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互联网金融视界-有钱也别任性,“玩概念者”必死141230
2015-01-12 | 阅:  转:  |  分享 
  
互联网金融视界|有钱也别任性,“玩概念者”必死“互联网金融”一词在2014年被无数次提及,大有被玩坏了的意思,各类资本涌入互联网金融市场
,高举旗帜,喊着口号,昂首阔步地混进了互联网金融圈子,举着餐刀,准备瓜分这份超级大蛋糕。可以谁能靠这块“蛋糕”最近,分得最多呢?是
资本雄厚的国资企业,还是拥有强大互联网基因的互联网巨头,抑或是创新至上的搅局者?不论是谁,可以宣判死刑的是:“玩概念者”必死!什么
是“玩概念者”?互联网金融这一风口在2014年愈加巨大,吹起了数以千计的互联网金融创业者,也吹起了无数的“猪”,什么是猪?就是喊了
口号、开了企业、强调趋势,到头来却在实践的路上怯步不前、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演绎着一幕幕“有钱任性”戏码的“玩概念者”。笔者近期有
幸跟随国内某电子合同服务商参与了某场互联网金融大会,见识了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于“互联网金融”奉为神明般的歌功颂德,均表示对于创新
项目的虚怀若谷、对于各类趋势的关注、要做互联网金融的实践者等等。就在该电子合同服务商与各互联网金融企业接触时,这些企业家们大多表示
,互联网金融需要可靠的电子合同来给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全程的保驾护航,消除出借方的顾虑、完善合同的监管流程、规避潜在的信用风险,恍若
“买买买、用用用、上上上”的土豪,然而在后来二次约访的时候,却抗拒地摆出“不约”的姿态,活脱脱的“玩概念者”的形象。死,也要死的漂
亮!互联网金融这片蓝海如今已趋向于饱和,千余家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仿佛在独木桥上相遇,就必须有人被OUT!虽然残酷的结局已经注定,但是
淘汰名单还得等到最终才能揭晓。在“玩概念者”找死的路上,也没啥好说的,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生存下去呢?一句话:就是顺应趋势
!纵然死,也要死的漂亮!所谓乘大势者得天下,那么有怎样的趋势是可以预测的呢?首先,就是上文提及的电子合同。说到这里,有些企业会轻蔑
地说:电子合同?我们早就上了,还用你说?笔者在这里强调一下:真正的电子合同指的是“运用可靠的电子签名技术并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订立平
台签订的合同”(详见《合同法》《电子签名法》)。这样一说,市面上的电子签章、电子图章、PDF印章等等统统不具有法律效力,而互联网金
融所出现的风险案例问题多出现在合同的有效性上。再者,就是即将到来监管政策。监管政策落地后,将加速行业淘汰,首先会通过准入门槛淘汰一
批资质较差的企业,同时明确一些运营规范,限制打擦边球的违规操作手段,促进行业合规化发展,使得背景实力较强的国资银行系、上市公司系平
台更容易脱颖而出。所以目标不明确、缺乏战斗力的中小型互联网金融企业要么努力提升自身资质,要么就另谋出路吧。最后,互联网金融是无穷无
尽的烧钱游戏,比其他行业有过之无不及。目前,庞大的平台数量,让每个平台的获客成本一直飙升,现在获得一个注册用户的成本大概是70~1
20元,获得一个投资用户的成本更是高达200~500元。行业平均利率与推广费用呈此消彼长的态势。在无止尽的烧钱游戏中,除非有搅局者
的出现,要不然还是资本大户能够笑到最后(“玩概念者”除外)。“死后转生”,请记得电子合同的应用趋势商战之地,各有输赢,如果不幸在互
联网金融的战场上摆下阵来,仍需重整旗鼓,寻谋东山再起。但是最终无论做什么行业,合同还是商业行为的根本,电子合同取代纸质合同将成为大
趋势,尤其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不可能只有合同在线下签署,其他商业行为在线上完成,诸君切记,切记。
献花(0)
+1
(本文系电商合同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