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验光经验谈
2015-03-11 | 阅:  转:  |  分享 
  
验光札记-01

这款眼镜是那天晚上一对夫妻陪要上高中的女儿来定配的,选择的镜架是“知音”无框眼镜架(尺寸:48-18-138):镜片是1.56加硬加膜树脂。首先对上面这个小女孩进行电脑验光:右-3.75,散光-0.87,轴向8;左-5.37,散光0.25,轴向171。经插片:右-3.50,散光-0.75,轴向180;左-5.25;瞳距:62。单眼能看清4.9(0.8);双眼能清晰看请5.0(1.0)。红绿双色试验及双眼平衡试验均符合要求。试镜15分钟,无不适感觉。检查原戴眼镜:右-2.75,散光-0.50,轴向180;左-3.75;瞳距:62。嘱其戴着眼镜看视力表,仅能看清4.6(0.4)。这时,小女孩拿出以前配镜的验光单,第一次(2001年)配镜处方是:右、左均为-2.00,瞳距61,矫正视力为0.8(4.9),并有附言:左眼“足矫”需-3.00。这时,小女孩刚上初中。第二次(2002年)配镜处方:右-2.75,散光-0.50,轴向180;左-3.75;瞳距:62。矫正视力5.0(1.0)。很显然,这是一例“进行性”近视散光(右眼),近视进展的速度很快。了解上述情况后,我重新对她进行插片试验,结果是度数无论如何减不下来。思考1:第一次验光时矫正视力只有0.8,这也许能理解为青少年初次配镜是否会有假性近视的成分(其实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越来越少的),因此没有“足矫:”;可双眼有相当程度的“度差”却是很明显的,为何不能按需要处方呢?思考2:第二次配镜时,双眼的近视度数增加很多,右眼还增配了散光。不知初次配镜时是否经过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没有发现有散光吗?我想不会,应该会有散光的.思考3:这次来配镜,离上次配镜时间过了二年,双眼的近视度数又增加了很多,右眼的散光也从0.50上升到0.75了。在这里,我要说家长疏忽大意了,这种“进行性”近视应该3~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有变化要及时矫正,这样也能让孩子知道,要更加合理用眼,减缓近视加深的进度。在视力矫正中有三个术语:过矫、足(全)矫、欠(低)矫。前者与后者一般是不足取的,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另行文)也许会采用,但那也只是“微调”,不会相差很多的。“足(全)矫”是正确的处方原则,只有“足矫”才能消除视疲劳,减缓近视进展的程度——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近视患者。验光札记-02

这副眼镜是网友“灵儿”来定配的。她选择的镜架是“宝岛”全框板材(镜面)金属(镜腿)混合镜架。右眼-575;左眼-250,散光075;轴位180;瞳距:65MM。灵儿原来戴的眼镜是右-5.00、左-3.00。这样度数的眼镜戴了有五、六年了;隐形眼镜用的也是这样的度数。她知道自己的右眼有-7.00多度,左眼有3.00多度,由于双眼的度差较大,因此一直没有配足,但常常有视疲劳的感觉。前段时间配了副右-550、左-3.50的眼镜,戴上去就感觉到不舒服,所以,一直没用。经电脑验光:右眼-7.25、左眼-3.50,散光0.87,轴位180,瞳距:65MM。确如其所言有相当的“度差”,但还是接近于允许的范围内:理论上允许度差-2.50,最多-3.00,如把左眼的散光度数减半纳入到近视度数中的话,就是-4.00,与左眼的度差也就-3.00左右吧。这只是以电脑验光的结果作为依据论证的。电脑验光的结果不能作为配镜的处方,但数据可作为参考;最终还是要以插片验光,即主觉验光结果作为配镜的唯一处方。插片验光先查右眼,从-5.50开始,每次增加-0.25,加到-6.25时,基本能看清5.0(1.0)。这时她问我到多少度了,听我说明后立刻就说:太高了!看来有点“恐高”的感觉;其实不必。大学毕业几年了,用眼的压力远不如读书时大了,“眼球”也到了相对稳定的阶段,五、六年近视度数没有大变就是证明。再查左眼,先验散光轴位,加上-200后看散光表,很明显是在180处最黑。从-0.50起加散光片,到0.75时最合适。再加近视镜片,到-3.00时能比较清晰地看到5.0(1.0)。至此,双眼的“全矫”处方如下:右-6.25;左3.00散光0.75,轴位180;瞳距:65MM。双眼看视标能看到5.0(1.0)+。由于原镜戴了五、六年之久,试镜时感觉特别的亮,因而要求适当降低度数。经再次插片试验,右、左各降低-0.50D,双眼能看清5.0(1.0)八个视标中的三个,算是5.0(1.0)-。这就是这次最后的处方(低矫):右-5.75;左-2.50,散光0.75;轴位180;瞳距:65MM。嘱戴上原镜看视标:右眼只能看到4.7(0.5),左眼能看到5.0(1.0),但有点“重影”的感觉。其实,她是长期“左眼看远、右眼看近”,不能达到“双眼单视”,即立体感不强,久而久之右眼的视远功能会慢慢地减退。因此要排除认识上的误区让右眼在视远中也能起作用,目的是为了保持或者说恢复右眼的视远功能,这样也能保持双眼的度差能不再扩大。在这过程中,与患者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验光是在验、配双方互相配合,真情合作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次验光的最后结果采用“低矫”的处方主要基于:一是右眼的度数增加了不少,而左眼的近视度数又作了适当降低,使“度差”扩大;二是左眼中加入了散光。这样的变化需要适应过程。但最终目标是“全矫”——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而决不能替代或者主观地作出决定,关键还是佩戴者的感觉是否舒适。最后嘱3~6个月后复查。这样的验光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如果你也有类似的例如双眼有明显“度差”或者并带有散光的要配眼镜,请选择早——刚开门;晚——晚饭后,这时比较凉快,当然时间也比较宽裕,能比较长时间的安心验光。如果是一般的近视或远视,那就简单得多了。这副眼镜是一位北仑女教师定配的。她选择的镜架是“天堂浪子”无框纯白眼镜架。右眼-5.00,散光1.00;左眼-2.50,散光1.00;轴位均为180;瞳距:63MM。首先对其进行电脑验光:右-5.37,散光1.25,轴位:177;左眼-2.85,散光1.37,轴位:176;瞳距:63。经插片检查:右-5.00,散光-1.00;左-2.50,散光-1.00;轴位均为180。单眼均能看清50(10)-,双眼能看清50(10)+;双眼平衡、红绿视标测试均符合要求。检查原戴眼镜:右-4.50,散光1.00,轴位180;左-3.00;瞳距:60。戴上原镜看视标能看到49(08);单眼看右眼尚可,左眼看有重影。原镜是全框金属架玻璃镜片,半年前左镜片碎了在某眼镜店配了一只-300镜片,戴上去一直感觉不舒服。因为是“水平散光”,即轴位在180,因此就这样半年戴下来了,如果是“斜散光,即轴位在45或135附近的话,佩戴者早就承受不了了。本例也是“双眼度差”,只是刚刚符合允许的“度差”范围内:-250。理论上认为两眼像差大于5%,就是度差在±250D以上的,融像会发生困难,配镜也不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双眼有度差的人在近视患者之中有相当高的比例。据一位有心的验光师的多年积累的验光资料统计调查,在屈光不正需要配镜的人群中有80%左右的人是两眼屈光参差的,可见这是个普遍现象;而高度屈光参差(双眼“度差”超过±3.00D)的人有2%左右。高度屈光参差的配镜人群虽然是占很小的一部分,但作为验光人员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提高他们的视力,保持和恢复人眼的高级功能——立体视觉。对于高度屈光参差的配镜,不能简单地因为度差超过±300D,像差大于5%,融像困难而放弃戴镜者的双眼;而应该对配镜者负责,以提高视力,恢复双眼单视及立体视功能为宗旨,用视光学理论和眼睛生理结构知识,使戴镜者从心理上消除对高度屈光参差配镜的误解,使戴镜者愿意接受验光人员的建议。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和用眼习惯与要求的差异给予不同的配镜处方。如度差偏大一时难以接受的可“约期复查、分步实施”;因度差大而使镜片厚薄悬殊而影响美观的,可在镜架的推荐上倾向于板材架等及其它措施使之改善,尽可能使戴镜者能够接受。如果两眼屈光相差很大,但都能达到矫正视力5.0(1.0),就不应该轻易放弃单眼视力,尤其是青少年中、小学生的高度屈光参差的配镜者,更应该采取“全矫”,虽然在初戴时会有些不舒服,但过了适应期后将获益匪浅;否则,将会引起不良后果,如不矫正较弱的那只眼的视力,会丧失立体视觉,影响戴镜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可能造成终身遗憾。验光札记-04这是网友“小桃”陪她朋友来定配的一副眼镜。选择有镜架是“V视”半框眼镜架;镜片是加膜加硬树脂。右-200、左-150,瞳距:63MM。这位20多岁的男青年是初次配镜,配镜的第二天晚上要戴着眼镜看足球比赛。经电脑验光:右-200D、左-150D,瞳距:63MM。这是一例普通的单纯低度近视,比较简单。但还是需要进行插片验光、双眼平衡及红绿视标测试。最后结果仍以右-200、左-150,瞳距63作为配镜处方。这是个“完全矫正”的处方,双眼看视力表,能看清5.0(1.0)还多一点。当然,在处方前让他试戴了15分钟左右,没有头晕、视物变小等感觉,应该是能够适应的。采用“全矫”是基于以下二点考虑:一是20多岁的成年人,不会有“假性近视”的成份了;二是只有"全矫"才能比较好的消除视疲劳,防止近视程度的加深。本例近视左、右双眼有度差0.50D,属于低度屈光参差,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给予左右均-1.50D或-2.00D,患者也是能够接受的。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有可能使双眼的“度差”扩大。因此在初次配镜时就应该仔细认真地测试左右双眼的不同近视程度,给予适当的配镜度数。这是今天上午一位网上朋友来定配的“近视散光”眼镜所选择的镜架。“美视达”半框眼镜架:超轻量不蚀性合金材料、高弹性;货号:B8020,基本尺寸:48-18-135;产地:上海。