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电影文学剧本(1)
2015-03-27 | 阅:  转:  |  分享 
  
电影文学剧本



澶渊之盟

场景:字幕:公元1004年。

蜿蜒曲折的黄河以北的澶州城墙上是巡逻的宋兵,城墙以下不远处是辽国长驱直入的辽兵毡房,毡房外是战马嘶鸣,辽国士兵摇摇欲试,个个擦拳磨掌,似乎马上要上战场,毡房内士兵在喝酒行令,在祝贺胜利,一个士兵醉醺醺的敲打着酒碗狂笑:今天在澶州城外喝酒,明天就可以在澶州城内大摆筵席,用不了几天我们就可以登上大宋的金莲殿,我们要让大宋天子为我们敬酒。说吧把一碗酒浇在了另一个士兵的头上,两人开始厮打起来,毡房内是一片吵闹声。

城墙外,一个将军摸样的人骑着一批高头骏马手里拿着一杆长枪在城外徘徊叫骂,指着城墙上的士兵骂道:如果不服就出来应战,如果认输就出来迎接我们进城,我们在此等候很久了,已经不耐烦了,要不是我们萧太后有涵养和风度,我们早就杀尽澶州城了,啊!咋了,即不战也不降,相当缩头乌龟呀!喂,回去问问你家主子和皇帝老儿,你们是想困死在城内还是想把我们冻死在城外呀?天冷了,还不快快把我们迎进城去!

辽将军只顾骂阵,城墙上的一个士兵,怒不可遏,很想杀出去结果这厮姓名,此时,不知哪来的一个冷箭正好射中这位狂徒的额头。辽将萧达凛应声倒下,众辽兵抬着萧达凛后退,荧幕推出几个大字:

《澶渊之盟》



辽国契丹人的铁骑横扫中原大地,奔驰的战马过后尘沙漫天,战火燃遍中原大地,铁骑过后是横尸遍野,哀鸿遍地,饿殍村落街头。大街小巷和弄里是奄奄一息的老人和无助的儿童少年,眼里充满求助的目光。



画外音:公元916年,内蒙古东南的鲜卑族一个分支契丹人开始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号“大契丹国”



契丹国的大殿内,契丹王坐在宫殿正中,台下时跪着的群臣,个个威风凛凛。威武雄壮。

契丹王很谦虚地说:众爱卿,你们看,我们大契丹国建立后,下一步应该如何呀!今天大家给寡人出出主意。

殿内众臣僚相互交流眼神,谁也没有吱声。

契丹王进一步启发说:大家是不是愿意继续过着这住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呀?是不是过不惯中原定居生活呀?是不是满足于有自己的国家就不愿意打打杀杀啦?

此时一位大臣说话了:陛下,只要你有心雄居天下,我们就敢马踏中原,饮马黄河,直取大梁。

群臣僚齐声道:对!陛下,只要你由此心,我们就会赴汤踏火在所不惜。

甲:万岁,您下令吧,您指向哪里,我们的马蹄就踏到哪里。

已:唉,我们这个地方太苦了,冬天严寒地冻,春天黄沙漫天,还是中原好。

契丹王笑道:中原要是不好,那还会能成为兵家争夺的地方,得中原者得天下,这是祖辈传下来的。

丙激动的说:万岁,那你就下令吧,直奔中原,饮马黄河。

丁:干脆饮马长江,直奔建康,据说长江以南美丽像一幅画。

契丹王笑道:诶!也不要太心急了!一嘴吃不了一个胖子,中原人也不是好惹的。

甲:陛下,南下中原是第一目标,你就下命令吧!

契丹王:众爱卿不要着急,我是看看大家有没有南下中原得意思和决心及胆量,至于什么时候直取中原,还要从长计议。



画外音: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叛后唐自立,事先向契丹国求助。此时,契丹国经过多年发展,内部已经完成统一,正寻求向外扩张的机会,正好得到石敬瑭得请求,真是天赐良机,于是举兵南下......

辽天显十一年,公元936年11月。38岁的辽太宗在晋安帐内接见45岁石敬瑭。

大帐内,辽太宗正襟危坐,卫兵站立两旁,石敬瑭跪在帐内辽太宗面前。

辽太宗看看石敬瑭,喜笑颜开的说:小子,我三千里而来,一仗而胜,应该是天意吧!我看你气宇不凡,应该领受南边的土地,世世代代做我的藩臣吧!

石敬瑭:我绝不负父皇的期望。

辽太宗:小子,那你拿什么回报我呢?

石敬瑭掷地有声:燕云十六州!

画外音:随后石敬瑭被册封为大晋皇帝,与辽太宗约为父子,公元937年(天显12年)石敬瑭很守信用,派遣使臣去契丹表示愿意将燕云十六州贡献给辽国。从此,燕云十六州纳入辽国的版图,幽州(北京)成为辽国的南京。当年辽太宗38岁,石敬瑭45岁,于是给后人留下忌讳45岁的话头。



幽州郊外的田野上,几个衣衫褴褛的农民在咳声叹气的聊天,身边放着几个镢头。

甲生气的地说:这堂堂大汉族是不是没有人了?让一群野蛮的胡人管辖咱。

已:这都怪那个契丹国的儿皇帝石敬瑭,要不是他想做儿皇帝,咋能把我们出卖给契丹人。

甲:这说来说去还是因为大汉族没有人,要是大汉族有个汉武帝和唐太宗那样的英雄好汉,料他那契丹老儿也不敢欺负咱大汉无人。

已不服气的说:即便没有汉武帝和唐太宗那样的英雄好汉,要是不出一个石敬瑭,我们也不会被一个野蛮的族群部落欺负。

甲:嗨!啥也不怪,都怪我们中原好,四季分明,民风朴实敦厚,他们那些胡人野蛮人一直盯着中原不放,主要是我们这中原土地肥沃,沃野千里,谁不眼气呀?

一直没说话的已(老翁):是啊!长城以北,尤其是往北再远一点,那飞沙走石,杂草纵生,冬天寒风刺骨,简直没法生存,因此一直想进入辽阔的中原大地。

丁(年轻人):唉唉!看着人的东西好就想争啊?

已:可不是咋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是这样的。看不见牛羊争草吃吗?

丁想了想:嗯,就是这个理哈!

甲:要想保住自己的东西就得身强力壮,没有力气就的挨打。这胡人一直侵犯中原,主要是中原没有英雄好汉。

已:关键是出了叛徒,要不是出个石敬瑭把我们出卖了,把燕云十六州拱手送给契丹人,我们咋会受鞑虏欺负?

