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e60e60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足全息穴公开课4
2015-02-27 | 阅:  转:  |  分享 
  
足全息穴位置和主治(2)



17、斜方肌

(1)解剖位置

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部,成扁平三角形,左右二肌合成斜方形,故称斜方肌。

(2)穴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底,在眼、耳穴区后方,成一横带状。

(3)适应症

颈部及肩背酸痛,手无力,手酸麻,落枕等。

18、肺、支气管

(1)解剖位置

肺位于胸腔之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中间为心脏。气管入肺后经过反复分支,越分越细,是为支气管树。

(2)生理功能

为了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功能活动,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3)穴区位置

位于双脚斜方肌穴区后方(向脚跟方向)。自甲状腺穴区向外到肩穴区处约一横指宽的带状区域。

支气管敏感带:自肺穴区中部向第三趾延伸。

(4)适应症

肺部及支气管疾患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气肿、胸闷等。

19、心

(1)解剖位置

心是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的前纵隔内,左右肺之间,三分之二在正中线的左侧。

(2)生理功能

心是心血管系统的中枢。它不断地有节律地搏动,以推动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

(3)穴区位置

位于左脚脚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肺区后方(向脚跟方向)。

(4)适应症

心脏疾患如心绞痛、心肌梗塞的恢复期、心力衰竭的恢复期、心律不齐、心脏缺损及循环系统疾病。

20、脾

(1)解剖位置

脾位于左季肋区的后外侧,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骨相对。脾为椭圆形器官,质软而脆,呈暗红色。受暴力打击易破裂,造成致命性出血。

(2)生理功能

脾有贮血机能,贮有约30%血小板,能产生淋巴细胞,并产生抗体参与体内免疫反应。脾能吞噬死亡和衰老的红细胞、为红细胞“修整”结构,吞噬细菌和清除血液中的其他异物。

(3)穴区位置

位于左脚脚掌第四、五跖骨之间,心脏反射区后(向脚跟方向)的一横指处。

(4)适应症

贫血,皮肤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烧,炎症,增强免疫抗癌能力,配合放射治疗。

21、胃

(1)解剖位置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部。以贲门(十一胸椎左侧)上接食道、幽门(第一腰椎右侧)下连十二指肠。

(2)生理功能

胃具有容纳食物、分泌胃液,进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

(3)穴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趾关节后方(向脚跟方向),约一横指幅宽。

(4)适应症

胃部疾患如恶心、呕吐、胃痛、胃胀、胃酸过多、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22、胰

(1)解剖位置

胰位于胃的后方,横贴于腹后壁,平第一、二腰椎处。外形狭长呈三棱形,重约70克。

(2)生理功能

胰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内分泌分泌胰岛素等激素,对人体内糖的代谢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外分泌分泌胰液,对消化过程(特别是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起重要作用。

(3)穴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内侧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

(4)适应症

消化系统及胰脏本身疾患,糖尿病,胰腺炎等。

23、十二指肠

(1)解剖位置

十二指肠位于右上腹,是小肠的起始部分,全长约25至30厘米,上接胃的幽门,下连空肠,呈C字形包围着胰头。

(2)生理功能

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

(3)穴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骨与楔骨关节前方(向脚趾方向),胃及胰脏反射区的后方(向脚跟方向)。

(4)适应症

胃及十二指肠疾患如腹胀、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食物中毒等。

24、小肠

(1)解剖位置

位于腹腔中下部,上起自胃的幽门,下至盲肠,与大肠相连接,长约5至7公尺。

(2)生理功能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场所,小肠能不断蠕动,使内容物向前运动,同时,分泌肠液进行消化并吸收营养成分。小肠有淋巴组织,可消灭有害的细菌。

(3)穴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中部凹入区域,被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反射区所包围。

