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亮点设计(标题、开头、结尾)产品没有特性,找不到卖点;作文没有亮点,得不到高分。“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的文字难以激发评卷老师的 给分热情。文章的一丝亮光,情感的一束浪花,则可能激起评卷老师心头的千层涟漪。新奇的材料、巧妙的构思、跌宕的情节、瑰丽的想象、丰满的 形象、灵动的语句、深邃的意境、真挚的情感、精致的标题、精彩的开头、诗化的结尾都可以构成亮点,赢得高分。亮点1、“题好一半文”— —拟好一个标题对策:自拟标题,往往有三种情况。如话题“向往”,一是直接型,套用话题,如《谈向往》;一是观点型,化用话题,如《向 往是一种心态》;一是文学型,如《需要一盏灯》。最后一种往往能够吸引读者。拟题的方法一、巧用流行语成语、俗语蜕变后可作标题。 如《推己及人,拷问心灵》。化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作标题。如《答案,你大胆地丰富起来》《都是不诚信惹的祸》化用电影、电视剧名作标题。 如《与丰富多彩共舞》《离开诚信的日子》《心灵深深》化用时尚广告词作标题。如《关爱心灵,善待选择》《诚信,山村人都知道》古典诗词 可作标题。《知否知否应是兴衰由人》亮点2、雕饰凤头——吸引阅卷老师的第一眼球古人把开头叫作“凤头”。开头和文章整体构思有关, 和文体、立意、选材的关系十分密切。总结优秀作文的开头技法,大致这样几种:1、开门见山式在开头直接点明文章立意。如《青春展望》 :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着欢乐的琴 弦,是拥抱蓝天的白杨。2、引用名言式如一篇《谈宽容》的文章: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 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从这里开始》)有时这些句子以题记形式出现。3、排比如歌式用一组排比句做开头,塑造形象 ,渲染气氛,造出文章的气势。如:“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 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像一个只要有饭吃就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家中惟一的劳力。”——200 3年全国卷《哥是捡来的吗?》4、故事引入式如一篇《智慧的起点》: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 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这位学者的答话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赞同。用倍感新鲜的故事开头,吸引读者读下去。5、设置悬念式如满分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的开头:“什么?”我瞪大了眼睛,又读了一遍报纸上的这则广告:本公司新发明的“记忆移植器”,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太棒喽!”我 跳了起来,高兴地拨通了订购电话。开头巧设悬念:“我”为何这么高兴?自然引出下文。亮点3、结尾如撞钟——激发阅卷老师的共鸣1 、照应开头式满分作文《站在街口,聆听心的呓语》开头用了两个精彩的比喻:人生是在一匹素锦上描绘自我,身上的每一个色点都要细细斟 酌,手拿调色板的那一刻,你开始选择,暖色还是冷色?人生是在一个舞台上展示自我,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推敲。举手投足之间,你在选择 ,欢悦还是悲伤?结尾用同样的比喻与开头遥相呼应: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选择,聆听心的呓语,作出正确的选择,人生的画卷才会美丽,人生 的舞剧才会精彩。浑然圆合,可谓天衣无缝,令人击节赞赏不已。2、总结点题式满分作文《宝钗鸣冤》借薛宝钗的口吻,夹叙夹议 ,从自己所处的复杂环境、从小所受的教育、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美好追求等方面写出了她所受的冤屈,文章在尾段作了总结,点出了题意:所有的 偏见源于对林妹妹的喜爱。——人们感情上对林妹妹的亲,对自己的疏导致认知上的失误。3、直抒胸臆式如满分作文《选择真善美》的结尾: 选择真,我们拥抱蓝天;选择善,我们渴望丝雨;选择美,我们呼喊大千世界!心灵包容了真善美三色,我们就能更加快速地奔向七色的明天! 文章在前面分别论述了选择真、选择善、选择美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4、余音绕梁式 且看满分作文《竞标》的结尾:“现在,请吴市长为大桥揭碑!”吴市长健步走来,奋力一挥,大红幕飘下,“希望长江大桥”六个字迎着太阳 闪闪发光……作者以特写镜头的形式结尾,流光溢彩,蕴味无穷。亮点4:结构安排如天衣无缝——给阅卷老师整体好印象1、引—— 议——联——结附:例文看人,不能戴有色眼镜有一位樵夫,当他准备上山砍柴时,却找不到自己的斧子,正在樵夫因 为丢失了斧子而万分焦急的时候,邻居从门前路过。