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王家台秦简_易占_为_归藏_考
2015-04-16 | 阅:  转:  |  分享 
  
年第期

王家台秦简“易占”为《归藏》考

口李家浩

年,湖北江陵王家台号秦墓出

土竹简八百多支,经荆州地区博物馆的同志

初步整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效律,

日书,易占,灾异占。其报导见《文物》

年期刊登的《江陵王家台号秦墓》

一文以下称为“简报”。“效律”、“日书”、“灾

异占”过去都有出土,“易占”是首次发现,所

以特别引起我们对它的兴趣。本文拟就简报

所介绍的情况,谈谈对“易占”的看法。

简报发表的秦简“易占”释文共三条

奎蚕日昔者殷王贞卜其邦,尚

毋有答,而受占巫咸。咸占之日①不吉。

蚕其席,投之裕。蚕在北为犯口

参节日昔者武王卜伐殷,而受

占老考。老考占日吉口

鑫同人日昔考者黄帝与炎帝

战口

此外,简报图一二还发表了两简“易占”的照

片,由于印刷质量的问题,简文十分模糊,现

将能辨认的文字释写于下

羹闭日昔者口口卜口五兵,而

受占口口口

辈大过日昔者口口口卜口口,

而受占口口。口口占之日不吉。口其

口口口口口

从上录五条“易占”释文可以看出,其格

式十分程式化。每条卦辞之前是卦画,原文以

“一”为阳艾,以“八”或“’“”为阴艾,每卦六

交。这种形式的卦画见于包山楚墓竹简如阜

阳汉墓竹简等。②紧接着卦画之后是“卦名

曰”。“卦名曰”之后的文字都以“昔者”开头,

记历史上“某人卜某事,而受占某人”,然后记

“某人占之曰”及判断吉凶的占辞“吉”或“不

吉”。占辞之后是舔辞。古代的霭辞多是韵

语,③例如下录《左传》嘻公十五年文字中的

舔辞,以阳部的“羊”、“盅”、“匡”、“贩”、“惯”、

“相”押韵

初,晋献公笠嫁伯姬于秦,遇“归妹”

