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曾经沧海难为水
2015-01-24 | 阅:  转:  |  分享 
  
曾经沧海难为水——走近大唐诗人之元稹

?

元稹,字微之。生于大历十四年,公元799年。据新旧唐书、元稹墓志铭和《唐才子传》等文献记载,均说元稹是河南人洛阳人。唐代的“元”姓,大约有两个分支。一支是源于春秋卫大夫元咺,因他受封在“元”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大名县,所以他以后的子孙就以“元”为姓了。另外一支则是源于北魏时期的皇族拓跋氏,拓跋氏是鲜卑族,历史也称之为匈奴,属于胡人。西汉时居辽东,东汉又迁回北方的匈奴故地。到南北朝时拓跋氏建国号称“魏”,史称之为北魏。北魏的前六位皇帝都姓拓跋,到了第七位皇帝北魏孝文帝才改为元姓,北魏拓跋氏这一支“元姓”正是唐朝诗人元稹的先祖。北魏推行汉化政策,进行了改革,后又迁都洛阳,元稹的先祖也随孝文帝南迁,从此定居洛阳。这也正是新、旧唐书等文献上说元稹是河南洛阳人的由来。

其实,并非如此。据元稹在《诲姪等书》中书说,他长安人,而且生在长安长在长安。可见,河南洛阳只不过是元稹祖籍的郡望而已,他应该是长安人氏。元稹自己曾写过,其六世祖元岩曾经任隋朝任兵部尚书,当时的朝廷在长安的“靖安坊”赐宅给元岩,而且一直延续到第七代元稹,他们一直住在这所老宅子里。

对于元稹来说,童年幸福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就在元稹八岁那年,其父元宽卒于从五品上阶比部郎中的任上。父亲去世后,家里失去了经济依靠,日渐贫困。元稹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其兄元沂和元秬与元稹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元稹的外婆家就在长安附近的凤翔县,由于家贫难以维持,母亲郑氏万般无奈只得带着元稹搬到了娘家凤翔,寄居在舅舅家里。元稹的母亲郑氏是睦州刺史郑济的二女儿,贤惠知文,善于持家。后来,白居易曾大加称赞元母“今夫人女美如此,妇德又如此,母仪又如此,三者具美,可谓冠古今矣”。由于家贫,没有钱供元稹读书,略有文化的母亲郑氏便在家里教他读书。少年的元稹聪明伶俐,九岁便会写文章,同时还跟着姨兄胡灵之学写诗。十四岁时,到长安应试。第二年便以明经及第,从此后,他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旧宅靖安坊居住。后来为了参加吏部的考试,他又和白居易一起寄居到长安的开元观里,读书应考。在唐代的诗人中,元稹和白居易是一对情趣相同,心心相印的挚友。白居易认为今生能够认识和结交元稹这样朋友可谓是三生有幸。而元稹对白居易也是关心有加,“元白之谊”一如“管鲍之交”,成为大唐流芳千古的友情佳话。

贞元十五年(799)冬,元稹二十一岁时,在蒲州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任职时,发生了蒲州大乱。当时的河中节度使浑瑊刚死,驻军发生了叛乱。元稹母亲郑氏的一家远门亲戚旅居当地的普救寺,于是元稹就请人保护了这一家人,因此结识了这家的女儿“崔莺莺”。崔莺莺当时是个十七岁的少女,情窦初开,美丽动人,元稹一见钟情就爱上了崔莺莺。他通过崔莺莺的一个侍婢“红娘”传递情诗,接着他便于崔莺莺频频幽会普救寺,这一对才子佳人开始他们难曲折然的爱情。后来,元稹为谋求官职再次进京应试。这对信誓旦旦的情人也只得就此分手。那知元稹到长安一留数年,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另娶了大家闺秀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千金韦丛为妻。从此,他与崔莺莺的海誓山盟终于成空。后来,元稹还把自己的这一段恋情写成了唐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也就是流传至今的《西厢记》,元稹就是故事中的那个张生,真是一部典型“负心汉”的忏情录。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韦丛年芳20岁,嫁给了24岁的秘书省校书郎诗人元稹。

婚后,出身高门的大家闺秀韦丛,知书达礼,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当时元稹的俸禄微薄,所以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小日子过得倒也温馨甜蜜。七年之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31岁的元稹终于升任监察御史,俸禄也高了,幸福的生活刚刚开始,可是情深缘浅,天不随人愿,韦丛却因病去世了,年仅27岁。元稹本来就幼年丧父,如今又中年丧妻,而且是心心相印,恩爱之深的妻子。自古人生有三大悲痛: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老天不公,生有三大悲痛让31岁的元稹遇上了两个,诗人元稹当时无比悲痛的心情是显而易见的。爱妻韦丛死后,元稹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每首都感人至深。像这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历来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佳句。元稹用世间最美的形象来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思念,任何女子都无法取代亡妻韦丛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可见,能够流传千古名篇佳作都是作者刻骨铭心,真情实感的升华流露;不能流传于世的作品,多半是因为闭门造车,无病呻吟之作。

