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4-17
2015-01-27 | 阅:  转:  |  分享 
  
14(1)评分细则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要求从选文中提取关键词。能力层级属于C级。

二、参考答案赋分情况分析:

参考答案:地壳失踪考察(调查)

注意事项:

每个关键词1分(答案顺序可不同),共3分。

一条横线上出现两个关键词,但另两横线都有作答,该横线只给1分

关键词中出现错别字,该处不给分。

三、试题例示

(一)满分(3分)示例:

(1)同参考答案:地壳、失踪、考察(调查)

(2)大西洋深处地壳、失踪、考察(调查)

(3)考察、失踪、地壳

评析:

第(2)例为考生在个别词语上的扩展,扩展后的短语其中都包含参考答案中的关键

第(3)例中关键词顺序虽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内容一致。给3分。

(二)2分示例:

(1)地壳失踪、地幔(原因、大西洋)、考察(调查)

评析:本例第一横线出现两个关键词,但另两横线都有作答,则该处只给1分;全题给2分。

(2)地壳、失踪、考查

评析:本例将“考察”误写成了“考查”,不是原文中词汇,故全题给2分。

(3)地幔、失踪、考察(调查)

评析:只写出参考答案中的两个关键词,故给2分。

(三)1分示例:

(1)地壳、地幔、板块构造

评析:只写出参考答案中的一个关键词,故给1分。



14(2)评分细则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要求针对文中特定词语进行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

二、参考答案赋分情况分析:

“可能”:因为这还只是他的主观推测,有待于科学考察的验证(1分)。“最有意义”:因为通常的情况没有发生,说明一定存在另外某种原因(1分)。而这原因正是科学研究不可多得的切入口、关键处(1分)。

注意事项:

1.对于“可能”这一问题的回答,两种答案均可给1分。一种:答案内含“对最有意义或原因的不确定性”之意;另一种:可从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来回答。

2.“最有意义”这一问题有两个赋分点:一个是指出“这一现象特殊”;一个是指出“这一现象有科研价值”。每个赋分点各1分。

3.考生回答“这一特殊现象”,如答成“一般来说,当板块撕裂后,地幔将涌出,形成岩浆。因为通常的情况没有发生,说明一定存在另外某种原因。”这样的表述也给1分。

4.考生回答“这一现象有科研价值”,以下几种回答也都给1分。

A.科学家希望了解该处的地壳是否从来就不存在,还是因为发生大规模地层断裂所致。

B.科学家希望搞清楚,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

C.对它的考察将为深入研究和了解地幔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并可能加深对板块构造的理解。

D.对它的考察将为深入研究和了解地幔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

E.可能加深对板块构造的理解。

5.这道题有两问。大多数考生将会列点按序来回答。而少数考生会将两个问题不分点地合起来回答,甚至颠倒问题的次序,则改卷时,老师们注意找得分点给分。示例如下:

这一处不是地壳失踪的唯一之处,而它却没有发生在其地壳失踪处通常发生的岩浆形成。“可能”是因为该处的地壳从来就不存在或是发生大规模地层断裂所致还未知。

评析:此题颠倒了问题的次序。但其得分点却有两处:一处是第二问的前一得分点,一处是第一问的得分点,故最后评给2分。

三、试题例示

(一)满分(3分)示例:

(1)因为他并不敢确保,只有调查后才能确定,所以说“可能”(1分)。因为一般来说,板块撕裂,地幔涌出形成岩浆,而这个地方没有形成岩浆,说明一定存在某种原因(1分),是值得科学家去研究的,所以说“最有意义”(1分)。(共3分)

评析:能对“可能”作出准确解释,对“最有意义”的回答有指出“这一现象特殊”;有指出“这一现象值得研究”。

(2)地幔直接暴露在海底,原因还未确定,所以说“可能”(1分)。板块撕裂后,这种通常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说明一定存在某种原因(1分),这个原因是科学家期待了解和深入研究(1分)。(共3分)