常规先电脑验光:右-1.12,散光1.50,轴位7;左-1.00,散光0.87,轴位176;瞳距:65MM。电脑验光也称“客觉”验光,电脑验光的结果不能作为配镜处方,而只能作参考;最终必须要经过“主觉”验光,即插片验光才能最后确定配镜处方。先从右眼开始。因为有散光,要首先测定散光的轴向,方法是看散光表。由于没有插上镜片看散光表是一片模糊,先加上不超过电脑测定的近视度数-0.75D,这时能分辨出那根线或那几根线最黑,最黑的指向就是此眼的散光轴向。然后加散光镜片,从低度开始,加到-1.25时基本平衡了。再看视力表,还不能看清5.0(1.0),再换近视镜片-1.00,成了,看“红绿视标”也基本平衡了。按原程序测定左眼:-100,散光075,轴向165。经微调轴位,球、柱互换(即减近视度数加散光度数或反之),双眼平衡及红绿视标测试,基本符合要求。试镜15分钟无不适感觉。配镜处方就按此而定。这时,对原戴眼镜进行测定:右-1.50,散光-1.00,轴向15;左-1.00,散光1.25,轴向180;瞳距:66MM。与新的处方有相当的差异。嘱其戴上原镜看视标,能看清5.1(1.2),比新的处方还要清楚。挡住左眼用右眼看视标时,仍能看清5.1(1.2);可档住右眼用左眼看视标时,却只看到4.9(0.8)还不是很清晰。这样的视力矫正是“人造”的“视力参差”。这究竟是当初验光时出的误错或者是配镜后视力出现比较大的变化,现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按照现在的视力状况进行合适的矫正。左、右眼各矫正到5.0(1.0)就行了,“过矫”不行,欠矫也不对,一眼过矫、一眼欠矫正更不行。当然,重要的是双眼要相对平衡,不要产生左右不平衡;因为矫正不妥当会使双眼不平衡愈演愈烈的,最终导致双眼的“度差”扩大,从而使没有得到正确矫正的那只眼睛远视功能逐渐衰退,这是很不好的现象。下午,这位顾客来取镜戴上一试,一点不适的感觉也没有。OK!验光札记-06这位20多岁的叫”海岸”的网友在挑选镜架的时候说,眼镜已经配过10多副了,可还没有戴过无框架的眼镜,这次选副无框眼镜架吧;戴的这副眼镜是200度近视。按常规电脑验光,结果是:右-1.25,散光-0.37,轴位6;左-1.37,散光-0.37,轴位3,瞳距:63。很明显这是一例浅度近视,散光在-0.50及以下的、轴位在180左右的,一般情况下是不考虑加入散光度数的。因此,这例近视应该没有什么“验光札记”可写的。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先进行裸眼视力检查,左、右眼睛只能看清0.4(4.3),看0.6(4.6)就觉得比较模糊了。看红绿视标,明显是“红亮绿暗”。参考电脑验光的参数,从-1.00开始插片,即能基本看清视力表上的1.0(5.0),加到-1.25时,1.0(5.0)的8个视标一目了然,红绿视标也是比较平衡的。左、右眼的情况基本一致。双眼看视标时,1.2(5.1)上的视标个个清晰。这样的矫正效果应该是让人感到十分满意的。检查原戴眼镜的度数:左、右均为-2.00,瞳距:62。戴上眼镜看视标,几乎能看清2.0(5.3)。这是明显的“过矫”现象!他所看到的“物像”比实际的要小了,但这副眼镜已经戴了一年有余,已经习惯了,就不会有“小”的感觉了。这是非常让人为难的事情:给-2.00的处方吧,什么问题也没有,可仍然是“过矫”;按验光标准-125配镜呢,也许会出现不适应。还有可供选择的处方是:-1.75或-1.50。经询问其是否有特别需要看远的要求时,回答是否定的。工作与生活中的视力还是以中、近距离为主。经与顾客商量定下了-1.25的处方。并告知也许会有不适应的可能。果然,今天“海岸”在QQ上对我说:“新眼镜带着有点累,这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他,这是戴惯了较高度数的眼镜缘故吧,可以再用几天试试,实在不行,来换度数高一点的镜片吧。体会:原来戴的眼镜度数较低,属于“欠矫”的,经验光需要提高较多度数的,如-2.00甚至于还要多才能达到“全矫”的情况,肯定是不能一步到位的,要经过二、三次逐步增加度数的办法,每次增加1.00D左右为宜。本例是从“过矫”恢复到“全矫”,相差-0.75D,应该是能够承受的。然而,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一个”,不能以经验来替代现实,各人对于镜度变化的耐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也许要分步到位才行。验光札记-07这副眼镜是由来这里配过眼镜的网友介绍来定配的。他选择的镜架是“沙漠”半框眼镜架(蒙料高弹性记忆塑料,货号F3640,尺寸48-19-135,银白色):镜片是超薄加膜加硬树脂。这个小伙子的原戴眼镜已经“散架”,两只镜腿与镜面分离,镜片也已经“缺角”。他说原来戴的是-3.00D近视。当然,我仍然按常规进行,先电脑验光:右-3.50、左-2.75,右眼有0.25的散光,左眼有0.37的散光,轴位均在180附近,瞳距:61MM。低度散光不作考虑。从右眼开始按预定程序插片验光:右-3.25D、左-2.75D,单眼能看清1.0(5.0),双眼能看清1.0(5.1),红绿视标测试基本平衡,双眼平衡时左眼比右眼略微清晰一点点,但左眼减至-2.50D时,则右眼比左眼清晰了,可理解为左眼为“主视眼”,因此左眼仍用-2.75D,配镜处方就此定下。这时,检查了一下他的原戴眼镜,确实是右、左均为-3.00D,瞳距:62MM。很显然,左眼是“过矫”,而右眼则是“欠矫”。由于年轻,佩戴这样的眼镜也许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左眼会非常努力地工作——视远时;而右眼因为欠矫看远时可能会“罢工”,久而久之右眼的视远功能会逐渐地减退,这不是个好现象。当然,这话是现在说说,要是在20多年前去眼镜店配眼镜的话,这种情况双眼配-3.00D是一点也没有错的,因为那时镜片的度数多是0.50为一档的,不如现在以0.25D为一档的。这与每一个的对镜度的敏感程度也是有密切关系的,有的人加或者减0.50甚至1.00D也不觉得什么;可有的却差0.25就有很大的不适感觉,因此要因人而宜,舒适是第一重要的。验光札记-08

这副眼镜是网友“静夜”定配的,她选择的是记忆钛合金无框眼镜架,基本尺寸是:48-18-135。右眼是-6.75DS,左眼是-4.00DS,有-0.50散光。网友“静夜”主诉:原来戴的那副近视眼镜不能说它不好,也能看到1.0(5.0),就是觉得眼睛很疲劳,感觉到“累”,不知是什么原因。我还是按照常规先进行电脑验光:右-7.25DS,左-4.75DS,散光-0.62,轴向:175;瞳距:62MM。当然,电脑验光的结果是不能作为配镜处方的;但是这些数据是可以作为插片(主觉)验光时的参考依据的。主觉验光先从右眼开始,经过球镜初测、是否有散光确定、“雾视法”放松视神经从而减少“调节”、红绿视标测试、确定散光轴位、确定散光度数、再度红绿视标测试、视力表测试、运用“交叉圆柱镜”方法微调轴位和“球柱互换法”确定散光及球镜度数,试镜15分钟。这样的验光程序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得出的处方是:右眼-6.75DS,左眼-4.00DS,散光-0.50DC,轴向:180,瞳距:62MM。左、右单眼能看清5.0(1.0),双眼能清晰地看到5.1(1.2)。红绿视标测试,红“亮”一点点,视力矫正很正常。这时,我要复核一下她戴的原镜度数:右-6.50DS、左-4.00DS,瞳距:61.5MM。将近一小时的验光解决了二个问题:右眼增加了-0.25DS,左眼加上了散光-0.50DC。原镜的两镜片光心距与这次测定的瞳距基本接近。戴上原镜双眼看视标,基本能看到5.0(1.0),遮盖住左眼用右眼看,仍然如此,可是遮盖住右眼用左眼看时,不但看不清5.0(1.0),而且有很明显的“重影”。这就是“静夜”觉得视疲劳的问题所在:左眼的散光没有得到矫正,引起双眼矫正视力的不平衡,从而产生视疲劳。对于0.50的散光,各人的反映是不一样的,这与年龄、习惯、视觉敏感程度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人有1.00D以上的散光,然而从不配有散光度数的眼镜,矫正视力照样不错;可有的人对此非常敏感,不配散光会有很严重的“重影”现象,看东西会有变形的感觉,并产生视疲劳。关于-0.50DC散光要不要加的问题,眼镜行业内部曾经展开过大讨论,争议激烈。“学院派”(从视光学学院出来的学生为主)认为无论有多少度数的散光都是要加上去的,否则的话视力没有得到彻底矫正,会产生视疲劳——特别是看近时间较长的佩戴者。“实业派”(多是自己开店多年的经营者)则认为,基本上是不必加上去的,因为这么少的散光度数一般是不会影响患者的矫正视力的,只要把散光的度数化成球镜度数加上就行了。当然,还有第三种观点:视情况而定。我也倾向于这种观点。例如:有不少中小学生眼睛近视了,又害怕过早戴眼镜,看远处物体时总是要眯着眼看。由于眼球受到上下眼睑皮的挤压,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水平浅度散光(轴向在180)。这种情况最可靠的办法是:采取球镜过渡。假如确实是这种原因引起的浅度散光,一般戴镜3~6个月复查时,散光的程度会有所减轻,有的甚至会消失,这当然是件很好的事情。不过,并非所有中小学生有这种情况的,应该要区别对待。首先,轴向不是180度的不在此例;第二是,6个月后散光的程度没有得到改善的,要考虑是真的散光了。当然,这里所说的“中小学生”一般是指16岁以下的孩子,超过这个年龄段的话,这种因”上下眼睑挤压“而面的所谓”散光“多数是不会产生了,如果有散光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是真的有散光了。至于在配眼镜的时候是否要加散光,这要看情况而定了。对于成年人来说,有的人裸眼镜视力很差,比如只能看到视标上的4.6(0.5)或4.7(0.6),可是矫正的效果却非常的好。就近视而言,一般的情况是:每增加-025D镜片度数,能提高一行视标的清晰度,可有的人却不要增加这么多的镜片度数就能达到矫正的效果。在客觉验光时发现有浅度散光,可在试片时不加散光也一样的清晰,这种情况可考虑不加。还有一些近视患者在电脑验光或者检影验光时有浅度的散光,可本人却是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没有配带有散光的眼镜了。对于这种情况也要区别对待,散光度数在0.50D的可以不给配散光,前提是看视标时基本上没有“重影”的感觉。假如散光在0.75D及以上者,原则上应该给予散光的矫正。个别情况除外。昨天上午有个网友的男友也想要换副眼镜。同理,先电脑验光、插片、红绿视标测试、左右双眼视力平衡:右-2.25D、左-1.75D,瞳距:64MM。