戊(白发老翁):嗨!咋说呢?他石敬瑭是什么东西?他有啥资格出卖燕云十六州?国家江山也不是他的。江山不姓石,他也没有国可卖,卖不卖也由不得他,别说他不是汉人,不是中原人,即便是是汉人,也没资格出卖江山社稷。

丁(年轻人):喂,咋越说越糊涂,我咋不明白呀?你说什么?石敬瑭不是中原人?

戊:哦,据传石敬瑭并不是中原汉人,而是具沙陀的突厥人一部,血统来历不明,后来成了一个后唐小朝廷的一个将领。

丁:怪不得出卖燕云十六州不心疼。

甲:行了行了!别瞎操心了,这是犯不着我们这些草民操心,还是听天由命吧,该回家吃饭了。



画外音:自从燕云十六州划为辽国版图后虽几易其主,几百年间汉人王朝多次想夺回这地区,但此时的燕云十六州已成为难啃的硬骨头,几次出兵无果而罢。



场景画面:中原大地,烽火连天,一个个村落被战火摧毁,烟雾缭绕。一阵战马过后,留下一串串“塔塔塔塔”的马蹄声和被践踏而死的尸体,尸体中有古稀的男女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以及还在襁褓中的孩童。乱尸中偶有奄奄一息和一息尚存的老人在呼号“苍天啊!这乱世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头啊?”呼喊罢,举起的一只手无力的落下,随后一命呜呼!

一群兵在一个村子里烧杀奸淫之后,看着散乱的头发的女人一边哭泣一边穿衣系扣子,大兵们在一边奸笑,

几个兵痞在村子里抓鸡抓羊,有的背着鸡鸭,有的背着羊,有的牵着猪和牲口扬长而去…..

(字幕)画外音: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中原大地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共五十三年的五代乱世,中原大地百姓经历了战乱之苦,一边饱受不断改朝换代带来的苛捐杂税之困,一边饱受北方契丹人马踏中原带来的徭役之累。



场景:东京汴梁西北陈桥驿。

公元906年正月,陈桥驿兵营内,赵普等谋士把事前准备的黄袍硬是给大将军赵匡胤穿上,赵匡胤半推半就的说:这……这…..这不是让我为难吗?

赵普规劝:皇上,您就别谦让了。

赵匡胤:哎哎哎!这咋就喊上了?

谋士甲:皇上,眼下天下一片混乱,将士们整天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说不定早上吃饭,晚上能不能吃饭,谁给一个孩子卖命卖力呀?您在后周德高望重,柴王死后这位子本来就应该是您的。

赵匡胤假谦让道:我和柴王情同手足,这样做岂不是陷我于不义啊?是不是有乘人之危啊之嫌啊?

赵普:嗨!皇上,这后周您不出面支撑大局,也要和其他王朝一样被别人取代,这是早晚的事,这也不是您的本意,回去后好好对待他们母子就行了,您也没有必要自责。

赵普说罢,建议班师回朝,赵匡胤下令:班师回朝。

将士甲:不是契丹人入侵,我们要迎敌吗?

赵普笑道:叫你回去你就回去,你是不死不甘心咋的?

将士挠挠头有点不解,将士乙说:如今后周换了主,那契丹人听说后早已经吓得屁滚尿流了。

将士甲疑惑地说“这么快!”

赵匡胤下令:班师回朝。

随后,整个人队伍浩浩荡荡从陈桥驿班师回朝。



画外音:公元960年,赵匡胤密谋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大宋后,面临的局面并不乐观,一是北方的契丹国大辽政权对中原虎视眈眈,二是南方的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包括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赵彦徽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隔窗内两人交谈的影子清晰可见)



画外音:这位篡人之国的皇帝,开国之初,为了避免陈桥兵变的故技在自己身上重演,一是采取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功臣的兵权,二是确立了“抑武文功不足以戡大乱……..



龙亭内:赵匡胤坐在龙椅上,慕容延钊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十一岁的周保权继位。衡州刺史张文表乘机兵变,占领潭州(治湖南长沙)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十州兵以助湖南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继冲降周行逢溯长江西进…..一路长途奔袭的大宋军队



画外音: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唯南汉主刘鋹拒绝附宋刘鋹降,南汉灭亡……



场景:辽国控制区内,拒马河滚滚河水…

拒马河对岸,辽将耶律希达和统军使萧讨古在沙河(拒马河)布放,没等布放完毕,宋军在傅潜、孔手正带领下,杀声四起,将援军消灭在拒马河水涡和岸边,生俘500余人,似落汤鸡一般。



六月二十一日,宋军兵马将涿州围住,涿州判官随以城来降,宋军兵不血刃,岐口关落入宋军手中。

画外音:宋太宗建功立业心切,人马还未得到休整,连夜长驱直入,六月二十三日,宋军包围了幽州(北京)城。

黎明时分,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引兵退入胜口(昌平),耶律西大挂起青旗,佯装溃败,

宋军冒进进入埋伏圈,一路了兵从侧背抄袭。

宋太宗看势不妙,下令道:我们被包围,停止进攻,退守城南。

宋军狼狈不堪,辽军一路厮杀…..

清沙河北(辽军营地)耶律斜軫对一兵说:我们侥幸取胜,守得住一时,守不得长久,马上向幽州求援。

辽兵:是!



城南宋军营地:

宋太宗亲自部署:各位将军,能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在此一举,有没有信心?

齐声:有。

宋太宗:一部兵力监视耶律斜軫,定国军节度使宋渥攻南面。

宋渥:是!

宋太宗:河阳节度使崔彦进攻北面。

崔彦进:是!

宋太宗:彰信节度使攻刘遇攻东面。

刘遇:是!

宋太宗:定武节度使孟玄哲攻西面,

孟玄哲:是!

宋太宗:这样对幽州城形成四面包围之势,不愁拿不下一个区去幽州城。

孟玄哲:这样,形成包围,不渴死也得饿死,幽州不攻自破。

宋太宗;欸,不可大意,辽国也不是呆子,也不会白白看着幽州城被围困。

宋渥:万岁所言极是。



画外音:在宋军强大的攻势下,幽州城内人心浮动,周围辽军据点重镇纷纷倒戈。

场景:顺州节度使辽建雄派使者送来降书,愿意投降大宋,说;中原王朝早该北伐,我们已经备了粮草支持宋军。

宋太宗:回去告诉节度使,收复幽州之后,官升三级。

使者:谢万岁!



