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腱鞘炎原理和宝宝保守治疗经验
0宝宝得了腱鞘炎。
粗心的我,在4月初清明休假时被奶奶告知,宝宝的右手大拇指伸不直了。
我自己抚摸感受到,小小拇指第一指节处十分僵硬,呈“7”字形状,不能够主
动或者被动弯曲。无数悲观念头闪过脑海,在自己甚至不能确定是天生还是后天
的情况下,翻看平时的照片,发现此情形并不是天生的,却也已经持续大约3、
4周了。简单搜索,就近就医得知她得了腱鞘炎,需要手术治疗。
这个治疗方式,让我瞬间变得不理性起来。难以接受每天生龙活虎甚至有点
鸡飞狗跳、才2岁10个月的小不点要独自面对冰冷的手术台。
由于诸多的未知,内心慌乱,常常在深夜焦虑难眠。
在寻找较好医院就诊的空档期,我自己开始发狂查找相关的资料。
而内心暴动的不安,也因此渐渐地得到舒缓与安抚。
……
如今时过境迁,和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的科学原理和我家个案的经历吧。
想了解腱鞘炎,首先需要认识一下相关的结构。
1.肌腱和腱鞘
门外汉浅显地讲,肌腱质地像根紧致的橡皮筋,牢牢粘着着第一指节,一张
一弛,帮助我们的手指完成弯曲和伸直的动作。而腱鞘在外面,像个管套一样,
包裹和固定着肌腱。
那腱鞘炎又是什么意思呢。
2.(成人)腱鞘炎,扳机指,弹响指及病因
由于手指受伤、过份劳损。如一些需要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如打字员、
器乐演奏家、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因长期固定的几个肌腱反
复运动,腱鞘内壁与肌腱反复摩擦,产生损伤,引起损伤性炎症。
早期局部充血、水肿、渗出。后期局部增生、粘连、肥厚。腱鞘发生纤维变
性,腱鞘壁变厚,引起鞘管狭窄,肌腱在鞘管狭窄部的压迫下,变的粗细不等,
在鞘管内活动受到限制。产生症状。屈指肌腱腱鞘炎在各个手指均可发生,以大
拇指最多见。
网上这些图,浅显易懂的表达了腱鞘炎的病因和症状。
3.小儿腱鞘炎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儿外科常见病》就小儿得的腱鞘炎有以下的描述: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拇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多在出生数周
或数月才被发现,常以病儿拇指不能主动伸直而就诊。单双侧均可发病。
在掌指关节部位的拇长屈肌的腱鞘有一狭窄性病变,致拇长屈肌腱的梭形肿
胀是造成拇指伸直受限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为拇指指间关节保持在固定的屈曲位,不能主动的伸直拇指,有时
在被动伸直时可出现弹响并伴有疼痛。于拇指关节掌侧,可以摸到硬的结节状肿
物。
对症状轻的可以先观察,轻柔的被动伸直,有些可以逐渐自行缓解。大多数
的扳机拇指需要手术治疗,在拇指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做一小横切口,显露腱鞘
的狭窄部分,纵行剪开。手术效果满意。
通过和网上病友的交流,得知不满3岁的小儿大拇指伸不直,常常被归类为
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也称为原发性弹响指,小儿扳机指)。
手指伸不直常常是因为小儿腱鞘炎。当然人们发现小儿手指伸不直,可以很
容易找医生来确诊,排除掉手指伸不直的其他病因,如:桡神经受压,肌肉病变
或肌腱发育畸形等等。
根据北京市积水潭医院栗鹏程医生的描述,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的症状是:
“一般出生后就存在拇指无法伸直的情况,别人可以替他把拇指掰直,但有比较
大的阻力。有的时候存在弹响。也有拇指处于伸直状态,无法弯曲的时候,相对
少见。粗心的父母往往1岁以后才发现。”
4.一般需要手术治疗?病因是先天?