爱妻韦丛的去世,给元稹内心留下的创伤是长久的,终身无法弥合的。韦丛去世两年后,虽然元稹早已在江陵府纳了妾,但是他对韦丛的真挚感情依然没变。也许正像元稹所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自从亡妻韦丛去世后,诗人元稹之所以纳妾、找女人只不过是身体的需要,逢场作戏而已。他和爱妻那段刻骨铭心,一去不复返的爱情,从此后也只能深深埋在诗人的心里,今生再也找不回来了。从他的遣悲怀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亡妻的一往情深: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和四年,就在韦丛去世不久,31岁的元稹去成都梓州调查一桩公案,从而结识了42岁的名妓才女薛涛。薛涛比元稹大11岁,虽说薛涛当时已年过四十,徐娘半老,但是风韵犹存,再加上卓越的才华,顿时让元稹大为倾慕。薛涛也对这个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器宇轩昂,风流倜傥的诗人春心萌动。于是两人就一见钟情,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姐弟恋,干柴遇烈火,更是缠绵缱绻,恣意浪漫。

可是,好景不长,几个月以后元稹完成了公务离川返京。两人挥泪而别,元稹又信誓旦旦许诺薛涛,等他回京复命后,就出任越州刺史,到时定会派人入川迎接薛涛。可是,元稹到了越州之后,这位风流诗人又移情别恋,把当时的江南名妓,有夫之妇身为戏子的刘采春纳入自己的怀中,把姐姐薛涛早已抛到脑后。元稹离开之后,痴情的薛涛便在成都苦苦等待他的消息。在相思的煎熬中,薛涛还写下了:“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的诗句子,来表达离别元稹后的凄凉。那里知道誓言却成了“空头支票”,她不过是第二个“崔莺莺”罢了。但是薛涛对元稹付出的感情是真挚的,若干年后,她还痴情不改作《寄旧诗与元微之》一诗: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自知。

月夜咏花怜暗淡,雨期题柳为歌欹。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闲似好男儿。

从诗中的款款深情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位痴情的大姐薛涛,几年后,还依然深爱着这个“薄情郎”弟弟元稹。

这位风流诗人,在离开了薛涛之后,就占有了名妓刘采春。两年后,又娶了小妾安仙嫔。四年之后,又续娶了裴氏为妾。此外,元稹在越州时,又听说白居易那儿有一个名叫玲珑的著名官妓,色艺过人,白居易经常带着这个官妓外出游玩。元稹对玲珑也垂涎已久,他不惜花重金把玲珑从杭州搞到越州,让玲珑陪他玩了一个月,才把玲珑放回了杭州。这就是遍尝人间美色的元稹,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

虽然元稹在个人感情上心猿意马,飘忽不定,敢于碰硬,但是从政却以刚直闻名。在监察御史的任职上,不畏权贵,先后弹奏揭发了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虽说当时严砺已死,使之与其案有牵连的七个刺史受到了处罚,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案;接着他又纠弹山南西道贪赃枉法,使该道观察使和各位刺史都受到罚俸的处分;后又揭发唐朝名相房玄龄孙子河南尹房式不法事,还暂停了房式的职务,由其代摄。由于他锋芒太露,被人忌恨,被调回京城。在回长安途中,元稹与宦官争驿站的房子,被宦官打伤脸面。回到朝廷后,宪宗不敢得罪宦官,就把他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经过这次挫折,元稹从中吸取了教训,也学乖了不少,变得情绪低沉,为人低调。后来他主动和宦官魏弘简搞好关系,经过宦官魏弘简疏通元稹再次入朝做官,从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一直做到了宰相。

当上了宰相的元稹,这是他平生最得意的时刻。但是,他因为勾结宦官获得相位,所以被一般朝臣所瞧不起。据《旧唐书·武儒衡传》记载:有一次,元稹到中书省,同僚们正一起吃瓜,当时有苍蝇停留在瓜上,中书舍人武儒衡一面挥扇驱蝇,一面故意大声讽刺道:“你是从那里来的,竟然聚集在这里!”。后来裴度与元稹相互掣肘,已达到势不两立的地步。奸人李逢吉也依附宦官利用元、裴不和,诬陷攻击,竟使二人同时罢相。元稹当宰相不到一年,就被外放到同州当刺史。之后他还担任过浙东观察使、武昌军节度使等职。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元稹因为食金丹中毒,暴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终年五十三岁。

人生有三大悲痛: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怎那苍天不佑,风流才子元稹8岁丧父,31岁丧妻,元稹一生先后共有9个儿子,在他去世前全部夭折,晚年丧子的悲痛让他接二连三无情地承受。据史料记载:元稹前夫人韦丛生五子,尽存一女,名保子;妾安仙嫔生三子,子荆,女樊、降真,全部夭折;后夫人裴淑生三女一子。三女为小迎、道卫、道扶,元稹卒时尚且未成年。元稹死后8年,据白居易《梦微之》载: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否?

从白居易的诗中我们得知,短短几年内,连元稹的女儿、女婿也相继去世,而且死时年龄还不及二十岁。真可谓,黄泉路近,后继无人,家道零落,令人哀叹!



献花(0)
+1
(本文系若水1990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