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玉石鉴定 “偏方”不靠谱
2015-03-23 | 阅:  转:  |  分享 
  
玉石鉴定“偏方”不靠谱
珠宝市场中,映衬肌肤的晶莹剔透的中档玉石饰品格外受到爱美人士的青睐。然而,一些消费者用卖家演示的“民间检测方法”来挑选玉石,事后竟然发现玉石是假冒品。记者近日接待了消费者购物受骗投诉,并深入调查了流传于民间的玉石鉴定“偏方”内情。
现场做实验买家被忽悠
市民阎女士日前在沈阳道市场看到了一家玉石摊主表演鉴别天然琥珀的“实验”。摊主按比例调好盐水,并把号称天然琥珀和玻璃材质的手串放入盛着盐水的容器中,而原先在清水容器中沉底的部分手串在盐水中上浮。听说那些上浮的手串就是天然琥珀,加上摊主让利促销,阎女士和几位围观的市民不禁解囊。但经本市专业检测机构证实,阎女士花费500元以上购买的“琥珀”手串实际是价值不足10元的树脂串。阎女士向本报“消费直通车--今晚3·15热线”记者投诉了此事,并气愤地说:“这些鉴定表演真是骗人啊!”
记者随后暗访本市个别珠宝玉石小店,半数以上的店员声称可以帮助顾客鉴别珠宝真假。例如,鉴别天然琥珀的方法是用1:4盐水;鉴别宓皇玉的方法就是拿它跟和田玉对比;鉴别天然碧玺可以用纸屑摩擦起电来验证;鉴别翡翠的方法就是用它们划玻璃等等。而当记者半信半疑地说“树脂手串也可在盐水中上浮”时,几位女店员不耐烦地表示:“上网查,这些方法都有!”
传谣非议多眼见未必实
记者上网搜索珠宝玉石鉴定方法,确实发现所谓“盐水检测法”、“摩擦起电法”、甚至还有“用验钞机检测天然翡翠”等神奇的民间“偏方”。不过同时网上也有一些珠宝专业人士发帖对此进行抨击。
本市宝玉石协会专业人士给记者演示所谓的“盐水测试法”,琥珀、轻质塑料和树脂均可浮起来;在“起电实验”中,纯天然碧玺手串经摩擦后可以吸附起纸屑,而人工注胶碧玺也有同样效果;“划玻璃”和用验钞机无法鉴别出部分经过人工染色处理的翡翠。据多位专业人士介绍,即便是资深业内人士对琥珀的鉴定也是多法并用。而网上谣传的民间方法非常片面,只能剔除玻璃等少数假冒材料。商家的“鉴定表演”,普通人要谨记“眼见未必为实”。

针对网上的检测方法争论,本市宝玉石检测中心韩秀芳主任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检测天然玉石需要专业仪器的辅助,建议人们到权威机构进行检测。建议市民购买珠宝玉石时要选择正规商家,并保留发票作为维权依据。
献花(0)
+1
(本文系玉石图书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