(4)适应症

消化系统疾患如胃肠胀气、腹泻、腹痛、急慢性肠炎等。

25、横结肠

(1)解剖位置

横结肠位于腹部,全部被腹膜所包裹。起自右上腹,接升结肠向左腹部至脾脏附近转向下接降结肠。后方借横结肠系膜附着于右肾、十二指肠与胰腺的前面。

(2)生理功能

吸收营养物质,运送废料。

(3)穴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中间,横越脚掌成一横带状。

(4)适应症

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等。

26、降结肠

(1)解剖位置

降结肠始于结肠左曲,与横结肠相接,沿腹后壁左侧下降至左髂嵴处,移行于乙状结肠。

(2)生理功能

吸收营养物质,运送废料。

(3)穴区位置

位于左脚脚掌中部,沿骰骨外缘下行至跟骨外侧前缘,与脚外侧线平行成竖条状。

(4)适应症

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等。

27、乙状结肠及直肠

(1)穴区位置

位于左足足底跟骨前缘的带状区域。

(2)适应症

腹泻、便秘、便血、痔疮、乙状结肠及直肠炎症、息肉等。

28、肛门

(1)穴区位置

位于左足足底跟骨前缘乙状结肠及直肠区的末端,拇展肌外侧缘处。

(2)适应症

痔疮、便秘、肛裂、怔瘘、脱肛等。

29、肝

(1)解剖位置

肝位于腹腔右上部,为人体最大腺体,重约1500克。

(2)生理功能

肝不仅分泌胆汁参与消化活动,而且还有代谢、贮存粮原、解毒、吞噬防御等重要机能。

(3)穴区位置

位于右脚脚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肺区的后方(向脚跟方向)。

(4)适应症

肝脏疾患如肝炎、肝硬化、肝肿大,肝脏功能失调等。

30、胆囊

(1)解剖位置

胆囊位于肝右叶下方,容量约40至60毫升。

(2)生理功能

贮存和浓缩胆汁,进食时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对食物进行消化。

(3)穴区位置

位于右脚脚掌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间,在肺区后方(向脚跟方向),肝脏穴区之内。

(4)适应症

胆囊疾患如胆结石、黄疸病,胆囊炎等

31、盲肠(及阑尾)

(1)解剖位置

盲肠位于右下腹,是大肠的起始部,上接小肠,下连升结肠。盲肠内下方是阑尾,位于右髂窝内。

(2)穴区位置

位于右脚脚掌跟骨前缘靠近外侧,与小肠及升结肠区连接。

(3)适应症

腹胀、阑尾炎。

32、回盲瓣

(1)解剖位置

回盲瓣位于回肠通入盲肠入口处。

(2)生理功能

有延缓小肠内食物进入大肠,使之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并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的作用。

(3)穴区位置

位于右脚脚掌跟骨前缘靠近外侧,在盲肠区的前方(向脚趾方向)。

(4)适应症

增强回盲瓣的功能,消化系统吸收障碍性疾病。

33、升结肠

(1)解剖位置

升结肠位于右腹部,连接盲肠,沿腹后壁右侧上升,到肝右叶下面转向左,形成结肠右曲,转入横结肠。

(2)生理功能

吸收营养物质,运送废料。

(3)穴区位置

位于右脚脚掌小肠反射区外侧与脚外侧平行的带状区域。从跟骨前缘,骰骨外侧上行至第五跖骨底部。

(4)适应症

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等。

34、腹腔神经丛

(1)解剖位置

腹腔神经丛又称太阳丛,分布于腹腔器官的周围,是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分支,是最大的植物神经丛。

(2)生理功能

调节胃肠等脏器的功能。

(3)穴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中心,分布在肾区与胃区附近。

(4)适应症

消化系统的神经性疾患,如腹胀、肝泻、胃痉挛、胸闷、打呃等。

35、生殖腺

(1)解剖位置及生理功能

男性生殖腺是睾丸。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为生产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的器官。女性生殖是卵巢,位于骨盆内,左右各一,是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

(2)穴区位置

位置一:双脚脚掌足跟中央处。

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三至四次。

位置二:双脚外踝后下方跟骨腱前方的三角形区域(与前列腺或子宫反射区位置相对称),睾丸、卵巢的敏感点在三角形直角顶点附近,输精管、输卵管的敏感带在三角形斜边。

(3)适应症

性功能低下,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























10









献花(0)
+1
(本文系e60e6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