试镜10分钟,无不适感觉。检查其原戴眼镜:右、左镜片均为-2.00D,两镜片的光学中心距:71MM。这副眼镜与其眼睛的屈光不正的程度不相符合,与其瞳距也有较大差异。这副旧眼镜很明显的是右眼矫正不足,而左眼却是“过矫”,因此当我让他戴上原镜看视标时,左眼能看清5.1(1.2),而右眼却连4.9(0.8)尚不是十分清晰。这且不说,因为在过去配镜时一般只能050一档,没有025一档的镜片;而这旧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距相差实在太多了,会产生“棱镜”效应,戴着会很不舒服的。(这副新配的眼镜能解决原镜的二大问题:一是克服左、右双眼矫正视力不平衡所带来的可能产生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不良后果。就是说戴原镜,左眼也许能保持比较高的视力矫正使它的视远功能基本不变,左眼却因“欠矫”而导致视远功能的减退,并使双眼的“度差”呈不断扩大之势。其二是原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距大大地超过戴镜人的瞳距,这就使人眼的瞳孔与镜片的光学中心不相吻合,便会产生“棱镜”效应,使得佩戴者感觉到不舒服,特别是看近的时间久了,会感到头胀发晕的现象,长久佩戴这样的眼镜对于视力有在害的。验光札记-10这位20岁左右的姑娘原来戴的是一副已经腿了颜色的“桃型”半框眼镜架,应该说与她的脸型不是很相配;现在所选择的这副无框镜架使她的脸颊不会显得很宽,而且脸庞会感觉更长一点。先进行电脑验光:右-2.25,散光-0.37,轴位:163;左-2.75,散光-0.50,轴位:173;瞳距:63MM。按常规进行插片验光,从右眼开始,采用由低到高逐步提高试镜片度数,使视力矫正到单眼能看清5.0(1.0),双眼能判别5.1(1.2)。当右眼的镜片加到-2.50D、左眼镜片加到-3.00D时,基本上达到了上述的矫正效果。再让她看红绿视标,红的比绿的稍微亮一点点,属于正常的矫正范畴。(在对双眼进行视力平衡后,准备定下配镜处方之前,我对她戴的原来眼镜作了检测:左、右镜片均为-2.75,两镜片的光学中心距:62.5MM。这些数据与我的验光结果相差不多。我由她戴上原镜看视标,双眼同时看时能看清5.0(1.0)遮盖左眼,用右眼看时,仍能看清5.0(1.0),可遮盖住右眼,用左眼看视标时,她大呼不行了!连4.9(0.8)都不是很清楚。假如仍然按原来眼镜的度数配镜的话,如果不是很仔细地进行验光,特别是最后的“双眼平衡”测试,也许配眼镜的顾客不会发现有什么问题。但是,戴这样度数的眼镜,有可能会使双眼的“度差”逐渐扩大,像这位顾客的右眼远视力能得到保持,可左眼却因“欠矫”而慢慢地“消极怠工”,必将导致远视力的减退。关于什么样的矫正视力才是最佳的选择,要非常明确地,准确无误地回答这个问题是有困难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于视力矫正的要求也不一样。例如上述这位姑娘很年轻,眼球的质量很好,接受矫正的效果也很好,因此选择单眼能看清5.0(1.0),双眼能看清5.1(1.2)是比较合适的,这样的选择会有利于控制近视发展的程度。对于近视(近视散光)度数比较高的患者,有的人矫正视力不是很理想,增加一个档子,即-0.25D不能提高一行视标的判别能力,甚至于再增加也难于提高视力的情况下,要实事求是地确定矫正视力的要求,如能单眼看清4.9(0.8),双眼看到5.0(1.0)就已经是不错的了,而不能强求矫正视力的提高,因为佩戴舒适是唯一最佳的选择。对于不同的用眼需求,应该要有不同的矫正要求。例如,以室外工作为主的配镜者,视力矫正的要求应该稍作调高,力争单眼能清晰地看到5.0(1.0),双眼要求看清5.1(1.2),有的人可能还要更好;而对于以室内工作为主的“案头”工作者,则应该适应降低矫正视力的力度,一般能双眼能看到4.9(0.8)就差不多了。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配镜者的实际状况是会有所不同的:有的人习惯上配得“深”一点,而有的人却喜欢配得稍浅一些;有的人眼敏感度很好,稍加度数就会有很好的矫正效果,而有的人即使加了不少也提高不了多少矫正视力;有的人左、右眼度差很大,而有的人却是基本平衡。验光配镜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复杂情况,因此在验配过程中除了仔细、谨慎之外,更需要耐心。这位由网友介绍慕名而来的女顾客戴的是副“近视散光”眼镜,看上去有点旧了,镜片也已经发“糊”,“无芯塑胶”镜腿也有点变形,因此要重新配一副。原镜架是半框,镜片比较小,据说价格不菲。按我的验光程序,先询问原镜佩戴的情况,再观察眼位,然后进行电脑验光,接下来是关键的“插片”验光,之后检测原镜参数,最后结合验光结果综合分析后定下配镜处方。电脑验光的数据:右-3.62,散光-0.75,轴位167;左-4.00,散光-1.00,轴位176;瞳距:61MM。经插片验光,右-3.00,散光-0.75,轴位165;左-4.00,散光1.00,轴位180;复核瞳距:61MM。这个插片验光的结果是经过先右、后左,先“球”(近视)、后“柱”(散光),定“轴”、定“柱”、定“球”后,再进行“球、柱互换”测试,然后给予“红、绿视标”测试,最后,让她试镜15分钟后才定下来的。这时,我要测试一下她原戴眼镜的参数,经检测:右-300,散光-100,轴位:150;左-400,散光-100,轴位:180;两镜片的光学中心距:60MM。与这次验光的结果相比,右眼的散光减少了-025,轴位相差15,瞳虽然重新验光的结果与原戴眼镜的参数相差不大,但是轴位相差15度却是个问题,不要说她的原镜轴位已经靠近“斜向”——135度附近,即便是水平轴向——180度左右的,或者垂直轴向——90度左右的,在作适当向水平或垂直方向“靠拢”调整时,一般也不会超过5度。瞳距相差1MM。总体上看,变化不大。因此,我重新给她戴上试镜架,插上原来给光时的镜片,先把轴位调到150度,让她判别是否清晰,然后再调到165度让她作出对比,结果确定是165度的轴位看视标比较清晰,最后再作微调,确定165度是最合适的。当然,轴位的改变也许会在短时间内稍有不适,但很快就能适应的。凡是带有散光的近视眼,在验光时要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一般情况下要有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有的甚至要一个小时左右,这是因为这样的眼睛验光要比一般的近视复杂得多,它既要考虑球镜(近视或远视)度数,又要照顾到散光的适应性,更要注意轴位的精调。这副眼镜如果按原来的度数与轴位配的话,应该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许适应性更快(有散光的近视眼镜重新配一副的话一般总是有个适应过程的)。但是,明明轴位是在165度是最清晰,却仍然按150度做,对于我来说似乎做不到;因为最终一定是在这个最清晰的轴位上才会是最舒适的。当这位顾客来取眼镜时,我让她戴上试一下时,问了一句“怎么样”?她回答说“还行”!这样一说我就放心了。凡是近视散光眼镜重新配一副后,总会有个适应过程,时间有的长些,有的短点,刚才那句“还行”说明她需要适应的时间应该会很短。验光札记-12这位女士40岁左右,原来那副眼镜是合金镜架、玻璃镜片,很“沉重”,而且玻璃镜片已经发“糊”,因此戴上去不是很清晰了。先进行电脑验光:右-3.27DS,散光-0.25DC,轴位24;左-2.75DS,散光-0.12DC,轴位43;瞳距64MM。原镜的两镜片光学中心距:65MM。当然,电脑验光的结果能基本确定眼睛屈光不正的性质,一般也能说明戴镜者的基本屈光度数,特别对于成年人一般的近视、近视散光、远视、远视散光,它都能作出大致的判断。但是,它的参数只能作为配镜验光的参考,而不能作为最后的配镜处方。最后确定的配镜处方必须要进行主觉插片验光才能确定。插片验光从右眼开始,考虑到原镜度数与电脑验光的结果,以及配镜者的年龄等因素,先加上-2.50度能看清4.9(0.8),再加0.25度后能清晰地看清5.0(1.0);再测左眼,从-2.25度起,也能看清4.9(0.8),加-0.25度后也能清晰地看清5.0(1.0)。双眼同时看视标,能看清5.1(1.2)。这样的矫正视力应该是满意的。当然,我还是要对她进行“红绿”视标测试,结果是红稍微亮一点点,很正常。再进行左、右双眼平衡试验,用的是“快速移动遮盖法”,试验的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至此,验光的结果应该是可以定下来了:右-2.75D、左-2.50,瞳距:63MM。最后的配镜处方与她原来戴的眼镜相比,右眼减了0.25D,左眼减了0.50D,瞳距没有变化。虽然近视度数减小的不多,但比例不能算少。按新验光的度数,双眼已经能看清5.0(1.2),估计原镜可能看到5.2(1.5),甚至于更多,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虽然双眼度数与原镱相差不是很多,但已经足够说明原镜是“过矫”的。过矫的结果是看远时特别的清晰,而其实“物像”已经变小了,只不过是因为戴这样的眼镜久了,而感觉不到罢了,此其一;其二而看近时,时间一久会感觉视疲劳的。另外,双眼存在少数的“度差"-0.25D,也是应该分别配合适度数镜片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视力保持"双眼单视",即立体视觉的功能,不要使左\右眼的视力产生高低不一的趋势,就这位顾客的情况而言,双眼的差异是十分微小的,但仍然需要非常认真地对待,尽量不能让这种状况向扩大的方向发展.因此,这种年龄段的人最好能一年检查一次视力,如有变化应该及时调整镜片度数。验光札记-13这位男青年是拿来一副旧的全框眼镜架来配镜片的,进门就说“给我配一副250度的近视镜片”。我回答说:配镜片之前一定要进行验光环节的。他是怕麻烦不想验光。当然,经过沟通还是同意先验光。按程序先进行电脑验光:右-1.87,散光-0.25,轴位168;左-2.87,散光-0.25;瞳距:63MM。再行插片验光,50度以下的散光不予考虑。先从右眼开始:到-1.75时能看清5.0(1.0),左眼到-2.75能看清5.0(1.0),双眼能清晰地看清5.1(1.2)。这样的验光结果应该谙令人满意的,我让他试戴了10分钟,一点也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当我把验光的最后结果告诉他后,他也感觉到验光的必要性,原来自己的眼睛双眼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我要给他换镜片的时候,他提出另选一副镜架,因为他拿来的那副镜架,即是全框的,又是椭圆形的,不是很适合于他的脸型,因此就选副镜架。