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陕北“信天游”之《复活的地下军团》(下)
2015-01-29 | 阅:  转:  |  分享 
  
摄影、制作:王旭东音乐:秦俑组曲部分图文源于网络2014年12月25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下集)戈,是用以钩挽敌
人并啄刺敌人的长柄兵器。在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上面,刻着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和今天的汉字很相像。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现次
数最多的一个人是“相邦吕不韦”。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
总理,监管兵器制造。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秦俑考古工作者在修复兵马
俑的过程中,在陶俑衣角、腿上、以及衣下摆的隐蔽处,发现一些文字,仔细解读,一些是数字类的编号,一些是小篆文字。正所谓“物勒工名,以
考其诚,工有不当,以行其罪,以究其情”。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既检查了工匠的工作,又出乎统治者意料,为我们保留了一大批雕塑艺术大师的
名字。正是这些出身社会下层的陶工,当年从事者一项与自身利益毫无关系的工作,但他们传承了一代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艺术珍品。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军的数量超过了100万。不仅如此,这支军队高度专业化,装备极其复杂的武器系统。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欧
洲,亚历山大的军队是5万人左右,最为强盛时的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为一支100万的军队提供兵器,是一个可怕的任务,在十年统一战
争的岁月里,秦国的兵器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方,他们必须开足马力,日以继夜。当年秦军统帅怎样指挥他那庞大的军
阵呢?古代兵书上说,军队是靠擂鼓和鸣金来指挥作战的,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军阵的指挥车上果然发现了指挥工具。可惜,革制的鼓早已腐烂,但这
个青铜铎留了下来。两千多年前的秦军战士,就是听着它的声音从战场撤回。鸣金是收兵,而击鼓,则是前进。这是由38路纵队
组成的主力部队,步兵和战车相间交错,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极其经典的军阵范例,它进可以攻,无坚不摧;退可以守,固若
金汤。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慨。站在成千上万的兵马俑前,每一个参观者都惊叹于它磅礴的气势。毫无疑问,在公元前
3世纪的时候,这支秦国军队是没有对手的。22/62秦俑首先以造型高大而令人兴叹。高者达2米,矮者约1.75米,一
般平均身高1.8米,武士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神采各异,栩栩如生,身着短衣或铠甲,腿扎行膝,姿态不一,威武矫健。如果仔细观察
,脸型、发型、体态、神情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怎样区别这些
陶俑呢?这主要从冠和铠甲来划分。高级军吏俑,头戴鹖冠,身穿鱼鳞甲;中级军吏俑,头戴单板长冠,身穿花边铠甲;下级军吏俑,头戴单板长冠
,身穿无花边铠甲。士兵头上无冠、有甲衣甲片者地位较高,但所有甲衣一律不带花纹。这个东西叫虎符。在秦国,军队的调动大
权归谁呢?秦国法律规定:除了战争时期,调动50人以上的军队,必须持有虎符。虎符被分成两半,左边的归统兵之将,右边的由国君掌管,
两半合拢才能征调一支军队。秦代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平时军中不设专门的统帅,军权归皇帝所有,遇战则临时遣将,受命武将持信物(虎符)
统一调兵,这就是“调兵遣将”一词的由来。遗憾的是,在三号俑坑,我们仍无缘目睹秦军最高指挥官的尊容,这是因为从俑坑的
军阵布局来看,是处于一种军队的屯集状态,最高指挥仍是秦始皇本人。这位将军双手按剑、气势威严,帽子的形状十分独特。他的铠甲是所有陶俑
中最精致的、甲片细小而规整。前胸和后背都有花结,这种花结的作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现代军官的肩章。专家考证,这样的军官应该是都尉,他
