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五文言文复习 (2)
2015-01-09 | 阅:  转:  |  分享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归去来兮辞并序》(1)眄庭柯以怡颜:(2)或棹孤舟:(3)生生所资:(4)园日涉以成趣:形
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名词作动词,用桨划。动词作名词,生活。名词作状语,每天。....(5)
倚南窗以寄傲:(6)审容膝之易安:(7)策扶老以流憩:《滕王阁序》(8)襟三江而带五湖:(9)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10)四美具,二难并:(11)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形容词作名词,自得自足的心情。动词作名词,容膝的小屋。名词作动词
,拄着。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名词用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物,困难的事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逍遥游》(12
)怒而飞:(13)不过数仞而下:(14)绝六气:(15)而后乃今将图南:(1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7)适莽苍者,三
餐而反:(18)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形容词作动词,振奋。名词作动词,向下。形容词作动词,穿越。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名词作状语,向南。形容词作名词,景色迷茫的地方。使动用法,使……满意,使……信任。.....
...《陈情表》(19)历职郎署:(20)则刘病日笃:(21)凡在故老:(22)臣具以表闻:名词作动词
,做官。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6.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以①谨拜表以闻:②臣具以表
闻: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⑤乐琴书以消忧:连词,同“而”介词,用介词,因为连词,来连词,来
.....(2)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俨骖马非于上路:③彼于致福者,未数数
然也: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⑤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介词,在介词,在介词,对于介词,比被,和“见”连用,“见……于”表
被动.....(3)而①风飘飘而吹衣:②鸟倦飞而知还:③门虽设而常关: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7.重点虚词系列练指出下列各句
中“之”的意义和用法(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鹏之徙于南冥也:(3)而莫之夭阏者:(4)之
二虫又何知:(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6)其翼若垂天之云:(7)及其所之既倦:(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人称代词,它指示代词,此人称代词,他结构助词,的动词,向往、得到动
词,到、往........(9)仰观宇宙之大:(10)向之所欣:(11)不知
将军宽之至此也:(12)填然鼓之:(13)句读之不知:(1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不译人称代词,活用为“我”音节助词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音节助词......三、理
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8.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归去来兮辞并序》(1)既自以心为形役:(2)复驾言兮焉求:(3)
农人告余以春及:(4)寓形宇内复几时:《滕王阁序》(5)望长安于日下:(6)纤歌凝而白云遏:(7)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被动句,“为”译为“被”宾语前置句,“焉求”为“求焉”介宾短语后置句,“以春及告余”省略句,寓形(于)宇内复几时介宾
短语后置句,“于日下望长安”被动句,白云(被)遏宾语前置句,“不逢杨意”《逍遥游》(8)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9)
《齐谐》者,志怪者也:《陈情表》(10)而刘夙婴疾病:判断句,……者……也宾语前置句,“之夭阏”为“阏夭之”被动句四、
重要语句翻译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归去来兮辞并序》9.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解析注意“聊”“乘”“归
尽”等词的意义。答案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呢!《滕王阁序》10.老当益
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解析注意前一句为反问语气,后一句中的“青云”的比喻义。
答案老了更应当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装在套子里的人《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_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是__________。这
部著作是在长期流传的__________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了林冲由______到________的过程
,也是封建社会_____________的最典型的例子。施耐庵以农民起义宋江起义故事忍让绝望官逼民反常识题
2.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B.契诃夫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三
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另两个是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马克·吐温。C.别里科夫已经成为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政革、阻碍
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D.《套中人》极其成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欧·亨利3.对下面各语段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这是翠翠的心理描写。
表现其天真纯洁性格。B.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
忽然会有一只草莺“(口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这是环境描写,为祖孙俩夜晚讲故事渲染安宁静谧的气氛。C.“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
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
这是翠翠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她的纯洁天真,对美好爱情的朦胧的憧憬。D.“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
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这是爷爷的语言描写,表现祖父对孙女的爱情的关心。语言描写1.对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原因
