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砂矿_金属矿产_地质勘查规范
2015-01-23 | 阅:  转:  |  分享 
  
产于河漫滩部位的砂矿。河漫滩沉积物中有较厚的泥沙层和砂矿层。上部泥沙层主要为
不含有用矿物的粘土、沙和少量粗碎屑物,下部砂矿层则由含有用矿物的砂、砾石、角砾、
碎石及少量粘土组成。砾石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成分复杂,而角砾和碎石成分一般较单一,
大多与基岩相同。有用矿物粒度不等,表面较光滑,常富集于粒度较粗的砂砾层下部或基岩
顶面的碎石层中。被现代河漫滩掩埋的超河漫滩(一级阶地)的含有用矿物砂矿层常比河漫
滩砂矿更富。此类砂矿分布最广,在砂金矿种上多呈大、中型砂矿。目前,为我国各砂金省
区主要的探、采对象。
L.2.4阶地砂矿
产于河谷斜坡或坡下的阶地砂矿。其成因类型较复杂。常与构造变动引起的河谷升降有
关,多数是早期沉积的河漫滩砂矿因河谷抬升而被侵蚀残存的部分,因而沉积物的组成和结
构具有河漫滩沉积物的特点。目前,在我国已探明的此类矿床规模不大。
L.2.5支谷砂矿
产于细谷、支沟等间歇性水流的沟谷及片流的沟坡、沟顶处,其成因类型有残积、坡积、
洪积、冲积或其间的过渡类型。泥沙层与砂矿层一般无明显界线,碎屑物成分复杂,磨圆度
较差,砂矿矿物粒度较大,分布很不均匀,但品位较富,与原矿关系密切。由于埋藏浅、含
水少等原因,历史上曾是主要探采对象。
L.2.6岩溶充填砂矿
产于岩溶发育地区的岩溶漏斗、溶洞或以岩溶为基底的砂矿。其成因类型可以是冲积,
也可以是洪积。沉积物厚度变化较大,分选不好、磨圆度差,有用矿物常富集在堆积物底部。
矿体规模不等,形态多样。由于底板标高相差悬殊,开采较困难。
注:属于第三纪及第三纪以前的古砂矿矿床未纳入上述分类。

献花(0)
+1
(本文系风依360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