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观点四:团队协作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管弦乐团和团队协作:团队协作是在领导者的统筹下,整合一群具有卓越专业知识 的成员,每位成员皆在高度自我责任感下,努力发挥一己之长。随着知识型社会的来临,团队协作将成为社会的主流,拥有卓越专业知识的专家和技 术人员也只有在团队协作中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好的团队协作就应该像管弦乐团一样!23观点四:团队协作将成为社会 的主流体会:加强自主型员工建设1、以项目团队形式推进自主型员工建设;2、在严格执行标准的基础上,做好 α的事情;3、作为管理者,就要像指挥家一样。创造顾客最低责任限度知其有害而不为实施任何管理都 应该将这句话铭记于心!企业的唯一目的24观点五:知其有害而不为是基本准则医生、律师等专业 人员的首要责任25观点五:知其有害而不为是基本准则早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在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中就明确指出:“知 其有害而不为”1、专业人员必须有自主权。专业人员(比如医生)不能由顾客来控制、监督或命令,他必须能独立自主地用自 己的知识和判断来作出决定;2、自主权的基础,就是顾客信赖专业人员;3、“顾客信赖专业人员”,是 因为他们能保证自己“知其有害而不为”。1、有效管理者明白自己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会系统工作,善于运用有限的时间。2、重视对 外界的贡献。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3、善于利用长处,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决不会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要事第一,按照轻重缓急确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5、善于做有效的决策。知道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一项有效的决 策是在“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而不是“一致意见”的产物。知道快速的决策多为错误的决策;有效管理者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非令 人眼花缭乱的战术。《图解德鲁克管理理论》——经典品读窦保根二Ο一Ο年五月彼得·德鲁克——主要著作 他著述颇丰,在许多领域的建树都令人叹服。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已超过30篇,著作多达50余本,涵盖社会分析、政治经济、管 理的各个方面。■1939年出版《经济人的末日》,处女作,从逻辑的角度解说极权主义,英国首相丘吉尔对这本书评价极高; ■1954年出版《管理的实践》,奠定大师的地位,并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为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巨著,该书被誉为"系统化的管理手册";■1993年出版《后资本主义社会》, 讲述面对知识型社会,人们应该持有的正确管理态度。1彼得·德鲁克——生平■彼得.德鲁克1909年11月19日出生于奥地利 (当时的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1927年,德鲁克到德国汉堡的一家贸易公司见习,同时就读汉堡大学法学院。之后他做过证券分析师 、新闻记者等工作;2■1937年,为了躲避纳粹统治而移居美国;■1939年,他出版了专著《经济人的末日》,此后,他在 有生之年陆续出版30余本书籍;■2002年,美国总统授予“总统自由勋章”,是美国最高荣誉勋章;■2005年11月11日 去世。除了德鲁克,还有什么管理书籍可读? ——比尔·盖茨德鲁克是世界管理理论的开拓者。 ——美国总统乔 治·布什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 ——《哈佛商业评论》在当今管理界,德 鲁克依然是最年轻的头脑。 ——《福布斯》彼得·德鲁克——相关评论3 知识巨人管理学大师大学教授顾问思想家社会生态学家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自我评价4 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彼得·德鲁克与管理第二部分:管理的基础知识1、何谓管理 2、制定目标与计划第三部分:管理的实践1、管理者的工作与技能2、组织的结构与设计3、高 级管理层与战略第四部分:现代管理的任务本书的框架结构5中野明:日本图解畅销书作家,他广受欢迎的经济 管理类图解本还有:《图解蓝海战略》《图解波特竞争战略》《图解高德拉特约束理论》 …… 本书的作者简介6中野明的《图解德鲁克管理理论》本书的特点71该书化繁为简,萃取了德鲁克管理精华2 该书一目了然,易读易懂,节约了阅读时间3该书讲解的德鲁克管理理论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观点及体会经典品读81 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顾客2管理是为了达成企业的目的4团队协作将成为社会的主流3执行工作需要明确区分责任5知其有害 而不为是基本准则客户与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作为一名经营者,其实只有两件事,一是照顾好你的客户,二是照顾好 你的员工,与此无关的事都无关紧要。