,分析得最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草料场被烧,已无宿身之地,只得上了梁山。B、是因为杀了陆谦、富安等人,罪责难逃,不
得不投奔梁山。C、是因为林冲已认识到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对它不再抱有任何幻想的原故。D、是反动统治者一“逼”再“逼”,
“逼”之不已的结果,也是尖锐的矛盾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复习题2.对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得正确的几项是()A、越来越紧
,越来越大的风雪,已成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自然背景,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B、通过大风雪的描写,渲染了气氛。C、由于风雪的变
化,层层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深化了主题。D、自然景物的描写能给小说抹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对
下列环境描写,判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②那雪下得正紧。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④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A、全部的环境描写,为小说人物的
活动设置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为人物活动渲染了气氛。B、环境描写中风雪的变化层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情节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C、第①句描写风雪初起,照应了本文的回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与后面的环境描写相互照应,使全文的结构更加紧密。同时,典型的环境描
写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D、第③句称这场大雪为“瑞雪”,暗示了林冲的命运的转折,表现了作者的态度。4、本文揭示了林冲从委曲求全
到被迫反抗的转变过程及原因。下列各句是林冲不同阶段的语言描写,反映出林冲什么样的内心活动,从句后的答案中分别选择恰当的项:①我是
罪囚,可怕玷辱你夫妻两个……()②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③泼贼!我日来又和你无什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A、心地善良,为人正义
B、安分善良,认识糊涂C、忍无可忍,感到不平D、奋起反抗,报仇雪恨E、委曲求全,得过且过
F、逆来顺受,随遇而安5、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②话不絮烦。③原
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性命。A、这些话都表现了作者对他深爱的主人公的关注。B、这些话都反映古代白话
小说是从说书人的话本或拟话本脱胎而来的事实。C、这些话都体现作者驾驭故事情节发展的努力。D、这些话都反映出作者把握文章结构、能
充分吸引读者的本领。拓展题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
有()。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
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暇”指的
是()。曹雪芹鲁达曹操刘备林黛玉贾宝玉4.对对联(2分)???上联:足智
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④嫉贤妒能,公谨暗设计5
、写出下列人物对应的绰号宋江卢俊义吴
用柴进花荣
鲁智深武松
李逵顾大嫂孙二娘及时雨玉麒麟
智多星小旋风小李广花和尚行者黑旋风母大虫母夜叉6.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
写作目的,如:《诗经》———先民的歌唱;《史记》———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②历史的长城;请参照以上示例,在《三国演义》《
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中选择两部名著,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1)《三国演义》:A.人生智谋的形象宝典。B.三国刀光剑影,百
年虎斗龙争。(2)《水浒》:A.虎吼梁山的群雕。B.铁血男儿的悲歌。C.泼墨绘成群英谱。D.扑面而来侠义风。6.有些书
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诗经》———先民的歌唱;《史记》———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②历史的长城;请参照以上示例,在《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中选择两部名著,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3)《西游记
》:A.不畏艰难方能修得正果。B.神魔世界,世间百态。C.以神魔争斗显智慧之光。(4)《红楼梦》:A.字字是泪,句句是谜。
B.大厦将倾的挽歌。C.风月宝鉴中的百科全书。D.满纸荒唐言,应知“真实隐”;一把辛酸泪,可懂“假语称”?7、阅读白
居易的《夜雪》,完成(1)、(2)题。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风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此诗新颖别致,立意不俗。对“夜雪”的描写,
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是从哪三个角度来写夜雪?全用侧面描写触觉:“冷”。视觉:“明”。听觉:“折竹声”基
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赍(jī)发迤逦(lǐ)仓廒(áo)孤僻(pì)B.辖
(qiá)制怂(sǒng)恿酒馔(zhuàn)吃荤(hūn)C.伶(líng)俐碾轧(yà)嘟囔(nang)窸窸
窣(zū)窣D.皱褶(zhě)娇嗔(zhēn)吮(shǔn)吸战战兢兢(jīng)xiásūchēn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玷辱沾染拈轻怕重缝补船篷篷荜生辉B.讥梢消
失静悄悄交头接耳六神无主战战兢兢C.稍稍树梢度日如年渡船谙熟黯然神伤D.皱褶
熠熠光怪陆离嗔怪慎重嗔目结舌蓬诮瞠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了足足十五年。(2)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
人的对象。(3)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小脸上的眼镜,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A.辖制
嘲笑制服B.管制嘲笑降服C.辖制取笑降服
D.管制取笑制服管辖管束对罪犯或坏分子施行强制管束戏谑,开玩笑,含嘲讽之义讥笑,调笑
,无嘲讽之义用强力使之驯服使……屈服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
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B.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由于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
呢!C.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
而过。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可是人们说“我所要做
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您却这么马马虎虎,唉,这么马马虎虎!