次日,顺州知州刘挺素来到宋军驻扎地表示叛辽降宋,并说‘哎,中原王朝把我们这一代汉人撂倒这里不管了,我们日夜期盼早一天归顺中原王朝。

宋太宗喜笑颜开:这不是来了吗?这些年一直纷乱,战火不停,没有人能够驱逐鞑虏,恢复中原王朝。



又次日;辽国蓟州知州刘守恩来降,使者跪拜:知州早愿望归顺大宋。

宋太宗:行了,平身,哈哈,幽州已成为囊中之物。幽州已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场景;宋军驻扎地,老百姓纷纷解囊相助,有的牵着牛,有的用车送来杀好的猪肉,羊肉,鸡蛋、鸡、鸭、鱼等慰问品,宋军将士大受鼓舞。

幽州城外,宋军大军压境,攻城开始,声势浩大,锣鼓喧天,飞箭如雨。

忽然,契丹铁林都指挥李扎、鲁存率部下出来投降。

宋军驻扎地,宋太宗洋洋自得地对潘美说,这幽州(燕京)马上拿下,我封你幽州知府咋样?

潘美:谢主隆恩!

宋太宗:先别急,等拿下来再谢主也不迟。



辽国朝内,群臣听到幽州被困,无不大惊失色。个个惊呆的样子。

辽景宗(耶律贤):宰相耶律沙、大将耶律休哥听令!

耶律沙:臣在。

耶律休哥:臣在。

辽景宗:你们二人马上帅部下增援。

耶律沙:是

耶律休哥:是

幽州城下,宋军全力攻城。

辽朝守臣韩德让极力抵抗。杀声四起,尸体遍地……

画外音:七月六日,耶律沙帅部下先抵达幽州,宋军急忙调围城部队迎战,

两军在城外高粱河(北京西直门)展开激战…..

宋军士气凶猛,辽军招架不住,蘸至傍晚,夕阳西下,耶律沙引军败退,宋军乘势追击。

忽然耶律休哥率骑兵飞奔而至,宋军不知众寡,不敢冒进,退至高粱河畔布阵抵御,此时,宋军已经人困马乏。



场景:夜,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軫合军乘夜色分两路向宋军发起攻击。顿时杀声四起。契丹铁骑一人三匹马冲向宋军阵地,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宋军士兵被砍死砍伤马蹄践踏而死不计其数。宋军营地一片狼藉。

幽州城内辽兵一看援军一到,精神为之振奋,开城门列阵,四面鸣鼓,猛攻宋军阵地。

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军溃退,死者万余人。



黎明时分,宋太宗在混战中腿上中了两箭,在众将士的护卫下乘驴车向南狼狈逃窜。

耶律休哥也受重伤,不能骑马,只是坐车追宋太宗至涿州停下车轮,坐在车上忍受剧烈疼痛:“放这宋太宗老儿一马,回去!”



画外音:辽国为了报大宋灭掉北汉之恨和北犯幽州之耻,同年九月底,辽军进抵满城集结,被云州观察使刘延翰打的落花流水,为防辽军再犯边境,命原北汉投诚名将杨业委以代州知州部署边境驻防,归潘美统一指挥。



场景;(980年3月)辽军十万大军犯境,直逼代州雁门关,杨业帅数百骑兵与潘美大部队合计,辽朝驸马侍中萧咄李被斩于马下,都指挥使李重诲被俘。李重诲心疼的摇摇头表示惋惜。

画外音;经过一番较量,宋太宗权衡利弊,认为北疆防御已经趋于稳定,宋辽两国势均力敌,收回燕云十六州并非易事,只有等待时机成熟。于是班师回朝。

场景:宋军兵马浩浩荡荡班师向南……



字幕:公元982年四月,辽景宗耶律贤带病率将是人马越境南侵,兵马长驱直入。

场景:双方于满城(河北保定)交战,辽军大败,丢盔下架,一路奔跑,





辽朝宫殿内,辽景宗奄奄一息:有气无力地断断续续地说“大宋不是好惹的的主,以后不要真的较量,以攻为主…..”话没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画外音:公元982年(辽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耶律斜轸…….

没等韩德让说完,萧太后说:直取中原一事以后再议,眼下皇上刚刚即位,被周世宗夺走的瀛、莫二州还没收回,大宋对燕云十六州虎视眈眈耿耿于怀,那大宋也不是等闲之辈,退朝!



后宫内,汉人韩德让搂住萧太后亲昵一下,萧太后正色道:说正事。

韩德让:是!

萧太后:你仔细说说不能对中原用兵的理由。

韩德让:这是明摆着的事,你比谁都都清楚。

萧太后:我想听听你的高见。

韩德让想了想:嗯,现在储王宗室二百多人拥兵自重,皇上年幼,你又是女辈,一旦用兵就会涌现一批赫赫战功的功臣,这些功臣一旦坐大,就会居功自傲,功高震主,不把年幼的的皇上放在眼里,皇上能不能驾驭得了?你心里清楚,现在最好的策略是以攻为守,不断骚扰中原,迫使他归还瀛、莫二州,用以他们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野心。

萧太后哈哈大笑:英雄所见略同,来,赏你一个!(把嘴伸向韩德让)韩德让立刻紧紧抱住萧太后滚趴在床上。



场景:宋庭万岁殿内,文武大臣各自立两旁,太监大声传到:雄州知州贺令图求见!

宋太宗:准见,

贺令吐毕恭毕敬走进万岁殿。

宋太宗:有何奏章?请呈上来!