评析:能对“可能”一词从“原因”角度作说明,对“最有意义”的回答涵括了两个得分点。

(3)“可能”是因为这只是地质学家克里斯个人的观点与猜测(1分)。“最有意义”是因为该现象不同寻常,即一定存在某种原因(1分)。科学家可能从此现象探索出新的地质学理论。(1分)(共3分)

评析:能对“可能”进行结合原材料的分析,对“最有意义”的回答两个得分点均答出。

(二)2分示例:

(1)情况特殊(1分),有很大的研究意义(1分)。(共2分)

评析:未对“可能”作分析,这1分扣除。后一问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但涵括两个得分点:“特殊现象”与“价值”。故评给2分。

(2)一般板块撕裂后,地幔将涌出而形成岩浆,但是大西洋中部却没有发生这种情况(1分);科学家希望了解该处地壳失踪的原因,搞清这种现象形成的条件及原因(1分)。(共2分)

评析:未对“可能”作分析,这1分扣除。后一问均摘录原文,且涵括两个得分点:“特殊现象”与“价值”。故评给2分。

(3)认为“可能”是因为一切尚须调查,不能确认(1分)。认为“最有意义”是因为这次考察将为深入研究和了解地幔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1分)。(共2分)

评析:能对“可能”作准确分析,得1分。后一问只扣住第二个赋分点,未回答第一个赋分点问题,得1分。

(三)1分示例:

(1)因为一般来说,当板块撕裂后,地幔将涌出,形成岩浆。而这种通常的情况没有发生,说明一定存在某种原因(1分)。(共1分)

评析:未对“可能”一词作解释,这1分扣除。后一个问题“最有意义”只回答了第一个赋分点,故只得1分。

(2)“最有意义”因为这样就可以供人们考察研究,所以说最有意义(1分)。(共1分)

评析:未对“可能”一词作分析,这1分扣除。后一个问题“最有意义”只回答了第二个赋分点,故只得1分。

(3)因为一般说来,当板块撕裂后,地幔将涌出,形成岩浆。而这种通常的情况并未发生,说明一定存在某种原因,但真正的原因尚未调查出,因此只能用“可能”(1分)。而事实若真如此,即可弄清这种现象形成原因,因此“最有意义”。(共1分)

评析:回答了“可能”一词,得1分。但后一回答未扣住后一问题的两个赋分点,不得分。

(四)0分示例:

(1)因为大西洋中部,数平方公里范围,大面积的地壳失踪。

评析:未能回答两个问题中的三个赋分点:可能、特殊现象,价值。0分。

(2)可能:通常情况下,地幔由数公里厚的地壳所覆盖,但科学家发现,在大西洋中部约数千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壳似乎大面积失踪,地幔直接暴露在水下3000米左右的海底。

评析:未针对问题回答。0分。

(3)因为这不是地壳失踪的唯一之处,所以说是“可能”。

评析:没有回答第二问。而对“可能”的理解出现偏颇。它针对“地壳失踪处”是否唯一做出的判断,而不是针对“最有意义”所做出的揣摩。0分。



第15题



一、试题分析:

本题是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含“明”字的褒义、贬义的成语各一个,然后分别加以解释。考查为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层级为D级。

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明人不做暗事,赞扬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2)明哲保身,多指为了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特别说明:

1.成语必须是包含题目要求的“明”字成语,但如果成语书写错误或不合规范(含错别字、多字、漏字、颠倒等),该处不得分(扣0.5分)。但如果解释正确,可得0.5分。

2.所选成语不合题目要求的则整项不给分。

3.中性成语不论放在褒义处还是贬义处均不得分。

4.分数的分配:

(1)表褒义成语,得0.5分,解释较完整清楚,无明显错误,0.5分。

(2)表贬义成语,得0.5分,解释较完整清楚,无明显错误,0.5分。

三、评分示例:

(一)满分卷(2分)

示例1

(1)明镜高悬:形容办事公正,不偏私枉法,代表了平等、公平、公正。

明镜高悬,属褒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无明显错误得0.5分。

(2)明目张胆:形容行为不符合道德或法纪,公开做错事。

明目张胆,属贬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无明显错误得0.5分。

示例2:

(1)明明白白:形容条理清晰,让人易懂.

