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税收征管能力分析联动办2007年4月2006年税收征管能力分析2006年,各地按照市局提出的“以依法 加强税负管理为突破口,全面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各项要求”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税负管理、税源管理的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 税源监控,扎实开展各项征管工作,征管质量和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为税源管理“4+1”联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准确把握全市征管质 量水平,进一步创新征管机制,提高全市征管能力,现对2006年税收征管能力分析如下:一、征管基本情况(一)组织收入情况 20 06年全市共完成各税73.73亿元(其中个体税收1.49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22.55%,是近几年来税收增幅最高的一年。 一、征管基本情况(二)户籍管理情况 全市纳入税务登记管理的纳税人共有56913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4465户(其中 工业有10485户,商业有3980户),小规模纳税人39042户(其中个体双定户30199户,达起征点的有10945户,征税面达 36.24%)。A类纳税人1174户,B类纳税人7468户,C类纳税人6746户,D类纳税人13136户。一、征管基本情况 (三)人力配置情况 全市税源管理机构共有40个,共设228个责任区,税源管理人员329人,占基层征管人数的60%,人均 管户达190户;全市分局长级监控户1062户,科(股)长级监控户2561户,管理员级监控户11880户;办税服务厅36个,纳税服务 人员253人,占总人数的20.84%;稽查局6个,共有稽查人员140人,占总人数的11.53%。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一 )征管“六率”1、登记率。我局建立了与工商、地税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通道,定期交流登记信息,初步实现了户源信息的共享与综 合利用,通过这一举措,消除了漏征漏管户,强化了户籍管理,因此单位和个体的登记率一直保持100%。2、申报率。随着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网上申报、个体双定户实行划卡缴税的工作的不断完善,其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面达100%,小规模纳税人网上 申报面达90%以上,准期申报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3、入库率。全市全面实行了税款的实时划扣工 作,从而使税款能及时划入国库,同时各管理员也能及时查询到各纳税人的税款入库情况,便于及时跟踪催缴。考核制度中对税款入库率的扣分相当 严厉,并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并将考核结果列入单位年终目标管理考核。税收管理员的责任心进一步加强,工作目标、标准和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企业税款入库率达到99%以上,个体税款入库率达到了97%以上。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4、欠税增减率。截止到2006年底 ,我市欠税11992万元,其中CTAIS2.0中核算欠税1355.1万元,STAIS中核算欠税10636.9万元,主要是陈欠,当年 基本上无新欠。对此我们一直要求各地每年必须清理陈欠在20%以上,去年欠税减少率20.11%。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5 、滞纳金加收率。滞纳金的加收面一直保持在100%,今年由于我局加大了征管质量考核力度,按月对各地的征管质量进行通报,并与季度奖金挂 钩,各地对日常征管质量指标高度重视,因此按金额加收率由99%上升到100%。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6、处罚率。由于现 有的征管软件不能严格区分只补税不罚款的情况,对所有情况都视同既要补税又要罚款来处理,因此按户处罚率91.23%,通过人工计算考核, 实际按金额处罚率都超过50%。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二)宏观税负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三)增值税一 般纳税人税负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四)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面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五)内资企业所得税 管理质量综合指数1、亏损面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2、所得税贡献率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3、应税所得率 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4、所得税管理质量综合指数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六)外资企业所得税管理质量综合指数1 、亏损面二、考核类质量指标分析2、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三、评价类质量指标分析三、评价类质量指标分析三、评价类质 量指标分析三、评价类质量指标分析三、评价类质量指标分析三、评价类质量指标分析三、评价类质量指标分析三、评价类质 量指标分析三、评价类质量指标分析三、评价类质量指标分析四、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级国税机关注重征管体制、机制、方 法、手段的创新,税收征管工作得到有效加强,为实现税收收入的持续高位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形势不容乐观: (一 )地区间宏观税负差异较大、行业间税负差异明显、增值税纳税人低税负申报面较大、分段税负分布不合理等情况都为加强征管工作提供了较大空间 。四、存在的问题 (二)在征管工作日渐注重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同时,征管的基础工作还显得比较薄弱。户源管理不扎实,对工商注销 户、一人多证情况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普通发票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发票验旧流于形式等;对各类电子信息,如登记信息(税种认定、 行业认定等)、网上申报、扣款账户等信息修正维护不及时到位,征管数据质量不高;税收管理员负担重,工作忙于应付,缺乏对企业情况的了解; 强调税收任务指标的达标,而忽视了税收管理实质;某些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在基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落实,基层缺乏对现有文件制度的学习研 究,税收征管要求的执行力不够。四、存在的问题 (三)个体税收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征管效益差。