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06年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类析及考查特点
2015-01-28 | 阅:  转:  |  分享 
  
2006年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类析及考查特点







选材

语言

艺术

形象



安徽卷

宋词

?

结构作用、比喻手法

语句内容概括



北京卷

晋诗

?

?

主旨赏析、诗名理解



福建卷

唐诗

词语锤炼

借景抒情、互文

?



广东卷

清诗

?

拟人手法

意象理解



湖北卷

唐诗比较

?

融情于景赏析

意象寓意比较评析



湖南卷

《红》诗

薛、林

词语锤炼“白”

对联赏析:拟人手法

贬词褒用

?



江苏卷

元词

锤炼词语“又”、语言朴素、亲切

反衬手法

词句理解



江西卷

宋诗

?

对比、比喻、象征手法

诗眼



辽宁卷

宋诗

?

铺垫、以动衬静

诗歌主旨



全国卷1

宋诗

?

层次结构

诗歌内容评析



全国卷2

宋词

?

?

意境归纳

内容概括、感情评析



山东卷

清诗

?

?

内容概括、情感评析



四川卷

宋诗

?

“领”字(词)的作用

情感评析



天津卷

唐诗

?

衬托对比、虚实相生

意境概括



浙江卷

元曲

?

?

意象理解、情感评析



重庆卷

清诗比较

词语理解

?

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1.选材范围更广,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晋诗元词《红楼梦》诗篇均有。

2.作者涉及更广,既有名家名篇,也有不为考生熟悉的作家作品。

3.单篇作品鉴赏居多,比较鉴赏考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思维能力。

4.答案开放性趋多,便于考生自由鉴赏。

???5.偏重形象和艺术技巧评析和鉴赏,注重整体性感知。

2006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综述

[作者:ntg来源:射阳中学校园网点击数:6795更新时间:2006-8-24文章录入:ntg]

东风吹皱凤池水诗家清景闹春闱

——2006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综述



江苏·倪同刚



2006年高考随着自主命题省市队伍的壮大,各地试题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使得语文考试的内容及形式真正摆脱了以前全国大一统的单一局面,呈现出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态势。



本文拟就今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所体现的特点略加说明。



一、分值灵活



今年各地高考将诗歌鉴赏能力纳入整个学科的命题之中,而不局限于固定的分值,显示了命题者的全局意识。各地对此能力点的赋分也比较灵活,如天津卷5分,北京卷7分,浙江、福建、湖南、广东、重庆等卷6分,而全国卷、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湖北、四川等卷为8分。当然,赋分不同,并不代表诗歌在各地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同,而是由试卷中的题量决定的。全国卷、辽宁、江苏等地题量少,把相应题目的分值加在诗歌题上,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不管怎样,一道题目6-8分的分值,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二、选材丰富



在众多的文学样式中,短小精悍的唐诗、宋词、元曲历来为人称道,以往诗歌鉴赏题一般局限于唐诗,偶尔考点宋词、元曲之类,这样,诗歌鉴赏似乎也就成了唐诗鉴赏。当然,唐诗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在中国诗歌史上都有其突出的地位,但中学生光读唐诗,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接触了解还远远不够。今年各地语文试题打破了这一常规,使得诗歌鉴赏的题材变得丰富起来。



我们注意到,除了天津、福建、湖北考唐诗,全国二卷、安徽考宋词,上海、浙江考元曲这些传统题材外,绝大多数省市考查了平常不大入人眼球的诗歌,如全国一卷、辽宁、江西、四川考宋诗,湖南、重庆、广东等地考清诗,另外北京考魏晋诗,江苏考元人词,山东考近代诗,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这与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扩大阅读视野的要求是一致的。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要求2007届考生复习时注意两点,一是要广泛阅读,了解不同时代代表作家的风格及大体流变,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诗,二是要学会提高鉴赏能力,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否则,指望在卷帙浩繁的中国古代诗歌中碰到题目,那是不可能的。



三、题材广泛



今年各地高考诗歌题材多样,这些题材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的内容,覆盖面较广。我们粗略作了统计,主要涉及以下的题材:



写山水田园的: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陶渊明《移居(其二)》、谭敬昭《粤秀峰晚望》



写闲居逸趣的:苏轼《东坡》、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无名氏《正宫·叨叨令》、李商隐《端居》



写羁旅怀乡的:王罔运《晓上空泠峡》、魏初《鹧鸪天》、周密《夜归》



写送别友人的: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严维《丹阳送韦参军》、韩琮《暮春浐水送别》、杨万里《三江小渡》