明明白白,属褒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无明显错误,得0.5分。

(2)明知故犯:比喻一个人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错误行为。

明知故犯,属贬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无明显错误,得0.5分。

示例3:

(1)柳暗花明:形容陷入绝境后,又重获生机的美好景象。

柳暗花明,属褒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无明显错误,得0.5分。

(2)明抢暗偷:公开抢劫,暗里偷盗。

明抢暗偷,属贬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无明显错误,得0.5分。

(二)1.5分卷

示例1:

(1)光明磊落:表示做事正派,不在暗地里操作。

光明磊落,属褒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无明显错误,得0.5分。

(2)明争暗斗:形容人们为了某些事而争论不休。

明争暗斗,属贬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明显错误,不得分。

示例2:

(1)明辨事非:形容有洞察力善于知晓事物对错。

明辨事非,属褒义,书写错误,不得分,解释无明显错误,得0.5分。

(2)明火执仗:形容不顾王法,公然进行非法行为。

明火执仗,属贬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明显错误,得0.5分。

示例3:

(1)明察暗访:形容为了追求正义而尽心尽力调察的人。

明察暗访,属褒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明显错误,得0分。

(2)自作聪明:自认为很聪明。

自作聪明,属贬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无明显错误,得0.5分。

(三)1分卷:

示例1:

(1)弃暗投明:形容人认清是非黑白,转向好的一方面去做。

弃暗投明,属褒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无明显错误,得0.5分。

(2)明偷暗抢:斥责那做贼大胆,明偷就像抢劫行为。

明偷暗抢,不是成语,得0分。

示例2:

(1)明白晓畅:形容人说话明白流畅,表意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明白晓畅,不是成语,不得分。

(2)明来暗往:形容关系相当密切,常含有不光明正大的意思。

明来暗往,属贬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无明显错误,得0.5分。

示例3:

(1)明察秋毫:形容办案子很认真。

明察秋毫,属褒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明显错误,得0分。

(2)明珠暗投:形容表面一套,暗地里一套。

明珠暗投,属贬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明显错误,得0分。

(四)0.5分卷

示例1:

(1)精明强干:空白无解释。

精明强干,属褒义,书写正确,得0.5分,无解释,得0分。

(2)明日之星:空白无解释。

明日之星,不是成语,得0分。

示例2:

(1)明正言顺:形容做事皆合常理,有理有据。

明正言顺,书写不正确,“明”应为“名”,得0分,解释不正确,得0分。

(2)明日黄花:形容黄花不如其他花漂亮。

明日黄花,属贬义,书写正确,得0.5分,解释明显错误,得0分。

示例3:

(1)先见之明:无解释

先见之明,属褒义,书写正确,得0.5分,无解释,不得分。

(2)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里伤害难以防备。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中性词,得0分。

(五)0分卷

示例1:

(1)一飞冲天,形容事业蒸蒸日上,事业功绩十分红火。

该题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改写成“飞”字成语,得0分。

(2)飞檐走壁,形容夜间专门偷鸡摸狗,偷盗的行为。

该题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改写成“飞”字成语,得0分。

示例2:

(1)英明神武,形容觉得果断有效,气质豪放。

所选的不是成语,得0分。

(2)明暗不一,形容明里一套,背地里却是另一套的人。

所选的不是成语,得0分。

示例3:

