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厨房内食源性疾病隐患
本报记者刘伟
专家提醒:清明前后正是野菜盛产之时。科学、适量食用野菜有益健康,但应注意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以免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
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引发关注。对此,专家提醒,预防食源性疾病,应采取处理生熟食品的用具应分开、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等措施。同时,清明刚过,时值野菜盛产之时,应特别注意:吃野菜要适量;为了饮食安全,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菌类、野菜和野果。
采买原料、烹饪美食防疏漏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营养科主任高淑清表示,预防食源性疾病,应对食品被摆上餐桌的各个环节加以注意,剔除患病因素:
????在采买、选购环节,要注意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购买食品要注意保质期,不买过保质期的食品;在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商品信息,不要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在烹饪加工环节,首先要注意:保持厨房环境和餐用具的清洁卫生;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并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在食品加工前和加工期间要多洗手。在保持手部卫生的同时,要注意清洁操作台面并保持餐厨用具清洁,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处理生熟食品的用具应分开,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切肉板等等。还应避免老鼠及其它有害生物进入厨房接近食物。
春季防食物中毒有“要点”
???
进入春季,气温逐渐上升,细菌滋生较为活跃,微生物繁殖加速,食物较易腐败变质,食物中毒的风险加大了。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把含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高淑清提醒,当下时节,外出就餐、居家饮食时应注意预防食物中毒、避免病从口入。春季预防食物中毒,建议应注意:
????春季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有:发芽的土豆、有毒野蘑菇、有毒山野菜、霉变的甘蔗等,对此应特别注意。其中尤其应注意的是,清明前后正是野菜盛产之时。科学、适量食用野菜有益健康,但应注意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以免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
????加工四季豆应烧熟煮透,避免其半生不熟引发食物中毒。
????禁食腐烂变质蔬菜。
????不吃霉变的甘蔗,不吃发霉的花生、玉米等。
????尽量选购时令盛产的水果蔬菜。
????建议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熟食及时食用,隔夜熟食食用前充分加热,尽量做到“现做、现吃”。
????注意食用盐的使用,防止误用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
????学会妥善贮存食品,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
????外出聚餐时,选择食品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饮单位。
数字报?>?第2015年04月10期?>剔除厨房内食源性疾病隐患
(姜太公下载,并订正文字和标点、规范版面,仅供参考。)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