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许永保传媒《中国杨玘屯民间泥彩塑集成5》
2015-04-21 | 阅:  转:  |  分享 
  
第三节猴子

在民间玩具众多飞禽走兽造型中,猴子是受到普遍喜爱的形象。泥玩具中,表现猴子题材的大致有“猴子献桃”,取猴子祝寿,多福多寿的意思;“大猴背小猴”象征“辈辈封侯”;“猴子骑马”暗喻“马上封侯”。“侯”是中国古代爵位的名称,猴与侯谐音,选择猴为侯的象征,表现一种追求官、禄的吉祥愿望。豫北太行山产猕猴,豫北人自古喜爱猴,视其为“灵兽”,认为猴似神非神,神通广大;猴火眼金睛,能识别一切妖魔鬼怪,具有辟邪、镇宅的功能,民间自古就有供奉“金猴”的习俗,并延伸到泥玩具的各种艺术造型中。

天伦之乐(高7㎝,5㎝,王学锋)

两只大猴一雌一雄和一只小猴正在享受“天伦之乐”。那只小猴正在顽皮地与猴妈妈嬉闹,稚拙可爱,母猴面部充满怜爱喜悦之情。雄猴端坐一旁,身背后藏匿一个桃子,歪着头极力挑逗小猴,使人看后忍俊不禁。



两只抱桃猴(高8㎝,6㎝,佚名)

骑马猴(高8㎝,6㎝,佚名)

母子猴(高8㎝,佚名)

一只母猴和一只小猴,小猴紧紧依偎在母猴怀中,形影不离以求护卫,动作真实自然。母猴瞪大眼睛,左顾右盼,神态高度警觉,大有一遇险情即率子逃离的架式,充分表现出母猴惜子、爱子、护子的母性本能。泥玩内涵极富人情味,使儿童在鉴赏、玩耍的同时,也能够从情感上得到更多超越玩具本身的感受与联想。



猴骑羊(高8㎝,李永连)

“猴骑羊”表现了大吉祥的寓意,这种类型的泥咕咕玩具备受游客们的喜爱。所谓大吉祥原因有二:一是猴象征“侯”,寓意加官进爵;二是羊乃财富的象征,寓意吉祥。



猴子献蟠桃(高7.5㎝,佚名)



两只顽猴(高3㎝,4㎝,刘玉英)

大猴造型简洁概括,形体抽象,头大身子小,盘腿而坐,双臂合拢,双手互握,猴子面部表情呆滞,猴嘴噘起,手法极为写意,看上去失真,却极神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滑稽有趣。小猴通高三四厘米,小巧有趣,属微形玩具。小猴体积虽小,但艺人捏塑手法却一丝不苟,双目炯炯,右手伸向嘴边,似在吞食食物,双腿呈蹲姿,造型稚拙顽皮,憨态可掬,是一只充满童趣的小精灵。

马上封侯(高7㎝,佚名)

互不相让(高12㎝,9㎝,王学锋)



马上双猴(高7.5㎝,佚名)

马上封侯(高9㎝,佚名)







争先恐后(高8㎝,7㎝,王学锋)

两只猴子骑在两匹马上,一前一后向前奔驰。骑黑马的猴子身体微微前倾,猴嘴张开,似在大声吆喝着快跑快跑。猴与马的造型夸张、形象,色彩对比强烈却和谐自然,是一件生动传神的彩塑精品。

骑马猴与骑象猴(高6㎝,8㎝,王宏瑞)

背背猴(高9㎝,宋学海)

母子猴的造型是艺人采用的一种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母猴安详端坐,沉静之中又带有几分神秘感,动作虽不张扬却充满灵性。母猴背上的小猴紧紧抱住妈妈的头部,天真烂漫、稚气十足。艺人以己之人性,感悟动物之灵性,成功的塑造出动物的舐犊之情。表现手法脱俗,内涵深刻,色彩线条充满力度和艺术张力,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孙猴子与麒麟(高6㎝,8㎝,王廷良)

骑马猴与抱桃猴(高8㎝,6㎝,王宏瑞)

母子猴(高6㎝,9㎝,5㎝,佚名)



谈心(高6㎝,佚名)





小憩(高6㎝,5㎝,佚名)

小猴子天生聪明伶俐、通人性,模仿能力强,其动作的某些特征,与人类有极其相似之外。图中的两只猴子,一高一低,似在小憩,显得质朴纯真,拙中有巧,静中有动,极易引起人们的怜爱。