这位40岁左右男士的眼睛有点特殊:他的左眼应该说基本上是“正视眼”,而左眼却是“近视散光,度数还不是很浅。一星期前来我店验光配镜,我发现他的双眼度差偏大,估计配镜后难以承受。他自己也说以前配过一副眼镜,戴着很不舒服,因此也就不戴了。可是,现在他自己也觉得问题是越来越严重了:无论是看远还是看近,几乎是全靠左眼了。如果遮盖住左眼,用右眼看东西,不要说看远处,即便是看近处也要拿得很近很近才能勉强看得请。基于这种比较特殊的状况,我建议他去医院作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医院给他进行了检查,结果并无特别的眼病需要治疗。经电脑验光:左眼几乎是正视眼;右眼-4.00度,散光-1.75度。并告诉他现在配镜恐怕是很难接受了,就是说会产生“融像困难”。经插片验光后,最后定出的处方是:右-3.25,散光-175;左+0.50。当他戴上装有这样处方度数的试镜架时,感觉到非常地不适应,一点也不能动,一动就头晕。这时医生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早几年来验光配眼镜,现在可能就戴不上了,因为双眼的度数相差太大了,产生了融像困难。其实,现在对患者讲这样的话是毫无意义的了,因为”时光不会倒流“。医生还曾对他说可以试一试右眼戴隐形眼镜,可又说估计也不是一定能适应,配一只镜片花钱不多,如果不能用就扔了。本人对此也不想尝试。因此,又来到我店要求配镜。我根据医院的处方,结合他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近视的度数,暂时不加散光,在右眼加上了50度的近视,让他试戴后,感觉尚能接受,就配了上面这副价格低一点的眼镜。我这次给他配的眼镜,近视的度数没有配足,也没有加散光,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接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活”他左眼的视远功能,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话,以后将逐步加入散光的度数,使他的双眼都能起到作用,达到“双眼单视”,也就是“立体视”的效果。是否可能,只有拭目以待了。验光札记-15这位年轻姑娘姑娘原来戴的那副眼镜半框金属架,镜片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而她的脸型是属于圆形的。因此,可以说不是很相宜,所以她希望配一副无框的镜架,形状是扁长形的,以便能使脸型看上去稍长一点。就这样她选择了“卡秋莎”无框眼镜架。这位姑娘的原来眼镜的度数是:右-450,散光200,轴向177;左-375,散光200,轴向8;两镜片的光学中心距70MM。先进行电脑验光:右-400,散光225,轴向179;左-387,散光237,轴向5;瞳呀:70MM。虽然,电脑验光的结果与她戴的原来眼镜度数基本相符,通过这样的电脑复查也能确定新配眼镜的度数——基本上可以用原镜的度数来作为新配眼镜的度数,包括散光的轴向。但是,我还是按照插片验光的程序予以重新测定新配眼镜的处方。当然,按照插片验光的程序,仍然先右后左,先“球”(近视)后“柱”(散光),球、柱互换,红绿视标测试,精调轴位等一系列的手续之后,出来的结果是:右、左均为近视-400,散光-200;右眼的轴位180,左眼的轴位10。这样的验光结果应该说是“合格”的,也就是说是符合验光的要求与标准的。但是,最终的处方还是要结合她原来那副眼镜的度数与轴向作适当的调整。在经过综合分析与比较以后,作了微量的调整:右-4.25,散光-2.00,轴向180;左-4.00,散光-2.00,轴向10;瞳距不变:70MM。这是我给出的最后的配镜处方:右-4.25,散光2.00,轴向180;左-4.00,散光-2.00,轴向10;瞳距:70MM。与她的原来眼镜相比:右眼减小近视-025,散光的度数不变,轴向作微量调整;左眼的近视增加了-025,散光不变,轴向也作了很少的调整。从这个最后的配镜处方与插片验光的结果相比,右眼的近视度数增加了-0.25D,与她的原镜相比,则是减少了-0.25D,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既照顾到戴原镜时的感觉,又考虑到与左眼的矫正视力相适应,到下次再来配镜时,也许这“增加”的-0.25D就可以不加了。而左眼则不一样,按最后的处方与原镜相比增加了近视-025,这是完全有必要的。当我让她戴上原镜,遮盖住右眼用左眼看视标时,她明显地感觉到左眼不如右眼清晰,基本上要相差一行左右的视标。这样做的结果应该说是非常好的,双眼的视力相对与原来的眼镜是明显的平衡了。这里所说的平衡是指矫正视力的平衡,而不是佩戴的眼镜度数的平衡;只有左、右双眼的矫正视力平衡了,双眼的视远功能能够发挥几乎相同的作用时,“双眼单视”、“立体视觉”的效果才能实现,这种状态才是最理想的。关于“散光眼镜的处方准则”,今年第十一期《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上有位业内资深写了篇《配镜处方准则》,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旧镜有散光者,只要不影响矫正视力,应尽量按旧镜度数和轴向处方,以免造成新的视觉干扰症状。如果改变轴向或度数视力有明显提高,应向患者解释清楚,能克服不适应者方可处方。”我想,这段话肯定是笔者的经验之谈,是经过很多年的实践之后得出的结论,也许可以称这为散光眼镜重新配镜之经典之论。但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句话——“只要不影响矫正视力,应尽量按旧镜度数和轴向处方”。就是说,假使有点影响“矫正视力”的话,还是需要作适当调整的。其实,“只要不影响矫正视力”这句话说的虽然是很有道理的,在实际的工作接触中,这种情况当然也有,但是真正可以不作适当调整的却确实是不多。例如上面这位姑娘的原来眼镜的右眼是“过矫”,而左眼却是“欠矫”,这是肯定需要作适当调整的。每次有顾客来重新配镜验光时,我总是不先测量他们原来戴的那副眼镜的数据,而是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验光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知道原镜的参数后,会干扰验光过程中的客观性,因此我一般总在按规范验光后,再测定他原镜的度数,作为参考,并可能作出适当调整的。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因素造成的原因,比如有些高度散光患者(一般是指散光在200度以上的),多数人是不可能一次就配“到位”,总是要“分步到位”才能够接受。如果把高度散光的度数一次配足,也许患者根本无法使用,严重的甚至连走路都有困难。另外,有些顾客的验光结果,他的近视度数需要增加很多,也许是多年没有验光,眼睛的度数增加了很多;或许是上次配镜时就没有把他的度数验准了;也有可能上次验光时就留下了度数的“缺口”,需要在这次验光配镜时“补足”。因此,一般情况下,20岁左右的戴近视眼镜的人,一年左右应该验光一次,30岁以上的多数人的眼睛是比较稳定了,但是也应该二年左右验光一次,这样才能及时地正确矫正视力的变化,不应该因为长期不验光而使视力而发生视力与眼镜相差很多的情况。这副眼镜是一位3来定配的,他选择的镜架是“柯蒂斯”半框眼镜架:220元,六折优惠价132元,镜片是1.502硬质白树脂:38元,合计:170元。这位0多岁的男士在网上看了我的帖子后开着一辆汽车来的,戴着一副旧的金黄色的半框眼镜,对我说要重新配一副普通的近视镜。当然,仍然要先进行电脑验光:左、右均为-237,一点散光也没有,这种情况也是不多的,很好!但是,还是要进行插片验光才能最终确定这次配镜的处方。看起来虽然是比较简单的一般的浅度近视矫正,却仍然需要认真对待,先插右眼,到-1.50度就到看清5.0(1.0);再测左眼,也是同样到-1.50度就能看清5.0(1.0),双眼同时看视标,看清5.1(1.2)是一点问题也没有。这种度数不深,双眼又相对平衡的近视眼镜,验光应该算是最简单的了。现在我要测定一下他原来戴的那副眼镜的参数:右、左均为-1.50度,与我的验光结果完全一样。但是,在测量肉镜片的光学中心距时却发现了大问题:“光心距只有57MM,与他的瞳距68MM,竞相差11MM,真是不可思议!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1.25度(D)的近视其对应的光学中心水平允差是6mm,如这位顾客的瞳距是68mm,即光心距在65mm~71mm之间的均为合格,超出人上范围就是不合格了。考虑了这位顾客戴这副眼镜已经很长时间了,因此我在装配新的眼镜时,光心距向“下差”靠拢,做到66mm左右,以便减少因光心距的变化而产生的不适应时间。这位顾客在QQ上对我说,她不能戴隐形眼镜,一用“隐形”眼睛就“红”;但又不希望戴框架眼镜,或者说戴上框架眼镜后看上去与没戴的差不多。因此,她选择了无框眼镜架。这款镜架的鼻梁架是银白色的,镜腿也一样是银白色的,而且鼻梁架与镜腿都比较“细巧”。再说配上去的镜片是树脂的,也是洁白的,因此,基本上能满足了她的要求。只有两只脚套有点红的颜色,但是戴上去以后就被头发遮盖住了。当然,仍然要进行重新验光,经电脑验光:右-3.87,散光-0.25,轴向:40;左-3.87;瞳距:63MM照一般的情况,插片验光(主觉验光)的度数,或者说最终配镜的处方,会比电脑验光结果的度数稍低一些。可是我在对这位顾客插片验光时却发现不行,当右眼镜片加到-375度、左眼镜片加到-400度时,才能达到基本要求:单眼看到4.9(0.8),双眼看时能够清晰地看到5.0(1.0)。这时,我要测量一下她原来的那副眼镜的参数:右眼-375度,左眼-400度,瞳距:64MM。这个数据与这次插片验光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与电脑验光的结果相比也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左眼稍比电脑验光的度数稍高一点点。这样高一点点的情况也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只是最后的配镜处方没有比电脑验光的结果度数低一些,稍稍有点特殊。其实,这所谓的特殊方根是因为原来那副眼镜戴的时间比较长了的因素。不过,这位顾客还是应该值得欣慰的是:能保持现状不增加眼镜的度数是件不错的事情。因此,可以这么说,每一个来配眼镜的顾客,都是“这一个”与“现在时”,不能把传统的验光方法抛弃,,但也不能以经验代替现状,包括书本上的理论。