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三处败笔
2015-01-28 | 阅:  转:  |  分享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三处败笔



作者:胡云信文章来源:安徽合肥一六八中学点击数:689更新时间:2005-6-13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三处败笔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05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向社会展露了她的尊容。像作文题目说的一样,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试卷难度适中,增加了主观题和个别新题型。语音知识点首次没有考察,标点和文学常识也没有考察。试卷的导向性是明显的,能够看出命题者的良苦用心。考生心中一定是爱恨交织,喜忧参半;广大老师们和复习资料的出版商们又够忙活一阵的了,高三教师又有了训练的抓手,又要苦了下一届的高三学生了,必须在题海中遨游一年。仔细掂量今年的语文试题,总觉得有些地方有些别扭,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笔者以为,至少有三处败笔不能不说。

一、第3、4题修改病句和“辨析句意不明”题。

这两道题意在考察学生的组织句子的能力和辨析句子的能力,今年的高考明显加重了考察的力度,由过去的一题变为两题。且不说这样调整的依据和意义有多少,只就这两题看,都很难用学生的知识积累来界定句子的正误。本人作为任教多年的语文教师,看到这样的题目尚且一头雾水,更何况时间紧迫、高度紧张的学生。这样的题目蒙对了也不能代表语文水平就好;做错了,也不能说明语文水平就不行。这类似是而非的题目,学生做起来只能生畏、生厌甚至生气而感到无所适从。从生活化和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去观照,这两题也是纯粹人为设计的文字游戏。这样佶屈聱牙,脱离学生实际,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的表述案例作为高考的试题让广大考生伤透脑筋去走“迷宫”扫“地雷”,不知道居心何在?比如第3题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答案是D,难道D就值得推敲而没有疑义?又如第4题,这么长的句子,我们平时又能见到多少,用到多少,能考察出学生多少知识和能力?高考作为指挥棒,要将语文教学导向哪里去?平时的教学中反复训练这样的题目,对考生今后步入社会又有多少帮助?本人确实觉得取消这类考试题目,实在没有多少可惜,最起码也不要再用这类题型和句子去考学生,可以在一段文字里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感悟体验。

二、应用文写作“请柬”

像请柬这样的应用文写作应该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就应该解决的问题。现在去考只能是越俎代庖或迟来的考察。即使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写过甚至高中生大学生也还不会写,在高考时考察也没有多大的必要。即使考了,学生经过苦练会写了,也不代表今后依然会写。这些自然习得的东西根本没有必要在考试卷中出现,等到生活中的哪一天忽然真的需要去写请柬了,临时一动便可自然习成,何须平时反复苦练。另外,请柬这类最基本的应用文写作已经在生活中淡出,商店里印制了各种各样的现存的精美的请柬尽可供需要者挑选。即使需要请客一个电话或一个短信抑或亲自跑一趟即可解决问题。考察写请柬实在是小题大做。也许命题者以为考察一下,提醒考生要注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的写作,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发扬;但我以为这只是命题者一厢情愿的想当然的天真举动。其实在高考试卷中为什么对我们民族传统的节日和习俗不能考察一下?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有具有在现代文明映照下的生机活力。在高考中加以考察,既可以检测学生的文化积累也可以有很好的导向作用。重庆市的05年考题小作文是以“筷子”为题写一篇说明文。真是好题目,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有文章可做,既有传统的底蕴又有今天对筷子的重新审视。

三、第12题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景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道题设置了两个问题,每题4分。

(1)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案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学生或曰表现了诗人面对勃勃生机的愉悦,或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或曰表现了诗人在大好春光中的寂寞,或曰表现了诗人对年华易逝、光阴飘忽的感叹。很少有人写出本诗的真实含义——“抒发了作者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伤感愁绪”。

我们不禁要问,对李华这样一个教材中未出现且名气不大的诗人,如果不做任何注释,包括作者的朝代,学生就无法了解背景、很难知人论世,就只能根据字面意思作答,这就难免有比较多的主观臆断的成分。果然试卷给出的参考答案是:“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所见所闻,草中有水,有树有山,有鸟有花,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纯粹写景,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示出了山中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这个答案典型的是主观臆断,望文生义,不顾作者的写作时代和蕴涵的深意。看来命题者意在不做任何提示,不设任何限制,好让广大考生们尽情发挥。如果这样去导向学生鉴赏古典诗文,让学生天马行空任意理解,真不知要发展到什么地步。

李华是盛唐诗人,此诗也是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宜阳虽然是个小县城(河南西部,洛河中游,堂代福昌县城),但唐代最大的行宫(皇帝出行时的临时住所)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的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风光旖丽,是天然的大花园,年年吸引大批达官贵人前去观赏,热闹非凡。但安史之乱使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游人渐少,一片死寂。诗中寄寓的正是这种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伤感愁绪。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杜甫的《春望》、姜夔的《扬州漫》、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和《乌衣巷》,按说学生在了解诗的创作背景或地点特点,学生更能做深刻而丰富的的分析理解。“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果没有必要的交代哪怕交代一下宜阳城也可以,考生对“情”只能是望文生义或空泛的理解,不可能有深入理解更不可能有新旧知识的迁移。再说第(1)问,标准答案是“对偶”。这是小学生都能答对的题目而偏偏占了4分在高考试卷中出现,如果是白送4分,那只能考察学生敢不敢就这么回答这道脑筋急转弯似的简单题目。学生如果回答用了反衬(以乐景写悲)或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不可以?与标准答案比那一个更能显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新概念,并以它作为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明确指出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感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显然,它比原来的“语文能力”这个概念的外延要广的多,内涵也丰富的多。对于这样的目标,今年高考语文这样命题,不知何时可以达到;但愿不是南辕北辙,永远都达不到。



献花(0)
+1
(本文系wuyunzhi2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