奎之“睽”鑫。史苏占之日吉。其惑日

士到羊,亦无盅也女承匡,亦无贩也。西

邻责言,不可惯也。“归妹”之“睽”,犹无

相也。

简文“易占”殊辞也不例外。的“裕”字不见

于字书,根据汉字结构一般规律,此字应当从

“亦”得声”。“化”字也不见于字书。秦汉隶书

“匕”、“瓜”二字形近,④疑此字是“狐”字的误

释。“席”、“亦”、“狐”三字上古音都在铎部。

当我们读到上述形式的秦简“易占”时,

恤李家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三易”之一的《归藏》。

众所周知,“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周

易》。杜子春说《连山》是伏羲易,《归藏》是黄

帝易郑玄却说《连山》是夏易,《归藏》是殷

易。据有关记载,《连山》有八万字《归藏》有

四千三百字,十三篇,篇名有《初经》、《启笠》、

《郑母》、《齐母》、《本菩》等,晋时薛贞、唐时司

马膺都曾作过注。在东汉时,《连山》、《归藏》

二书分别藏于兰台、太卜。《连山》很早就亡佚

了。《归藏》流传到宋代还残存《初经》、《齐

母》、《本菩》三篇,大概到了元、明之际,连这

三篇也亡佚了。⑤值得庆幸的是,在古书中还

保存着一些《归藏》的佚文,严可均《全上古三

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

书》等都有辑录,这里选择其中几条卦辞佚文

作为代表

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泳鹿之野,将

战,笠于巫咸。巫咸日果哉而有咎。

《太平御览》卷七九

昔者女娟笠张云幕,而枚占神

明,占之日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极,平

均土地,和合万国。《北堂书钞》卷一三

二、《初学记》卷二五、《太平御览》卷七八

昔稣笠注洪水,而枚占大明,日

不吉,有初无后。《博物志·杂说上》

明夷日昔夏后启笠乘飞龙而登

于天,而枚占皋陶。皋陶占之日吉。

《博物志·杂说上》、《太平御览》卷九二九

昔者莱笠伐唐,而枚占荧惑,

日不吉。不利出征,唯利安处。彼为狸,

我为鼠。勿用作事,恐伤其父。《太平

御览》卷八二、九一二,《汉艺文志考证》卷一

武王伐殷,而枚占者老。者老

日吉。《博物志·杂说上》

节卦云殷王其国,常毋谷目。

《路史·发挥一》

由于引者的需要,这些佚文大多是摘引,

不是缺头,就是少尾,有的还有脱文误字。尽

管如此,通过参互比较,其格式基本上还是清

楚的。卦辞先记“卦名曰”,如“夷明曰”。

“卦名曰”之后的文字往往以“昔”或“昔者”开

头,记历史上“某人笠某事,而枚占其人”,然

后记“某人占之曰”及判断吉凶的占辞“吉”或

“不吉”。占辞之后是蒜辞。琳辞也多是韵语,

如以职部的“极”、“国”押韵,以鱼部

的“处”、“鼠”、“父”押韵。于此可见,秦简“易

占”卦辞与《归藏》卦辞佚文的格式完全相同,

不同之处只是秦简“易占”的“贞卜”、“卜”和

“受占”,《归藏》佚文作“笠”和“枚占”而已。⑧

不仅秦简“易占”卦辞与《归藏》卦辞佚文

的格式相同,而且秦简“易占”卦辞的一些内

容还见于《归藏》卦辞佚文。就拿秦简、

、三条卦辞来说吧,它们的内容分别见

于《归藏》卦辞佚文、、,唯文字略

有出入。例如的“老考”,作“首老”

的“黄帝”、“炎帝”,作“黄神”、“炎神”。

此外,简报提到的秦简“易占”卦辞中的历史

人物“穆天子”和“界射日之事”,也见于《归

藏》卦辞佚文

昔穆王天子笠出于西征,不吉。

日龙降于天,而道里修远,飞而冲天,苍

苍其羽。《太平御览》卷八五

昔穆王子笠卦于禺强。《庄

子·大宗师》陆德明《释文》

昔者界善射,毕十日,果毕之。

《山海经·海外东经》郭璞注

、可能是同一条卦辞,前者比较全

整,但文字有脱误,后者是意引。根据前面所

说《归藏》卦辞佚文格式,把两者结合起来看,

原文似应当作“昔穆天子笠出于西征,而枚占

于禺强。禺强占之曰不吉。龙降于天……”

疑“穆天子”先误作的“穆王子”,因文义

欠妥,后人在“王”字后又妄增“天”字,遂成为

我们现在看到的的样子。

根据上述两点情况,我们认为秦简“易

年第期

占”就是“三易”之一的《归藏》,与、

与,很可能分别是同一条卦辞。为述说

方便,下面把秦简《归藏》称为简本,把古书中

保存的《归藏》佚文称为传本。

简本《归藏》与传本《归藏》的文字,除了

前面提到的“贞卜”、“卜”与“笠”和“受占”与

“枚占”等不同外,还有个别卦名也不相同。

简本《归藏》卦名,据简报说有五十多个,

其中有重复的,大多与今本《周易》卦名相同。

目前我们知道的简本《归藏》卦名只有十个,

至的“蚤”、“节”、“同人”、“闭”、“大过”