背背猴(高9㎝,6㎝,王宏瑞)

























母子猴(高6㎝,7㎝,佚名)

三只猴(高6㎝,8㎝,佚名)





狮子

狮子(高16㎝,佚名)

狮子的故乡原在非洲、印度和南美的巴西等地。狮子传入我国,据说始于东汉。东汉顺帝时,西域疏勒国王遣使节到中国修好,贡品中就有牦牛和狮子。狮子本外来之物,在中国落户后,何以这般受宠,以致发展到与中国本土的百兽之王的“虎”并驾齐驱、平起平坐呢?说起来恐怕要归功于佛教传播的力量。东汉时,佛教逐渐传入我国,佛门视狮子为“护法神兽”,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狮子威严、尊贵、神圣,具有护法辟邪和镇宅的功能,狮子是瑞兽的说法在中国广大信徒和民众中,逐渐深入人心,以致被普遍认可。中国狮文化的丰富多彩不仅彰显出中国民俗文化的包容性,同时也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与大自然中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使儿童在观赏、把玩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狮子在中国落户以后,其艺术造型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宫廷狮、宗教狮和民间狮。宫廷狮以巨型石雕为主,多置于宫殿、官衙或皇陵前,造型威武庄严。佛教的狮子多出现于寺庙、洞窟之中,如文殊菩萨骑狮,护法天王踏狮等。浚县民众视狮、虎为驱邪纳福的瑞兽,并赋以喜庆、吉祥的色彩。



狮子逗小猪(高5㎝,6㎝,王蓝田)















大狮与小狮(高18㎝,5㎝,王蓝田)驱邪狮(高20㎝,王廷良)









烛台狮(高22㎝,王廷良)早先,农家堂屋的供桌和条几上,都要陈设一对“蜡台狮子”,在重大节日祭祀神灵和祖先时点燃。泥塑“蜡台狮子”狮头顶或腰部露出铁钎子,插蜡烛用。泥塑蜡台狮必须是成双成对,有白底彩绘、黑底彩绘和红底彩绘三种,以示庄严吉利。





两只幼狮(高6㎝,佚名)



顽皮小狮子(高8㎝,

5㎝,王蓝田)

























吼狮(高18㎝,14㎝,王蓝田)

舞狮(高10㎝,14㎝,侯坤祥)

在传统民俗节日中,锣鼓喧天的“舞狮”,是海内外中华民族公认的娱乐形式。内蒙、陕西、甘肃一带有拴娃娃用的“坑头小石狮”,民间玩具中有“布狮”、“泥狮”、“瓷狮”、“剪纸狮”、“面塑狮”、“皮影狮”等等,形式多样。

母狮与幼狮(高10㎝,15㎝,佚名)母狮慈祥、温和,幼狮顽皮、憨态可掬,母狮对幼狮的母性关爱,被艺人表现得情真意切、淋漓尽致,充满了故事化情节。

母子狮(高4㎝,14㎝,佚名)

争锋(高5㎝,王蓝田)

幼狮(高5㎝,佚名)



狮子滚绣球(高15㎝,

7㎝,佚名)

















































怒吼与沉默(高16㎝,12㎝,佚名)





戏耍中的小狮(43㎝,63㎝,高3㎝王蓝田)



母子狮(高6㎝,176㎝,王蓝田)



狮子滚球(高9㎝,佚名)

驱邪狮(高17㎝,4㎝,佚名)

愤怒(高14㎝,王蓝田)



三只幼狮(高8㎝,9㎝,12㎝,左中柴秀建三只稚气未褪的小狮,手塑成形。右狮四脚直立,昂首侧身似与左狮呼应。三只小狮颈部鬃毛披洒,狮尾高高卷起,肌体浑圆,矫健有力。左首的小狮体型略小,头微侧,双目明亮有神,身体重心稍向后倾,增加了动感。

饥锇的小狮(高6㎝,5㎝,佚名)









活头狮(高10㎝,16㎝,佚名)镇宅狮(高14㎝,宋学海)



情投意合(高8㎝,佚名)

嬉戏(15㎝,高9㎝,王蓝田)

拦路扁头狮(高8㎝,10㎝,5㎝,佚名)

狮子滚绣球(高18㎝,刘顺福)



狮戏(高14㎝,刘顺福)













世世做官(高21㎝,刘顺福)

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浚县泥咕咕第二章泥咕咕精品欣赏









1







献花(0)
+1
(本文系凤凰紫金山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