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jkecheng.cn(高中)www.bjkecheng.net(义教)xueqinzhao@163.com 谢谢倾听!2015年04月18日 21世纪能力概念(7C)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Criticalthinking)交流能力(Communic ations)创新能力(Creativity)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跨文化理解能力(Cross-cultur al)信息能力(Computing)职业能力(Career)PISA日益关注参与度(engagement )在学业中的特殊价值。施莱克尔警告说,如果学生在15岁时尚未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后就很难成功。在他看来,学习的情意因素在人的 一生中将发挥比智力更重要的功能。PISA特别重视学科参与度(engagementinasubject),其中包含学习兴趣、动 机、态度、策略等。一、评价目的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优良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主动性、互动性促 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当下与未来一、评价目的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教育,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使教师, 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观和评价观,引导和帮助学生发展引导家长和社会,科学的人才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二、 指导思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引导干部教师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为重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的提升。三、评价标准——绝对标准——相对标准——个体内差异标准评价结果的可比性——部分结果全市具有可比性——部分结 果区(校)内具有可比性——部分结果根本不可比四、评价类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以形成性 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它强调过程性和激励性,及时发现并积极肯定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 的成长和进步,通过过程性评价直接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最核心、最关键的功能,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忽视的功能 。终结性评价是在高中毕业时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的具有鉴定性的评价,它通过发挥评价结果的鉴定功能和多元结果的引导功能 间接促进学生的发展,仅提供“参考”而不是“硬挂钩”。终结性评价结果要为高中学生升入高等院校等提供参考,所以要考虑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明显差异形成性评价结果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记录和储存信息:------ 测量(如考试成绩等)和非测量结果(如学生的创作作品、活动记录等)------评价结果(教师和家长评语、等级表示的评价结 论)及时记入“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2010年开始,北京市在全国第一次提供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以电子文本(录 入电子平台)、纸质文本(电子文本打印)两种形式呈现,供高校录取新生时参考。五、评价主体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任课教 师和家长等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感悟 最真切的感受是自主、自己选题、聘请导师、制定计划、选择采访专家、联系并制定采访提纲、整理资料、完成一份上万字的结题报告。自 己……这么多的自己,真实的自主发展。——xxx案 例:光阴荏苒,转眼间这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回眸过去这一学期的点点滴滴和我新学期开始时的目标。我发现、我在改变~也许我并 不是最好的,但我真的在努力的改变自己~现在的我,比原来改了许多,学会了什么是承担,什么是表现。抓住身边的每个机会表现自己,与其他同 学更好的交流,让自己融入这个集体,这个家庭。不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用自己的一小份力量努力带动更多的为这个集体贡献,争光~ 一则充满爱心的评语,可以点燃学生人生奋斗之火,立起他们自信自强之树。六、评价的实施1.区(县)、 学校应依据《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实施评价工作。2.学校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第一责任人要把初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重要的常规工作来实施。3.学校要指导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认识到评价对 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使其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4.任课教师要树立自觉的评价意识,掌握形成性评价 和终结性评价的基本方法,将评价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实现以评促育。5.班主任不仅要参与评价,而且要组织和管理班级学生进行 评价,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展示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七、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应用(一)评价结果的呈 现1.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呈现--电子平台2.终结性评价结果的呈现《北京市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电子加纸质)七、 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应用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应用:一是使学生本人、家长以及教师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二是为教师 和家长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信息;七、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应用终结性评价结果的应用:一是为学生和家长选 择适宜于学生发展的学校以及在高一级学校更好地学习提供参考;二是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及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三是为开 展区域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提供信息依据。Ⅱ: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一、重视学生的自我设计与规划----人生发展目标-- --高中三年发展目标----学期发展目标成功-----目标的实现(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失败)胜利-----战胜别人(大多数人 、经常失败)二、重视学生的成长细节三、重视学生的自我展示四、重视多主体评价结果的互动苏霍姆林斯基 :“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 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思考收获学生与教师的变化学生:被动参 加到主动参与教师:被动管理到主动评价观念:外显到内化----责任-----爱心- ----创造1.学校组织各项工作生命周期可划分为成长、成熟、高原、再生四个阶段;2.不同工作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特 点,存在不同优势,面临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策略;3.各项工作总体上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学校发展各阶段特征 xx学校发展阶段评价解释模型网络(五)学校自我评价结果主要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区域教育政策的调整在学校外部 ,教育行政、督导和教育科研部门是重要的应用主体。