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浙江卷解析版
2015-01-27 | 阅:  转:  |  分享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xuán)涡按捺(nài)饯别(jiàn)稍纵即(jí)逝???B.桑梓(zǐ)鬈(quán)发昭(zhāo)示图穷匕(bǐ)见???C.混(hn)???D.潜(qi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B.???C.???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B.???C.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B.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C.D.5.(分)位置自如笔墨淋漓景象变幻丘壑深邃6.(分)7.(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8.(??)A.B.C.D.9.A.B.C.D.10.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11.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用意?(分)12.(分)13.(分)14.(分)15.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18.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分)???(2)奚重而不更也?(3分)???(二)阅读下面,完成21—22题。(7分)?????????????《奏阌乡县禁囚状》21.22.。(5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宋真德秀撰23.(2分)24.(3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论语》)???(2)(《》)???(3)(《》)???(4)?(《》)???(5)人人尽说江南好画船听雨眠。(《》)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1.B。A按捺(nà);C力能扛(gāng)鼎;D拙(zhuō)劣

2.C。A唇枪舌剑;B五大陷阱;D登录。

3.A。B望文生义。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46.示例: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7.示例:略

8.D.

9.C.

10.①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生命力;②这是文化的选择。

11.①起强调的作用,旨在引起读者的注意。

②“铁牛”与水牛形成对照,突出拖拉机被“拖拉”的尴尬,有揶揄、幽默的意味。

12.①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得意地交换”)描写,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写,形象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

②通过动作(“赶”“拽住”“抬上”等)描写,生动表现了“我们”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

13.①利益的争夺与得不偿失的结果形成反差,产生讽刺性的戏剧效果。

②追逐利益的现实与古老的乡村传统相冲突,折射出时代变迁带来的无奈。

14.①呼应题目,点明文旨。

②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

③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

④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

15.①本文主旨:表达了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

②考生感悟:略

16.B。

17.B。均为助词,表语气停顿。A连词,表递进//////////25.(1)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3)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5)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8









献花(0)
+1
(本文系wuyunzhi2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