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5读书之乐
2015-03-21 | 阅:  转:  |  分享 
  
5、人生二十乐读书之乐





五、读书之乐

。宋真宗赵恒御笔亲作《励学篇》,其诗云: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明朝文学家蒲松龄在小说《书痴》中引用了其中的三句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不完全对,但也说明古人对读书的重视。我们读书一不为千钟粟,二不为黄金屋,三不为颜如玉,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古人称人生有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乐则乐矣,但真正的乐事,还是读书。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读书之味,如打开一扇未知世界的窗口,春风荡漾,鸟语花香,书人翕张思想的翅膀,心情无限舒畅,没有困境顺境,没有荣辱,只有本源,心无羁绊,唯有甜蜜。

读书可消除寂寞,书是人的良朋益友,不用耗费车钱,无需办理护照,哪怕是远在天涯海角的名人,还是历史上的先贤,都可邀来畅叙幽怀,听其教诲。

南宋诗人陆游诗云:“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药,吾诗读罢自醒然。”药能治体疾,不能治心病,而读书能激活人的精神,使人长寿。



孙中山先生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就是好读书,只要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每一本好书就是人生的一层阶梯,许多好书组成了天梯,书人的境界就会越来越高,看得也越来越远。

读书能给人带来乐趣,带来想像,带来智慧,给人增添光彩。与书为伴,与书为友,是人生一大乐事。可以敞开敏感的心扉,更加理解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书是生活的调味品,读书可以使生活多姿多彩。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个朋友,多年后再读那本好书,就如同与老朋友重逢。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多读书才能了解这个世界是多么五彩缤纷,光辉灿烂。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船,能带领书人从狭獈的小河里驶出,驰向美好生活的海洋。一本好书就是一块有丰富营养的食物,但食物里没有阳光,没有智慧,而书里却有。一本好书就是一个顾问,当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可以随时告诉你。



作家贾平凹说,读书人上厕所时间长,那不是干肠,是在蹲坑读书;读书人最能忍受老婆的嘟嚷,也不是脾气好,是读书人入了迷两耳如塞。吃饭读书,筷子常会把烟灰缸的烟头送进口里,但不易得脚气病,因为读书时最习惯抠脚丫子。可怜都是蜘蛛般的体形,都是金鱼似的肿眼,没个倾国倾城貌,只有多愁多病身。

郭沫若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可知,死读书不好;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可知,多读书有益。

热桌子,冷板凳。只身一人,孤灯一盏,窗外寒竹,窗内苦读,只有书卷气,没有烟酒味。书籍,就是生活里的阳光,书籍里的智慧,像鸟儿一样带你飞翔。读书并不寂寞,并不辛苦。读书是一种乐境,其乐无穷。



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遐想;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让听众去体味;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去欣赏;教师讲课,言简意赅,故意引而不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读书虽然声音朗朗,而有时闭目静坐,这是留给读者的思考。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书籍,是一剂良药,能医治精神的创伤;书籍也是精神食粮,它能重塑我们的灵魂。

读书不仅是需要,更是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渔樵唱晚,舞台飞歌。夏夜里情人的私语、工作之余的闲庭信步、风雨故人的相聚时的倾心吐胆。

读书札记中说: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绿碧。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就会感到生命的意义。



当葱绿的叶子逐渐变黄,纷纷飘落时,我们收获了累累的果实;当圣洁美丽的雪野悄然消失后,我们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当一轮辉煌的太阳隐退后,我们欣赏到充满诗意的月亮;当童年的天真和稚趣离我们远去后,我们却拥抱了朝气逢勃的青春。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获得。

求知需要勇气,任江涛排空,任海浪呼啸,求知者无所畏惧。求知需要坚韧,任山涯陡峭,任沟壑幽深,求知者决不退缩。求知需要寂寞,任驼道漫漫,任逆风凛凛,求知者心有绿洲。”

有人说,人生有三读:“1.能读其厚,以增知识;能读其薄,以添见识;能读其透,以明道理;能读其破,以悟得失。2.读茶,能读其浓,可知苦涩;能读其淡,可识轻浮。能读其暖,可辨厚薄;能读其冷,可别长短。3.读人,能读其言,方察其学;能读其行,方察其力;能读其貌,方察其性;能读其友,方察其德。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读书的方法很多,重要的是哪种方法最适合你。名人的读书方法,你可以借鉴:

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朱熹的“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

徐特立的“古今中外法”:“把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变为我的。”

陶铸的“细嚼慢咽法”:“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谢觉哉的“挤钻法”:“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邓拓的“积累法”:“古今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巴金的“苦学法”:“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

赵树理的“淘金法”:“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华罗庚的“厚薄法”:“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

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李准的“先浓后淡法”:“先浓后淡更有味。”

李政道的“杂七杂八法”:“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比较活跃。”

陈善的“出入法”:“既能够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鲁迅读书,弥漫开放,精骛八极,而善于收束聚集。他对中外典籍的精神、心境、情趣之领略重于资料的积累。

钱钟书读书,精锐挺进,浩瀚渊深。量大如重峦叠嶂,山高水长。其气势如鹰击长空,纵横裕如,略无阻碍;其全面性如综合部队,兵种齐全,方法现代,周密而充满活力。

董桥读书法,则如训练有素的别动队,穿插自如,干练迅捷,屡有出人意表的战果及斩获。读书在彼,如攻城略地,速战速决,而建设(抽绎、概括)还要超过攻略。

李敖读书姿态罕见之开放,如一硕大公园,推倒围墙,吸纳周遭风光,而自有一中心。其于知识信息、资料之吸收,则不论王子与贫儿、芝兰与败草、琥珀珠钻与牛溲马勃,俱兼收并蓄,来者不拒。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

老舍的“印象”法:“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网上高人总结了十八种读书方法:

1、读书不二法,2、波浪渐进法,3、比较品读法,4.垂直阅读法,5.字斟句酌法,6.精华提炼法,7、高山仰止法,8、居高临下法,9、多维研读法,10、求医问药法,11、营养搭配法,12、病毒预防法,13、同频共振法,14、角色扮演法,15、静心素读法,16、成见归零法,17、时空穿越法,18、举一反三法。

如果你对这些方法感兴趣的话,你就在互联网上查好了,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长留天地无穷趣,

最爱书田不老春。

万卷读书如好友,

一樽谈笑伴高人。



献花(0)
+1
(本文系东天诗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