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4版各科诊疗方案
2015-02-23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2014版)

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胸痹心痛病(TCD编码BNX020)

西医病名:冠心病心绞痛(ICD-10编码I20.902)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0年中西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病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4)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根据病情可作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

(5)必要时行冠脉CT、心肌核素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美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3、心绞痛分级标准:参照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证候诊断

1、心痛发作期

(1)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滑。

寒凝血瘀证

治法:芳香温通。

方药苏合香丸。

气滞血瘀证

治法:辛散温通,行气活血。

方药:速效救心丸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心绞痛、心电图疗效评定。疗效评定主要项目为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及心电图。

(1)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

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

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

(2)心电图疗效评价

显效:静息性缺血性ST段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

改善:缺血性ST段回升达0.05mV以上,但未恢复到正常,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

无效:缺血性ST段不变;

加重:心电图表现恶化(缺血性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或平坦T波为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

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

疗效指数(n)(疗前积分一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加重: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加重,证候积分减少<0。



(1)中医鉴别诊断

①中风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以口舌歪斜和半身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及舌强语蹇等表现。

厥证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用于血瘀型。适用于血瘀型。适用于血瘀型。适用于血瘀型。

2002年5月)的证候评分标准,动态观察证候变化,重点于评价患者已有或新发的头晕目眩、头痛等主要症状是否明显缓解(证候计分下降≥50%)

2、病病情评价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Assessment)和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进行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鉴别诊断、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评估,并指导诊断措施及预后判断。

降压目标:年轻人或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130/80mmHg;60~69岁<140/9OmmHg,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70~79岁<150/90mmHg,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肾功能受损蛋白尿<1g/d者<l3O/85mmHg;肾功能受损蛋白尿>1g/d者<l25/75mmHg。

































第二章脑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2014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常规

中医病名: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病名:脑梗死(ICD-10编码:I63.902)

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6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

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显示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临床分期(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6年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肝肾阴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4、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细弱。

(四)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

1、中风与口僻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但常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人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2、中风与厥证

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一般而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四肢逆冷,移时多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言语不利等表现。

3、中风与痿证

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可址肌肉瘦削,筋脉弛缓,两者应予以区别。但痿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焕,或肌肉萎缩,筋惕肉瞤为多见;而中风的肢体瘫痪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痿证起病时无神昏,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4、中风与痫证

痫证以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与中风相似,但痫证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卒发仆地寸常门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频抽而口吐白沫;中风则仆地无声,一般无四肢抽搐及口吐涎沫的表现。痫证之神昏多为时短暂,可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但可再发;而中风患者昏仆倒地,其神昏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难以自行苏醒,需及时治疗方可逐渐清醒。且中风多伴有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等症,亦与痫证不同。

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相鉴别。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使用口服中药汤剂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后遗症期则以扶正固本为主。因此,恢复期以益气活血、育阴通络为主要治法。

1、风火上扰证

治法: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后下)、生石决明(先煎)、川牛膝、黄芩、杜仲、桑寄生、茯神、山栀、益母草、夜交藤等。

2、痰瘀阻络证

治法:化痰祛瘀通络。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橘红、熟地、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等。

3、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等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龙等。

(二)辨证使用中成药

华佗再造丸:适用于痰瘀阻络型。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肝肾阴虚型。

脑心通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适用于气虚血瘀型。

(三)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

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有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补气药有黄芪注射液,益气养阴有生脉注射液等,临床可辨证使用。

(四)特色治疗

1、针灸治疗

取穴:百会、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

2、穴位注射

用药:丹红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

取穴:主穴上肢取曲池、手三里,下肢取三阴交、足三里。

治疗方法:每日选择用2-4个穴位,主穴交替选用,黄芪或丹红注射液0.5-1毫升穴位注射,10天为一个疗程。

3、推拿治疗:依据辨证论治原则,进行中医按摩循经治疗,以增加全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抑制痉挛和被动运动等。

康复训练:病情平稳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主动运动训练、体位变化适应性训练、平衡训练、抑制痉挛训练、行走训练、语言训练、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

(五)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给予内科常规治疗。

(八)辨证施护。内容包括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等基础护理。

三、难点分析及解难措施

难点分析:中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者表现为瘫、麻、痛、强。临证时有些患者虽然肢体功能障碍恢复了,但仍自觉患肢有麻木感、蚁行感,影响患者情绪及肢体功能恢复。所以如何治疗改善患者肢体麻木感、蚁行感是我们临床治疗的难点。

解难措施:我们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认为麻木蚁行感皆为风痰走窜经络所致,可给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熏洗。具体药物有防风15g、丝瓜络15g、椒目15g、红花10g、焦艾叶10g。

四、疗效评价

评价标准:

1、中医症候学评价:通过《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症候的改变。

2、疾病病情评价: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神志、肢体偏瘫、面瘫、失语等;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如吃饭、穿衣、活动能力等;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病残程度或日常生活的依赖性。

