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郭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绩效管理
2015-01-02 | 阅:  转:  |  分享 
  
几点体会对于政府绩效管理这样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于如何在基层国税系统破解这个难题,我们吴江市局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02年将“岗职体系、操作规程、业务考评、责任追究”融于一体,开发了执法责任制管理软件,首次尝试用计算机来自动对干部的工作绩效
进行考核,当时张敬群局长给予了高度评价;从05年开始,我们又结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实施,探索绩效考核方式、方法的改进和完善
,逐步向全员绩效管理扩展,并形成了一套绩效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今年作为省局绩效管理的试点单位,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
精力,加班加点努力完成省局交给的试点工作任务。体会之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全体干部确立绩效管理理念绩效管理的切入点
是对工作业绩、成效的科学评价,落脚点则是对人的管理。只有统上下各级思想,层层树立绩效管理的理念,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管理的激励引导作
用。而思想观念的确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从我们吴江来说,也是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绩效管理的理念才在干部的
头脑里逐渐扎下了根,全局上下才逐渐形成了目前“个个关注绩效,人人重视绩效”的良好氛围。应该说,这正是我们能够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绩效
管理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我们认为,干部群众是绩效管理的主体,离开群众基础,“剃头担子一头热”,必然事倍功半。因此,各地在推
行省局绩效管理软件的过程中,要深入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绩效管理的理念,切实增强绩效管理的意识。体会之一要坚持
以人为本,引导全体干部确立绩效管理理念需要强调的是,绩效管理并不等同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一
个重点环节,并不是全部。绩效管理软件如果单纯作为一个考核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管理的平台,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干部如果没有很好地确立绩
效管理理念,目光就会局限于考核的结果,局限于分数的高低,计较于奖金挂钩的多少。相反,只有真正确立了绩效管理的理念,才会把个人的绩效
追求与组织的目标要求融合起来,使绩效管理成为日常管理的内容,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关注绩效,并针对考核结果不断地找差距、找不足,从而实
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体会之二要坚持领导推动与群众广泛参与相结合,在参与中让群众认知、认可推行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
程,真正的主角是干部群众,因此,光有领导的积极性是不够的。省局绩效管理软件的开发运用为各级领导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推动和落实各项工作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抓手,领导欢迎不奇怪。但是领导的思想观念与群众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是有差距的。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如何才能被群众接受,除了思想宣传、全面动员外,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要让群众参与到绩效管理系统的推行和完善过程中,不能搞领导说
了算。尤其是在指标体系、指标分值设置等方面,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民意。要建立和坚持工作例会制度、软件运行情况分析制度,及时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断修正、完善和优化指标体系,最终使考核结果能够更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每个
人的绩效,得到群众普遍认同。体会之三要坚持持续改进、追求完美,但也要客观对待考核方法和结果,避免片面化、绝对化通过
绩效管理软件的开发运行,我们将绩效管理真正融入到了日常管理中,成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抓手,对各项税收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推动
作用。但是,我们知道,税务部门毕竟不是工厂,我们的工作所产生的产品也不可能象工厂生产的产品那样,成本消耗、产量质量可以准确地进行计
量,即使同样一件工作,耗时、耗力都是不相同的。因此,我们的考核方法、指标设计、指标分值等只能力求相对公平,尽量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对
于考核结果,不同的指标,甚至同一个指标,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也会有所谓的吃亏、便宜。体会之三要坚持持续改进、追求完美,但
也要客观对待考核方法和结果,避免偏面化、绝对化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及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因时而变,持续改进绩效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干部保持有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考核结果。当然,由于考核还不能做到绝对公平,群众有一些意见是正常的,一点意见都没有
才不正常。有意见,说明大家在关注绩效考核、重视绩效考核。为此,我们在推行绩效管理的不同阶段,都要认真收集各种意见,做好完善工作。尤其在初期,不仅要广泛听取意见,还要关注干部的思想动态,加强沟通,做好思想工作。
献花(0)
+1
(本文系东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