写边塞风光的:张籍《凉州词(其一)》



写农村风光的:王炎《南乡子》



写咏物抒怀的:薛宝钗《咏白海棠》、林黛玉《咏白海棠》、张维屏《新雷》、龚自珍《己亥杂诗》



四、作者熟悉



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还有一个特点,即各地选诗的覆盖面较大,但不少地方所选诗歌的作者是广大中学生熟悉的,如全国一卷考黄庭坚的诗,北京卷考陶渊明的诗,天津卷考张籍的诗,辽宁卷考苏轼的诗,上海卷考张可久的曲,福建卷考李商隐的诗,重庆卷考龚自珍的诗,这些都是考生熟悉的,使他们避免心理紧张,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五、题型多样



各地所出的诗歌鉴赏题,考查的题型也是多样的,同样显示了自主命题的特色。这些多样的题型不外乎这首诗写了什么、怎样写以及为什么这样写,其范畴涉及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三个方面。下面拟从这三方面对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作个具体分析。



(一)表达内容



1、识记常识



文学常识是文学鉴赏的基础,但作为考点,在各地考卷中出现的不是太多。其实,作为中学生了解点相关文学常识是完全必要的,关键是不要把它太当一回事。像上海卷将诗歌鉴赏与文学常识结合起来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题目。(2006年高考上海卷)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



这道考查元曲中最简单的知识,答案是“曲牌”,没有为难考生。这就善意地提醒考生在学习时要注意这方面的知识积累,避免不考就不学的急功近利式的语文学习所带来的语文素养的降低。



2、划分层次



诗歌非常讲究层次,如一般律诗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词往往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等,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弄懂它写了什么,这就要懂得层次的划分。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



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题画,共诗八句,前四句承题描写竹石牧牛,后面四句抒情,表达了作者观画后的感想,因此这首诗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和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3、把握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物象,诗人的主观情感往往通过一组或一二个精心选择的具体物象来体现。把握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其考查形式有两种:



(1)根据诗歌内容选择所描绘的意象。这类题目是从诗歌分析中对意象进行筛选。这种题型难度较小,如: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浙江卷)



[正宫]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这里对元曲的前四句作了分析,并说出某意象所包含的特征,要求考生从曲中选出它所对应的意象。前四句共写了“小径”、“流水”、“青山”、“白云”四个意象,对应题目中的分析,不难得出答案:分别是流水、白云。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这是就题目“晚望”要求考生找出诗中对应“晚”与“望”的意象,前者表明时间,可以从诗中找出“归艭”“钟声”;后者是动作,要找出“望”所体现的意象,只要找出作者所见到的景物即可,如“江”、“青山”、“远帆”、“老鹤”等。



(2)要求考生对诗中的意象进行分析,这种题型的难度较大,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诗歌见上(一)/2)



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这里考“竹石牧牛”意象的象征含义,答案尽可自己分析。不过要揭示这些物象的内在精神。结合诗前的小序“甚有意态,戏咏”可知,在作者心目中,竹、石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竹残,都是作者所不愿意见到的。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恋爱。或者说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



(3)对两首诗中的相同意象进行比较分析,如: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水”是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它的含义比较广泛,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比喻广阔、绵长、深重的愁绪,毛泽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中的水则是时光易逝的象征等等,这些意象广大中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这里要考生对两首诗中出现的“水”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抓住诗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上一首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这与李白的“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下一首借流尽年光的“宫前水”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沧桑变化的感慨。



4、分析诗句描绘的画面



古代诗歌大多借景抒情,因此,我们鉴赏诗歌时,要善于根据诗歌所描绘的景物在脑海中展开画面,从而领悟作者所寓含的情感。如: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全国卷二)



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这题是对词中的一句话所描绘的画面进行分析,抓住“数枝”“湿”“红”等关键词语可知,这里展现的是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堪怜的画面。作者写这句并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方面看出:一、作者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这里的“铃声”即驼铃,是沙漠中的特有景象,借代驼队。整个诗句表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风光。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排斥,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授徒。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问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只要抓住二句诗写到的景物,将它铺开即可。如诗的前两句写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5、领会诗歌情感



诗也好,词也罢,其描写意象都是为了抒发情感,表达胸臆的。要读懂一首诗,首先要领会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点在高考中也比较重视,一般题型有:



(1)分析某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浙江卷,诗歌见上文(一)/3/(1))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结合“鹦鹉洲”的注释,仔细分析这句诗,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还是比较丰富的,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四川卷)