看着路过的邻居,樵夫只觉得他鼠头鼠脑,形迹可疑,樵夫愈是看着邻居,便越是觉得邻居可疑 ,最后他自言自语道:“斧子一定是被邻居偷走了!”次日,当樵夫路过他砍柴的树林时,才猛然想起,原来昨天自己将斧子遗忘在了树林,于是, 他钻入树林,很快就找回了丢失的斧子。当樵夫回家后再遇见邻居时,感觉邻居举止文雅、言语和善,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坏人。这则故 事告诉我们,看人不能戴有色眼镜。当我们看待一个人时,不要将先前形成的偏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以致于迷失了自己的视线,看不到别人真实的 面貌,这就像樵夫在失斧与得斧时的心理一样。历史中成就大业的统治者,正因为其不以有色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唯才是用,才成 就了自己的大业。战国时期,齐桓公大胆起用了曾射伤过自己的管仲,让他为相,结果,成就霸业,坐上诸侯盟主的宝位。美国内战时期,一开始北 军节节败退,作为统帅的林肯反思了自己的败因:选用人才的标准太过挑剔,不容许有任何的缺点。知道了这一点后,林肯摘掉了自己的有色眼镜, 大胆地任命了酒鬼格兰特为将军,从而保证了北军的胜利。因此,以一颗公正的心去看待别人,才可以真正的辨别好坏,识清真伪。与他人相处时 ,请拿下自己的有色眼镜,你将会拥有一双明亮而透明的眼睛,它能帮助你透过别人的不足,看到别人的优点,你便不会再因为别人小小的过失而斤 斤计较,你便不会再因为以前的一点点摩擦而轻视了朋友间真诚的友谊,于是,你变得宽容大度,你学会了忍让,学会了尊重别人,友好地与人相处 ,你将会感到友情的可贵,人际的和谐,生命的美好……氤氲的迷雾会隐藏美丽的花朵,漫天的乌云会阻挡灿烂的阳光,浓密的森林会掩盖淙淙的 溪流……每当此时,我们会因感受不到花朵的艳丽而惋惜,因享受不到阳光的灿烂而惆怅,也会因领悟不到溪流的那份幸福而黯然神伤……那么,当 我们因为自己的偏见而曲解朋友的好意,辜负了同伴的良苦用心时,难道不更加感到可惜?让我们摘下有色眼镜,以一双明亮的眼镜去看别人吧! 2、豆腐块,穿成串附:例文请围绕“个性的张扬”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张扬个性炫出自我个性 是一种人生之美。——题记一密契纳是美国的一位著名人士 ,某日,他收到总统约翰逊的一封信,信中总统邀请他去参加一个只有128人参与的白宫宴会,但恰好那一天密契纳要去为他的一位中学老师送行 ,于是他给总统回信道:“亲爱的总统先生,如果我不去参加您的宴会,您不会感到什么,但如果我不去参加老师的送别会,老师和我都会感受到 失落的,因为他教会了我读书写字……密契纳用行动证明了老师比总统更重要,这就是密契纳的个性,这就是所谓的:一颗善良的心 就是一桌永恒的筵席。——这里闪烁着的是人性的张扬二非洲大陆上有一种依米小花,它的花期只有短短的一天,而要准备这 一天的花期,却需要酝酿数年之久。虽然花期很短,酝酿时期很长,但是小花还是努力的酝酿着,尽力去开放一次,因为它坚信:空气里虽不留下花 的清香,但自己无怨无悔,因为自己已尽力开放过!小花用它短短的花期,展示了自己毕生的追求;花期虽只一瞬,却划亮了永恒的天空。这正如泰 戈尔的小草:你的足步虽小,但你却拥有你足下的土地。——这里闪烁着的是生物个性的张扬。三生活小天地, 人生大舞台。在这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应当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使自我的个性炫出耀眼的色彩。庄子的个性张扬于“大鹏一 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个性张扬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岳飞的个性张扬于“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毛泽东的个性张扬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朋友,请让“个性张扬”抵达心间,镀亮心壁吧!请勇敢地炫出你自己吧 !点评本文采用片段式结构,利于文章内容的展开和收结,开头用题记点明中心,结尾则是点明话题。三个片段材料丰富,角度互相补充,第一 个是具体举例说明人性的张扬,第二个扩展到自然界,第三个拓展到历史。例文:菊花飘香的时节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 飘香的时节。菊之淡“哐当、哐当……”听见那清 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 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 ,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式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 花淡淡的幽香。菊之傲是否还能记起那个虽楚国相位持竿不顾、 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 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自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 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 着他。