贺令图呈上奏章说:启禀万岁,契丹国主年幼,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母后专权,男宠韩德让用权,宗室多有微词,正是对辽用兵大好时机,边疆守将具有此意,让我带言请战。

宋太宗;将军所言极是,正合我意,不收回燕云十六州,我睡不着觉。



字幕:986年(雍熙三年)正月,宋军兵分三路,天平军节度使曹彬为主帅,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副将,彰化节度使米信为西北道部署,沙洲观察使杜彦圭为副将,率十万主力军分路而行,出雄州向幽州进发牵制辽军主力;靖难节度使田重进为统帅,自定州飞狐口直取蔚州;西路,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主帅,杨业为付帅,统兵出雁门关,攻取关外诸州。中西两路攻下目标后,与东路军合围幽州。



场景;三月,东路军长驱直入,占领了岐口关,涿州,人马欢腾。

中路军占领了灵丘(山西)、尉州(山西)

西路军连克寰州。朔州、云州(大同)应州(应县)

画外音:三路军马正要合围幽州时,萧太后母子的援军一驻扎在涿州,宋辽军队交战于岐沟关(河北涞水)

辽军气势凶猛。乱剑飞舞,宋军不敌,用粮草车马环绕自卫,似乎毫无招架之力。曹彬、米信趁夜色突围。渡拒马河时,遭辽军追击,死伤无数。



开封宋庭万岁殿内;宋太宗:嗨!算了,曹彬等撤回东京,中路军退守定州,西路军退回代州。



场景;辽国大军挥师南下,所向披靡

画外音:同年七月,耶律斜軫率十万重兵反击,一鼓作气,席卷飞狐、浑源、应州。宋军弃城而逃。耶律斜軫乘胜追击,杀城内吏卒千余人。西路军潘美战败,杨业战死,云州应州朔州复归辽国。辽国稍作休整,与同年十一月,萧太后辽圣宗统兵十万大举南下,横扫代州、邢州、深州、祁州、代州,大肆掠夺、满载而归。







场景:成千上万的劳工在构筑工事,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男女老少挖沟,有的用马车运土,本来平整的土地被挖成沟壑不平的丘陵。沟中被灌进大水。

几个劳工手扶着铁锨在聊天。

甲(青年):这是在干什么?好好地平地挖成沟?

乙(中年男子):嗨!这就你不明白了吧?实话告诉你吧,这一条条沟壑就是为了抵御那契丹人来犯。

丙(老年):哎!这大宋皇帝也够怂包的,堂堂一个中原王朝,经常被契丹人打的丢盔卸甲的。

甲:把平地挖成沟契丹人就不来了吗?

乙:你懂个屁,你的脑子进水啦?那辽兵善于骑马,挖成沟,灌上水,他们就没优势了。

甲恍然大悟:哦!然后不住的点头。



公元991年,万岁店内,宋太宗正襟危坐,群臣跪拜。

宋太宗疑惑的问群臣:诸位爱卿,这自从去年入冬以来至今春半年滴雨未下,百姓不能播种,究竟是何原因?是不是施政有失啊?

甲:启禀万岁,这都是天数所致,天有不测风云,旱涝乃是自然正常变化。

乙;是啊!自万岁登基以来,体恤百姓,减少税负,平反冤狱,真是万民称颂。

丙:对,旱涝自古常事,万岁不必忧心忡忡,也许不久就会喜降甘露。

宋太宗看看寇准

寇准:我不敢苟同大家之言。

甲;那你的意思是?

寇准扫视一遍群臣,故意不看皇上;旱灾乃是朝廷刑罚不公的警告。

宋太宗怒道:你言下之意是朕的过错,以为寡人是昏君不成?随后生气的拂袖而去,转入殿后,寇准向前一把拽住宋太宗的衣襟把宋太宗拉回来“陛下,等我说完你在生气也不迟”宋太宗顾及面子回到位子上。

寇准解释说:万岁,我不是责备您,而是责备他们,你把王丐等叫来,我当面解释,是不少冤枉他们?

宋太宗:准奏,把王丐请来。

不久王丐上朝跪在殿下。

寇准问道:王丐,我问你,淳化二年,朝廷处理两件受贿案,是不是有失公允,受贿千万的王淮仅以杖责撤职,不久又官复原职,受贿情节轻祖吉则被处死刑。王淮是你的哥哥,竟敢徇情枉法。有没有此事?

王丐吓得跪在地上魂不附体:臣子罪该万死!

宋太宗:你还有啥说,听候发落!

画外音:这一次寇准当面戳穿王丐的徇私枉法,深受宋太宗器重,随被任命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又改为同知枢密院事、直接参与朝廷的军国大事,时年寇准三十岁。



场景:万岁宫养心殿内,宋太宗半躺在龙榻上,不停地抚摸伤腿。

寇准站在一边:又害足疾?

宋太宗示意坐下:寇爱卿,那咋咋才从青州来呀?

寇准;听说陛下有病,处理了一下公务就赶回来。哎!陛下,是不是旧伤复发?

宋太宗叹道:嗨!那契丹老儿射我一箭,年年复发,一次比一次严重,那契丹老儿也够狠的!哎呦!这一次恐怕……

寇准堵住宋太宗的话头说;欸,陛下不必多虑,腿上不足以伤命,太医自会治愈。

宋太宗话题一转;寇爱卿,我正要问你,眼下也该立太子了,你看谁最合适?

寇准:为天下选择国君,不能与后宫、中官商量,也不能与近臣谋划,应该选择众望所归者为太子。

宋太宗压低声音问:你看襄王(刘恒)如何?

寇准暗喜:陛下,真是知子莫如父啊。既然认为行,就赶快决定吧!不能犹豫了。









画外音:自岐沟关宋军大败后,宋太宗转攻为守,以沟壑沼泽为屏障,阻挡契丹辽兵的铁蹄。可辽军得势不饶人,不断兴兵南下,骚扰中原。公元988年,辽圣宗亲征,连下数城后被宋将李继隆打败,遏制了辽兵攻势。

场景:黎明时分,辽兵驻扎营地内,耶律休哥正用早餐,宋将尹继伦率千余骑兵突袭,发现宋兵,扔下筷子就跑,还是几乎被砍下一个胳膊,一手托住快落下来的手臂落荒而逃。







字幕;公元995年,辽军又攻麟州(陕西神木),由于宋军防范,没有得手,损兵折将而回,997年,宋太宗的剑伤复发病死,宋真宗即位。



宋庭,养心殿内,宋真宗和毕士安聊天。

宋真宗试探性问:听说寇准这个人好刚使其气,很难驾驭。

毕士安:哎!寇准忘身殉国,刚正不阿,秉正嫉邪,故不为世俗所喜,今边境不息,辽寇来侵,正易用寇准为相。

宋真宗点点头:嗯,是个忠臣。



宋庭御花园内,花絮飘香,一群孩子在玩耍,年龄小的在玩跳绳,大一点的在舞枪弄棒,好一番热闹,两个小孩扯着一根绳子。一个孩子在中间调,忽然两个孩子把绳子扥紧很高,中间的孩子摔了一个嘴啃泥,引起孩子们哈哈大笑,宋真宗在一边赏景,一边看书,偶尔看看孩子们的童趣,忽然发现孩子趴在地上不起来,慌忙把孩子拉起来,看见孩子一身泥巴,牙龈还流出血来,于是对孩子们说:放着书不读,总喜欢舞枪弄棒的,都回去吧!以后好好读书,不要玩枪打架了。

一个孩子说:读书有什么好?

