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苏科版九年级上《第三章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期末复习试卷
2015-01-16 | 阅:  转:  |  分享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材料之——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PagePAGE1ofNUMPAGES4
PAGE

PAGE1

九上第三章《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复习卷姓名
(一)“三数”
1、平均数:先求和,在平均分。
A、先求和再平均分【算术平均数】适用所有
B、相同时减去接近数,求出新平均数。适用所有数据在某一值附近
C、出现次,出现次,…出现次,适用多个数据出现多次。
2、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仅与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值有关,而且与个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有关。我们把衡量各个数据“重要程度”的数值叫做权(权重)。例如下面是一个同学的某一科的考试成绩:平时测验80,期中90,期末95学校规定的科目成绩的计算方式是:平时测验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这里,每个成绩所占的比重叫做权数或权重。那么,加权平均值=80×20%+90×30%+95×50%=90.5(分)算术平均值=(80+90+95)=88.3(分)
3、将一组数据顺序排列,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4、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5、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并且数据“三数”都有单位。
6、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7、方差:一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公式:
8、标准差:一组数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9、极差、方差、标准差都是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并且“三差”都有单位,方差单位加平方。
方差越小越稳定(高度说整齐),方差越大越不稳定(高度说不整齐)。
练习:1、2.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eq\o( ̄,x)与方差s2:
甲乙丙丁平均数eq\o( ̄,x)(cm)561560561560方差s2(cm2)3.53.515.515.5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A.甲B.乙C.丙D.丁
2、南京市2014年的某10天中,每天的最低气温如图所示(单位:℃),则这10天中南京市最低气温的众数是℃,中位数是℃.
3、小明参加了某电视台招聘记者的三项素质测试,
6
7
8
9
10
1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日期
温度
(第10题)
成绩如下:采访写作70分,计算机操作60分,
创意设计88分,如果采访写作、计算机操作和
创意设计的成绩按4:1:3计算,则他的素质测试
平均成绩为分.


4、甲、乙两支篮球队进行了5场选拔赛,比赛成绩绘制成图①、图②.
甲队
场次
得分
1
2
3
4
5
0
20
40
60
80
100

得分

1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甲队
乙队

98
95

80
87
83
91
90
86
80





3
5
4
2
1
场次



(第25题)


(1)在图②中画出折线统计图表示乙队这5场比赛成绩的变化情况;
(2)分别求甲、乙两队这5场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
(3)根据计算结果和折线统计图,你认为哪支球队参赛更能取得好成绩?
5、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
候选人 甲 乙 丙 丁
测试成绩(百分制) 面试 86 92 90 83
笔试 90 83 83 92
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学校为了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开展了一次“爱我云南,唱我云南”的歌咏比赛,共有18名同学入围,他们的决赛成绩如下表:
成绩(分) 9.40 9.50 9.60 9.70 9.80 9.90
人数 2 3 5 4 3 1
则入围同学决赛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9.70,9.60 B. 9.60,9.60 C. 9.60,9.70 D. 9.65,9.60
7、一组数据,6、4、a、3、2的平均数是5,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A.8B.5C.D.3.8、有19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取得前10位同学进入决赛.某同学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他只需知道这19位同学的()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9、为测试两种电子表的走时误差,做了如下统计
平均数方差甲0.40.026乙0.40.137则这两种电子表走时稳定的是.
10、作为南京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的公共自行车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某部门对今年4月份中的7天进行了公共自行车日租车量的统计,结果如图:

(1)求这7天日租车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用(1)中的平均数估计4月份(30天)共租车多少万车次;
(3)市政府在公共自行车建设项目中共投入9600万元,估计2014年共租车3200万车次,每车次平均收入租车费0.1元,求2014年租车费收入占总投入的百分率(精确到0.1%).




11、一次期中考试中,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的数学、英语成绩等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单位:分)
甲乙丙丁戊平均分标准差数学7172696870eq\r(2)英语888294857685(1)求这五位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和英语成绩的标准差;(直接填入表格)
(2)为了比较不同学科考试成绩的好与差,采用标准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标准分的计算公式:标准分=(个人成绩-平均成绩)÷成绩标准差.
从标准分看,标准分大的考试成绩更好,请问甲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与英语哪个学科考得更好?



12、市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省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甲10988109乙101081079(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计算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
(2)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S2甲=S2乙=
(3)根据(1)、(2)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省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献花(0)
+1
(本文系菊影秋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