北京市某城区:通过对初中学校发展现状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分析,发现了初中教育存在的问 题:学生课业负担没有减轻,学生近视率呈增高趋势;学校和社区的关系不够密切,加强学校和社会、家庭的合作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干部对教育 教学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干群关系有待改善;教师参与科研的机会少……某郊区通过数据发现初中教育存在问题:问题一:校长队伍的年龄结 构偏大;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关注相对不够;问题二: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偏低、高水平师资数量不足与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问题三:办学条件达标水平偏低;直属初中校办学规模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班容量超标。某郊区通过数据发现初中教育存在问题: 问题四:农村中学教师工作环境、待遇与城市教师差距明显,造成农村教师大量流动,优质师资相对不足;农村生源流向城市情况严重,加剧 城乡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五: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特别是审美意识、劳动技能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结果分析与应用-----数据的动态 性------数据的关联性------数据分析的多元化(一)评价结果的分析1.对单一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进行单项分析 [表2]:教师认为在学校工作心情舒畅教师(共57人)人数比例很符合1017.5比较符合35 61.4不太符合814.0不符合47.0[表3]:每当要考试时,我常紧张得不知所措学生(共105人)人 数比例很符合1716.2比较符合1110.5不太符合2725.7不符合5047.62.对单一评价主 体的多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家长了解的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很符合比较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1.我的孩子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 活动49.335.210.94.72.学校要求孩子经常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家大事35.336.318.89.63 .学校不太重视学生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14.715.820.249.34.学校要求孩子做事要认真负责62.631.0 4.32.15.学校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59.531.65.73.16.学校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环保、节能意 识13.316.322.348.03.对不同评价主体的结果进行比较干部:不断改善教职员工的工作条件和校内生活 环境很符合比较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69.2%7.7%23.1%0教师:对学校工作条件和校内生活环境满意很符 合比较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26.2%42.9%23.8%7.1%学生:学校的学习风气良好很符合比较符合不太符合 不符合33.7%45.5%15.8%5.0%家长:学校的学习风气良好很符合比较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36.3% 47.1%12.7%2.9%4.同一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年度间比较表7和表8分别提供了两个类似的实例,家长问卷调查结 果显示,三年来,该校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学生向教师请教问题等都有积极地变化,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纵向监控。老师很 关心我的孩子,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学年度符合比较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赋值得分07—08学年32.847.314. 85.13.07808—09学年35.1↑47.6↑14.0↓3.3↓3.14509—10学年41.4↑ 44.5↓11.9↓2.1↓3.250孩子有不懂的问题愿意向老师请教学年度符合比较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 赋值得分07—08学年度29.448.117.55.03.01908—09学年度33.7↑45.8↓1 6.3↓4.2↓3.09009—10学年度39.8↑44.4↓12.8↓3.0↓3.210第三部分:学生综合 素质评价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总体目标: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 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 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2.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 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 等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2014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各省(区、市)制定综 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Ⅰ: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框架Ⅱ: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Ⅰ: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框架 如何真正把评价与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过程记录信度、效度如何保证?大量资料的整理和筛选工作有难度;小学科教师评语的针对性和多样 化有一定难度;过程记录质量标准如何衡定?-----认识问题(理念问题,是前提)------操作问题(实践问题,是重点) 综合素质概念的界定——学生各种认知(知识、技能与能力)和非认知(态度、情感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综 合素质的特点:——全面性:包括学业成绩的过程性结果——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重点突出——形成性综合素质的结构: ——知识、技能为基础——能力为核心●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领导能力 等)●创造能力——情感为动力三、教育评价的分类:一是国际教育质量评价(internationalassessmen t);二是国家教育质量评价(nationalassessment);三是学校内部教学过程性评价(continuousa ssessment)。-----学生(含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发展;------教师(含教学)评价通过改进教师的教育 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发展;------学校评价通过优化学校办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二部分:学校自我评价一、学校与学校 的价值学校建筑图片[摄影图,JPG]学校建筑图片[摄影图,JPG]?????????????????????????? ????????????????????????????????????????????????????????????????? ????????????????????????????????????????????????????????????????? ?????????????????????????壁纸壁纸美国的教育评价专家布鲁姆认为: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学生的最充分的发展,学校的责任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 学校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是儿童发展的核心。教育是使儿童具备有效学习能力的前提。有效的学习、 优质的教育与高效能的学校,对每个儿童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神健康行动 提出了学校促进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九个方面:第一、学校要培养儿童合作和积极学习的态度,培养他们宽容、关心、创造和自尊的品质;第 二、提供合作性、参与性的学习环境;第三、没有体罚;第四、不允许欺凌弱小;第六、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第七、学校要 使教师与孩子的家庭、社区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第八、学校不但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还重视发展孩子的创造力。第九、学校促进孩 子的自尊和自信。