洲已较为普遍。作为我国小学和初中远足活动重要环节的野餐,自然也是从欧洲传来的。1970年代末,我国小学和初中的春游活动得到恢复。但是,随着城市扩大和乡村城市化,要找到只步行就到达的可以进行远足和野餐活动的场所,已非易事。而交通安全、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使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部门不敢轻易组织这样的活动。
春游使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学习大自然、受到大自然的陶冶。野餐中,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自己作主地将带去的食品互赠共享,得到心灵升华。而且,这些在集体活动中才产生的功效,是家长带着孩子去春游和野餐所不可能产生的。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到很自在、很愉快、很自豪。儿歌《野餐》就是反映孩子们的这种心情。其歌词如下:
今天天气好清爽,
陌上野花香,
青山绿水绕身旁,
小鸟声声唱。
四方好朋友相聚,
话多话又长,
野外共餐多舒畅,
彼此祝安康。
可从http://music.baidu.com/song/10495087?pst=sug试听和下载《小蓓蕾组合》演唱的《野餐》。可从http://www.jianpu.cn/pu/16/168466.htm下载这只歌的简谱。还可从看到有歌词字幕的视频。
儿歌《野餐》的词作者是谁没有历史纪载。其曲来源于基督教赞美诗《恩友歌》。在1985年出版的《赞美诗(新编)》中,《恩友歌》被列为赞美诗第302首。在有些版本的赞美诗中把这首歌的第一句作为歌名,称为《何等恩友慈仁救主》(WhataFriendWeHaveInJesus)。
《恩友歌》的歌词本来是爱尔兰人史克文(JosephMedlicottScriven1819-1886)于1855年写的一首名为《PrayWithoutCeasing》的诗。1865年,该诗被编入英国的圣诗集中。1870年(一说1868年),美国人孔文士(CharlesC.Converse1832~1918)为该诗谱曲,并用该诗第一句“WhataFriendWeHaveinJesus”(“何等恩友慈仁救主”)作為歌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该曲作为“WhenThisBloodyWarisOver”而被传唱。1875年,孙基(IraD.Sankey)将之编入美国的《福音圣诗集》中。
《恩友歌》的英语歌词如下:
WhataFriendwehaveinJesus,alloursinsandgriefstobear!
WhataprivilegetocarryeverythingtoGodinprayer!
Owhatpeaceweoftenforfeit,Owhatneedlesspainwebear,
AllbecausewedonotcarryeverythingtoGodinprayer.

Havewetrialsandtemptations?Istheretroubleanywhere?
Weshouldneverbediscouraged;takeittotheLordinprayer.
Canwefindafriendsofaithfulwhowillalloursorrowsshare?
Jesusknowsoureveryweakness;takeittotheLordinprayer.

Areweweakandheavyladen,cumberedwithaloadofcare?
PreciousSavior,stillourrefuge,takeittotheLordinprayer.
Doyourfriendsdespise,forsakeyou?TakeittotheLordinprayer!
InHisarmsHe’lltakeandshieldyou;youwillfindasolacethere.

BlessedSavior,ThouhastpromisedThouwiltallourburdensbear.
Mayweever,Lord,bebringingalltoTheeinearnestprayer.
Sooninglorybrightuncloudedtherewillbenoneedforprayer.
Rapture,praiseandendlessworshipwillbeoursweetportionthere.
可从

试听与下载TheCelebrationChoir演唱的《WhatAFriendWeHaveInJesus》和从试听与下载CedarmontKids演唱的《WhatAFriendWeHaveInJesus》。

《恩友歌》的汉语歌词如下:
何等恩友慈仁救主
负我罪孽担我忧
何等权利能将万事
来到耶稣座前求
多少平安我们坐失
多少痛苦冤枉受
都是因为未将万事
来到耶稣座前求

我们有无试探引诱
有无难过苦关头
决不应当因此灰心
仍当到主座前求
何处能寻这般良友
同尝一切苦与愁
我们弱点主都知道
放心到主座前求

我们是否软弱多愁
千斤重担压肩头
主仍做我避难处所
奔向耶稣座前求
你若真逢友叛亲离
好向耶稣座前求
到他怀中他必保护
有他安慰便无忧
阿门

可从试听女声独唱的《恩友歌》和从
试听与下载中国福音唱诗班演唱的《恩友歌》。《恩友歌》的简谱可从
得到。此谱的歌词与通常看到的译本略有不同。

片名为《野餐》的,有1955年的美国电影、1975年的英国短片和1999年的韩国电影。它们的剧情都与中国儿歌《野餐》不同。美国电影《野餐》的同名插曲的简谱可从得到。

李叔同的《春游》不是外曲中词歌,咏唱的也远不仅是小学生的远足。由于野餐是春游远足的重要环节,这里还是提及。
一九一三年,李叔同(1880-1942)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五月,以浙师校友会的名义编印了《白阳》杂志。此属综合性刊物,音乐占了较大的比重。杂志重新发表了他为《音乐小杂志》写的序文。李叔同以五线谱发表了三声部合唱曲《春游》,《春游》是中国近代音乐运用西洋作曲方法写成的第一部合唱作品。1993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春游》歌词录如下: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装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可从
试听与下载由上海梵唱团演唱的这只歌。可从
得到这只歌第一声部的简谱。

二《老渔翁》
小步舞原是起源于法国勃列坦省的一种三拍子民间舞蹈。十七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法国皇帝路易十六的提倡,小步舞在法国宫廷和贵族社会中很流行,不久,又流传到欧洲其它各国,并形成了中庸速度和庄严、典雅的风格。
十七世纪下半叶,一些作曲家开始把小步舞曲编成纯器乐曲,它最明显的特征是:3/4拍,单三部曲式结构。旋律流畅而富于表情,伴奏部分写得简洁而灵巧。后来,法国作曲家吕利和德国作曲家对小步舞曲的结构作了一些改进,把它发展成为复三部曲式结构,即把两段风格相近的舞曲合在一起,作为乐曲的第一部分,用全奏形式,再把两段和前面风格不同的舞曲合在一起,作为乐曲的中间部分,并限于用木管三重奏形式,然后再现第一部分,但不加反复。
德国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为他的孩子和学生写的一首琴键(那时还没有钢琴)练习曲《G大调小步舞曲》是用的单三部曲式。其第一部分是

5123451164567(1)11
4543234321<7>12312<55>
5123451164567(1)11
45432343212321<7>1
第二部分是
(312312)5675(1)67(1)5#43#42
23#4567(1)7672#45
51<7>161<7>154321<7>12
<567>123432351<7>1

(注:()即高八度,<>即低八度。)。

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可从
试听。
1947年,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钱仁康教授写了一首中文短诗,填进这首小步舞曲的第一部分中,就成了《老渔翁》这首歌。1947年它被收入《中学音乐教材》后,立即流行于全国。由小蓓蕾组合演唱的《老渔翁》可从试听与下载。

老渔翁的歌词如下:

老渔翁,驾扁舟,
过小桥,到萍洲。
一箬(ruo)笠(斗笠),一轻钩,
随波逐流。
秋水碧,白云浮,
斜月淡,柳丝柔,
菊满渚(zhu),酒满瓯,
快乐优游。







献花(0)
+1
(本文系pinganxil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