3、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评价:必要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评价,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通过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评价癫痫,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障碍等。



眩晕病(脑供血不足)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眩晕病(TCD编码:BNG070)

西医病名:脑动脉供血不足(ICD-10编码:I67.802)

一、诊断

(一)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诊断要点: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TCD编码:BGS000)

西医病名: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M47.221+G55.2)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1994-6-28国家中管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1)发病特点:急性或缓慢起病,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颈肩部酸痛、头晕头痛、一侧颈项不适等先兆。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

(2)诱因:病发多有诱因,每因劳倦、感寒而诱发。

(3)临床表现特点:以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加重,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等为主症。

(4)病因病机特点:由于感受风寒湿邪,或年老体衰、劳倦内伤等多种原因,导致经络阻滞,气血不通,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发为项痹。其病表实为多见,急症期以风、寒、湿等标实症状突出。

(5)实验室检查:X片、CT征象或磁共振检查可见生理曲度改变或椎间隙狭窄,骨赘形成等影像学改变。

2、西医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二)疾病分期:

急性期:临床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麻木疼痛,可以忍受。

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中医证候诊断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肝肾阴虚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四)鉴别诊断:

中医与肩痹、落枕鉴别;西医与尺神经炎、颈背部筋膜炎鉴别。

治疗方案

(一)针灸疗法

1、针灸基本治疗

治法:通经止痛。

主穴:颈夹脊天柱风池曲池悬钟阿是穴。

配穴:病在太阳经配申脉;病在少阳经配外关;病在阳明经配合谷;病在督脉配后溪。外邪内侵配合谷、列缺;气滞血瘀配膈俞、血海;肝肾阴虚配太溪、肝俞、肾俞。上肢麻、痛配合谷、手三里;头晕、头痛配百会或四神聪;恶心、呕吐配中脘、内关。

操作:夹脊穴宜直刺或向颈椎斜刺,可稍深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配合使用电针,临床疗效较佳。余穴用泻法。

2、针灸其他治疗

(1)刺络拔罐法:取局部压痛点,适用于外邪内侵和气滞血瘀型者。

(2)穴位注射法:取局部压痛点,选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B12注射液、0.1%利多卡因注射液,每穴注射1ml,隔日1次。

(3)电针法:参考基本治疗取穴,每次选2-3对穴位,用连续波或疏密波,每日1次。

(4)温针灸:适用于寒、湿型。

(二)其他疗法

推拿、牵引、敷贴、刮痧、穴位埋线、封闭疗法、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等。以及红外线照射、TDP照射、低中频脉冲电、微波等理疗方法。

(三)辨证用药

1、风寒痹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芎、蔓荆子。

2、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

3、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肾,通络止痛。

方药:六味地黄丸。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

(四)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同时结合临床辩证使用中药注射剂。

三、健康教育

推广米字型颈椎保健操



四、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

1、难点分析:神经麻木症状仍是今后治疗的难点。解决思路:继续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进一步探讨新的治疗方法。

2、难点分析:老百姓对项痹的预防认识不足是导致项痹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解决思路:治疗疾病的同时,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坐姿、睡姿,合理用枕、加强颈部锻炼等,切实做到未病先防。指导患者根据我科制定的米字型颈椎保健操进行功能锻炼。

五、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0-1分,疗效指数>90%。

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90%。

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二)评价方法

颈椎病疗效评分表总分46分

临床表现 记分 临床症状、体征分级 颈部疼痛 0分:无疼痛2分:轻度疼痛

4分:中度疼痛6分:重度疼痛 肩背疼痛 0分:无疼痛2分:轻度疼痛

4分:中度疼痛6分:重度疼痛 上肢疼痛 0分:无疼痛2分:轻度疼痛

4分:中度疼痛6分:重度疼痛 上肢麻木 0分:无麻木2分:偶有麻木、很快缓解

4分:麻木间断,多在睡眠或晨起出现,能缓解

6分:感觉麻木,持续不断,不缓解 颈肩压痛 0分:无压痛2分:压痛轻,用力按压才感疼痛4分:压痛明显,稍有按压即感疼痛 颈部活动 0分:正常2分:偶有颈部僵硬,仅有屈伸、旋转、和侧弯两组以上活动受限者4分:颈部僵硬、屈伸、旋转、和侧弯两组以上活动受限者 椎间孔挤压

试验 0分:正常2分:神经根节段放射性分布的疼痛或麻木轻微者4分:有明显沿神经根节段反射性分布的疼痛和麻木者 感觉障碍 0分:无肢体感觉异常者

2分:有肢体感觉异常者 上肢肌力 0分:肌力五级2分:肌力3-4级

4分:肌力0-2级 肌腱反射 0分:正常2分:腱反射减弱

4分:腱反射消失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腰痛病?(TCD编码:BNS050)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M51.202