要对每个顾客都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后才能最后确定配镜处方,力争尽量减少配镜处方的失误。又如今天上午来的那位顾客就是一例。前段时间来我店配过眼镜的一位网友早上8点多在QQ上问我是否已经在店里了。我说还在家里,要到9点开门。她说好的,有一位同事要来配眼镜。我说当然好了,谢谢!这位30出头的女顾客按时在我店门口等候我在9点开门。我一问,原来是原来那副眼镜的玻璃镜片破了一只,因此无法工作了。她说眼镜是550度近视,配了这副眼镜已经好多年了,就是不破碎也是想配副新的了。当然,仍然按规范方法先进行电脑验光:右-5.00,散光-0.87,轴向:6;左-4.87,散光-1.00,轴向:5;瞳距:64MM个电脑验光的结果与她原来戴的那副眼镜有不少的出入:原镜的“球镜”不足,而散光却未加。这样的矫正应该说是不到位的;虽然有可能看到视标5.0(1.0),但它的清晰度肯定是不足的,也有可能看东西有“重影”,只不过这样的眼镜戴久了视觉有点“麻木”,感觉不明显罢了。这些当然只能作“参考”,最终的配镜处方一定要经过主觉插片验光并经过试戴以后才能决定。右眼先加上-450度的球镜(近视),只能看到4.7(0.5),再加0.25能增加一行视标,加到-500度时能看到4.9(0.8),但是,总觉得不是很清晰。这就是因为散光没有得到矫正的缘故。因此,我在已加球镜-5.00的基础上,再加上散光镜片,从-0.50开始时,当右眼加上散光0.75,左眼散光加上-1.00后,矫正视力很明显地得到提高,单眼看视标,能比较清晰地看到4.9(0.8),双眼看时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5.0(1.0)。在电脑验光的结果出来后,我曾经询问过顾客,以前是否配过带有散光的眼镜,回答是否定的,从小到大配过很多副眼镜,从未配过散光。这样的情况也是让人担忧的,配上带有散光的镜片是否能够适应呢?因此,我仍然换上她原来眼镜度数的镜片-550度让其试镜。很显然是不如加了散光度数的镜片看视标的清晰度高。顾客明确表示要配带有散光的眼镜,因为矫正的效果显著,甚至可以说,从来没有配到过这样清晰度的眼镜。他是戴着一副眼镜由他的朋友陪来的,这副眼镜的验光属于稍有点难度的了。先行电脑验光:右-0.37,散光-3.62,轴向:5;左-0.75,散光-3.87,轴向:167;瞳距:69mm。很明显,他是浅度近视高度散光。这种情况下,验光需要特别的认真和仔细,先“球”(近视的度数)后“散”(散光的度数),再定“轴”(散光的轴向)、定“球”、“定散”;看散光表、看视力表,“球”(近视)“柱”(散光)互换,再经过“红绿视标”测试,最后定下的配镜处方:右-0.50,散光-3.50,轴向:5;左-0.75,散光-3.50,轴向:165;复核瞳距:68mm。当然,我还要复查一下他原来戴的那副眼镜的度数,复核的结果是:右-1.00DS,散光-2.50C,轴向180;左-0.75DS,散光-2.25DC,轴向165;两镜片的光学中心距:68mm。从总体情况看,近视度数的变化不大,而散光却增加了不少。一般来说,近视度数在800度以上的并带有散光的,或者近视的度数虽不高,而散光却在200度以上的,均可称之为“高难镜片”,这样的镜片需要定做;业内称这样的镜片为“车房镜片”。所谓车房镜片就是:眼镜零售企业在接下这种高难镜片后,把信息告诉生产企业,然后安排生产,需要一副,生产一副。因此,我与顾客约定一星期左右才能取镜,并请他留下电话,以便及时联系。每次要与厂方订货前,我总要把定配的眼镜再分析一次。其它二副并无什么不妥之处,而对于这副“高散”,综合电脑验光结果,他戴的原镜度数,以及这次插片验光的结果。尚有一些疑虑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分析首先从右眼开始,电脑验光是近视37度,散光是362度,轴向是5度;原镜的近视是100度,散光250度,轴向是180度;最后的插片验光是近视50度,散光350度,轴向5度。原镜与拟配镜相比,近视减少了50度,散光增加了100度,总体上的矫正力度相似,但对于“高散”来说却是要更加认真的对待。再分析左眼,近视的度数是电脑验光、插片验光、原镜三者是一致的,均为75度;轴向165度,应该说也是相同的;只是散光的度数从225度提高到了350度,增加了125度,幅度不能算少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的眼睛度数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说的是右眼的近视度数减少,而散光的度数却增加了100度;左眼的近视虽然没变化,但散光却增加更多:125度。这样的疑问是基于这样的理由:这位顾客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估计在25岁左右吧,眼球的发育早就完成。按理说,像他这样的年龄,散光的度数应该能够稳定了的。当然,近视的度数也是应该比较的稳定了,除非确实是用眼过度或者其它特殊原因而引起的近视度数的加深。因此,基本上可以认定:多数情况是上次配镜时散光的度数没有配足,可能是应该怕他一下子配足散光的度数适应不了的缘故。但是,这只是一种猜想,需要证实的话,应该请他再来一次,重新验光复核一下他的眼睛应该佩戴的度数。否则的话,如果这样就把插片验光结果的处方度数,到厂里定做来的话,如果验光有些偏差,或者还有什么其它的原因,而使加工好的眼镜戴上去不舒服的话,那么,这副镜片就要报废了,而且还要延误一星期左右取镜的承诺。当时留下的电话号码起了作用,第二天他就如约而至。验光还是要从头开始,仍然按照惯例先电脑验光,再插片验光,复核原镜参数,复验的结果与第一次验光的结果完全一样。询问了一下他配的那副原镜时是什么情况,是否有没有配足散光的情况。回答是非常肯定的,二年前配这副原镜时,验光出来的散光也有300多度,当时的验配人员怕他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么高度数的散光,因此,用部分近视(球镜)替代散光(柱镜)。经过这样的复验,并了介了他当时配镜时的实际,情况基本上已经明确了。考虑到他原来戴的那副眼镜,右眼的近视度数是100度,散光是250度,而且已经用了二年左右,因此对最后的处方作“微调”::近视-75度,散光300度;轴向经过仔细复核,确定为5度。左眼的近视75度、散光350度、轴向不变:165度。瞳距:68。这样定下来以后,我让他试戴了15分钟,无不适反应。5天后,定做的镜片从厂方快递过来,需要经过磨边装配后才能完成。对于这样的高度散光镜片,“定中心”与“定轴向”是非常重量的一个环节,因为散光的度数越深,对轴向的定位要求越高。眼镜加工装配好以后,我打电话通知他来取,当他来到我店戴上配好的眼镜时,连声说道:清爽!清爽!并说,记得二年前配原来那副眼镜时,戴上去时的感觉不是很好,用了好长时间才有点习惯,但绝对没有现在这副眼镜的感觉好。OK!谢谢!顾客的满意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这副眼镜是一位医院里的眼科女医生来定配的,她的眼睛度数并不深,却有散光;过去配眼镜时从未配过带散光的眼镜,因此,视力矫正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次她下了决心,请自己科室的屈光专业医生验光后来我店配镜。右眼-2.00DS,散光-1.00DC,轴向:93;左眼-0.75DS,散光0.50DC,轴向:118;瞳距:62。她在选择好镜架后,让我按照她带来的验光单配镜。这样做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我还是想用试镜架插上镜片后让她试戴一下,主要核对了一下散光的轴向,以及戴上试镜架后看视力表能看清到什么程度。结果当然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对照电脑验光单上的数据,相比之下度数似乎没有配足,因此,矫正视力稍差一点。这样做当然是对的,首先是她从未配过带有散光的眼镜,一下子把散光或者包括近视的度数配足,很有可能是承受不了的,只能是分步到位,逐渐适应;第二是她自己觉得以前配的眼镜好像从来都不得没有感觉很好的时候。这样,就会在她的思想上形成一种比较高的矫正效果。这时,眼镜已经加工装配好了。让她戴上去后,感觉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左、右眼睛的矫正效果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本来她的眼睛就是左眼的视力好于右眼,并且有一定的“度差”。她配眼镜主要是看电视用的,200度左右或以下的近视应该是可以的。不过,她的眼镜有这样的“度差”存在,按照我的看法,倒还是能够长戴的比较好。这副眼镜是一位年轻姑娘陪她的一位男朋友来配的。先电脑验光;右-2.12,散光-0.37,轴向:14;左-2.62,散光-1.37,轴向:179;瞳距:64mm。很显然,右眼的浅度散光不作考虑,经插片验光,加到-1.75时能看清5.0(1.0);左眼插片到-2.50,散光1.25,轴向180时,能比较清晰地看到5.0(1.0)。当然,用双眼同时看视标,已经能够看到5.1(1.2)了,完全达到视力矫正的效果了,再用红、绿视标测试,红的视标稍“亮”一点点,就此定下了配镜处方。本来还应该要测量一下他原来戴的那副眼镜的参数,可是损坏了没有带来,据说是镜片也丢了,因此无法作出对比。当然没有原镜的参数也不要紧,因为实践是检验是否合适的最好标准,因此当我把加工装配好的眼镜让他戴上去时,我关注了一下他的感受,他很快作出反映:很好!这位在媒体部门工作的男青年,也许是因为忙,也许是对于眼镜这种”小事“比较随意,前不久花了数百元钱配的眼镜很快就弄坏了。那位看了我的帖子后,说服并陪他来配镜的姑娘说:他每年要配好几副眼镜,因此选择镜架价格比较低的,看上去还不错的眼镜,感觉到很满意——这次只花了不到200元。这位年轻的大学教师从东门口的各家眼镜店一路看过来,总觉得价格偏高,一直看到我的小店,似乎并没有打算在我店里配眼镜。不过,这并不要紧,通过交谈,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上面这副镜架,因为他感到这副"美视达"半框枪色(银灰色)眼镜架的款式、质量确实还行,而且价格也确实让人心动。选好镜架后,当然要进行验光了。他原来戴的那副眼镜是椭圆形的镜片,也是半框镜架,很旧了。他说双眼都是550度近视,就按这样的度数配吧。可我还是要求重新验光后再配。经电脑验光:右-5.12,散光-0.50,轴向:16;左-5.50,散光-0.12,轴向:175;瞳距:65mm。