——何文波《在2010年宝 钢人力资源年会上的讲话》企业也是一种组织,并且以一种社会机构的立场存在,以满足社会、社区或顾客需求为目的一言以蔽之创造顾 客正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为了创造顾客而采取的技巧、技能、机制即企业所需的管理9观点一: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顾客创新如 何创造顾客营销通过管理达到“针对顾客明确的需要提供顾客所需,并将潜在需要转变成有效需求”的目的10观点一:企业的目的是为 了创造顾客掌握成员各自的目标个人明确彼此的目标感知若有误差,务必修正运用目标管理,实现有效沟通明确组织及部门的目标观点 一: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顾客如何营销?----有效沟通11现在的业务应呈现的姿态差距通过消除其间的差距发挥创新手法! 12如何创新?----消除差距观点一: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顾客德鲁克将创新定义为“赋予人力与物力资源新的、 更好的产生财富的能力和工作方式”。比如,德鲁克提到,创新有可能是替旧产品找到新用途。例如:将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避免食物冻得太硬, 也算是一种创新的行动。创新与技术发明的意义不同13观点一: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顾客109年汽车板需求旺盛 ,很多汽车制造企业面临停工待料的风险。制造管理部与销售中心一起,深入了解汽车用户的期望与感受,将原本报现货处理的小重量钢卷,按与用 户约定的标准筛选后发往用户,既缓解了用户断料风险,又提高了宝钢资源利用水平,实现了双赢。体会:通过了解“顾客期望的价值”发挥创新 手法14观点一: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顾客企业的目的并非“追求利润最大化”,因为企业的要旨在于创造顾客1234企业有 营销目标、创新目标经营资源目标、生产率目标以及社会责任企业必须思考各项目标的平衡与优先顺序必须先设定上述目标后才能决定利润目 标15观点一: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创造顾客不仅意味对下属的管理不是单指上司(boss)没有权利的意味不仅意味着高层管 理者德鲁克所说的管理是什么16观点二:管理是为了达成企业的目的管理三个任务认识组织的特定目的与使命?组织是 一种社会机构,对于管理来说,认识组织特有的目的与使命绝对是首要的任务。社会影响力及社会责任?考虑组织活动给社会带来的影 响,包括难以预料的不良影响,要恰当处理这些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并让员工有成就感?在理解目的与使命后,就必须开始提高生产率 ,并让员工从中得到成就感。17观点二:管理是为了达成企业的目的案例:两个人的工作整合成一个人的工作,总体效率提高了体会:提 高效率并让员工有成就感需消耗2人工时需消耗2人工时需消耗2人工时需消耗1人工时提高劳动强度应用先进工具√× 制造管理部一直在推进生产和质量管理工具及方法应用,如SAS、FMEA、SPC等,以及诸如板坯自动优化匹配等数模开发 工作。18观点二:管理是为了达成企业的目的目标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列出的短期指标从目标到具体行动必须执行下述工作(1)确 定为了达到目标需要执行的工作(3)明确的责任区分(2)将工作适当分配给特定的人物19观点三:执行工作需要明确区分责任 责任的两种基本涵义:1、一是指份内应该做好的事,如履行职责、尽到责任、完成任务等;2、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 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如担负责任、承担后果等。20体会:无界面合作的前提是明确的责任区分观点三:执行工作需要明确区分责 任管弦乐团和团队协作:管弦乐团是指挥家与演奏家的集合体,其组织层次相当扁平,一名指挥家有多名演奏家隶属 旗下。每位演奏家除了各自拥有高超的专业演奏技术,还必须负责让整首乐曲得到最优美的诠释。另外,指挥家虽然未必会演奏每一种乐器,但却深 知如何激发每一位演奏者的潜能,让整个管弦乐团演奏出最动人的乐章。21观点四:团队协作将成为社会的主流1、有效管理者明白自己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会系统工作,善于运用有限的时间。2、重视对外界的贡献。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3、善于利用长处,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决不会做自己做不了的事。4、要事第一,按照轻重缓急确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5、善于做有效的决策。知道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一项有效的决策是在“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而不是“一致意见”的产物。知道快速的决策多为错误的决策;有效管理者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非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