五个,加上简报所说的“旅”、“兑”、“师”、

“丽”、“臣”五个。⑦传本《归藏》卦名见于李过

《西溪易说》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据

之转载。不过马氏据《路史·后纪五》所转载

的“荧惑”、“誊老”、“大明”三个卦名可能有问

题。⑧《西溪易说》说,《归藏》卦名与《周易》卦

名“同者三之二”。饶宗颐先生曾将传本《归

藏》卦名跟传本《周易》和马王堆汉墓帛书本

《周易》卦名,列表进行过比较,⑨除异体字、

通假字和几个有问题的卦名外,大多数相

同,⑩与《西溪易说》的结论是一致的。我们在

这里将已知的简本《归藏》卦名跟传本《归藏》

卦名和传本《周易》卦名,也列表比较于下

简本《归藏》传本《归藏》传本《周易》

师比师比师闭

同人

大过

同人

大过

同人

小过



颐旅节兑离既



颐旅节兑离岑臣旅节兑丽蚕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简本《归藏》卦名跟

《周易》卦名的对应关系,除“师”、“臣”、“旅”、

“兑”、“丽”五个是根据简报所说的外,其他五

个是根据卦画而定的。

上列卦名对照表所反映的情况,大致有

这样五种

一、简本《归藏》与传本《归藏》、《周易》相

同,如“师”、“同人”、“旅”、“节’,、“兑,,。

二、简本《归藏》与传本《归藏》、《周易》为

异体字。如简本“臣”,传本《归藏》、《周易》作

“颐”。《说文》以“臣”为正篆,以“颐”为它的篆

文。

三、简本《归藏》与传本《归藏》、《周易》为

通假字。如简本“闭”、“丽”,传本《归藏》、《周

易》作“比”、“离”。上古音“闭”、“比”二字的声

母都是帮母“闭”的韵母属质部,“比”的韵母

属脂部,质、脂二部阴入对转。“丽”、“离”都是

来母歌部字。音近可通。例如《汉书·翟方

进传》所录王莽《大浩》是依《书·大浩》而作

的,用的是今文。《书·大浩》“予不敢闭”,王

莽《大浩》作“予岂敢比于前人乎”,今文“闭”

作“比”。《周易》离卦《象传》“离,丽也。”六

五交《象传》“离王公也”,陆德明《释文》

“〔离〕音丽,郑作‘丽’。”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四、简本《归藏》与传本《归藏》、《周易》都