仍然要经过插片验光的程序,还是按照先右后左进行,当右眼的度数加到550度,左眼的度数回到525度时,用单眼看视标均能看到5.1(1.0),双眼同时看能看到5.1(1.2);经红绿视标测试也符合要求。那么,这时候就出来了一个问题:是双眼都配550度呢?或者让它有点度数的差别呢?从过去配眼镜的观念来看,一般多倾向于配与原来的度数一样的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风险也没有——因为他戴这副原来的眼镜已经好长时间了,应该说不会有不适应的情况出现的。但是,现在应该按照实际需要的度数来配了。我在验光的最后阶段,对他的双眼进行了“矫正视力平衡”,如果都用550度的镜片,左眼要比右眼能够多看一行视标,而左眼用525度,右眼用550度时,左、右双眼的视图基本是平衡的。因此,不用考虑,应该按实际需要配镜片。这位宁大的教师还是接受了我的建议,按左-550度、右525度,瞳距65MM的处方配镜。他希望能够当天取镜,这样的眼镜应该是可以的。20分钟后,眼镜加工装配完成,让他戴上后,问他的感觉如果?OK!这就是他的回答。由于这位教师因工作需要长期使用电脑上网,所以选择了抗辐射的树脂镜片。一星期后,他带了一位同事来到我店,告诉我这副眼镜戴着非常舒适。他除了做教师之外,还在搞“文化传媒”公司,并希望能帮我做个网站,用于宣传,费用不会很大的。可我认为不是很需要,因为我的店很小,业务范围在宁波市之内。虽然偶尔也有其它地方的人来配眼镜,毕竟不多。而且一个小网站的“点击率”绝对很低,必须要依托于其它大的网站才行。他说,现在年轻人很喜欢用“http://www.google.com/intl/zh-CN/”搜索找喜欢的东西,你有了自己的网站会有更多的人找到你的。他说完就在这上面打上了我的店名:宁波大荣眼镜,并说肯定找不到你的。可是网页一打开,第一条上就有我的店名与我的名字,因为我曾经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上发言:关于眼镜的价格……这位也是从网上看了我的帖子后来配眼镜的男青年,原来戴的那副眼镜也是很陈旧了,镜片也已经发“黄”,中到了要重新配一副眼镜的时候了。首先是选择镜架,我根据他的脸型拿了几副给他,其中的这副“杰·波士”(JEBOSS)半框眼镜架被选中,他说在网上的帖子里就看中了这一副。还是按常规验光,电脑验光结果是:右-662,散光-037轴向:18;左-612,散光-062,轴向:176;瞳距:69。经插片验光,右-600,左-550时,单眼看视标时能看清50(10),双眼看基本能看清51(12)。经红绿视测试也符合要求。询问过去是否配过带有散光的眼镜,回答是否定的。按理说左眼应该配上一点散光的,不过,由于散光的度数很低,以前又没有戴过带散光的眼镜,本人也没有要求配,而且这次验光过程中,矫正视力还是让人满意的,因此,就不考虑配散光了。经过左、右眼矫正视力平衡试验,右-600度、左-550度时,双眼视力基本平衡。这时,我测试了一下他那副原来眼镜的参数:左、右均为550度近视;两镜片的光学中心距:65MM。与这次的验光结果相比,左眼与原来一样,右眼比原来的度数增加了50度;原镜的65MM的“光心距”偏小了,因为我除了电脑验光时已经测出了他的瞳距,而且还用瞳距尺复核过了:69MM。前面一副眼镜的验光中,原戴眼镜左、右均为550度近视,结果是右眼减了25度;而现在这位也是原镜都是550度,结果是右眼增加了50度。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原来配镜时的状况也会有所不同,眼睛的使用也会有差异,当时的验光也会在不同地地方由不同的人员验光,因此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虽然是相同的度数)。因此,对每一位来配镜验光的人,都应该作为“这一个”和“现在时”,认真的按照规范的验光程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操作,即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草率行事。当然,原来戴的那副眼镜的参数是很有价值的,在认真仔细地按程序验光后,要参照原镜的参数进行复核,并有可能进行适当的调整。这副眼镜也是一位从网上看了我的帖子后来配眼镜的年轻姑娘。一直以来都是戴着隐形眼镜,可是近来一直觉得眼睛不是很舒服,因此决定柄一副框架眼镜。当然,原来也有框架眼镜的,只不过是比较旧了好久没有使用了。这次配好眼镜后打算以佩戴框架眼镜为主了。仍然按规范的程序进行验光,先电脑验光:右-6.75,散光1.12,轴向:165;左-8.12,散光0.37,轴向:12;瞳距:68mm。再进行插片验光:右眼度数加到-6.50D,左眼度数加到8.00D时,单眼能看清4.9(0.8),双眼能看清5.0(1.0),基本符合要求。红绿视标测试也是“红”亮一点点,也属正常。按照一般的情况,她的右眼应该加上一点散光度数的,因为电脑验光显示有1.00D左右的散光。但是一直以来这位顾客从未配过带有散光的眼镜,因此也不希望配有散光的镜片,而且她用球镜矫正视力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基本上能达到一般的要求,因此也就不考虑配上散光了。这样的镜片度数已经是算"高度:近视了,但是因为年轻要求佩戴漂亮一点的镜架,就选择了“欧尔都斯”无框眼镜架。按照一般的情况,这样的高度近视是不选择无框镜架的,因为看上去“边道”会有厚的感觉。好在这位顾客的脸型不大,而且也适宜戴椭圆型形状的镜片,因此可以考虑做无框——虽然难点。加工装配好了后,我自己先观察一下,看上去还好,不算很厚。本来她在网上向我咨询时曾经说,要配“无框”的眼镜架,但是度数比较高,是否要用“超超薄”(其实是高折射率的)的镜片。高折射率的镜片有三种:1.61、1.67、1.74。折射率越高的镜片相对越薄,当然价格也越贵。因此,近视度数比较高的人在选择镜架的时候是有一定讲究的。镜架的尺寸有双数与单数两种,双数的从儿童眼镜的38、40到最大的54、56,这里讲的是单只镜片的几何中心水平尺寸。如果本来准备用1.61的镜片,假如“尺寸”能够减少一个档次——2MM。那么用1.56的镜片做出来的效果是差不多的了。当然,对于“无框”的镜架来说,它的伸缩性是很大的,既能把镜片的尺寸同步缩小或放大,也能比较自由的任意改变、设计镜片的形状,达到理想的要求,只要你选择好镜腿与鼻梁架的款式及颜色就行了。不过现成的安装在镜架上的“样片”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多,它是由镜架设计师完成的,具有普遍性的用途。假如你是喜欢用“半框”或“全框”的镜架的话,那么要改变镜片的大小或形状是比较困难的。“全框”眼镜架几乎是不能对尺寸或形状作出变化的,如果是高度近视的话,那就要尽量选择小镜圈的镜架了,半框的也差不多,最多只能在它的镜架下部作些小动作——改变下部的形状。:340元,六折优惠价204元。这副眼镜是一位从网上看了我的帖子后先打电话咨询地址后过来的。她选择的镜架是“卡秋莎”无框眼镜架选择好镜架以后,就是要进行验光了。先电脑验光:右-3.75,散光0.12,轴向:30;左-4.87,散光0.25,轴向:31;瞳距:65mm。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参考,最终还是要经过插片验光才行。当右眼插片至-350度时,左眼至-400度时,单眼能看清5.0(1.0)一半视标(4个),双眼看5.0(1.0)非常清晰,效果非常理想。这时,我要测量一下她原来那副眼镜的参数:右、左均为-3.75,让她戴上原镜看视标,她说能看清5.1(1.2),当我遮盖住她的左眼,用右眼看时,她仍然能看清5.1(1.2),可当我把她的右眼遮盖住,让她用左眼用视标时,她大呼不行了,连4.9(0.8)也不是很清楚。这就是那副原镜的问题所在。无论是电脑验光的结果(应该说有相当参考价值的数据),还是“插片”验光的度数,她的双眼确实是存在一定的“度差”,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仍然按原镜度数配镜的话,佩戴者也许不会有什么不舒适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她的双眼在“视远”的时候只是右眼在起作用,左眼却因看不请而“怠工”。如果这样的情况长期保持下去的话,最后肯定是右眼的视力能保持,而左眼的视力肯定会越来越差。当然,不能说以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现在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就应该予以解决。解决的办法就是按照双眼各自的度数,配给适当的镜片,让双眼的视力得到平衡就行。当然,业内有人总以为按顾客原有的眼镜度数配镜,风险最小,一般不会出现新配眼镜佩戴不适的问题,因此也不会出现顾客不满意的情况;这样做既省事(验光很简单),又少麻烦(不会产生因佩戴不适而造成的不满意)。但是,从长远的效果来看,却是不值得提倡的,毕竟顾客需要的是一副与其眼睛相适应度数的眼镜。眼镜是按照最后确定的处方加工装配而成的。让她戴上去后感觉一下新配眼镜的感受,顾客明显地感觉到了左眼比原来那副眼镜明亮了许多,而右眼仍然与原来的差不了多少,总体上是比原来眼镜更加清晰了。这样很好,虽然会有短期的适应过程,但是,我相信她很快就会适应的这位年轻女顾客是个高度近视者,她原来戴的隐形眼镜是800度近视,这次她不想再用隐形眼镜了,因此而来配框架眼镜。虽然她戴隐形眼镜的度数,应该也是经过验光后配的,但是,我估计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验光了。既然要重新配框架眼镜,那就一定要重新验光。既然要重新验光,那当然是要按规范的程序进行。先经过电脑验光:右眼-7.75,散光-0.75,轴向:171;左眼-9.25,散光0.50,轴向:178;瞳距:59MM。这样的结果是与她原戴的隐形眼镜的度数是比较接近的。当然,与800度的隐形近视的度数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之一是双眼都有很浅度数的散光,而配隐形眼镜时,这样的散光是可以不考虑的,“泪液”会把这样浅的散光度数“填平”,只要把散光(柱镜)的度数“减半”,比如50度的散光(柱),用25度的近视(球),加入到近视(球镜)度数之中就行了。而配框架眼镜时则有所不同了,因为镜片是在眼球角膜前的12MM处,有这么一个镜-眼距的关系,散光的矫正就显得比较重要了。隐形眼镜是“贴”在角膜上的,因此就没有这种距离,因此佩戴隐形眼镜时,浅度散光是不用加上散光的。差异之二是:从电脑验光的结果看,双眼明显存在一定的“度差”,这样的度差应该要配合适于左、右眼睛的度数的镜片,而不能如她原来戴的隐形眼镜那样用同样的800度近视镜片。