菊之殇“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 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 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 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 ,但花香永世留香。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 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 天咆啸,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阅卷老师点评:本文选取稽康、庄子、项羽三个极具有个性代表的历史人物,以高洁的菊花象征其 品格,将人物自我的认识与他人期望的关系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旷远的画面,想象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结尾两 段升华主题,前后照应,行文自然流畅。二、修辞法就是利用常见的修辞手段去拟制标题。这种方法拟出的 标题或形象生动,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显得富有文采,能勾起人的阅读兴趣。主要有以下几种:1、比喻法 例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话题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考生拟的标题为《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人的记忆比喻为“在杀伤别人时也会 杀伤自己的双刃剑”,准确而形象。又如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有考生拟的标题是《送老人一轮暖阳》,把晚辈对老人的关心、孝顺比做“ 暖阳”,突出了晚辈对老人的关心、孝顺的重要性。2004年的高考作文话题是“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有考生拟题为《让我们荡起双桨 》,比喻强调人生的路上既要自信也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2、比拟法就是利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拟题。 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诚信”,有考生拟题《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 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是会失败的;还有考生拟题《寻找幸福》,把诚信当人来写,开篇就说:我 叫诚信,有六个兄弟,他们叫……。又如以“环保”为话题的作文,就有学生拟题为《天空的诉说》、《地球就诊记》,分别把天空、地 球当人来写,赋予人的语言、行为,很新颖,也非常形象生动,能唤起人们的联想。3、夸张法就是利用夸张的修 辞手法拟题。例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话题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江苏一考生拟的标题为《世界很小是个家》,这个夸张兼比 喻的标题就很形象地突出了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将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一个以“爱心”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一学生拟题为《我闻到了阳光》 ,写了一个后进生在班里得到老师、同学关心的故事,显然是夸张地写出了作为一个后进生对老师、同学关心自己的感受。4、呼 告法呼告是一种用来表达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用这种手法拟题容易感染人,吸引人。例如,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 ,有学生拟题为《爸爸,再给我一点爱》,文章里面写爱喝酒、打牌的爸爸,不知道真正地关心自己,只知道给自己钱,或在自己犯错误时粗暴地打 骂,因此非常渴望爸爸能像那些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一样给自己一点真正地“爱”。还有一学生拟题为《回来吧,妈妈》,写自己的妈妈和爸爸闹离 婚,打打闹闹,最后妈妈离家出走了,自己非常想念妈妈,也希望妈妈能和爸爸和好。这两个标题抒情性很强,也确实把作者最想说的话说出来了。 5、引用指引用名言、诗词、谚语、俗语、成语、歌词、书名,电影名,名人名等来拟题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拟出的标 题往往生动、巧妙、有趣,富有韵味,并且显得有文采。