个体税收因个体工商业户数量庞 大、税源零星分散、交易频繁、流动性强、开业停业变化快、不建立帐务或帐务不健全(含不公开真实帐务)、缺乏依法纳税意识,税收征管难度极 大,相对于企业税收和税收收入总额而言,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多,单位税收收入耗费的税收征收成本高,征管效益差。四、存在的问题 (四)虽然现有的征管模式体现了“征、管、查”三分离的内部制约控制模式,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征管工作的整体协调效能不高,各部 门之间出现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各司其职的现象,缺乏一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管理链条。五、几点建议 (一)全面贯彻落实税 源管理“4+1”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各级国税机关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保证指令发布的准确性和渠道的相对单一性,减少和避免各自为政,多头 指挥,形成有效的管理链条,发挥征管效能最大化。五、几点建议 (二)强化税源监控管理。一要加强户籍管理,减少漏征漏管户,夯 实税源管理基础。二要加强税负、税源的分析和监控。运用宏观经济指标以及相关部门数据信息,加强宏观税负分析,加强分税种、分行业、分地区 税负分析,通过宏观税负和税源变化趋势,提高对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的风险预期判断能力,确定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的工作方向。三要积极开展纳 税评估工作。全面地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情况,对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进行动态评估。积极探索开展纳税评估的有效方式、方法和途径。 四要实行分类管理。要加大对大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管理力度,管理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大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管理工作,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 财务核算以及资金流转情况。对小规模纳税人和零散税源,要依法规范征管程序、加大控管力度和有效实施社会综合治税。五、几点建议 (三)加强发票管理。加强对发票的印制、发放、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各个环节管理,不但要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也要加强普通 发票的管理。要督促企业建立逐笔开具发票制度,不论购销商品还是提供、接受劳务服务,也不论购货方(接受方)取得与否,销货方(提供方)都 必须开具发票。强化发票“验旧购新”管理。审验旧票不仅要审验领、用、存的数量(本、份),而且要累计其开具的金额,并要与其申报纳税的销 售额或营业额比对。加强税控装置管理,进一步推广税控收银机在全市范围内的使用,加强对税控装置的管理,规范操作程序。五、几点建议 (四)加强征管质量考核。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是提高征管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要将征管质量考核与工作实绩紧密结合起来;要将考核目标 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税务干部的积极性;要将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减率、滞纳金加收率和处罚率“六率”和宏观税负、行 业税负、重点税源企业税负、风险企业税负等指标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管理部门征管工作水平的主要指标,避免出现征管质量考核数 据达标了,而税收征管真实质量并没有达标的现象。五、几点建议 (五)明确部门管理职能,加强相互衔接。明确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 责范围,明确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岗位之间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加强沟通、相互配合、信息共享,形成有机的相互 制约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管理链条,切实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 (六)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向外看要 加强与当地工商、公安、海关、劳动、社保、城建、交通、银行、外汇管理、技术监督部门以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配合,向内看要加强与省局 、兄弟市国税局及各县(市、区)局的沟通协作,有效提高税务机关税源监控能力。五、几点建议 (七)要增强服务意思,简化办税流 程,规范执法行为。在坚持规范执法的前提下,要本着方便纳税人的宗旨,依法行使职权,以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按照行政许可的审批内容,规 范执法,简洁高效地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尽量防止因不当的管理措施给纳税人办税带来不便。 (八)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税务干部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征管水平的高低。因此,要加强干部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政策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使之 不仅熟练掌握税收政策,而且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与财务状况,全面提高对税源管理的能力。充分调动税务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激发税务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潜力。 说明:以上指标信息来源于网上申报,可能存在取数不完整、不精确等问题,请各 地及时核对予以指正。谢谢!2006年全市宏观税负为6.7%,比上年增长0.17%。高于全市宏观税负平均水平的有 仪征,税负前三名依次为:仪征7.81%,高邮5.33%,江都4.59%;税负增长数前三名依次为:高邮0.69%,邗江0.3%,宝应 0.22%;仪征和江都的宏观税负比上年分别减少0.84%、0.04%。2006年全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平均税负为4.00 %,比上年增长0.08%。税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依次为:外税8.68%,二分局4.78%,开发区4.26%,高邮4.14%。