但是,这样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高度近视的人已经戴惯了同样度数的镜片,一经调整,也许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当然,这一切都要经过插片验光后才能确定最后的处方。仍然按规范的程序进行插片验光:当右眼的镜片加到800度时,左眼的镜片加到850度时,单眼看视标基本能看到4.9(0.8),双眼同时看视标,也基本能看清5.0(1.0),只是觉得稍欠一点点,就是说只能看清这一行中的部分视标。但是,对于800度以以上的近视患者来说,能够达到这样的矫正视力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上期的《眼镜杂志》上有位业内资深人士的一篇“配镜处方准则”中,有一段关于600度以上高度近视的处方准则:“高度近视配镜应强调主觉验光。如果视力出入不大,应尽量取低一点,或者先按近视力选择度数。”因此,按照插片验光所得出的右眼800度,左眼850度近视的处方看,应该是符合基本要求的。但是,与其原来佩戴隐形眼镜800度相比,也许仍有不同之外:800度近视的隐形眼镜相当于875度的框架眼镜一样的度数,因此与原来戴隐形眼镜时的感觉肯定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不如原来的明亮。也就是说,原来戴的是框架眼镜的875度近视(按照换算结果),而现在是右眼只用了800度,左眼也只是850度,都比原来戴隐形眼镜时低了一些,尤其是右眼,算起来要减少75度。因此,戴上右800度、左850度这样的眼镜后,完全有可能比戴隐形眼镜时差一些,但是,这样的差别其实是应该有的,因为原来的眼镜有可能是“过矫”了。这样一来就会发生一些误解,以会新配的眼镜度数不足,或者镜片有什么问题。那么,作为验配人员应该怎么办呢?从做生意的角度讲,按她原来戴的度数配(经换算后)就不会产生任何问题,可事实上“过矫”不是很好的,尤其是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过矫”会使眼睛的度数加深。当然,也存在着问题的另一方面,已经戴习惯了比较深度数的眼镜后,如果一经配给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镜片度数时,佩戴者也有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不适应现象,要消除这样的习惯成自然的现象也许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有些眼镜佩戴者也许不能理解这种情况。因此在配镜时要给予充分的解释。对于高度近视的配镜原则,《眼镜杂志》上还有这样的一段话:“8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一般都有较明显的眼底病变存在,常常不能矫正到正常的视力。因此,高度近视可以采取由低到高逐步到位的方法。”由此来看,高度近视的“过矫”问题是很值得验、配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些理论上的说法只是代表了带有普遍意义的范例,在实际的配镜工作过程中,往往并不能照抄照搬的,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例如年龄、工作环境、用眼习惯、度数高低、配镜的时间长短、是否戴过隐形眼镜、原戴眼镜的矫正程度、本人对于镜片的敏感程度等等。因此,要根据实际的“这一个”和“现在时”来正确对待。假如,上述这眼镜戴了比较长的时间还是不能适应的话,那就要考虑把度数再提高一点,以保持与她原来戴隐形眼镜时的相当度数,就是要配到875度左右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照顾到她原来已经形成的习惯而已。除了上述原来有可能引起新配眼镜佩戴不适之外,也有可能是因为镜片中没有配散光结果。当然,这个问题说起来更为复杂。一般地说,50度及不到50度的散光,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配的多,也有个别人对于不配散光特别敏感的情况,因此要区别对待。这副眼镜中的右眼按电脑验光结果有75度散光,按照常规是应该配上散光的。但是在《散光眼镜处方准则》中有这样一段话:“成年人单配球镜,矫正视力满意(不一定是1.0)也无不适散光可不配,尤其是过去从未配过散光的,最好不配,因为不好适应。”这里所说的有散光而可以不配散光的几个前提是:一是成年人,可见青少年不在此例;二是矫正视力满意,且无不适者;三是过去从未配过散光的人。其实还应该加一条:散光的度数不高,一般在50度左右,或者以下的度数者,并且要以上几条都符合才可以考虑配镜时不加散光的。因此,我们在实际验光过程中,凡是碰到电脑验光结果的数据中有散光的,一般都会特别仔细的对待,在配散光或不配散光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肯定会十分小心谨慎的,也会与患者进行认真的交流与沟通,询问并征求对于配与不配散光的想法。凡是实际上有散光的眼睛,如果不打算配散光的话;或者原来从未配过散光而要在新配眼镜中加入散光度数的,都应该要有“适应过程”的思想准备。以上的情况肯定多数是浅度散光患者。如果原来眼镜中就有散光的,新配眼镜原则上还是应该加上散光的。原来眼镜有散光的,原则上应该仍然要配带有散光的镜片。对于这个问题,《散光眼镜配镜处方》中是这样描述的:“凡旧镜有散光者,只要不影响矫正视力,应尽量按旧镜度数和轴向处方,以免造成新的视觉干扰症状。接下去还有一段话:“如果改变轴向或度数视力有明显提高,应向患者解释清楚,能克服不适应者方可处方。”这样的情况在实际的验光配镜中是经常碰到的,因为要重新配眼镜,肯定要验光,结果往往是要对原来的参数作适应的改变。这副眼镜是一位女顾客定配的,她选择的镜架是“杰·波士”(JEBOSS)全框眼镜架这位姑娘选择好镜架后,要对她进行验光,先电脑验光:右-6.12,左6.75,瞳距:66MM。当然,还是要经过插片验光才能最后确定处方。当右眼的镜片加到-5.75度,左眼加到6.50度时,单眼看视标能看清4.9(0.8),双眼能看到5.0(1.0)。这时,我要对她的原来眼镜进行测定:右眼-5.75,散光0.50,轴向:180;左眼-6.00;瞳距:63MM。很奇怪,右眼为什么会有50度的散光呢?搞不明白。一般说来,电脑验光的结果,如果有散光的话,插片验光时也许不一定用散光,当然是指度数较低的散光。当初配这副眼镜的时候为什么要配这50度的散光,问她本人也说不清楚了。像这种情况就不能套用“凡旧镜有散光者,只要不影响矫正视力,应尽量按旧镜度数和轴向处方。”的说法了。因为在插片验光时,用575度的球镜矫正视力的效果已经是很不错了,也没有“重影”的感觉。而且,在与原来的眼镜相比而言,右眼插上575度的球镜后,并不比原来的矫正效果差;我也曾尝试在此基础上加上50度散光,可是并没有什么好的感觉,也许还觉得还是不加的要好一点。这样就可以明确地肯定原来配的那些50度的散光是完全没有必要配的。那么再说左眼的度数,她原来的眼镜600度,可是用[这样的度数看视标,竞连4.8(0.6)的视标尚不能全看清。因此,她原来这副眼镜存在的根本问题应该还是在左眼上。因为,虽然右眼加了50度的散光并没有什么效果,但单眼还是能看到4.9(0.8)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原来戴的这副眼镜主要是靠右眼的矫正在起作用,而左眼只是在看近的时候才能够起作用。这种状况如不能及时得到矫正,势必造成右眼的视远功能能够保持正常的矫正,而左眼的视功能,主要是说看远的功能,应该会越来越差。像这种情况如果不对她的眼睛作认真的检查,仅仅按照她原来戴眼镜的参数配镜的话,双眼的视力矫正仍然会在原来的状态下,右眼仍然“唱主角”,左眼还是做“配角”。而且,这样的镜片度数,双眼的平衡肯定是有问题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她的立体视觉也会有些问题,也许好自己发觉不了而已。因此,在重新配镜的人群之中,绝大多数人是要作出一定“量”的调整的,这些“量”指的是球镜(近视或远视)或者柱镜(近视散光或远视散光)的度数。有时是仅调整球镜,而保留原来的柱镜;在时则连同柱镜也一起调整;当然也有只调整其中一只眼睛的度数而另一只度数则不变等等。当然,能不作调整的肯定是不会主动故意去调整的。因为种种原因调整有可能会带来短时间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有的人不明显,很快就能克服;有的人却是很敏感,会感觉到很不舒服。这样的话,就会产生联想,觉得是否配的眼镜度数有问题,或者说镜片的质量的问题等等。因此,这一切都需要在验光的时候充分给予考虑,在验~配双方之间进行认真的沟通,要使配镜者明确表达镜片度数加减时的感受与反映,要充分考虑到配镜者的年龄、使用眼镜的主要用途,也要考虑到原来戴的眼镜的度数与习惯。通过各方面的综合平衡,最后确定的配镜处方,希望能够达到最少的不适应期。验光札记-27这副眼镜也是一位网上来的女顾客定配的,她选择的镜架是“公牛世家”无框眼镜是架凡是重新配镜,肯定先要电脑验光:右眼-5.87,散光-0.37,轴向:5;左眼-5.12,散光-0.12,轴向:147;瞳距:70MM。电脑验光(客觉验光)有很好的效果,它能基本上反映患者眼睛的屈光不正的状况,为进一步确定最终的配镜处方提供参考数据,并能为插片验光(主觉验光)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无论多么高级的电脑,它所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屈光情况,并不能替代人们的主觉上的感受。因此,电脑验光之后,一定要经过插片验光才能最终确定配镜处方。按照电脑验光的数据分析,凡是在50度以下的散光,一般均不作考虑,但是在插片验光时要作适当的关注。因为,比如0.37的散光,在插片时可视为将近20度的近视对待。而且,一般情况下,电脑验光的结果往往是度数“偏高”,这种说法虽然不一定全对,但是,在实际的验光操作过程中,事实就是这样的。插片验光的最后结果,也就是最后的配镜处方要高于电脑验光结果的情况是极为少见的。当然,也有可能就是在操作电脑的时候,或者在对“焦距”的过程中发生了偏差,还有就是被检查者的头部没有放好,使得患者眼睛与仪器的距离不是很合适,因此而测试出来的数据就会出现一定的差错,或者患者的视力很不好,或者有其它眼科疾病等等原因。