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影集:SuzhouMuseumandArtGalleries苏州‘二馆’ 苏州二馆(苏州博物馆和苏州美术馆)是当地有影响的文化设施,建筑有特色。前者由著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设计,后者的建成与我国早 期著名油画家颜文樑有关。贝聿铭(1917-)祖籍苏州,生于广州,上海念中学,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成为著 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代表作有华盛顿国家艺术博物馆东馆、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等,并于1982年设计建造了北京香山饭店。其作品风格 属于现代主义,曾荣获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会金奖,及相当于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奖等。2008年在卡塔尔多哈建成令世人惊叹 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为了了解和寻找伊斯兰文化的最佳表达,他去埃及和中东考察,最终从开罗图伦清真寺的一个八角亭古建筑得到启示,成 功地设计了该博物馆。请注意,此时贝氏已九十多岁,不仅四处奔波,负责设计,还亲临建筑现场。想起我等年龄一旦趋大,即被反复告诫要‘知 老、服老’,要‘花鸟鱼虫、循安养生’。但这位贝先生却坚持在事业前沿,可敬可佩。因为在他看来,对美的追求永远需要更上一层楼。 颜文樑(1893-1988)出生于苏州的一个美术世家,1928年起就读于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回国后历任苏州美术专科学 校校长,浙江美术学院副院长兼教授,中国美术家学会顾问及上海分会副主席。他是首位获得国际绘画大奖的中国画家(参展作品见末页),其油 画作品认为达到当时欧洲一些印象派大师的水平。早在1919年颜文梁即在苏州发起“美术画赛会”,开创中国美术界“美术展览”之先河。他 与胡粹中、朱士杰等1922年创建的苏州美专,是我国第一所政府命名的美术学校。1932年颜文樑在沧浪亭(当时划归该校)建立苏州美 术馆,该馆近年再行修造,后来辟为颜文樑纪念馆。现在的苏州美术馆(新馆)是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易地重建的。 本影集的背景音乐选自俄國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Rachmaninov)著名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由郎朗演奏钢琴。手动翻页 如能调高荧屏亮度并放大音量,用立体声耳机聆听音乐,效果最佳2006年建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原忠王府,面积19000平 米,地下一层,地面一层(局部二层),是一座集现代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右上图为博物馆设计示意图 ,右下示博物馆一侧外观。白墙黑线,风格独特。苏州博物馆正门贝聿铭将自己的建筑智慧、东方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 融汇在这座建筑里,并注意结合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让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使得所展示的 视觉之美独具魅力。(文字自博物馆宣传册)参观者步入苏州博物馆正门苏州博物馆建筑以黑线勾勒白墙,很有特色。其间主要 采用两种几何图形即方块和六角形,包括从六角形演化出来的各种变体,也有少量菱形参与构建窗体。方形 ,六角形及其变体,菱形博 物馆内的水景以人造山脉为背景,构成“人在画中走,水以山相依”的意境。动态感觉一下贝聿铭的杰作庭院中贝聿铭加了松树和竹林, 但他没有采用石头堆砌的假山,虽说假山是传统苏州园林的骄傲,而且他要的是远山。苏州博物馆著名的水景庭院这是苏州博物馆中可能 最能体现贝聿铭美学情趣的两个景观。左为正门大厅后侧夏景(自网络)。大量建筑结构板块皆取自长方形、六角形及其变体(箭头) 。注意:除了大门门环,全部建筑没有一根曲线。博物馆通常会涌入大量参观者,是一个人挤人地方。有这样一株大树,傍着极 为洁净的白墙,单独地孓立在水池之边,会在视觉上让观众感到舒适和放松。这是一个独具匠心的设计。
著名画家吴冠中作品白墙黑瓦?江南民居建筑特点的艺术概括 白墙黑瓦是中国民居建筑简朴风格的典型代表,贝聿铭抓住了这一点,并将其应用于此处博物馆的建造,很有特色。苏州博物馆的 白墙黑瓦(自网络)苏州博物馆东临拙政园,南近狮子林。贝聿铭坦言造不出比该处水平更高并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匹配的 中国式亭台。于是弄出来这么一个有点像日本八角亭的玩意儿(箭头),总算好歹带着点东方韵味。博物馆水景博物馆内景博物馆 内景馆内紫藤园白墙黑瓦旁的翠竹藏品家具陈列,左上为六角形窗格藏品唐寅(1470-1523) 字伯虎。馆中所示其书法,可谓美不胜收。左上为唐寅临摹的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仕女奏乐)。藏品桐山图吴门唐寅作吾闻淮水出桐山,古来哲贤产其间。君今自称亦私椒,渔钩须当借一湾。私淑:尊 敬某人而尊之为师;鱼钩:钓鱼藏品浩荡的淮水让作者在作品的右下方留下一大片波涛,没有一棵树和一块岸石相烘托,似有悖于 传统的构图法则,却利于展示诗人内心激情的奔腾和澎湃。空白也是美,贝聿铭如是说。吴门画派另一杰出代表文徵明(1470-1559)此为苏州博物馆特展海报及文徵明部分书画右:冰姿倩影圖(乾隆题词)左下:山水图(本页及下页资料自网络)藏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