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2015-01-19 | 阅:  转:  |  分享 
  
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有感

说明:

上周开始教学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学习第一单元后,作文训练的主题是写读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之后的读后感。为了给学生提供范例,同时练练手,特写此下水作文。

正文如下:

上星期,我们学习了六年级语文下册前两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反复阅读之后,感触很深。

在被称为“森林王国”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城市近郊的森林处处相连,无边无际,不仅使人赏心悦目,而且使得空气清新、气温适宜。这一切除了得益于上天的恩赐,更离不开维也纳人祖祖辈辈对这恩赐的倍加珍爱。早在1852年,奥地利就颁布了《森林法》保护森林。此外,维也纳人还非常爱惜草地,爱护动物。

而三千多年前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的楼兰古城,却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导致肆虐风沙,渐渐地被沙海湮没了。

如此鲜明的对比,不由得使人感到震撼!人们对自然环境所持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两个城市截然不同的命运。保护环境,使维也纳这个举世闻名的音乐之都日益繁盛;破坏环境,使楼兰古城变为废墟一片。

联想起现在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仍被沙海和秃岭包围,而当地的人们仍在继续盲目地砍树木、挖树根、铲草皮,你我又怎能不心惊胆战?

在曾经气候湿润、沃野千里的宁夏,地表已经被挖得面目全非,终年风沙不止,曾经青山葱茏的六盘山已是万山秃尽。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青海湖,水位每年下降,一些地方已露出了沙丘,形成了半岛。而昔日“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的甘肃中东部地区,如今已是“万丈厚土、寸草不生”。

更可怕的是,不单单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我国的北部、中部,甚至是东部,不少地区的自然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我们对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态度应该彻底改变了!我们不应重蹈古楼兰的覆辙!我们要享受维也纳人生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之中那样的福气!而这需要我们不仅不随意砍伐树木,还要在房前屋后种树养花,在路旁山坡植树造林;想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身边的一花一草,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为此,我们大声疾呼: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献花(0)
+1
(本文系nandingges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