(1)文明礼貌,形容个人很有修养,举指谈吐都很能表现他的素质。

所选的不是成语,得0分。

(2)明褒暗贬,说明有些称赞是虚伪的,往往表面一套,心里却是另一套。

所选的不是成语,得0分。

有关“明”字成语

褒义词

英明果断 是非分明 光明大道 光明洞彻 光明海广 光明磊落 光明时代

光明心殿 明白了当 明白如话 明辨是非 明察秋毫 明窗净几 明公正道

明公正气 明公正义 明光发亮 明光锃亮 明镜高悬 明明白白 明眸皓齿

明眸善睐 明月清风 公正廉明 公正严明 眼明手快 眼明手捷 眼明心亮

清正廉明 耳聪目明 深明大义 自知之明 知书明理 聪明绝顶 聪明才智

聪明出众 聪明盖世 聪明过人 聪明绝世 聪明俊俏 聪明伶俐 聪明睿达

聪明睿智 聪明英毅聪明正直 聪明智慧 聪明过人 爱憎分明 柳暗花明

月明星稀 月明如水 高抬明镜 精明能干 简明扼要 开宗明义 弃暗投明

心明眼亮 心明肚亮 眼明心亮 山明水秀 公明正大 先见之明 心开目明

冰雪聪明 审思明辨 经明行修 春和景明 独见之明 炳烛之明 淡泊明志

高明远见 高明远识 高明柔克 明若观火 人贵有自知之明 清如水,明发镜

明人不做暗事 公生明,偏生暗

中性词

明媒正娶 明查暗访 明察暗访 心知肚明不言而明 不言而喻 不明不暗

不明真相 不明底蕴 风雨晦明 生死不明 来历不明 来路不明 奉若神明

奉如神明 若明若暗 泾渭分明 泾渭自明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贬义词

明来暗往 明火执仗 明目张胆 明抢暗偷 明升暗降 明推暗就明哲保身

明争暗斗 明知故犯 明知故问 明珠暗投 明珠夜投 不明不白自作聪明

公道难明 明日黄花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16题

一、试题分析

1、语言表达得体(写宣传标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D级。

2、本题分值3分,内容2分,语言1分。内容上,若提及粮食和耕地问题,结合图表,逻辑严密、解说合理,可得2分;若只提及粮食问题,紧扣题干、结合图表,解说合理,亦可得2分;若只提及耕地问题,结合图表,表述符合题意,可得1分。语言上,符合宣传标语特点,语句通顺,可得1分。

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示例:保护耕地,科学种粮,提高产量。(3分)

本题得3分。内容紧扣题干及图表,提及粮食和耕地问题,解说合理,得2分;语言符合宣传标语特点,语句通顺,得1分。

三、评分示例

(一)满分卷(3分)

A、珍惜耕地,科学种粮。

本题得分3分。内容紧扣题干及图表,提及粮食和耕地问题,解说合理,得2分;语言符合宣传标语特点,语句通顺,得1分。

B、科技兴农,增产增收。(或“走科技化道路,提高粮食产量”“科学种田,丰衣足食”)

本题得3分。提及粮食问题且将图表与题干紧密结合,解说合理,得2分;语言符合宣传标语特点,语句通顺,得1分。

C、杜绝耕地抛荒,提高粮食产量。(或“保护耕地,珍惜粮食”“多耕地,多种粮,勿浪费,请节约!”)

本题得3分。内容紧扣题干,提及粮食和耕地问题,结合图表,解说合理,得2分;语言符合宣传标语特点,语句通顺,得1分。

(二)2分卷

A、保护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本题得2分。内容紧扣题干,提及粮食和耕地问题,结合图表,解说合理,得2分;语言符合宣传标语特点,但“保护耕地面积”动宾搭配不当,不得分。(“珍重耕地面积”、“合理利用耕地面积”、“合理耕地,提高粮食产量”等均属搭配不当,不得语言分。)

B、保护耕地,就是保护你我的明天。

保护耕地,才能使我们脱离缺粮困境。

保护耕地,迫在眉睫。

以上三题得2分。内容只提及耕地问题,结合图表,表述符合题意,得1分;语言上,符合宣传标语特点,语句通顺,得1分。

C、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本题得2分。内容提及粮食问题,但与图表结合不够紧密,得1分;语言符合宣传标语特点,语句通顺,得1分。