比如以下这些标题: 1、《条条大路通罗马》(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采的”)2、《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话 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1999年高考中江苏一考生拟的标题。作者引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两句入题,概括了“一 旦记忆移植成功,古人、今人、来者因袭同一记忆时,人类将变成毫无思想的记忆机器”这一主旨,令人震撼而掩卷沉思。3、《假如 吕布有头脑》(话题是“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6、仿拟法根据交际需要,模仿现有的格式,临时新创一种 说法的修辞手段叫“仿拟”。也称“仿用”。常见的有仿词、仿句等。仿拟采用现成的词语、句子加以变化,易于引起读者的想象,加深对读者的感 染力,往往具有幽默、讽刺、诙谐的情趣。利用这种手法拟题有同样的表达效果。1、《都是答案惹的祸》(话题是“答案是丰 富多采的”)这个题目显然是仿一句歌词“都是月亮惹的祸”而拟。2、《为诚消得人憔悴》(话题是“ 诚信”)这是2001年高考中一考生仿宋代柳永的词《凤栖梧》中的一句“为伊消得人憔悴”而拟的标题。 3、《怎一个“情”字了得》(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是一考生李清照的名句“怎一个愁字了得”而 拟的标题。7、设问法用设问修辞手法拟制的标题能够更引人注意。1999年江苏一考生用设问手法 拟了一个标题《我是谁?》,在文中作者假设自己是移植了别人记忆的实验品,结果带来的是不认亲生父母和乱认父母的痛苦和愤懑。这样,这个标 题不仅引人注目,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困惑痛苦之情。2000年贵州一考生以《答案多彩,梦为何物?》为题写了一首诗歌,在诗中 运用丰富的联想,“丰富多彩”地诠释了梦的内涵——黄云?青烟?白雾?彩虹?……回答了标题的提问。8、对比法 把两类不同的事物放在一块比较,容易使人们得出结论。用对比法拟题很醒目,也发人深省。 1999年陕西一考生拟题为《我是天才,还是笨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标题是由对比组成的选择问句,隐含作者对记忆移 植利弊的褒贬,鄙视那些甘心做“专门记录一流科学家理论与思想的机器”和毫无主见的“人体缩微记忆库”的人。 2000年北京一 考生以《标准与答案》为题,阐明了“标准与答案”既对立又统一的辨证关系,一方面说明“答案的丰富就意味着思想的多样性、社会的开放性以及 人们真实的自由与权利”,但同时指出“强调多元化、多样化、创新性这一主要矛盾时,不能否定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与标准,否则,过分的自由对于 社会会造成致命的伤害”,这种对比写法避免了“谈及一点,不及其余”的偏颇。9、反问法 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诚信”,有考生拟题为《诚信,难道要出口转内销?》,在内容里尖锐地揭 示出“雷锋出国”这类使传统美德——“诚信”流失的现象,呼吁“诚信”的回归、继承和发扬,笔锋犀利,言辞恳切。10、双关法 同样是2001年高考,有位考生拟题为《生命“诚”可贵》,标题这句话本是 裴多菲的名句,但原来的“诚”是副词,有“诚然,确实”之意,作者运用双关修辞格将“辞呈”用引号标出,巧妙地赋予“诚信”之意,可谓机智 ,相信能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三、文章立意入题法 就是用能表明文章主旨或观点的词句作标题的方法。这样的题目,能让读者直接看出文章的主旨或观点是什么,是否切合话题。1999年高考,一考生针对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拟题为《我,不要别人的记忆》,直接在标题里表明自己对移植记忆的否定态度,既切合话题,又显得新颖而有创意。像下面两个标题也是用文章立意法拟制的:1、《感谢你的敌人》(话题是“竞争”)作者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在标题中表明自己的观点。2、《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话题是“苦难与人生”)我们由这个标题也能看出作者对人生与苦难的理解,观点很是鲜明。小结:以上是话题作文拟题时常用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由于命名所采用的依据不一样,有可能会出现一个标题合乎几种拟题方法的情况。当然,还有一些方法我们在这里没有介绍,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使用。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拟制一个精彩的、能吸引读者尤其是阅卷老师的好标题。在平时每次写作话题作文时,大家也不妨运用学习到的拟题方法多拟制几个题目,加以比较,选择其中最好的,让随随便便拟一个题目的现象见鬼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