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家电维修收费标准不统一
2015-03-03 | 阅:  转:  |  分享 
  
近日有市民向笔者抱怨称:“家里的洗衣机坏了,水放不进,打了好几次维修的电话才来看,一修就修了一百多,其实就换了个水管而已。后来去五金店一看,水管才卖30多,价格差了这么多倍。”针对市民反映家电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笔者走访多家家电修理铺发现,节前家电维修收费可能略有上涨,维修标价无明确数额。

笔者在江城南路附近一家维修店内进行试探性询价,当笔者描述电视机出现的问题后,店内维修人员随口表示,修理费可能要两三百,当笔者表示之前维修价格并没这个高时,该人员不予回应,只说:“快过年了,很多维修工都要回老家过年了。”最终也并未向笔者提供家电维修价格表。随后,笔者又来到另外一家维修部,该店维修人员说100元维修费就可以解决问题。

在走访中笔者了解到,我市家电维修价格不一,收费标准五花八门。与其他商品、服务项目的明码标价不同,家电维修行业似乎钟情“随口定价”,而且价格还随节日有小波段涨幅。一个简单的零部件更换开口就要上百元,消费者在惊愕的同时却又无可奈何。

家住岭南小区的市民刘女士提起前些日子维修的经历,也表示了自己的无奈:“不管修还是不修,更不管是不是能修好,只要维修人员上门,我就必须得支付‘上门费’,而且刚开始维修工还虚报价格,在维修过程中竟说些我听不懂的名目进行提价。”

椒江的张先生不满地向笔者诉说父亲维修电视的过程:日前,张先生父亲发现自家的电视没了图像,便在楼道内找了一张家电维修小广告,电话联系了维修工。经过检查,维修工告诉老人,电视转换块坏了,需要换个新的,配件需要150元,上门服务费50元,老人共花费200元修好了电视。可当天下午4点多钟,电视又没图像了。再次联系维修人员得到的答复是,所换的配件不保修,要想修好电视,必须再交钱,这让张先生十分气愤。次日中午,张先生带着父亲家的电视去一家正规的家电维修机构,经过检查发现,电视根本没有坏,只是刚换完高清有线数字机顶盒,老人不会操作,才造成了电视不显像。而且该维修机构表示,维修工说是给电视换了150元的配件,其实并没有更换,只是在主板上加了一个市值不过几元钱的电容。

针对张先生父亲遇到的情况,一位有几十年家电维修经验的老师傅透露,“没病小修,小病大修”是家电维修行业普遍存在的潜规则。维修工利用消费者不懂技术,往往把没问题说成有问题、小毛病说成大故障牟取利益。更有甚者个别维修人员在维修时把原本质量很好、并未损坏的零件换下来,继而换上旧电器上拆下来的低成本零件牟取利益;还有的会在家电上故意留下小故障,使得原本可以一次性修好的产品需要经过多次维修,让消费者多掏钱。"

一般家电维修中,维修费全靠消费者和商家“自主议价”,维修费用令消费者“雾里看花”,不知谁真谁假。

而据了解,家用电子电器修理维护服务申诉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移动电话、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的修理维护服务申诉量,同比上升。主要原因集中于维修人员不能准确判断故障,导致反复维修,以及维修费用过高等问题。

相关专家提醒市民,在维修家电的时候,尽量选择有资质、正规的或生产厂家指定的家电维修公司修理家电,规避维修配件以次充好、商家巧立名目漫天要价等家电维修行业中的猫腻。

献花(0)
+1
(本文系萧晓黎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