不相同。如简本“蚤”,传本《归藏》作“岑霎”,

《周易》作“既济”。据简文“金其席”语,“蚤”似

跟“卷”所从声旁相同。可见简本的“奎”不仅

比传本《归藏》的“岑雳”、《周易》的“既济”少

一个字,而且跟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字的读

音也不一样。

五、简本《归藏》与传本《归藏》、《周易》相

同,但是根据简本的卦画,实际上《归藏》与

《周易》并不相同。如《归藏》的“大过”见于《周

易》,但是简本《归藏》“大过”的卦画却是《周

易》“小过”的卦画。如果不是简本的抄写者抄

错的话,那么简本《归藏》“大过”、“小过”的卦

画和卦名,跟《周易》相反。也就是说《周易》

“小过”的卦画在《归藏》里名为“大过”,“大

过”的卦画在《归藏》里名为“小过”。过去人们

认为《归藏》卦名与《周易》相同的部分,卦画

与卦名都是一致的,如上面提到的饶宗颐先

生《周易》与《归藏》卦名对照表,就是按照这

样的认识排列的。现在看来,《归藏》卦名与

《周易》相同的部分,卦画与卦名并不完全一

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简本《归藏》的十

个卦名,与传本《归藏》不同的就有四个,属于

异体字的一个,属于通假字的二个,既不属于

异体字也不属于通假字的一个。

我们说秦简“易占”是《归藏》,是从它们

相同之处着眼的。如果从上面所说的那些不

同之处着眼,那么秦简“易占”会不会不是“三

易”中的《归藏》,而是《连山》呢对于这个问

题需要探讨。

前面说过,《连山》很早就亡佚了,马国翰

《玉函山房辑佚书》从古书中辑得佚文十多

条,其中有两条佚文值得注意

有冯界者,得不死之药于西王

母,姐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笠于有

黄。有黄占之日吉。翩翩归妹,独将西

行,逢天晦芒,无恐无惊,后且大昌。

阳文启笠享神于大陵之上。

的卦辞比较完整,的卦辞不全,后面

还应该有文字。据的卦辞,其格式跟秦简

“易占”卦辞也基本相同。这一情况正好支持

了秦简“易占”不是《归藏》,而是《连山》的可

能性。

大家知道,在历史上曾有过伪作的《连

山》。《北史·刘炫传》说刘炫“伪造书百余

卷”,其中有题为《连山易》的。晃公武《郡斋读

书记》所说宋朝张商英伪造的《三坟》,也有

《连山易》。⑩此外,《隋书·经籍志》五行类还

著录梁元帝编写的《连山》三十卷。由于这种

情况,许多学者指出马氏所辑的《连山》佚文

大多不可信。具体就、两条文字来

说,马氏把它们定为《连山》的佚文也是不可

信的。

先说那条文字。据马国翰所注出处,

那条文字辑自李淳风《乙巳占》。我们查

对了原书,见于《乙巳占》卷一《天象》篇所引

的张衡《灵宪》中,原文并没有说的文字

是《连山》。《后汉书·天文志上》刘昭注引张

衡《灵宪》,也有那条文字,严可均《全上

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把它作为《归藏》

的佚文来处理的。《文选》卷一三谢希《月赋》

李善注引《归藏》说

昔常娥以不死之药奔月。⑩

六朝时梁人刘褥在他的著作《文心雕龙·诸

子》里,也提到这条《归藏》佚文

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界毙十日”,“常娥奔月”。

“弈毙十日”是指前引那条《归藏》佚文。

“毕”、“毙”音近古通。⑩“常娥奔月”当是指

这条《归藏》佚文。跟的前半部

分内容相同,显然是的意引。可见张

衡《灵宪》中那一段关于姐娥奔月的文字,严

可均作为《归藏》的佚文来处理,比马国翰作

年第期

为《连山》的佚文来处理,要合理得多。

其次说那条文字。那条文字辑

自《路史·后纪一三》,马国翰漏注出处。前面

提到的伪书《三坟》的《连山易》,有八象

“君”、“臣”、“民”、“物”、“阴”、“阳”、“兵”、

“象”。的“阳文”即指此类伪书八象之一

的“阳”的文字。不过“启笠享神于大陵之上”

语见于《水经注·颖水注》。原文是这样说的

连山亦日启笠享神于大陵之上。⑩

“亦”、“易”二字音近易误。例如《论语·述

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

大过矣”,陆德明《释文》“鲁读‘易’为‘亦’。”

所以孙治让认为“连山亦”即“连山易”,“亦”