税负增 长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依次为:二分局1.16%,邗江0.25%,江都0.20%,高邮0.15%,仪征0.14%,一分局0.13%。 宝应和外税的税负分别比上年减少0.47%,0.72%。全市一般纳税人连续三个月零负申报面平均为15.57%,低于全市平均 水平的依次为:江都9.4%,外税9.54%,高邮11.27%,宝应13.78%,一分局15.29%。今年的考核目标为12%。 全市内资企业平均亏损面为12.9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依次为:高邮6.12%,二分局10.51%,开发区12.63%,江 都12.89%。亏损面最高的为邗江17.61%,各单位亏损面达到今年的管理目标(目标:亏损面低于20%)。全市所得税 贡献率为0.4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依次为:高邮0.60%,二分局0.57%,皆达到今年0.50%的管理目标,其余单位未达到管理 目标。全市应税所得率为0.5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依次为:高邮1.94%,二分局1.44%,一分局0.60%,高邮、 二分局达到今年0.85%的管理目标,宝应、江都分别为:-0.65%、-0.04%。按从高到低前三名为:高邮1.94, 二分局1.46,一分局0.88。全市外资企业平均亏损面为39.6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依次为:高邮33.33%,仪征3 8.75%,宝应38.89%。亏损面最高的为江都40.00%,只有高邮达到今年的管理目标(目标:亏损面低于36%)。全 市外资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为10.9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依次为:宝应19.11%,邗江15.88%,江都12.85%。邗江较上年增 长56.92%,江都增长4.98%,达到今年的管理目标(目标:在上年基础上提高0.3个以上百分点),其余单位未达到管理目标。 2006年全市税收弹性系数为1.17。从高到低排名为:高邮1.97,邗江1.52,宝应1.35,江都0.96,仪征0.45。 ?高邮宝应邗江江都仪征市直全市税收弹性系数1.971.351.520.960.451.261.1 7(一)税收弹性系数2006年全市所有增值税纳税人计算的增值税税负为2.8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依次为:开发区4. 18%,二分局3.85%,高邮3.64%,外税3.57%,江都2.88%;全市平均增长率为3.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依次为:二 分局33.22%,外税15.53%,开发区5.82%,皆超过5%的任务指标,其余单位未达到任务指标。宝应税负增长率为-13.46% 。(二)增值税税负增长率?高邮宝应邗江江都仪征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外税全市税负3.64%2.70 %2.54%2.88%2.45%2.06%3.85%4.18%3.57%2.87%增长率3.72%-13. 46%2.83%2.49%2.08%1.48%33.22%5.82%15.53%3.99%全市平均分布面为34. 4%。从高到低前五名依次为:仪征50.0%,一分局42.3%,二分局41.7%,邗江39.5%,宝应37.1%。各单位分布面皆未达 到规定的任务指标(任务指标:分布面不超过20%)。(三)一般纳税人分段税负分布面1、工业企业①税负≤1%的 企业分布面?高邮宝应邗江江都仪征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外税全市分布面28.30% 37.10%39.50%23.80%50.00%42.30%41.70%32.00%31.00%3 4.40%全市平均分布面为19.8%。从高到低前五名依次为:二分局25.2%,一分局24.2%,开发区23.6%,江都20.1 %,邗江19.6%。②1<税负<3%企业分布面?高邮宝应邗江江都仪征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外税 全市分布面18.10%18.70%19.60%20.10%16.70%24.20%25.20% 23.60%7.80%19.80%全市平均分布面为45.8%。从高到低前六名依次为:外税61.2%,江都56.1% ,高邮53.6%,开发区44.4%,宝应44.2%,邗江40.9%,以上单位分布面皆超过规定的任务指标(任务指标:分布面不低于40 %)。③税负≥3%企业分布面?高邮宝应邗江江都仪征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外税全市分布 面53.60%44.20%40.90%56.10%33.30%33.50%33.10%44.40% 61.20%45.80%全市平均分布面为53.3%。从高到低前六名依次为:仪征75.5%,邗江69.2%,高邮55.7 %,宝应53.3%,开发区52.1%。各单位分布面皆未达到规定的任务指标(任务指标:分布面不超过30%)。2、商业企业①税负≤ 0.5%企业分布面?高邮宝应邗江江都仪征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外税全市分布面55.7 0%53.30%69.20%43.70%75.50%48.90%50.30%52.10%41.10 %53.30%全市平均分布面为25.6%。从高到低前五名依次为:江都30.0%,一分局29.5%,宝应27.4%,二分局2 7.4%,开发区24.1%。②0.5<税负<1.5%企业分布面?高邮宝应邗江江都仪征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 外税全市分布面21.70%27.40%16.40%32.00%10.20%29.50%27.40%24.10 %17.50%25.60%全市平均分布面为25.6%。从高到低前五名依次为:江都30.0%,一分局29.5%,宝应27.4% ,二分局27.4%,开发区24.1%。从以上分布面可以看出,在工业企业税负≥3%和商业企业≥1.5%的分布区间内,外税的分布面最 广分别为61.2%和41.4%,江都次之分别为56.1%和24.3%;在工业企业税负≤1%和商业企业≤0.5%的分布区间内,仪征的 分布面最广分别为50.0%和75.5%。③税负≥1.5%企业分布面?高邮宝应邗江江都仪征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 外税全市分布面21.70%27.40%16.40%32.00%10.20%29.50%27.40 %24.10%17.50%25.60%全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低税负申报面为39.05%。从高到低前三名依次为:仪征55.47%,一分局46.03%,二分局45.48%,江都最低为27.24%,也是唯一达到任务指标的单位(任务指标:低于30%)。(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低税负申报面?高邮宝应邗江江都仪征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外税全市申报面31.45%38.80%43.83%27.24%55.47%46.03%45.48%40.38%31.88%39.05%全市小规模企业月零申报面为31.22%,从高到低前三名依次为:江都37.72%,仪征35.68%,外税35.56%。各单位均未达到任务指标(任务指标:低于15%)。(五)小规模企业零申报面?高邮宝应邗江江都仪征一分局二分局开发区外税全市分布面26.45%33.32%33.15%37.72%35.68%26.42%28.71%22.27%35.56%31.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