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现在呢,又骑什么自行车。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
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装在套子里的人》1.别里科夫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降服柯瓦连科?2.从这段话中可以
看出别里科夫具有怎样的性格?阅读题用“忠告”迷惑对方,用“前途”引诱对方,用校长和督学威吓对方。他有心计,善言辞,善于伪装
成好心人,用“忠告”使对方疏于防范,用喋喋不休的话语使对方困惑,从而达到目的。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
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
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会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
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
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
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了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我要坐船
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边城》9.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10.第一段的
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11.第二段写翠翠忍不住胡思乱想:离家出走,让爷爷满世界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现了
人物怎样的思想性格?美丽、平静(寂静)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更加觉得寂寞、孤独、凄凉。
翠翠因为生活平凡、单调而胡思乱想
,与下文情节相照应。表现了她天真无瑕,纯朴的性格特点。和爷爷相依为命的亲情必修五[教材篇目]《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
《逍遥游》《陈情表》考点知识巩固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归去来兮辞并序》(
1)乃瞻衡宇通:,(2)曷不委心任去留通:,“横”“何”横木,横木为门为什么
··《滕王阁序》(3)所赖君子见机通:,(4)俨骖马非于上路通:,(
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逍遥游》(6)北冥有鱼通:,(7)小知不及
大知通:,(8)小大之辩通:,(9)御六气之辩
通:,(10)而征一国者通:,“几”“严”“消”预兆整齐的样子消散“
溟”“智”“辨”“变”“耐”海智识、智慧分别变化能········《陈情表》(11)夙遭闵凶
通:,(12)零丁孤苦通:,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归去来兮辞并序》(
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2)会有四方之事:(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4)三径就荒:(5)知来者之可追:(6)聊乘化以归
尽:孤独的样子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凭借恰逢不久接近补救姑且·“悯”“伶仃”....
....《滕王阁序》(7)识盈虚之有数:(8)气凌彭泽之樽:(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0)时
运不齐,命途多舛:《逍遥游》(1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2)野马也,尘埃也:(13)未数数然也:《陈情表》(14)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1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定数超过时序(春夏秋冬)有蹉跎,有坎坷旋风游动的雾气拼命追求的样子
改变授予官职..............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
今异义词的古义《逍遥游》(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2)腹犹果然古
义: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3)之二虫又何知古义:今义
:虫子。虽然这样。很饱的样子。古代泛称动物。.....《陈情表》(4)九岁不行古义:今义:不可
以;不被允许,表示否定。(5)至于①成立②①古义: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②古义:今义:指(组织、
机构等)筹备成功;(理论、意见)有根据。不能走路。直到。成人自立。......(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7)臣之辛苦古义:今义:身心劳苦;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辛酸苦楚。....4.解释下列多义词《归去来兮辞并序》(1)乘(2)策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虚而入:聊乘化以归尽: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振长策而御宇内:策扶老以流憩: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动词,驾车、乘车动词,利用、凭借动词,顺着量词,读“shènɡ”,辆名词,马鞭子动词,拄着名词,计策、策略.......《滕王阁序》(3)尽《逍遥游》(4)效(5)辩宾主尽东南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则智者尽其谋:故夫知效一官:斯用兵之效也:信者效其忠:辩乎荣辱之境:而御六气之辩:两小儿辩日:全,都没,干了全部用出胜任效果、功效献出通“辨”,辨明通“变”,变化争论、辩论.........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猥以微贱:听臣微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陈情表》(6)微(7)息卑微微小的假如没有气息子呼出和吸入的气......
献花(0)
+1
(本文系説嘚唔嗩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