是“易”之误。⑩这似乎说明的文字是作

伪者采自《水经注》,他所见到的本子“连山

亦”正作“连山易”。《水经注》的作者邮道元是

北魏人,时代较早,他所引的《连山易》文字似

属可信。其实不然。《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归

藏》说

昔夏后启笠享神于大陵而上钧

台,枚占皋陶,日不吉。

《北堂书钞》卷八二、《初学记》卷二四都引有

此条《归藏》佚文的前一句,唯《北堂书钞》

“启”作“葬”,“享”作“飨”《初学记》无开头的

“昔夏后启笠”五字。按《初学记》在“享神于大

陵而上钧台”之前,还引有《归藏》佚文“夏后

启笙享神于晋之墟,为作漩台”,《初学记》引

前一句无“昔夏后启笠”五字,当是承此

条佚文而省。《水经注》引《连山》文字见于

归藏》佚文,孙治让认为这种情况有两

种可能一、“《连山》、《归藏》两《易》皆有此

文”二、“抑或本出《归藏》,丽卜氏误忆为《连

山》”。杨守敬《水经注疏》赞同孙氏的第二种

说法,并据之将原文“连山亦”径改作“归藏

易”。⑩我们也认为孙氏的第二种说法是可取

的,这可以从哪氏所引的“大陵”之后的“之

上”二字得到证明。此显然是邮氏把“而上钧

台”之“而上”二字误记为“之上”,并忘记了

“钧台”二字的结果。《水经注》所引的“启笠享

神于大陵之上”既然不是《连山》佚文,那么

那条文字即使采自《水经注》,当然也不

会是《连山》佚文。

总之,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的

、那两条《连山》佚文是有问题的,不

能用来作为秦简“易占”是《连山》而不是《归

藏》的证据。

其实简本《归藏》与传本《归藏》的卦名、

卦辞有不同之处,是由于它们不是同一个系

统的本子的结果。荆州地区博物馆的同志根

据王家台号墓出土的器物保留有楚国的

某些特点,指出该墓的相对年代上限不早于

公元前年白起拔郧,下限不晚于秦代。一

般来说,随葬的书籍,其年代要比墓葬的年代

早。因此,秦简《归藏》有可能是战国晚期秦人

的抄本。至于传本《归藏》的来源,从避讳来

看,当是出自汉代的抄本。传本将“邦”、“姐

娥”、“启”写作“国”、“常娥”、“开”,显然是汉

代人为了避汉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景帝刘启

的名讳而改写的。⑩这是从简本与传本传抄

的时代来说的。如果从简本与传本流传的地

域来说,它们是南、北两个不同地域流传的本

子。王家台号秦墓位于楚国故都纪南城东

南约五公里。该墓出土的简本《归藏》,显然是

南方故楚国地区流传的本子。汉代的《归藏》

抄本,据桓谭《新书》说当时藏于太卜,⑩郑玄

也曾见过。⑩《新书》成书于东汉初年。东汉建

都于洛阳。汉代藏于太卜的《归藏》,显然是北

方地区流传的本子。由于此种情况,王家台秦

墓简本《归藏》与汉代以来传本《归藏》,在卦

名和卦辞的文字方面有所不同,一点也不奇

怪。

前面说过,《归藏》有《初经》、《启笠》、《郑

母》、《齐母》、《本著》等十三篇,四千三百字。

据简报所说,简本《归藏》只有卦辞,“可辨识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的卦画约余个,其中有部分重复的卦画和

卦名”。看来简本不全。即使如此,秦简《归

藏》的价值也是十分突出的。下面我们从古文

献学的角来说明这一点。

首先证明了传本《归藏》不是伪书。《归

藏》一书的真伪是有争议的。由于它不见于

《汉书·艺文志》,唐宋以来的学者多以为传

本《归藏》是伪作的甚至还有人认为《归藏》

本来就是汉代人伪作的,传本《归藏》则是伪

中之伪。直到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

出土的帛书《周易》中,发现有两个卦名与传

本《归藏》卦名有关,其真实性才引起人们的

重视。这两个有关的卦名,一个是传本《周

易》的“咸”卦,帛书本《周易》和传本《归藏》都

作“钦”卦另一个是传本《周易》的“临”卦,帛

书本《周易》作“林”卦,传本《归藏》作“林祸”,

第一个字与帛书本《周易》相同。于豪亮先生



我们认为《归藏》不是伪书,因为咸

卦又名钦卦,不见于已知的各家《周易》,

只见于帛书和《归藏》,这说明《归藏》同

帛书《周易》有一定的关系,而帛书《周

易》汉初已不传,所以《归藏》成书,绝不

晚于战国,并不是汉以后的人所伪造

的。⑩

秦简《归藏》的发现,完全肯定了这一结论。

其次是校勘传本《归藏》文字的讹误。传

本《归藏》在传抄、翻刻的过程中,其文字有讹

误脱漏之处。简本《归藏》是秦人的抄本,文字

较古,可以用来校勘传本文字的脱误。这里举

几个例子。

传本节卦卦辞与简本蚕卦卦辞

有关。在《周易》里,不同的卦,其卦交辞有相

同的语句。例如泰、归妹二卦的艾辞都有“帝

乙归妹”语,大壮、旅二卦的艾辞都有“丧羊于

易”语。传本与简本的关系即属于同

类情况。两相对照,“殷王”之前脱“昔

者”二字,之后脱一“笙”字简本的“贞卜”或

“卜”,传本皆作“笠”。“武王”之前后脱

字情况与此相同。“其邦”之“邦”,作

“国”,当是汉代人避汉高祖刘邦名讳所改。

“常毋谷目”不词,疑是的“尚毋有咎”

之误。“常”从“尚”得声,故“尚”、“常”二字可

以通用。④“有”与“目”、“咎”与“谷”,字形有

相似之处。大概是“有咎”先误作“目谷”,再倒

误作“谷目”。

古人书写习惯,单字和两个字以上的词

语及句子的重复,通常用重文号“一”代替。例

如秦简的“而受占老考老考占曰”,原文当

作“而受占老一考一占曰”。在传抄时,这种重

文号很容易被忽略掉。前引《归藏》佚文的

“神明”、的“大明”、的“荧惑”、的

“皋陶”等根据文例都应当重复,国我们现在

见到的文字没有重复,当是传抄时将重文号

抄漏所致。

以上是我们就简报介绍的秦简《归藏》情

况所谈的一点不成熟看法。实际上《归藏》需

要讨论的问题很多,不过在没有得到秦简《归

藏》印证之前,一时还难以说清,希望荆州地

区博物馆的同志早日把竹简整理发表,那时

能再对《归藏》的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①据秦简“易占”卦辞文例,“咸”之上当有

