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新课改散论
2015-01-03 | 阅:  转:  |  分享 
  
新课改散论

(作者:河南省唐河县刘军义)

提到传统课堂,往往会有一些人,把它贬得一无是处,说它是阻碍学生创新的绊脚石,似乎应当完全抛弃!果真如此吗?非也!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和传承方面功不可没!我国古代“政文和一”,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文学家!传统教育要求教师博学多识,重视学生活学活用,中国人的治学精神,和重视传承的优良作风,在当今世界上是非常令我们自豪的;另外,传统教育也是讲究教学方法和教育艺术的,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教与学方面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例如,《鲁班学艺》的故事,告诉我们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练好基本功;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引导”等教学理论具有无可争辩的教育科学性;《程门立雪》的故事教育学生,求学要及时且诚心等等。传统的教与学艺术及一些教育大家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思想,是宝贵的财富!要搞好教与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营养,丢弃了传统,教育的前景将会非常迷茫,甚至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混乱现象。

说到此,也许有人要问了:那中国人为啥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科学领域,特别优秀的人才不多?专家们不就早已论证了,是传统教育压制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吗?难道专家们是在胡诌吗?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某些人突发奇想地认为是啥原因就是啥原因,“以偏概全”其实是无知又愚蠢的表现,原因如下:

一、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及政治教化造成了中国人保守的性格;

二、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使人们满足于相对稳定的眼前现状,失去了探索进取的动力;

三、长期重思想教育轻格物致知,左右了中国人思想和精力的投入方向;

四、近代以来漫长的中华民族苦难史,破坏了中国人创新的经济基础和最基本的环境;

五、传统的考学观念使绝大多数学生的奋斗目标趋于单一;

六、个人的智力、性格、爱好、兴趣等综合因素;

......

可以看出,创新精神的强弱,是由众多的因素造成的,绝不能一口咬定说是传统课堂上死板的知识传授造成的,一个真正有创新精神的人,是不可能被某种死板的教育方法压制的。再说,传统课堂也并不是全用死板的教育方法来教育的,自古以来皆是如此!死板的只能是个体,并非是全体!一个死板的人无论用哪种方式也无法让课堂活跃起来。课改的关键是人的因素,而非课堂形式的因素。近期,通过听课评课,我真实地发现了所谓的新课堂模式更加的死板教条,绝大多数人的死板程度令人讨厌,形式化、演戏式的造作嘴脸令人肉麻,由此而产生的课堂垃圾也非常多。

一、随意增添无关紧要的教学道具来显示教学技巧;

二、不断地盲目的表扬来显示教师对学生的友善态度和对学生的鼓励;

三、同一问题满班提问以体现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面性;

四、教学过程中频繁的物质奖励冲淡了课堂教育的实质;

五、发动学生喊口号鼓掌以表现课堂气氛的活跃;

六、画蛇添足式的毫无意义的多次评比,来彰显课堂学习效果;

七、无价值的让学生乱讨论一番,视为课堂气氛自由、具有探索性;

八、其它课堂上装腔作势的、平时根本不用的花架子式的语言或程式。

以上我所列举的,恐怕每个人看后都会觉得滑稽可笑,然却在新课改这一点上,领导们却明确告诉教师:公开课就是演戏,要把戏唱好!如此丑陋不堪的公开课,却受到各级领导的青睐,可见他们认为听公开课就是工作务实的表现,不管他有没有效果,切不切合实际,臭垃圾多不多!要知道,这些臭垃圾,掩盖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实质,使本应知识性的课堂成了形式化的框架!我觉得课改越抓越带劲,而方法却越整越不当,对正常的教育教学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对教风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形式化的歪风该纠正了。

课改是好事,应当越改越有利于教师教学,越改越有利于学生学习!无论怎样课改,丢掉了以下这些就是胡改:1、传授知识、讲解难点;2、知识传授的准确性、科学性;3、传授知识应深入浅出、系统连贯,而不仅是形式连贯;4、因材施教、难易有度,教师能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听懂知识,且易于理解消化;5、教师引导巧妙、语言灵活;......

总之,好的课堂不仅是形式好,还要内容好;不只是手段多,还要方法对;不是一大堆花架子,而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技巧;不是哗众取宠、卖弄本领,而是言为心声、合情合理!假的东西是丑的,真的东西是美的。

让教与学中多一些真的、美的东西吧!

——作于2015年1月3日

















献花(0)
+1
(本文系刘军义99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