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医辨证四维辨证法心得讲要》自序继承 孙希圣
2015-01-14 | 阅:  转:  |  分享 
  
中医辨证论治

四维辨证法心得

讲要

孙希圣编著





内容提要

本书是孙氏四代中医世家孙希圣主任医师从医45年余的临证心得,讨论了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四维辨证法的辨证分类方法的体会。书中介绍作者运用四维辨证法,对患者诊治时,把辨别病人的病因、证候、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病人发病的时间、节气、天地运气(自然界)结合起来辨证的四维辨证法的心得体会、辨证要法。是对各个传统的辨证方法的改进。

外感热病的辨证,把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两者的辨证方法统一起来运用,将病因学说的内容(自然界的病邪——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病毒之气的变化),容入其中,根据病人所处地理环境,以病位(在气、在血、在脏、在腑、在经、在脉、在阴、在阳)为病理基础,疾病的病程的阶段性、以发病的季节的天、地、人、时间四维辨证法的辨证分类方法,叫外感热病的辨证,概述了外感热病辨证施治的统一原则。

编入了五运六气的辨证论治。

还有关于养生的体质辨证,是继承发扬《内经》“治未病”理论与“摄生”法则,为了让人们养生能与此对号入座,自己掌握个人的体质类型,选择适合的方法保健。



作者简介

孙希圣,中医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医世家第四代中医,自治区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导师。

从医四十余年,从70年代先后在宁夏二医院、市中医院暨市中医药研究所等单位工作。曾担任科室主任,市中医药研究所业务所长,固原地区职称晋升中医培训中心主任,全市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国际书刊交流出版社特约编辑,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特约编辑等职。国际医学卫生科学院、中山医学科学院特聘教授、世界医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获得“专科名医”、“世界千年名医”、“中华精英”、“世界医学文化名人”、“中国(医学界)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四十余篇。获得过“世界中医药优秀科技成果金杯”一等奖、“国际医学金象”奖、“世界医学文化名人”奖、“紫荆花医学科研”奖、“第一届国际中西医结合成果会议(美国)优秀论文”奖、“国际保健医学科研创新”奖、“华中科研论文”奖等荣誉。自治区“中医病历书写优秀”奖,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奖和先进工作者奖。业绩被《世界名医大全》、《中国名医列传》、《中国名人录》、《中国名人辞典》等十几部书收录。事绩被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多次采访报道。

熟谙经典,探究中医各家学说,文撷博采,学验俱丰,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幕名求医者遍及省内外。运用中医理论的全息论学说,整体学说,人体基因学说(先天学说),人体生态环境感应学说(天地人合一),结合现代医学综合研究,治愈了数十万的疑难顽症病人。

出版的著作有《孙希圣临证心得实录》、《孙希圣医论医话选编》、《中医治未病讲座》、《中医时令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中医治未病的关健是摄生强身防病》。



自序

中医最精髓的思想就是“辨证”,讲究“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差异,东垣时代的脾胃论与现代社会丰衣足食、物质文化高度发达,人们过食肥甘厚味、吸烟嗜酒、贪食冷饮、起居无常、过度劳心、安逸过度、缺乏锻炼、工作精神压力大所造成的情志不畅等为现代内伤脾胃的主要因素造成的脾胃病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致病外,工业废水、汽车尾气等造成的大气污染称为新的外感致病因素

作者孙希圣

2013年6月































献花(0)
+1
(本文系海纳百川容...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