“巫”字。

②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图版八

九·一、九三·、一一·、一二·、

一五·、一七·,文物出版社,年。

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简介》,《文物》年

期页。

③《周礼·春官·大卜》“掌‘三兆’之法“一

其颂皆千有二百”,郑玄注“烦,谓舞也。”孙治让《正

义》说“案卜睬之文皆为韵语,与诗相类,故亦谓之

颂。”

④参看《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页“比”字

和页“孤”字所从的偏旁,四川辞书出版社,

年第期

年。

③参看孙治让《周礼正义》卷四七《大卜》“掌

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疏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一“《归藏》十三卷晋

大尉参军薛贞注”条。

⑥、二简“受占”之“艾”,是根据简报

对同类简的释文而释写的,从简报所附竹简照片看,

似是“支”字。若此,“受占”当作“支占”,“支”即“枚”

字的省写,犹云梦秦简《日书》“观”省写作“见”。

⑦“臣”简报误作‘’臣”。又简报所说的秦简“易

占”与《周易》相同的卦名中,“人”卦当是“同人”卦的

脱误。

⑧《路史·后纪五》原文说“《归藏·初经》卦

皆六位,‘初坤’、‘初乾夕、‘初离’、‘初坎’、‘初兑’、

‘初民’、‘初震’、‘初粪’也。其卦又有‘明夷’、‘营

惑’、‘誉老’、‘大明’之类。……〔公归藏》〕《崇文》三

卷,但有《初经》、《齐世母》、《本着》三卷缺文,‘昔

启笠明夷’、‘鲸治洪水枚占大明’、‘架签营惑’、‘武

王代商枚占眷老,曰不吉’是也。”按“昔启笠明夷”

是指本文所引的卦辞,原文启“签”的是“乘飞龙

而登于天”,不是“明夷”“明夷”位于句首,无疑是卦

名。此卦名见于《西溪易说》所引《归藏》和《周易》。

“鲸治洪水枚占大明”、“莱笙营惑”、“武王伐商枚占

看老曰不吉”,分别是指本文所引、、的

卦辞。据《归藏》卦辞文例,“大明”、“营荧惑”、“曹

老”与的“巫咸”、的“皋陶”相当,当是维占的

人名,而不是卦名。

⑨饶宗颐《殷代易卦及有关占卜诸问题》,《文

史》第二十辑一页,年。

⑩参看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一页,

长春出版社,年。

参看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十四

页,中华书局,年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

卷十二页,中华书局,年。

⑩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也认为《三坟》是伪

书,说是毛渐得于唐州民间。

⑩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卷一也引有此条

《归藏》佚文,作“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

奔月,为月精”,文字略有出人。

回炙楚辞·天问》“界焉弹日乌焉解羽”洪

兴祖《补注》引《归藏》“毕”作“弹”亥考异》云“弹,一

作‘毙’。’,《说文》弓部“弓毕,射也。从弓,毕声。”

⑩此据《水乐大典》本,原文“雏”字之下衍一

“亭”字。参看下住⑩、所引二书。

⑩孙治让札逻》、一页,中华书局,

年。

⑩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中册、

页,江苏古籍出版社,年。

⑩《归藏》佚文中的夏后启之“启”,有的引文

仍作“启”,当是后人改回来的。

⑩《北堂书钞》卷一一引桓谭《新论》云

“《厉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也。”

④《礼记·礼运》“孔子曰……我欲观殷道,是

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郑玄注“得殷

阴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炙归藏分。”

余永梁易·卦艾辞的时代及其作者》,

容肇祖《占卜的源流》,《古史辨》第三册、、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年。

⑩于豪亮《帛书周易》,《文物》年期

页。

⑩参看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页,齐鲁书

社,年。

我们所用的《路史》,是《四部备要》本。“常

毋谷目”语,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据《周礼·春

官·大卜》贾公彦疏引作“常毋若谷”,注据《路史》引

“目”作“月”。按通行《十三经注疏》本《周礼》贾公彦

疏,“若”在“谷”字之后,旧多属下为句。

困闻二多《楚辞校补》引《归藏》佚文,据文义

将重复的“神明”等人名补出,可以参看。闻氏引文见

《古典新义》下册页,古籍出版社,年。

献花(0)
+1
(本文系佳期21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