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如何正确地反对一位法学教授
2015-04-23 | 阅:  转:  |  分享 
  
论如何正确地反对一位法学教授仇少明律师|教授,我们不欢迎您|对纽约大学法学院而言,这本来该是一件平淡无奇的小事——任命一位前政府官员同时
也是业界大咖作为法学院新学年的教授。谁想,这次任命引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抗议。无论中外,法学院学生大概是最令某些人头疼的存在。这次抗
议便是由纽大法学院的学生发起的,他们在名为“无法信任高洪株”的声明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我们谴责纽约大学法学院雇佣高洪株作为2014
-2015学年的教授。”这起始于上月的抗议事件,引起了各方关注,而纽大法学生的声明,也得到了超过200人的署名支持。高洪株(Har
oldHongjuKoh)到底是何许人也?我们可以赋予他许多“高大上”的称谓——国际人权法专家、前耶鲁法学院院长、前美国国务院
法律顾问。此番纽大法学院安排他教授国际人权法课程,按理说,根据高教授的经历和学界地位,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图为高洪株教授问题出在他任
职国务院期间的一些行为上。在国务院法律顾问任上,高教授做了不少事,包括曾协助某国内陈姓律师赴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这里我
们还是不多谈了)。而他最受关注的行为,也是这次学生们诟病的焦点,便是论证了奥巴马政府无人机计划(droneprogram)的合法
性。无人机最开始多用于情报收集,但近些年来,美国政府经常以“反恐”为由,在一些国家进行无人机攻击计划。且不去讨论无人机攻击是否达到
了“反恐”的目的,该计划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倒是事实。因此无论在国际社会还是在美国国内,该计划都饱受争议。|高教授到底造了什么“孽”?
|纽大的法学生们称高洪株教授为奥巴马无人机计划的“重要法律建筑师”(keylegalarchitect),言下之意,如果不是
高教授,美国政府在实行这项“不人道”的政策时恐怕不会如此底气十足。在浩浩荡荡犹如檄文的声明书中,学生们列举了高教授的两大“罪状”。
首先,高教授公开论证了无人机计划的合法性,认为美国政府“以无人机进行致命操作,符合包括战争法在内的所有法律。”该言论来自2010年
高教授在美国国际法协会(AmericanSocietyofInternationalLaw)年度会议上发表的演讲。该演讲
目前还可以在网上找到,白纸黑字,可谓是这次抗议事件中高教授的“阿基琉斯之踵”。在这篇演讲中,高教授认为,美国政府实行的无人机计划符
合国际人道法中的“区分原则”(principleofdistinction)和“比例原则”(principleofprop
ortionality)。所谓“区分原则”,即应对平民和战斗员进行区分,“攻击目标应限定于战斗员”。而“比例原则”,简言之是指军事
行动所带来的附带损害不该超过该军事行动能实现的预期利益。显然高教授自信地认为,由他坐镇的美国政府是足够小心谨慎的,并未违反上述两项
原则。不过对于这点,许多人并不买账。纽大学生便在声明中列举了多项证据证明,无人机攻击计划已然造成太多平民伤亡,美国政府的行为违反了
上述基本原则在纽大的学生们看来,高教授的第二大罪状,是促进了美国政府在2011年以无人机打死了基地组织成员同时也是美国公民的安瓦尔
·奥拉基(Anwaral-Aulaqi)。这项计划初期是秘密进行的,直到2013年,美国政府才有官员公开承认了这件事。高教授先前被
认为是一位自由派律师,而这种声誉则有助于美国政府抵挡住相关批评。|你们就是“早岁那知世事艰”|在这起抗议事件发生后,事件主人公高
洪株教授表现的颇为淡然,只是简单地说,“他们说的都不是真。既然有那么多人帮我说明了情况,我觉得自己也没必要多说什么了。”的确,不淡
定的是其他教授。纽约大学的法学教授RyanGoodman给所有署名学生写了邮件,希望他们撤回签名。另一位教授MichaelPo
sner则撰写了与学生们的声明争锋相对的另一份声明。有意思的是,学生们认为,一些教授的行为是在对他们进行“威胁”,因为很多署名学生
其实都是教授们课上的学生。于是,一些学生的署名被隐去,以防止教授们在期末成绩上给他们穿小鞋……这就不得不逼着纽大法学院院长Tre
vorMorrison出来说话了,他认为学生们遭到“威胁”是无稽之谈,显然是对教授们的行为产生了误解。实际上,在这起抗议事件中,
除了纽大教授,校外人士也大多对学生们的行为感到不以为然。该事件的组织者之一,AmandaBass就曾收到过之前实习的研究中心的主
任StephenBright发来的邮件。大意是,没事干嘛去攻击一位杰出的人权斗士,做点实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是更有意义吗……在B
right眼中,只有涉世未深的学生才会将无人机计划归罪于高教授。同时,AbovetheLaw上面的一篇文章指出,高教授并不是无
人机计划的始作俑者,作为政府的法律顾问,他只是尽职地回答该计划是否合法。这是一个“可不可以”,而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也许,纽大
的学生们不过是想借此表达对无人机攻击计划的抗议。可以,“出门左转是政府”,不要扯上高教授。|象牙塔的意义|在这起抗议事件中,学生
们的行为或多或少被很多人看作是幼稚和不切实际的。困在象牙塔的学生们,真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实际意义吗?现实是,事情进行到现在,并没
有下文,也未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而且,学生们一开始就清楚地说明,他们并不是想逼迫学校辞退高教授,高教授也还在纽大好好地任教着。这些
为该事件写了声明,创建了网站的法学生们,不过是想表明自己的态度。那么,大费周章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就那么重要吗?行文至此,笔者想起了《
纸牌屋》第三季第四集。剧中提到,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美国公民,因为美国政府的无人机攻击计划,丧失了亲人和自己的双腿。我们敬爱的“木下
总统”(PresidentUnderwood)曾试图宽慰穆罕默德。在会面中,穆罕默德忽然表现出了极大的痛苦,木下慌张地想去为他找
医生,被穆罕默德制止,他说这只是“幻痛”,一会儿就好。此时我们可以看到,素来冷静自持的木下总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震骇。但随即,他又开
始冷酷地为自己辩护,直到穆罕默德说,”Onlyyouhadthepowertostopwhathappenedt
ome,thenexttimeyouwieldit…Ihopeyouwillthinktwice.”(“只有你有能力阻止我遭遇的事,下次你使用这份权力,希望你能三思。”)鸡蛋永远都撞不碎高墙,但这并不意味着撞击毫无意义。
献花(0)
+1
(本文系仇少明律师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