(三)1分卷

A、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请珍惜粮食。

爱惜粮食,从小事做起。

浪费粮食,便是浪费生命。

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费一丝一毫。

要珍惜粮食,才有更多的人温饱。

以上各例得1分。内容虽提及粮食,但与题干及图表结合不紧密,不得分;语言符合宣传标语特点,语句通顺,得1分。

B、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要提高粮食产量。

本题得1分。内容提及粮食和耕地问题,但逻辑关系不够恰当,得1分;语言表述因用“虽然……但……”此类关联词语,与宣传标语特点不符,不得分。

C、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粮食产量!

本题得1分。内容提及粮食问题,“提高粮食产量”表述符合题意,得1分。但“控制人口增长”表述与题意及图表无关,语言不得分。

(四)0分卷

A、中国粮食情况从2003年起有所缓和。

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比例失调。

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粮食产量起伏变化大。

耕地面积减少了,但粮食依然充分。

耕地面积减少,而粮食产量增加。

以上五例均仅针对图表进行解说,或所表述的土地与粮食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当,且语言不符合宣传标语特点,不得分。

B、我国退耕还林与粮食增产并济发展。

粮食价格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退耕还林,保护环境。

以上三例均与题干毫无关系,属无中生有,不得分。

C、提高粮食产量增幅及耕地面积要尽快

若不制止,我们吃掉的将都是金子。

以上两例表意不清,不知所云,不得分。

D、耕地面积下降,导致粮食产量减少。

请让土地休息吧,粮食并不是黄金。

减少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以上三例曲解题意或观点错误,不得分。

E、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以上两例没有提及粮食和耕地问题,属套话,不得分。



第17题

一、试题分析

1、本题是语言表达题。以“端午节晚会”主持人身份写一段开场白。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D级。

2、本题共计5分。内容主题2分,语言表达3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得体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二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本题得5分。点出纪念屈原,主题鲜明,内容完整2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得体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三、补充说明

内容主题:

1、内容主题指纪念屈原或吃粽子、赛龙舟等与端午节文化传统内涵相关的纪念活动。扣紧端午节特点,点明纪念屈原,主题鲜明,内容完整,给2分。

2、只写出吃粽子、赛龙舟等纪念活动,或只提及文化传统字眼,未写出纪念屈原,给1分

3、未写出端午节特点,只就节日写庆祝之类的空话,或写成毕业晚会,临别赠言等与端午节无关的题材,不合题意,不给分。

语言表达:

1、语言通顺给1分。(有个别病句或错别字,但基本通顺,亦可给1分)

2、语言得体(指符合主持人身份)给1分。(如内容与端午节无关,但符合主持人身份亦给1分)

3、语言生动形象(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或句式灵动,语言有感染力)给1分。。

4、若题材与端午节无关,语言通顺、语言生动形象两项均不给分。

5、字数不足60字,酌情扣分。字数严重不足,语言表达不给分。

四、示例。

(1)满分卷(5分)

示例1

今天是中华传统佳节“端午节”,也是伟大的诗人屈原离世的日子,悠悠韶华,千年离骚,为了那不能忘却的记忆,让我们载歌载舞,为不朽的灵魂奏响华丽的乐章!

(点出纪念屈原,主题鲜明,内容完整2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得体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示例2

当家家户户飘来诱人的粽香,当江面传来划龙舟的呐喊,当我们追思着屈原的精神,端午已悄然而至。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弘扬传统佳节的文化,来寄托对前人的哀思。

(点出纪念屈原,主题鲜明,内容完整2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得体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示例3

粽子香,香飘万里,传递着我们的真情祝福;赛龙舟,水波荡漾,荡起了我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无比思念。在这端午节晚会上,让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快乐融入这一晚会,感受端午节所散发出独特的气息。

(点出纪念屈原,主题鲜明,内容完整2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得体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2)4分卷