宋真宗拉住这孩子说:你说什么?读书有什么好?这你就不懂了,你小小年纪要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小男孩摇摇头:俺不懂。

宋真宗:嗨!那我告诉你,那就是读书可以升官发财,可以去一个美丽漂亮的媳妇。

一群孩子然大悟:哦,之后害羞的哈哈大笑着走了。

宋真宗:真是天真无邪,还是孩子们幸福,没有尔虞我诈的烦恼,随后拿起书本看起来。



字幕:公元999年,辽军大举南侵,在宋边境不断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居民带来巨大灾难。

场景;宋边境镇、定、高三路都部署傅潜城外辽军不断骂战,逼迫宋军出城迎战,城内傅潜闭门不出。

部下甲向傅潜请战道:契丹小儿欺人太甚,他欺我大宋无人,憋人但求一战,以报效朝廷。

傅潜骂道:你是活够了还想找死呀?脑袋长在自己的颈上,何必送给别人砍,我不出战是为了你们性命,不知好歹,况且那辽军凶狠彪悍,我们岂是他们的对手?

宋大将范廷召反驳道:我们身为大宋命官,这样面对胡人不敢迎战,是不是有失尊严,活的是不是有些窝囊,大丈夫宁死不辱,如此被胡人耻笑,岂不愧对朝廷。

傅潜:那就给你8000人出城迎战吧,我不是胆小,而是不是那契丹人的对手,这些年我们没少吃败仗。

范廷召:8000人太少!出战没有把握。

傅潜:到时候给你派援军助阵。

画外音:宋廷召心里没底,又向另一都部署康保裔求助,康保裔欣然应诺,可与辽军交战后,不见了傅潜派人出战,最后坐困战死。



万岁宫:宋真宗拍案而起;立即查办傅潜,处以死罪。

画外音:不久有人讲清,傅潜被宽大处理,贬官流放房州。



场景:曹彬府邸,曹彬病危中,宋真宗到府上探视,曹彬勉强坐起来;万岁,看来老陈不久于人世,借大宋福,老臣不才…..

宋真宗:爱卿不必此言,御医说了,你的病无大碍。

曹彬:我知道万岁宽慰我,

宋真宗:爱卿,眼下,契丹人一直虎视眈眈,不断扰扰中原,我们该如何应对。

曹彬想了想:为天下百姓计,最好是议和,免遭百姓生灵涂炭。

宋真宗若有所思……



曹彬病塌上,一个同僚不解地问道:将军,面对万岁,你何出此言?这不是你的性格啊!

曹彬:嗨!打仗,老子不懂,儿子更不行,当年太宗还历经沙场,真宗虽然仁慈聪慧,可打仗的事更不懂,为了免遭百姓战乱之苦,还是议和为好。



字幕:公元999年,辽圣宗以萧太后坐镇幽州(今北京),辽圣宗耶律隆庆为先锋南下伐宋,途中,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病死,辽圣宗萧太后临哀。



宋庭内。大臣柳开向宋真宗上奏:启禀万岁,辽国耶律斜軫病死,是个好机会,圣上若此时过河北,契丹自当引退,四方无畏不服,在此一举。

宋真宗喜笑颜开:准奏!



场景:宋真宗亲自率军,一路人马浩浩荡荡直奔大名府安营扎寨。



范廷召引一路人马与辽军交战与淄、齐,辽军不敢恋战,杀伤宋军无数,抢掠财务后一路飞奔。



大名,宋军营地,范廷召向宋真宗报:陛下,打败契丹于莫州,夺还所掠老幼鞍马无数。

宋真宗喜笑颜开:还是教训了一下不知高低的契丹小儿,还师回朝!



画外音:公元1001年冬,辽圣宗帅军南下伐宋,宋将王显率军大战于长城口。杀辽军两万多人,生擒辽将铁林。



场景:横尸遍布城墙内外,血流成河,铁林被拘押着走向镜头(特写)

铁林摇头叹道:大意失荆州,大意失荆州啊!

王显;这些年没少占了我们便宜,看来得寸进尺了,这一次让你看看大宋究竟是有人还是没人。

铁林:嗨!



场景:辽军车马装满财物向北撤军。

字幕画外音:公元1002年五月,辽军在泰州向宋军发起攻击,掠夺一些财务而归。为了阻挡辽军骚扰,幽州以南保定至天津一带几百里,成千上万民工挖河掘塘,原本一马平川的平原被挖成泥潭遍地的坑塘来阻挡辽军的铁蹄。





公元1004年春,辽朝大军在萧太后和耶律隆绪的率领下20万大军

一路南下直奔中原,马蹄声声,人马哄哄,势不可挡。

辽军大将萧达凛和萧观音怒攻破遂城后,生俘宋将王先知,随后于望都安营扎寨,司机行事。



宋庭相府,不断有急书送来告知:辽军已经到了定州。

寇准:知道了,不要到处宣扬,蛊惑人心。



又一次送急书;辽军到了望都。云州节度使王继忠战死。

寇准:知道了,不要惊慌,万岁自有妙计。



夜,寇准拿着五封告急书信到万岁殿告知宋真宗,宋真宗很紧张地:据传云州节度使王继忠身亡,如之奈何?

寇准:陛下的意思是什么?

宋真宗;追赠这位烈士为大同节度,并招录四个儿子为官,以安慰为国而战的将士。

寇准:万岁,不要惊慌,你冷静一下想想,王继忠追封之事慢慢再议,也许他还没死,我先回去了处理其他军务。说罢就走。

宋真宗:哎哎!寇爱卿,你还真存得住气,任命你为相,就是让你为朝廷分忧解难,关键时候,你不能袖手旁观。

寇准:万岁,你放心,天不会掉下来,你先考虑考虑,该如何御敌。



万岁店内,宋真宗正襟危坐,面带惧色,殿下坐着副宰相王钦若和签署枢密院事陈晓叟。

宋真宗:诸位爱卿,辽军大军压境,如之奈何?

王钦若(参知政事,):辽军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有吞并八荒之心,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依我之见,放弃汴京,退至金陵避难,以观局势之变。

宋真宗问陈晓叟:陈爱卿,你意下如何?