第四章妇产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2014版)

妇人腹痛(盆腔炎)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妇人腹痛(TCD编码:BFD010)

西医病名:盆腔炎(ICD-10编码:N73.901)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B超检查、

2、西医诊断标准:

最低标准: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附加标准:体温超过38.3℃;宫颈或阴道异常黏连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0.9%氯化钠溶液图片见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应蛋白升高;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特异标准: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阴道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极、输卵管卵巢肿块,以及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炎性疾病征象。

(二)证候诊断

(1)湿热瘀结证

主症:下腹胀痛,痛处固定;腰骶胀小便黄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2)气滞血瘀证

主症: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或烦躁;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经前乳房胀痛;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3)寒湿瘀滞证

主症: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冷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形寒肢冷;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经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4)肾虚血瘀证

主症: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头晕耳鸣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瘀结证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3、寒湿瘀滞证

治法: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肉桂、赤芍、生蒲黄、五灵脂、制没药、桂枝。4、肾虚血瘀证治法: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外治法

直肠给药中医灌肠或直肠滴注方药:藤、败酱草、丹参、赤芍、三上药水煎取,适宜温度,保留物理治疗

应用体外超短波或红外线、微波照射治疗。

、疗效评价

痊愈: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消失。

显效: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明显减轻

有效: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有所减轻,

无效: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无::::::

无效:治疗后阴道出血不能停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无减轻或有加重,甚至流产。B超检查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止发育。



堕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诊断:堕胎(TCD编码:BFR051)

西医诊断:人工流产(ICD-10编码:O06.902)

凡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陨堕者,称为“堕胎”;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陨堕者称为“小产”。分别相当于西医学的早期流产(不全流产、难免流产、稽留流产等)和晚期流产。人工流产、中孕引产均属中医“堕胎”范畴。一、诊断?

1、病史:有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史,或有妊娠期热病史、外伤史等。

2、症状:堕胎者多先有阴道流血,续之阵发性小腹疼痛,或胚胎自然殒堕,全过程伴有阴道流血。

3、检查

(1)妇科检查:堕胎者阴道流血量多,子宫颈口已开大,有时可见胚胎组织堵塞于宫口,子宫与停经月份相符或略小。

(2)实验室检查:大量出血者,血常规检查示贫血。

(3)B超检查:有助于判断胚胎是否已排出,宫腔内是否有妊娠物残留。

二、术前中医治疗方案(仅病理妊娠参照此条)胎堕难留型主要症候:妊娠早期,阴道流血逐渐增多,色红有块,小腹坠胀疼痛,或妊娠中晚期,小腹疼痛,阵阵紧逼,会阴逼胀下坠,或有羊水溢出,继而阴道下血量多,或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质正常或紫黯,舌边尖有瘀点,脉滑或涩。治法:祛瘀下胎方药:生化汤加味(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等);?若气虚明显,伴小腹空坠者,加党参益气以助排瘀之力;瘀久化热者加蒲公英、紫草、败酱草以加强清热化瘀之功;益母草、炒蒲黄以祛瘀生新。胎堕不全型?主要症候:胎殒之后,尚有部分组织残留于子宫,阴道流血不止,甚至出血如崩,腹痛阵阵紧逼。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法:活血化瘀,佐以益。?方药:生化汤加味。若气虚明显,伴小腹空坠者,加党参益气以助排瘀之力;瘀久化热者加蒲公英、紫草、败酱草以加强清热化瘀之功;益母草、炒蒲黄以祛瘀生新。术后中医治疗方案?



























第五章外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2014版)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痔病(TCD编码:BWG000)

西医病名:混合痔(ICD-10编码:I84.102)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痔的分类: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4类;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

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I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

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②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I、II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③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④大便隐血试验:是排除全消化道肿瘤的常用筛查手段。

⑤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二)证候诊断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三)鉴别诊断

1、直肠息肉:多见于儿童,脱出息肉一般为单个,头圆而有长蒂,表面光滑,质较痔核稍硬,活动度大,容易出血,但多无射血、滴血现象。

2、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粪便中混有脓血、黏液、腐臭的分泌物。便意频数,里急后重,晚期大便变细。指检常可触及菜花状肿物或凸凹不平的溃疡,质地坚硬,不能推动。肛痈病(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8年)。

(1)症状: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主要体征: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位于肛提肌以下的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较重,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肛周穿刺可抽出脓液。

(二)证候诊断

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红,苔黄,脉弦滑。

二、肛痈病手术前后中医干预治疗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火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2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败毒透脓

方药:透脓散加减黄芪、川芎、当归、皂角针。

中成药:初期:经坐浴后外上;成脓时外膏;溃脓时上拔毒膏药捻。中医外治法治愈率。

1









1





1















献花(0)
+1
(本文系eling20c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