示例1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留下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赞颂屈原的“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举类迩而见义远”的高尚的品格,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度过这一节日。

(点出纪念屈原,主题鲜明,内容完整2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得体1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扣1分)

示例2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踏着明媚的阳光向我们走来。让我们放下高考的重担,拾起过去的点滴,让我们回味历史,咀嚼现在,让我们的明天也如端午节一般火热,充满激情。

(未写出纪念屈原,但点出传统文化、回味历史,内容不够完整扣1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得体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示例3

“端午时节飘粽香,河边赛舟祭屈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相传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的节日,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而现在的端午节也慢慢演变成家人团聚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点出纪念屈原,主题鲜明、内容完整2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不得体扣1分。语言较生动形象1分)



(3)3分卷

示例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里不可缺的一部分,是举家团圆,举国欢庆的大日子!而学校的老师同学们也精心准备了节目,,让大家一同庆贺。

(未点出纪念屈原,但写出传统文化这一特点,内容不够完整扣1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得体1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扣1分。

示例2

明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校为纪念爱国志士屈原,宣扬民族文化而举办此次晚会,希望同学们不断缅怀先驱的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断努力学习!

(点明纪念屈原,主旨明确,内容完整2分。语句通顺1分。语言不得体扣1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扣1分)

示例3

明天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我们应该怀着对先人的敬意,怀着向先人学习的态度,度过这有意义的节日,为此我校特别举办了这个晚会,来鼓励并激发大家对端午节热爱之情,每个节目都是精心排演的。

(未点出纪念屈原,但写了怀念先人,内容不够完整扣1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得体1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扣1分)



(4)2分卷

示例1

欢迎大家来此一同度过端午佳节。今年是第一次把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法定节假日,这将给传统的节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此,我祝愿大家有个愉快的夜晚。

(未写出端午节特点扣2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得体1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扣1分)

示例2

我们共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有太多的欢乐和微笑。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它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俗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其中而融入进去。

(未点明纪念屈原,但写到端午节民族文化内涵,内容不够完整扣1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不得体扣1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扣1分)

示例3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由于屈是投江,我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尸体,所以,我们才有了粽子。因此,我们要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虽然点明纪念屈原,但内容表达不够完整扣1分。语句基本通顺1分。语言不得体扣1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扣1分)



(5)1分卷

示例1

今天是农历五月十五端午节,今晚,我校将举行盛大的“端午节晚会”。端午节为中国传统节日,吃粽子,赛龙舟更是特色。祝愿刚结束高考的学生们金版题名。

(虽然写出端午节某些特点,但内容犯常识性错误扣2分。语言通顺1分。语言不得体扣1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扣1分。)

示例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了,大家是否充满喜悦呢?大家是不是都满怀期待呢?接下来,就要看大家的热情哦!

(未写出端午节特点扣2分。语言得体1分。字数不到50字扣1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扣1分)

示例3

轻轻的,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来了,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大家与我们的祖先共同展开情与情的交涉,共同“忆往昔峥嵘岁月”,共同回想昨日,展望明天。

(未点出纪念屈原,但写了历史内涵,内容不够完整扣1分。语言不够通顺扣1分。语言不得体扣1分。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扣1分)



(6)0分卷

示例1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走,转眼毕业在即。高考结束后,为让同学能有个美好回忆,在端午节晚上举办晚会。在大家即将走进大学前,请将我们有关青春的美好回忆与欢笑留在这里。

(内容与端午节没有关联,不合题意扣2分。语言表达扣3分。)

示例2

我们晚上将举办端午节晚会,第一个节目送上的是舞导班的赛龙洲比赛,动作将会幽美至及。

(内容空洞,主题不明确扣2分。字数不到45字,有3个错别字,语言表达扣3分)

示例3

欢迎来到端午节晚会。今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佳节。

(内容空洞,主题不明确扣2分。字数仅20多字,表达扣3分)







献花(0)
+1
(本文系wuyunzhi2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