夜归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竹窗斜漏补衣灯”是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它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2)分析某首诗的内容,指出诗中的感情,如: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全国卷二,词见上文(一)/4/(1))



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这道题要求分析词作下片的内容,并对整个词的感情进行理解。这首词的下片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卷)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前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词的前两句通过对比,讲去年妻子生日的时候自己还在家里,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不能团聚,从而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心情。



(3)结合诗词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如;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山东卷,诗见上文(一)/4/(3))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这题要求考生结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印证狄葆贤的论断。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这点我们在注释中可以得到启发。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4)比较两首诗的情感,如: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重庆卷)

新雷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这两首诗虽是同时代人所写,但写作对象不同,在诗中表现有情感也就不一样,前者描写的是春雷,“只待新雷第一声”寄托了作者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描写的是“落花”,“化作春泥更护花”寄托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二)表现手法



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一般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白描、象征、衬托、对比、虚实结合以及采用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今年试卷上出现的大致有以下类型:



1、分析某句诗的表达技巧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年高考福建卷)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卷,词见上文(一)/5/(3))



对“满林残照见归鸦”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满林残照见归鸦”句似写乌鸦归巢之景,实则运用的是反衬手法,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



2、分析全诗的表现手法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2006年高考北京卷)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善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细读本诗,觉得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天津卷,诗见上文(一)/4/(2))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将“边城暮雨”的远景与“雁飞低”的近景、“雁飞”的高与动和“芦苇”的低与静、“雁飞低”的抑与“芦笋生”的扬形成了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词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湖北卷,诗见上文(一)/3/(3))



《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结合诗歌可知,韩琮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情于景的特色。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西卷)



三江小渡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3、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2006年高考湖南卷)



薛宝钗咏白海棠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这里比较两首同咏白海棠诗的颔联的艺术手法。命题者对前一首诗的颔联作了分析,这对考生是个提示,考生只要根据这个提示分析后一首诗的颔联即可,这实际上是一道鉴赏性的仿写题。“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三)表达效果



诗歌的表达效果是多方面的,它或一字提挈全篇,这习惯上被除数人称作“诗眼”,或一句举足轻重,或一篇给人启迪,这些都是鉴赏的基本内容。我们把它粗分为赏词类和赏句类两种,其具体考查内容同样是比较丰富的。



1、赏词类



(1)找出诗中的“诗眼”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西卷,诗见上文(二)/2/(5))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这是一首送别诗,整首诗写友情恒久不变,经得起风浪,因此可以推知诗眼是“交情”或“交情得似山溪渡”。

(2)分析某个词在全诗中的妙处。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广东卷,诗见上文(一)/3/(1))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答:结合诗句“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可知,“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例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问题。(2006年高考上海卷,曲见上文(一)/1)



“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倦”字之所以用得好,是因为它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卷,词见上文(一)/5/(3))



第二句“今年相望又一年”中“又”妙在那里?



“今年相望又一年”中“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因此妙处无穷。



例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辽宁卷)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苏轼诗风旷达,这首诗抒发了他旷达的人生志趣。根据诗的意境,“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3)换词比较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年高考福建卷,诗见上文(二)/1/(1))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这句中的“敌”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2、赏句类



(1)选择正确的项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2006年高考北京卷,诗见上文(二)/2/(1))



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此题答案为D、E。A项诗中并没有描写登高赋诗的情景,B项“斟酌”是饮酒,而不是推敲诗句,C项不是披衣起彷徨,而是披衣见老朋友,结合下句“言笑无厌时”可知。



例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问题。(2006年高考上海卷,曲见上文(一)/1)



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此题答案为B。A项此曲抒写隐逸生活的清新自然,意境阔大与此无关,C项意在抒发圣贤与豪杰不复存在的盛衰之感,D项不是描摹舒适生活,而是表明闲适心情。



(2)分析标题在诗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四川卷,诗见上文(一)/5/(1))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标题是诗歌的眉目,这题考查分析诗歌标题的作用,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3)分析句子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安徽卷,词见上文(二)/2/(3))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这句在词中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卷,词见上文(一)/5/(3))



最后两句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最后两句“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写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醒读者强烈共鸣。



例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辽宁卷,诗见上文(三)/1/(2))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东坡》第一句“雨洗东坡月色清”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可以说它在全诗中起了铺垫的作用。





























2









献花(0)
+1
(本文系wuyunzhi2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