许多医生认为,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小儿扳机指)与成人扳机指发病
原因多与劳损或代谢性疾病有关不同。
但是小儿扳机指畸形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有时有家族遗传病史,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拇指屈肌腱腱鞘先天性狭窄;也有学者认为是拇指掌指
关节处籽骨发育异常,两枚籽骨相距太近从而导致腱鞘过窄,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也有人认为是由于胎儿于母体内时,拇指持续处于过度屈指位,使得掌指
关节掌侧纤维鞘管入口处形成狭窄压迫,近端屈肌腱肿大,肌腱难以通过鞘管,
但没有临床证据。
但针对以上种种病因,医生大多认为,保守治疗痊愈的希望很小(有少部分
患儿会在6个月内可自愈),认为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手术治疗。
手术疗法:保守治疗没进展的和手指一直弯曲伸不直的情况手术治疗。切开
的只是腱鞘的一部分,作为小伤可自己愈合。
5.那二般方法呢?保守治疗
栗鹏程医生认为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的原因是:“和成年人的腱鞘炎一样,
手术中可以发现肌腱增粗的情况,在狭窄的腱鞘处形成卡压,所以手指活动不了。
估计是发育过程中这个部位出现异常水肿引起。”他认为,由于儿童具有很强的
可塑性,可以在2-3岁以内先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手
术。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徐刚医生、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刘波医生也认同
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方法。
成人腱鞘炎保守疗法:(1)减少局部刺激,有时会使用装臵进行固定。(2)
向腱鞘内注射含局部麻醉剂的类固醇来压制症状。
目前上海新华医院儿童骨科的康复中心,针对小儿扳机指有专门的保守治疗
流程。
栗鹏程医生认为小儿腱鞘炎的保守治疗方式是:“经常帮助孩子活动拇指,
被动的伸直,纠正弯曲的状态。平时最好能做一个夹板样的东西,把拇指固定在
伸直的位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冰激凌的小木勺,加上一些创可贴固定。每个
家长都可以自己想出合适的办法。尤其是夜间,要固定上。白天孩子玩,可能会
松掉,当然也不是必须24小时,无时无刻都要求固定的。”
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刘建医生的《手法按摩配合支具固定治疗小
儿屈指肌肌腱炎63例疗效观察》论文里面讲:“手法按摩:采用中医正骨手法,
治疗过程分三步:第一步:捻揉法:患者由父母抱着取坐位(由于患者年龄较小),
患儿取坐位,医者一手握住患侧手掌根部,另一手食指放于第一掌指关节背侧处
以作支点,同时拇指臵于掌指关节掌面做捻揉动作,并以拇指指尖在患处作静压
镇定手法1O~15秒,可连续操作5~10次。时间约为3~5min。用力由轻到
重,使局部坚硬压痛点软化。第二步:理筋法:患儿取坐位,医者以拇指指腹从
患处沿肌腱走向由近端向远端推理(患处→→指尖),同时对第一掌指关节作回
旋摇动动作,以增加掌指关节的活动幅度,时间约为2~3min。第三步:过度屈
伸牵拉法:医者一手握住患儿患侧掌根,以另一手拇食捏住患侧拇指末节进行牵
拉,同时把患侧拇指摆在外展位做被动过度屈伸运动20次左右后,再重复操作
手法第一项。牵拉屈伸时注意切忌使用暴力,以免造成关节损伤。”
潍坊市人民医院的手足外科徐世民医生说,“部分患儿家长不恰当的揉搓局
部,导致屈肌腱鞘进一步的增生、肥厚和狭窄。长期屈曲挛缩使掌指关节过伸半
脱位,还可影响拇指的发育。”
6.小儿继发性、后天性腱鞘炎呢?