如果电脑验光的操作得当,测定出来的数据就很有参考价值,因为电脑验光仪的设计应该说是很先进,也很全面的,它综合了以前各种验光的手段,如“检影”以及焦度计等原理等等。因此,在电脑验光前也要充分作好准备,包括对患者的思想沟通和电脑验光的注意事项,尽量让其放松,配合验光员的工作。这位女顾客经过插片验光,右眼插到-550度、左眼插到-450度时单眼看视标均能看清4.9(0.8),双眼看时能看清5.0(1.0),矫正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确实也印证了插片验光的结果应该会比电脑验光结果的度数稍会减少的情况。由于“插片”验光用的镜片,一般都是“玻璃”镜片,它的“透光率”为92%,而加膜的树脂镜片的透光率要比玻璃镜片高,有的可达到98%,因此,加工装配好眼镜后,戴上去还会比插片验光时稍为清晰一些,也许还会感到明亮一点。这是很正常的。因此,像这样的“中度”近视验光到这样的程度应该是够了。这时,我测量了一下她原来那副眼镜的镜片参数:右眼-500度,左眼-450度,瞳距:69MM。与这次的插片验光的结果相比,相差不是很多,左眼的度数是一样的:-450度,而右眼也只是增加了-50度而已。因此说,变化不是很大;只是在双眼平衡上比原来的眼镜更加符合矫正视力的要求罢了。这时,让她再戴上原来那副眼镜看视标,双眼同时看时,也与插片验光时的效果差不了多少,当遮盖住右眼用左眼看时也是这样的效果,可是当遮盖住左眼用右眼看视标时,她就明显地感觉到了矫正的效果远远没有左眼的好,当然也没有插片验光时的效果好。因此,她对这次验光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她这次选择的镜架是无框眼镜架,本来她担心镜片做好后会不会很厚,结果一看还行,并不显得特别的厚——主要是指镜片的“边缘”。这是因为她所选择的“片型”呈椭圆型,没有很明显的棱角,再说也没有要求把镜片做得很大,另一个原因就是她的“瞳距”是70MM,这样就能使镜片的左右两边基本是是一样厚薄了。这位顾客在网上对我说,原来配的那副眼镜,戴着总是感觉到很累的样子。我问她那副眼镜的度数是多少?她说大概是一只200度,另一只250度吧。当然,这样说是很抽象的事情,一定要请过来验光后才能定下最后的配镜处方,而且一定要经过插片(主觉)验光后才可以定的。经过电脑(客觉)验光和插片(主觉)验光,右眼在-200度,左眼在125度,单眼能基本看清5.0(1.0),双眼能非常清晰地看清5.0(1.0)外,5.1(1.2)的视标也能看清几个。因此,应该说是基本符合矫正视力要求的。她对我说原来那副眼镜度数是一只200度,而另一只是250度。如果真如她所说的那样的话,也就是一只镜片要高出现在验光结果的50度,另一只要高出75度。那么,我估计她戴上眼镜后可能看清楚5.2(1.5)甚至更高。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又不是去当空军。也许她在当时配原来那副眼镜的时候,会觉得非常的明亮与特别的清晰,但事实上她所看到的物像已经“失真”,可能已经比实际的物体变得小了一些,当时也许觉不出来,可戴的时间一长,头就会发晕,特别是看近的时间稍一久,就更加厉害。因此,她原来那副眼镜戴着感觉到“累”,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了,因为度数是确实配得太高了一些。按照近视眼的配镜原则:在达到基本相同清晰的情况下,所配度数宜浅不宜深。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基本上能看到5.0(1.0)的前提下,宜往下靠一档:-0.25。当然,假如要配的镜片是“远视”的话,那就要换一种思维了,就是在能看清基本相似的视标水平的前提下,镜片的度数宜高而不宜低,也就是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能加则增加+025度。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调节,降低视疲劳的发生。当然,假如要配的镜片是“远视”的话,那就要换一种思维了,就是在能看清基本相似的视标水平的前提下,镜片的度数宜高而不宜低,也就是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能加则增加+025度。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调节,降低视疲劳的发生。因此,可以这么说,配眼镜不仅仅要考虑价格的因素,更很需要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这“服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对于眼镜行业来说,就意味验光是否舒适、加工与装配的质量、售后服务等等。因此,假如你已经成为近视眼或近视散光(比较多),或者是远视眼或远视散光(不是很多),那么最好能够了解一般的配镜常识,因为眼镜也许要伴你一生(科技的进步也许会发明出比眼镜矫正视力更好的方法——现在还没有),你也许每隔二年左右就要重新验光并配镜。可是,也有不能说是少数的近视患者,配了一副眼镜以后,也许就一直这样戴着,不管这副眼镜是否仍然适合于他的眼睛。这样做法的后果是可能他的眼睛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一定的变化,这种情况其实是很普遍的。镜片度数配得过深的情况确实是经常发生的。刚才有位顾客从江东坐一路车过来,他原来那副眼镜的度数是右-200度,左-300度,两镜片的中心距是:61MM。镜片的镀膜层已经被擦得很糊了,镜架也变形得很厉害。当然,我仍然得按规范的方法对他先电脑验光:右眼-200度,散光12度轴位49;左眼-275度,无散光;瞳距:63MM。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原来那副眼镜是偏深了。经过插片(主觉)验光:右-1.75D,左-2.75D时,单眼能看清5.0(1.0),双眼基本能看到5.1(1.2)。对于这样的年轻人来说,达到这样的矫正视力应该是非常满意的,这个“满意度”也是验、配双方共同享受的。然而,他原来那副眼镜却还要高于现在验光结果的度数,左、右均高出25度。按照这样的情况,当时应该能看到5.2(1.5),实在是“过矫”了。从一般的情况来说,这是完全没有必要配到这么高的,矫正视力也没有必要达到5.2(1.5)的。我问他平时用这副眼镜看近时,是否会有疲劳的感觉。他回答我说,一点也不错,稍多看一会近就会有疲劳的感觉了。人们有了屈光不正之后,需要用眼镜来矫正视力,但是“矫正”应该有个“度”,这个“度”在配镜之中是极为重要的。以近视或近视散光为例,用“最低的镜片度数”矫正达到“最佳矫正视力”是最好的选择。那么,什么是最佳矫正视力呢?一般的情况下,矫正视力能够达到5.0(1.0)应该说是可以了。这是因为人们戴上眼镜以后,工作与生活都是需要即看近,也要视远。如果矫正视力超过以上标准,视远应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看近的时间长了,也许就会有点“累”的感觉。这就是“视力矫正”要适当的原则。在《国际标准视力表》上的5.0(1.0)这一行的下面,有一条粗黑的横杠,整张视力表上就在这个位置上有这么一条“横杠”。这表明:绝大多数人在五米外能看清这个位置上的视标的上下左右方向的,就表明视力正常或者矫正视力合适。当然,也有不同的情况。比如,有的高度近视或近视散光(近视600度以上)患者,矫正视力无法达到这样的基本标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应该按照实际情况,适当降低矫正视力的要求,因人而宜,不能强求一致。配镜的要求,首先要讲究“舒适”。还有一种情况,是原来配的眼镜度数就是有点“过矫”的,而且戴久了也习惯了,那也就只能按照他原来的镜片度数作为参考依据,也尽可能减少不舒适的前提下,作少量而适当的调整,也许一次调整不了,要等待下次配镜时再作调整。这副眼镜是网上来的一位小伙子定配的。他的脸型偏大一点点,因此选择了这副“杰·波士”(JEBOSS)全框眼镜架。他的度数也属于高度近视,因此他选择了全框眼镜架,因为这样能够掩盖部分镜片的厚度。按常规先进行电脑验光:右眼-7.37,散光-1.00,轴向:16;左眼-6.00,散光1.00,轴向:10;瞳距:68MM。应该说是明显的“近视散光”。当我告诉他有散光时,他说过去没有配过有散光的眼镜。这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当然,我仍然按照规范的方法进行插片验光(主觉)。当右眼的镜片加-650度时能看到4.8(0.6)上的视标,而且还不是很清晰。加散光-100度后,轴向在10左右时能看清5.0(1.0);左眼也是如此,镜片加到-600度时能看到4.8(0.6),加散光-100度后,轴向10能看清5.0(1.0)。但是,他总觉得还不是很清晰。这时我测量了一下他原来那副眼镜的参数:右眼-675度,左眼-625度,无散光,瞳距62.5MM。我叫他戴上这副原来的眼镜看视标,与加了散光的试镜片差不多,而且好像还是原来那副眼镜比较习惯。这就是有散光的人,因为长期没有配有散光眼镜的缘故。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很让人为难的。按理说是应该配带有散光的眼镜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散光得到矫正,从而使原来看东西有“重影”的现象消失。可就是由于从来没有配过带有散光的眼镜,因此一开始是比较难适应的,再说本人也希望不配有散光的镜片。因此,我只能按照不用散光的情况下进行视力矫正。他原来那副眼镜看视力表,到5.0(1.0)的地方能看到,但不是很清晰,我在他旧镜度数的基础上各加了-025D,效果倒是还不错,他的感觉是比旧镜清楚,也比加了散光的试镜时清晰。这确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按理说我应该劝说他配带有散光的镜片,因为这样的矫正效果肯定会更好,可是在短期内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段的适应,也许在这段时间感觉不是很好,但是我想最多一个星期以后是能够适应并感觉良好的。最后,当然还是按照顾客的意愿,配了一副右眼-700度,左眼-650度的加膜加硬超薄的(1.56)树脂近视镜片。由于戴上去以后,感觉到比原来那副眼镜明亮了不少,因此感觉还是不错的,可以说是感到满意的。对于我来说这样当然也是好的。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