陈晓叟看看宋真宗脸色:要说安全,还是四川成都最好,一是天府之国,二是有蜀道天然屏障,三是气候适宜。

此时,寇准觐见,宋真宗示意坐下。

宋真宗问寇准:如今辽军气势凶猛,大军压境,我们到迁都那个地方好啊?是成都还是金陵?

寇准一听就十分气急:谁给陛下出的这个主意?

宋真宗:寇爱卿,你也别问谁说的,就说你的意见,看看那个地方可行。

寇准瞅瞅王钦若和陈晓叟:有人想把皇都迁到金陵,有人想把皇都迁到成都,这都是私心作祟,是不是让皇上到自己的家乡避难,一是把几千里大好河山弓手让给契丹老儿,自己凭仗家乡优势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啊?陛下,你不能上当,这是一个馊主意。如果这样就会使大宋江山万劫不复。出这主意的人该杀!

宋真宗:你的意见呢?

寇准:陛下神武,将师同心,倘若您亲征,辽军一定退兵,我军坚守固城,以劳敌军,无论如何也到不了放弃京城南下迁都的境况,一旦放弃汴京,几千里大好河山就会拱手让给辽朝,在想收回那就难了,因为燕云十六州已经成为例子。我们不管到金陵还是成都,那只能是偏安于一隅,岂不是后蜀再现,先帝统一中原又不复存在。

宋真宗:寇爱卿,我心里没底,与辽朝交战有多少胜算?

寇准:那看陛下的信心,只要是你感觉有几分胜算,必定有几分胜算,陛下,只要您出征鼓舞士气,那辽军也没什么了不起。

宋真宗点点头,表示认同寇准的御敌方略。



场景:朔州(山西),辽军被宋军打得落花流水,辽军将士仓皇而逃,后续援军还没到达地点就折头而返,相互踩踏而死甚重,残局惨不忍睹。





瀛洲(河间)城外,辽军集中兵力攻城,萧太后亲自击鼓督战,鼓舞军心。

辽军将士昼夜不停,轮番肉搏攻城,

宋军守将李延渥在城墙上指挥,辽军登墙,被抛下的原木砸下去,乱箭如雨,辽军死者甚众。守军在巨木上泼油点燃,辽军从城墙边沿滚滚而落



画外音:两军相持二十余天,辽军伤三万,死三万,瀛洲岿然不动,辽军灰溜溜从城下撤走……..



辽军帐内:萧太后很郁闷:这是咋回事?难道这一次南下伐宋违背了天意?

正困惑间,忽然有人气喘吁吁的来报,萧太后紧张地问道:又有什么坏消息?

传信兵:不……不…不是

萧太后急不可耐:你不什么呀?慢慢说,没人给你抢。

传信兵:啊,啊,不是噩耗,是

没等传信兵说完,脸色由阴转晴:快说,慢慢说。

辽圣宗:你是让他快说呀还是慢慢说。

萧太后没有理会辽圣宗,而是逼传信兵报告好消息。

传信兵:萧达凛和萧观音奴攻克了宋朝祁州,生俘大量兵马。

萧太后很是高兴:启程,直取冀州、贝州,会师澶州。

萧太后帅军马长驱直入。



场景:一股辽军铁骑狂奔于丘陵沙岗地带,

一条弯路绵延起伏与沙岗土丘之间,两侧埋藏无数彪形大汉,每人手里握有一根绳子,辽军骑兵刚刚进入伏击圈,两旁几十个彪形大汉同时把绳子扥紧,顿时,辽军骑兵个个栽了跟头,埋伏在两旁的宋军及百姓一拥而上,杀的前边倒地骑兵嗷嗷大叫,砍的后边骑兵人仰马翻。



画外音:辽军主力一路南下,攻下德清(清丰)后,步步为营,三面包围了澶州。澶州岌岌可危,宋将李继隆沿四周布放连弩,以待援军。





场景:宋朝大军一路人马在宋真宗君臣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向北挺进……..行至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有报;辽军二十万人马正在从定州向南开来。

宋真宗有点紧张,急忙问寇准:寇爱卿,你心里有底吗?要不,就别走了,还是退兵比较安全。

寇准:陛下,你说什么、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只能前进一步,不能后退一寸。如果要是后退半步,将士们以为你畏惧辽军,有的认为前方打了败仗,军心就会涣散,不败也就败了,千万使不得。眼下我们军民正期盼您御驾亲征,进则士气壮大百倍,退则军心涣散,百姓失望,甚至危及金陵不保。

宋真宗很不情愿地说:那好吧,继续进军。



宋军行进澶州城外,两旁将士百姓看见皇上的黄龙大旗,知道皇上亲征了,两旁高呼万岁!一时间士气大振。



场景:一条河流(黄河)把澶州一分为二。

俯拍:南城大,北城小,宋真宗君臣安营南城。宋军主力布防北城。

南城外,宋真宗对寇准说:寇爱卿,这天寒地冻的,我看就驻扎在在南城吧!

随军大臣甲:是啊,就在这里吧,只要军民知道皇上御驾亲征,就会士气大振了。

乙,对,为了陛下的安全起见,就驻扎在这里吧!

其他随军大臣齐声说:对,就在南城驻扎吧!



寇准:将士们在北城浴血奋战,皇上亲临,会极大地鼓舞士气。

武将高琼:陛下如果不过河,河北百姓如丧考妣。

枢密院事冯拯:你敢对皇上鲁莽无礼!

高琼:你冯拯凭文章升为两府大臣,今敌骑当前,何不赋诗一首退敌?说完命士兵驾驭车马向北驶去。宋真宗无耐坐车随行,过了黄河。



宋真宗所到之处,军民皆呼万岁!军心大振。



北城城墙,宋真宗在寇准等诸位大臣和将军的陪伴下登上城门楼,城内外看见黄龙大旗,山呼万岁,震耳欲聋。



场景:城墙上,寒风刺骨,雪花飘舞,有人给宋真宗送来貂皮大衣和皮帽,被宋真宗拒绝:将士们浴血奋战,舍生就死,我岂能穿皮衣皮帽。

城墙内外又是一阵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场景:寇准:皇上,您御驾亲征的效果已经达到,你回南城休息吧,我在这里指挥。

宋真宗很高兴的说:寇爱卿,那你就辛苦了,言毕,下了城墙,回到南城行宫。



行宫内,宋真宗命一下属:你去北城看看这寇老西在干吗?