对比栗鹏程医生的描述发现,我家孩子并不是先天就存在的,直至2岁8、
9个月使用手指都灵活自如,曾做过许多精致的贴图作品。
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骨科竺湘江医生,根据自己在一段时期经手的所有7
例3-8岁小病人情况,总结发现,这些小患者都有长时间独自玩耍玩具的经历。
这位医生对各位小患者的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为5年7个月,平均3年
四个月。当然不是每位医生都有条件或有心做到的。
成人因为玩某一手机游戏得腱鞘炎,曾作为一个新闻热点,被广泛报道。那
可米认为不排除小朋友也因长时间嗜玩某一种玩具,导致用手过度,实际为后天
得病,医学上称此为继发性。
后来自己观察和询问奶奶发现,孩子在病发之前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非常
痴迷一个小水枪。她在使用时,由于手型和水枪尺寸不符,导致她拇指摆出很奇
怪造型的不断弯曲发力,长期以往,很可能由于摩擦引发了肌腱的水肿。
扬州日报在2013年9月也报道了,各医院都陆续接收到小儿大拇指伸不直
的类似病例,患有先天性拇指腱鞘炎的孩子确实为数不少,而有的孩子是玩游戏
玩出腱鞘炎,跟不良生活习惯分不开。
7.屈指肌腱腱鞘炎临床上表现,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疼痛期。表现为手指屈伸时疼痛,活动时不灵活。往往在早上时较
明显。在这一期时,肌腱鞘内发生炎症,但腱鞘狭窄还不很严重。
第二期:弹响期。表现为在前一期的基础上,手指屈伸不灵活。屈伸时会出
现弹响声、弹响感。故名弹响指、扳机指。在这一期,腱鞘的狭窄已经较严重,
肌腱亦出现粗细不等,肌腱的较粗的部位经过腱鞘的狭窄部,会出现弹响和疼痛。
检查时可在患指手掌的掌横纹处(该处亦是腱鞘的狭窄部)。触摸到一个米粒大
小的压痛点,弹响亦在此处发生。
第三期:绞锁期。表现为患病的手指不能屈伸。在这一期,肌腱鞘狭窄已经
非常严重,以致肌腱不能在腱鞘内活动。
8.自己宝宝的治疗过程中的经验
追踪栗医生的病人,加入一个病友群。获得了更多具体的经验交流和分享。
在早期的治疗过程中,我发现热敷或者洗澡非常有利于让宝宝僵硬的手指再
度被动伸直;按摩手法也因为太专业不容易掌握,而从指跟到指尖的适度梳理,
能对手指被动伸直起到很大的帮助。这样的操作,使宝宝渐渐经历了“晚上绑直
白天弯”以及“只能直不能弯”的两种过程。
而后期基本上靠热敷就能是拇指的肌腱和腱鞘舒展,不再需要配合梳理和按
摩。宝宝的手指也经历了“只能直不能弯”,到“基本弯曲与伸直自如”。
感谢夏天炎热的天气,让宝宝的小手常常热乎乎的,得到天然热敷的效果。
如果换做冬天,就得不到这样天时地利的条件了。
通过保守治疗,孩子已经完成了从第三期向第二期的过渡,现在除了早上初
醒时手指关节略有僵硬,用热水洗洗手基本就使手指弯曲伸直自如。所以自己很
有希望和自信,孩子的病能最终好起来。
9.就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我在就诊积水潭手外科俞志涛专家时候,也是要求做全麻手术,别无二致。
我觉得在就医中产生误解和医患矛盾,也源自在医患双方个人认知水平、专
业技能诸多方面有很多信息不对称的地方。
医生有些时候没有从患者描述中提取到有用信息,没有办法了解患者的具体
生活情况,甚至是诱导疾病形成的非常关键的特殊情况;而熟知一切生活琐碎情
况的病人或家属,因为不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分辨不出某些信息的重要性,没
有向医生提供这些关键信息。
10.总结
通过对自己2岁10个月宝宝、右手大拇指腱鞘炎3个多月的治疗过程,我
渐渐的更加确认,她的大拇指伸不直,是由于不良的游戏习惯而造成的(汗颜,
似乎在把丢人的事情说的颇为理直气壮),是后天的、继发性的腱鞘炎,而并非
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在采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效果。而关于小儿
继发性腱鞘炎的资料过少,医生如果能帮病人及时甄别出先天性和后天性,区别
对待,可以惠及众多后天性大拇指腱鞘炎小病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