至少掌管一个纵队。将军佣武士俑那些武士俑,各个体格健壮,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上翘起的战靴,好像在
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武士俑立射俑二号俑坑内出土了一批骑兵俑和鞍马。根据已出土的情况推算,二号俑坑内应埋有
陶马116匹,马前立有骑士俑一件。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统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骑兵俑
御手俑在这些纵队里,胳膊前伸、手握缰绳的是驾驶战车的驭手。他们无一例外都戴着这种版状的帽子,铠甲也比普通战士的精
致。驭手的身份很关键,直接决定一辆战车的安全,他们戴的也是板帽,但板帽的中间有一条棱。可能是军侯一类的基层军官,负责纵队所属的一个
分队。据兵书记载,作战时,跪射兵携弓带剑,立可以疾走,趋敌致胜;坐则如磐石,坚不可摧。而射击时,一排站立发射,另
一排就采取我们眼前看到的跪姿开弓装箭,一起一伏轮换射击,构成了致敌于死命的密集火力。跪射俑在蓄势待发、准备搏杀,强大的力量凝聚在他
的身姿中,胜利的信心闪耀在他的目光里。跪射俑从出土的情况看,这些不同种类的陶俑一般很难从着装上看出他们是一支正规
部队。秦朝推行征兵制度,年龄在17-60岁的男性都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征兵入伍。战争结束即回家种田。被征入伍的人,衣服和零用钱一律
自备,国家只负责铠甲和兵器的统一配备。因此,秦军的服装显得五花八门。在兵马俑坑,有一队士兵很特别。他们手持白刃格
斗的刺杀类兵器;却完全不穿铠甲。在整个地下军团中,他们的形象显得十分特殊。这队士兵究竟是干什么的呢?一个可能的推测是:战斗中有一些
极其危险的任务,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重赏之下,这些完全不考虑生死的人站了出来。这些士兵很可能就是敢死队勇士。秦始皇
的兵马俑有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大量的士兵头上戴着这种小圆帽。考古人员证实,这是一种麻布做的头巾。军官模样的戴着牛皮做的板状帽子
。更多的士兵则把长发盘在头上,挽成一个个发髻。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秦军一律不戴头盔。为何俑坑中的陶俑大都不戴头盔
?秦俑坑中出土的兵马,有穿铠甲的,却没有发现有带头盔的。这与商鞅变法以后实行的军功制度分不开。《商君书境内篇》规定:士兵在战斗
中,斩下敌军下级军官的头,就可以“赏爵“、”赏田“、”晋级“,子孙后代并可世袭享受。相反,如果连一个敌人的首级也得不到,那么带兵
的百将与屯长就要受到斩首的惩罚。正是这种赏罚分明的军功制度,才使秦军锐士个个勇敢善战,斗志昂扬,才出现了一大批不戴头盔、勇于作战的
士兵。在司马迁的笔下,秦军是残暴的化身。在另一部历史文献《战国策》中,当时一个谋士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胳膊
下夹着俘虏、身上挂着人头,追杀逃跑的对手。史书中的秦军离野蛮只有一步之遥。难道是残暴和野蛮造就了这些强悍的士兵吗?
慢慢地靠近这些雕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迎面而来。它们不再是陪葬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它们的神态暗示着每一个陶土面具的背后都曾
拥有一个鲜活的灵魂和一段自己的人生。漫长的岁月抹掉了关于他们的所有记忆……年纪大一点的,留着胡须,身经百战,知道
战争的残酷,显得严肃,凝重;年纪轻一点的,眼光中闪现出自豪和必胜;还有稚气未脱的少年,他们还不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嘴角正带着一丝淡
淡的微笑。就是这些年龄、性格、表情各不相同的秦人,手执兵器,呼啸着冲向敌人,去夺取每一场战斗的胜利。在我们面前,泥土烧制的陶俑仿佛
有了生命,我们仿佛听到他们怦然跳动的心脏。十年统一战争时,秦国调动了大约100万的士兵,当时秦国的人口大约是5
00多万,5个秦人当中就有一个士兵,秦国实行的是普遍的征兵制,当战争爆发的时候,每一个秦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安排。在秦国,一
个人一生服几次兵役似乎没有严格的规定。从17岁到60岁,只要国家需要,所有的成年男子随时都要奔赴战场。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对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他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