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追梦感悟德意志极致古典之美
莱比锡、德累斯顿、柏林,三座城市位于德国东北部,在地图上可以连成一个三角形,三者相互车程都是2-3小时左右,适合自驾旅行。作为德国首都的柏林自然不用说,它有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沉淀,是德国最热门的旅游地。而喜爱古典文化的朋友同样不该错过莱比锡和德累斯顿,这两座城市蕴含了太多惊喜。
全程使用佳能EOS6D拍摄,携带了广角变焦镜头和几支大光圈定焦镜头。另外由于有教堂拍摄计划,我还携带了一支超广角定焦镜头。大光圈定焦镜头很好地帮助了我在弱光环境的拍摄,方便各种抓拍和不能使用三脚架的场合。·唯美梦幻的莱比锡之夜莱比锡,原东德的第二大城市。这座城市,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安静,尤其是在这个有云彩的黄昏和夜晚。
焦距: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800?曝光时间:1/125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莱比锡的街道。黄昏降临,华灯初上,远处橙红色的晚霞渐渐散去。在这样的时段走在街上,可以完全地放松身心,享受一方宁静。
焦距: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1250?曝光时间:1/6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夜幕初临时的德国联州最高行政法院。这里原为德意志帝国最高法院,1933年2月27日,震惊世界的“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在此审判德共领导人季米特洛夫。
焦距:1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400?曝光时间:1/20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精妙的建筑,细节也是非常迷人。我换上长焦,走到远处,远远拍摄建筑顶部的女神雕像,将她与月光、前景的树叶放置在同一幅画面中。
焦距:1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2500?曝光时间:1/2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建筑的细节与隐藏在乌云中的明月。当时乌云密布,月亮时隐时现,很少露出全貌。于是先构图好,然后等待月亮从云层中露出时迅速按下快门,颇有光明冲破阴暗的感觉。
焦距:24mm光圈:f/8.0ISO感光度:320?曝光时间:1/32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黄昏,莱比锡郊外的民族大会战纪念碑,一座宏大的纪念碑,平静得像镜子一样的水面。这座纪念碑高91米,是目前欧洲现存的最大的纪念碑,纪念著名的莱比锡战役。·巴赫长眠之地:圣托马斯教堂和许多教堂一样,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也曾经在二战中被炸受损,战后重新修建。这是一座典型的后哥特式建筑,高68米。而今,这座教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他们为一位古典音乐家而来——圣托马斯教堂是巴洛克时期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巴赫供职27年之久的教堂,这里也是巴赫长眠之地。在1723至1750年间,巴赫在圣托马斯教堂长期担任管风琴师兼合唱指挥,他创作的《马太受难曲》等名曲均在这里首演。?
焦距:50mm光圈:f/8.0ISO感光度:640?曝光时间:1/5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圣托马斯教堂,人们安静地坐在长椅上。用14mm的超广角,拍摄哥特式教堂独特的空间结构,由于超广角的特殊性,后期很难进行二次构图,前期一定仔细选择角度,机位可以稍微低和斜一点,尝试寻找合适的角度。
焦距:1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1250?曝光时间:1/16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用长焦拍摄教堂里管风琴的细节。在阳光能够射向管风琴的时段拍摄,突出管风琴的光影和纹理。
焦距:50mm光圈:f/8.0ISO感光度:800?曝光时间:1/6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正午的阳光射入教堂,光影斑驳,许多游人慕名前来,静静地坐在教堂里。
焦距: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640?曝光时间:1/3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巴赫之墓位于教堂内主祭坛前,上面总是摆放着鲜花,许多游客都会在墓前久久停留,不舍离去。
焦距: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1000曝光时间:1/3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教堂靠近出口的房间里摆放着巴赫时期,托马斯合唱团乐队的乐器。·德累斯顿:寒夜的诗歌
抵达德累斯顿时已是夜晚,我看到皎洁的月光下,一大片美丽的巴洛克式建筑紧靠着静静流淌着的河水,宛若一大片水上宫殿,让人不禁感叹——德累斯顿不愧为“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德累斯顿有众多精美的巴洛克式建筑,然而,这座城市曾多次遭到破坏:1491年遭受火灾,1760年遭到普鲁士军队的炮击,1849年在镇压立宪主义者的五月起义过程中城市受损,1945年2月又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很幸运,在人们的努力下,德累斯顿恢复了大部分的美丽。
焦距:35mm光圈:f/8.0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2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德累斯顿的这个有些寒意夜晚也的确美妙至极,如诗如画。
焦距:50mm光圈:f/1.8ISO感光度:1600曝光时间:1/8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德累斯顿的圣母教堂。它曾在二战中严重损毁,只留下一片废墟。两德统一后被重建,重建的教堂有三分之一的石头正是来自原来的废墟,建筑师们尽量都把它们放置在原来相应的位置。
焦距:50mm光圈:f/1.4ISO感光度:500?曝光时间:1/5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自动
路边看地图的男人,他身后的商业街弥漫着欢声笑语。
焦距:24mm光圈:f/9.0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6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自动
德累斯顿歌剧院。它是德国极重要的歌剧院之一,其前身为萨克逊皇家歌剧院。
焦距:1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2000?曝光时间:1/4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自动
夜幕中的“骑士”。使用长焦,寻找合适的角度,将逆光的雕塑剪影和背景的建筑收入同一幅画面中,降低曝光补偿,欠曝拍摄,可以防止背景建筑表面的光芒过曝,并进一步拉暗前景。
焦距:50mm光圈:f/1.4ISO感光度:800?曝光时间:1/25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寒夜亦有暖意。夜色中,街角露天餐厅桌上的蜡烛。用最大光圈虚化背景,将夜色的灯光变成了迷离的光斑,营造梦幻感。·艳阳下的金秋柏林一路向北,到达柏林。柏林位于莱比锡和德累斯顿的北面,与两座城市的车程都是2小事左右。让我没想到的是,此前的行程尚未有明显秋季的感觉,而柏林满地灿烂的落叶,温暖的阳光,浓浓的秋意泛出无尽“德味”,令人心旷神怡。
焦距:1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20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公园里的树林间,有条很长的路是当地人散步、跑步的好去处。仔细寻找光影,在光影变化最丰富的地方等待行人的出现,按下快门。
焦距:1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64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自动
街头散步的人们。由于是逆光,前景曝光正常,背景略微过曝,焦外的黄叶显得非常透亮。
焦距: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200?曝光时间:1/50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自动
自行车与落叶。
焦距:135mm光圈:f/2.0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200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自动
满地的橡子。包括我在内,许多人都以为这是栗子!其实是橡子,它的味道苦涩远没有栗子好,吃多了还会中毒。仔细观察,橡子整体成圆形,而栗子是半圆形的。?
焦距:50mm光圈:f/8.0ISO感光度:250曝光时间:1/5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既然是文化旅行,自然少不了教堂。走进柏林大教堂,其明亮空旷的内部空间让我大吃一惊,宫廷感强烈的金灿灿的华美的装饰与冷峻的建筑外部形成了鲜明对比。柏林大教堂是威廉二世皇帝时期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教堂,作为基督教新教(路德教宗)的主要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分庭抗礼。?
焦距:50mm光圈:f/8.0ISO感光度:400?曝光时间:1/30s曝光补偿:0EV白平衡:手动
华美的穹顶,极致优雅的线条。采用超广角镜头,将相机转60度角,换个不寻常的角度斜着拍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