北京市学校自我评价机制建立的背景:-----恰当的介入时机(2005年初中建设工程、2006小学规范化建设、2 007高中课改)-----所有学校参与的评价(每一所学校)-----为学校发展提供真实数据-----结果是安全的学校发展 学校评价发展规划------学校自我评价的目的------学校自我评价的本质------学校自我评价的主体---- --学校自我评价信息的收集------学校自我评价结果的应用一、学校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所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美国的 教育评价专家布鲁姆认为: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学生的最充分的发展,学校的责任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 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美国的教育评价专家布鲁姆认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能使学生在 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特性。什么是学校发展?现代发展观认为,发展是指一种过程状态,又是指这一过程的结果和 成效。学校发展包括学校规模的扩大、质量的提升、效益(效率或效能)的提高和自身结构的优化。增值性评价理论指导:-----把 人的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核心地位;-----是注重评价学校纵向改进和提高-----同时关注学校发展的结果和过程;-----重视 评价结果反馈-----重视学校内部形成自我评价的机制。(二)学校自我评价的本质是对学校发展现状科学的价值判断---发展规划 ----工作质量(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卫生工作、心理健康工作、教育资源管理、校园文化)----- 发展成效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数据库是教育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构成评价资源评价工具数据采集数据加工结果报告数据应用 数据查询学校发展现状评价数据库组成学校发展纵向比较—发展趋势评价结果的要素间比较(三)学校的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是评价 主体谁最了解学校的现状?谁能够承担起改善学校的责任或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学校的持续改进呢?学校的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是学 校评价信息的提供者。每一类乃至每一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都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多主体评价:民主性、全员性 部分指标通过多个主体(2-4个)获取数据,使得不同主体提供的数据之间得以互相印证,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应用评价结果 间的差异。(四)学校自我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评价信息根据学校自我评价的客观要求和区域大面积开展的实际, 我们研究确定了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搜集有关学校发展的专项或综合数据;(四)学校自我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 收集评价信息报告撰写人综合不同主体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其他方法获取的数据(学校年度或专项工作总结、教师的研讨结果、和干部教 师对学校发展现状的观察结果等)完成学校自我评价报告。(四)学校自我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评价信息开发适用于不 同评价主体的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有关学校发展的专项或综合的定量数据。部分指标通过多个主体(2-4个)获取数据,使得不同主体提供 的数据之间得以互相印证,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应用评价结果间的差异。(五)学校自我评价结果主要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区域教育政策的调 整通过对多主体评价结果的动态分析,实现了评价结果数据间的关联和互动,不仅改变了数据冷冰冰的静止状态,而且实现了数据的二次 或多次开发,通过数据的关联发现学校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规律及其随时间的演变。(五)学校自我评价结果主要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区域 教育政策的调整在学校内部,学校的干部和教师都是评价结果的应用者。学校是评价结果的主要应用者。学校层面—为学校 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学校评价结果帮助学校发现发展中的优势,形成学校特色----学校评价结果帮助学校诊断发展中的问题,制定改 进计划,促进学校发展----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为学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建立中小学学校内部教育评价制度赵学勤北京市教 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5年04月18日学校内部三大系统:-----领 导系统:定方向、重点、规则-----管理系统:照章办事;自上而下-----实施系统:执行第一部分:教育价值观与教育评价 第二部分:学校自我评价第三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第一部分:教育价值观与教育评价教育------人与人----- 非常复杂的人-----成长中的人-----互动中的人-----个性化的人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那就是爱的教育——前教科文 组织总干事费德里克·马约尔Thereisonlyonepedagogy…thepedagogyOflove. FedericoMayor,1995思考教育问题的视角(思想):------系统论思想(教育内部结构及与 社会经济的互动)-------辨证的思想(中外教育现状)-------历史的观点(中国传统与现代)Ⅰ:关于基础教育 价值观售价549美元的iphone的价格构成。美国加州大学个人计算机中心(PersonalComputingIndustr yCenter,PCIC)的3名研究人员于2011年7月发表的的研究报告。1、基础教育既要考虑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学生,也要考虑 促进个人发展需要(未来可能会改变社会)※社会需要---→个人发展需要2、基础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共性,也应培养学生的个性 ※学生共性---→学生个性3、基础教育既要促进学生的近期发展,也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近期发展---→长 远发展Ⅱ:评价的概念及理论一、教育评价的相关概念123 4测量→评价→监控→保障测验监测(+时间)1.测量(test)测验(measurem ent)监测(monitoring)2.教育评价:---Assessment---Evaluation美国学者格朗 兰德: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全面理解教育评价----教育评 价的基础是事实判断----教育评价的核心是价值判断----评价手段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考试(一种测验)与评价的关系 :----考试是一种评价手段----考试属于事实判断,评价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考试是评价的基础。相 关概念的内在关联事实价值改进测量→评价→监控→保障测验监测(+时间)二、教育评价理论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的枯巴(EgongGuba)和林肯(Y.S.Lincoln)等人为代表第一代评价理论:测量时代(MeasurementGeneration)第二代评价理论:描述时代(DescriptionGeneration)第三代评价理论:判断时代(JudgmentGeneration)第四代评价理论:建构时代(ConstructionGeneration)前三代教育评价理论仍有遗憾主要表现在:1)评价的“管理主义倾向”,其根本是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地位的不平等。2)是“忽视价值的多元化”,体现在评价中,重视评价者(即管理者)的价值观,而忽视被评价者的价值观,被评价者常常因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受到伤害,进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3)是过分依赖“科学的范式”,使评价过于重视“数的测量”,而不是“质的探究”。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基于两个要点:应答模式:应答式评价就是强调被评价者都有权利提出他们的要求、担心以及争议,以便评价者对其进行思考及反应。建构主义方法----人头脑中的“建构”是以人们的价值观为基础而形成的。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里,评价活动就需要考虑谁的价值观被考虑到了,不同的意见如何融合或沟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