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4-2015-1康一中初二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2014-12-22 | 阅:  转:  |  分享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康巴什新区一中初二年级月考卷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梁丽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全部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关于人体各个数值合理的是()A.手掌的宽度约为1dm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C.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8℃ B. C. D.

3.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

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

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人耳朵的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6.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是指次声波传播的很远

D.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

8.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

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D.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镜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靠近0.2m,像将远离镜0.2m

℃左右的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观察它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温度计示数上升B.温度计示数下降

C.温度计示数不变D.示数先下降后上升

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

A.太阳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B.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

C.白天,浓密树荫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D.斜插入水中的铅笔看似弯折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B、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C、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

1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钞机利用鉴别钞票真伪B.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发生反射后传播速度不变

C.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发生折射后传播速度不变

D.紫外线可用来对人体进行长时间照射消毒????????????????

20.有两部手机都开通了来电显示功能,且来电铃声都已开启。用手机A拨手机B时,手机B发出响声,并且显示屏上显示手机A的号码,若将手机A置于一透明的真空罩中,用手机B拨叫手机A,则我们

A.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并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

B.不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但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

C.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但不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

D.既不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也不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

在物理实验室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则测量值为________mm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水银的凝固点为-39℃,而我国北方的最低气温达到-51.5℃。当外界气温达到℃,继续(填“吸”或“放”)热,水银就会凝固,所以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我们听到的“隆隆”的雷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________。选填“”或“”)选填“”或“放热”)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选填“衣领”或“平面镜”).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某透明物质,已知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7°角,且它的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为,折射角为。镜,一般都是(选填“竖直”或“倾

斜”)安装的,这是为了使车内物体经它所成的像偏向车子的(上/下)方,

因而不会干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30.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如图1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5分)。

31.夏天的暴雨来的确实猛烈,雨滴打在窗户玻璃上,沿玻璃缓缓流下,小明同学看到这

一现象心想:水滴沿着玻璃的运动是否是匀速运动?他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了一个水

距离/cm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时间/s 0 1.6 3.5 5.5 8.0 12.7 滴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数据填入表中,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华测量水滴运动情况时是先定,再测.(选

填“距离”或“时间”)

(2)在实验中判断水滴是否做匀速运动的依据是;分

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滴的运动(选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

(3)水滴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某同学的操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其错误是.(2)改正错误后,当水温上升到84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温度/2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读数为______.分析上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实验时当地的大气压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3)请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写出两点):特点一:特点二:(4)为了节省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3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反射角的度数。

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水面代替平面镜,入射光是不是全部被水面反射?答:。

为什么?答:。

(5)当光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入射角的大小是。

3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3)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

这是由于造成的;

(4)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5)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小红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

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原因是;

(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

或“”);我们可以利用声和光的反射来测距。例如测海底的深度我们可以利用,要测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我们可以利用。(选填“超声波”、“激光”)

























第7页共8页◎第8页共8页



第5页共8页◎第6页共8页















图4



图3



图2



图1















































































…………○…………内…………○…………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外…………○…………装…………○…………订…………○…………线…………○…………



…………○…………内…………○…………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外…………○…………装…………○…………订…………○…………线…………○…………







献花(0)
+1
(本文系李功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