下属:是!



北城墙上,寇准和几位臣僚喝酒,又是划拳又是行令。



城南行宫内,下属向宋真宗报告:万岁,寇准正和知制诰杨亿拼酒量呢。

宋真宗哈哈大笑:寇爱卿还这样存得住气,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城墙上,守军将军李继隆在巡视作战地形。有些士兵连夜守卫有点倦意在打瞌睡,被巡视踢醒,士兵双手抚摸几下疲倦的面部。

一个小军头张环坐在连弩床沿发呆。

李继隆:你发什么呆?

张环:眼睛瞪的有点发酸。

李继隆:眼睛睁大一点,你看看那城墙以外的辽军时刻准备破城。



此时,城外一个高头大马上一个大将军摸样的人耀武扬威,骂骂咧咧:大宋君臣,别侥幸了,拿下澶州是迟早的事,你们既然想战就开了城门决一雌雄,不要当缩头乌龟,否则,干脆投降,我大辽包你们高官厚禄,荣华不尽。



城墙上有人回应:契丹老儿,大冷的天,快滚回去吧,这样耗下去,不是冻死也是饿死。

萧达凛正想与城墙上之人搭话,城墙上的张环闭上一只眼睛,瞄准萧达凛连发几弩,正好射中萧达凛面部头部太阳穴。萧达凛应声落马,辽军慌了神,急忙把萧达凛太灰营地。一时间城墙上宋军欢呼雀跃,高呼万岁,李继隆走回来向张环举起大拇指;好样的!哎!这家伙能死了吗?

张环得意的样子:你是想让他死还是让他留一条狗命?

李继隆上去一拳:臭小子,别得意。

张环:都是要害部位,靠什么死而复生,你们就等他们发丧吧!城墙上又是一阵高呼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场景;澶州北城不远处,辽军阵营。一群人抬回一具尸体,萧太后看见萧达凛已死,痛苦不已、声泪俱下,辍朝五日,不在与宋军交战。





澶州南城行宫,宋真宗哈哈大笑:萧达凛毙命,我要好好奖赏一下那个张环,官提三级。我也到北城门看看。

臣下;万岁英明,赏罚严明,何愁不能横扫燕云十六州!



场景;澶州北城门楼上,宋真宗巡视守卫将士,忽然有人押来一个辽军间谍,问李继隆如何处理。

李继隆看看宋真宗,宋真宗说:教训一下城墙外的辽军,将军,你看处理吧!

李继隆下令:斩首示众!

间谍求饶:放了我吧!

一个兵士一刀将人头砍下,把人头扔下城墙,辽军士兵胆战心寒,吓得不敢睁眼。



辽军营地,大帐内,一具尸体又抬进来,萧太后惊惧万分,有强壮镇定;这宋朝也欺人太甚:出击数千精兵,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宋真宗,给他一个下马威。



澶州北门楼城墙上,宋真宗来了胆量;打开城门迎战!朕要城墙观战。



场景:澶州城门忽然打开,宋军奔涌而出,大队人马呼啸而出,一时间杀得辽军人仰马翻,四处逃窜。杀死辽军大半,余众遁返。



城墙上:寇准;陛下,你回行宫休息,我来指挥。

宋真宗:那就拜托寇爱卿了!



场景:辽军营地大帐内,萧太后很沮丧,有人建议;太后,大宋斩了我们一元大将,又斩杀一卧底,真是欺人太甚,不如杀进城去,趁他们没有准备,杀进去,俘虏朝廷,灭了大宋。

萧太后:你以为灭了大宋那么容易,眼下我们远离家乡,粮草供给困难,天气寒冷,于我们不利,还是议和为好。



宋真宗行宫内,宋真宗:辽朝派人相议和。寇爱卿,你意下如何?

寇准说:我不主张以和,应该乘胜追击,趁机会收回燕云十六州。这是边境将领杨延朗的请战书,要求请战,趁辽军北撤,断其后路,收回幽燕数州。



此时宋真宗脑海里浮现出曹彬临死前的遗言“议和”的情景,于是说:为了免遭百姓生灵涂炭和战乱之苦,既然辽军有议和之意,那就议和吧。



寇准:那派谁为使节去辽军会谈呢?

宋真宗:曹利用胆大心细,就让曹利用出任使节吧!

寇准点点头表示同意,其余大臣便是认可。

宋真宗:宣曹利用觐见。

曹利用进入行宫;鄙臣拜见万岁。

宋真宗:辽国主张议和,朝廷选你为颐和大臣。

曹利用:在下一定不辱使命。

宋真宗;你把握住,金帛可以给他们一些,土地不能割让。

曹利用:在下记下了!

寇准:记住,辽国侵占的土地能要回多少要多少,他们再要土地,绝不答应。

曹利用:鄙臣不敢妄自做主。





场景:城北辽军营地大帐内,萧太后和大将韩德让并肩坐着,辽圣宗坐在下首,萧太后风韵犹存。



萧太后:大宋使臣,你们的皇上是否有诚意,若有诚意,那就你们周世宗在位时夺走的瀛州、莫州归还给我们。

曹利用据理力争:那瀛洲莫州本来就是我们的,咋咋要归还给你们,周世宗夺回瀛。莫二州,那是物归原主。

萧太后:你们大宋才建立几年,咋咋就成你们的了?

辽圣宗;是啊!你们宋朝建国几年啊?

曹利用:你别管宋朝建国几年,五代也好,十国也好,都是大汉后裔,我们继承的是大唐王朝的江山社稷,你们是游牧部落,野蛮民族。

辽圣宗:咋说话了?还自称孔子教化民族,咋能如此没有礼貌?

曹利用:对不起,我的意思是你们与我们不是同根同祖,你们的祖根在在大漠,在荒凉的草原。因为唐末大乱,你们趁乱攫取了我们大片大好河山,幸亏周世宗夺回瀛、莫二州,要不是周世宗英年早逝,那燕云十六州也早已归还大宋了。

萧太后哈哈大笑:有气魄,有志气,那你们已经经历了三个皇帝,咋咋不把十六州夺走啊!

曹利用:不是不想夺回,早晚有一天,大宋的版图上会标示出燕云十六州的名字。

辽圣宗;那就拿人头来换。

曹利用:你放心,会的,会有这一天的。

萧太后:这样吧,给你也说不清楚,你也没有这个权利,你也不敢做主,我派人跟你去直接面见你们皇上,他会同意归还瀛。莫二州的。

曹利用:好吧,那你等着我们皇上收回燕云十六州吧!





场景:澶州宋真宗行宫,群臣与宋真宗一起议事。

曹利用啼啼地笑。

寇准:有什么好笑的?

曹利用:嘿嘿!我们民间所传果然不假,那萧太后与汉人韩德让就是有一腿。

宋真宋:你咋看出端倪?

曹利用:嗨!萧太后风韵犹存,好风骚啊,他和韩德让坐在一起,辽圣宗和群臣坐在下首,这不是明白着吗?两人还是不是递眼色。

寇准;行了,说正事。

宋真宗:他们提了什么条件?

曹利用:他们没说要金银财宝和匹绢,只是想要回瀛、莫二州。

寇准:那免谈。你咋说的?

曹利用:我向他提出要回燕云十六州,他们不答应。

宋真宗:他们肯定不答应。

曹利用;他们说我们建国没几年,瀛、莫二州根本不是我们的,更不说燕云十六州。我说,我们是大唐汉人后裔,他们才是大漠的游牧部落,应该滚回大漠草原去。

宋真宗;说得好。让他们的使臣进来。

曹利用:辽朝使者韩杞觐见皇上。

韩杞进来:拜见皇上。

宋真宗:免礼。说吧,你们皇上什么要求?

韩杞:皇上和太后说了,我们议和的条件是,要回周世宗夺走的瀛、莫二州以及南关地十个县。

宋真宗:这条件免谈,这一次不谈燕云十六州就是给你们面子了,还想要回南关地,回去告诉你们主子,根本别打这个主意。

寇准:议和是你们提出来的,如果不同意,兵戎相见。

宋真宗:你先下去吧!

韩杞退出。

寇准;陛下,这一次是他们受到重创,他们没有心思再战,不辱趁机会要回燕云十六州,不但钱帛一点不给他,还要他俯首称臣,可以百年无战事,不然,数十年之后,辽国又生是非。



宋真宗想了想;哎,这样拉锯战何时能结束,谈不拢打起来又是生灵涂炭,百姓还要饱受战乱之苦,我不忍心看见荼毒生灵。曹利用!

曹利用:是。

议和底线不得超过岁币百万为限。

曹利用;臣不敢擅自做主。

宋真宗;就这样吧!



臣僚陆续走出行宫,寇准低声对曹利用说,你到我营帐一下,曹利用跟随寇准来到寇准营帐。寇准说;虽然皇上答应岁币百万,如果你复命时超过三十万,我就宰了你.”

曹利用:我也不会拿着胳膊往外撇,你放心吧!

寇准:这我知道,怕的就是你把握不住。我的话你不能告诉皇上,不然也没你的好果子吃。

曹利用;你放心好了,我不会丧权,也不辱国。

寇准:我等你佳音。



曹利用和韩杞回到辽军营地。

萧太后;后晋割让南关之地,周世宗夺走,应该归还。

曹利用:晋、周之事,本朝不知,这是祖先留下的,想要回南关之地,你找前人,我们继承的是祖先的领土,近则后周,远则大唐,追及久远则炎黄大帝。实话告诉你吧,别说领地,就连金帛岁币之事,我都不知道皇上答应不答应,至于南关地之事,想就别想,我也不敢给皇上提及此事,不然有杀头危险。

辽国正事舍人高正始:我们大辽引兵马而来,为的就是恢复故地,如果只是得到一些金帛回去,回去岂不愧对国人?

曹利用白了高正始一眼:哈哈,笑话,我们把南关地给你,我们的皇上怎样给百姓交代?再说嘛,南关地本来就不是你们的,还有燕云十六州都是石敬瑭割让的,要不会也是一块大宋一块心病。

萧太后:燕云十六州不是从和你手里拿来的,是石敬瑭拱手送的,南关地是周世宗夺走的。

曹利用:南关地本来就是我们汉人的,不是夺走,而是物归原主。这些事就别说了,如果说的太远,十年也说不清,就说眼前的是吧,看看怎样结束这场战争?



萧太后:就这样给点岁币就算完事,是不是太轻巧了?

曹利用:不是您是否为辽国打算,如果坚持要地,两国兵祸不息,对谁也没好处。要不,耗下去,我们也耗得起。

萧太后不死心:这样吧,你也做不了主,我派人再一次见见你们的皇帝,复议一下议和条文。

曹利用“你可以派人去,不过,去也是白去,不信你试试。



澶州南城行宫:宋真宗在对辽使者发怒:要回南关十个县,想也别想。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不要回燕云十六州就是给你们面子了。

寇准:真不行,战场见!辽使者灰溜溜走了。我还要告诉你,眼下大宋也不是当年,我们有充足的实力以你们交锋,太祖时期也就做了充分准备,几十年封桩库,有点是金帛,真不行动用闲散力量,让他们杀一个契丹勇士,奖赏二十匹绢,你们十几万将士,我们二百万匹绢就打发了,不用朝廷一枪一刀。

辽使者(高正始)嘿嘿一笑:试用下三赖手法。

寇准:战场那还有光明正大?尔虞我诈吗?你们要是光明正大,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家乡,而是千里迢迢跑到中原杀人放火、鱼肉百姓?

辽使者:这都是皇上之间的事。

曹利用训斥道:那你还啰嗦什么,回去复命就是了。

辽使者:也是这个道理。







场景:大帐内,谈判桌上周围坐着双方谈判人员,一边是辽国,一边是宋朝人员。

双方经国讨价还价,曹利用说:经过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协议,为了两国不发生战争,也是为了T恤辽国子民,大宋愿意每年给辽国一定的岁币,以补偿辽国。

辽使者:你说什么?谁是子民,我们是平等的。

谈判搁置起来,

曹利用;我向万岁回报后再说,谈判停止。



澶州行宫:寇准和宋真宗哈哈大笑,宋真宗说:我比辽圣宗大不几岁,就以兄弟相称吧!

曹利用:本来想虎过去,不知道他们这样认真。

寇准:那就按陛下的意见办,一条,领土一寸也不能退让。

曹利用:这我知道。



场景:谈判桌上,双方对峙着。

画外音,经过双方拉锯战,几经回合和讨价还价,终于达成如下盟约: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





河南省濮阳县作家协会集体创作2014年,12月10日第一稿。



































1







献花(0)
+1
(本文系黄世平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