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针灸体解剖学(7)神经系统
2015-05-01 | 阅:  转:  |  分享 
  
神经系统(二)小脑的内部结构小脑由表面的皮质、深部的髓质以及小脑核构成。1.小脑皮质cerebellarcortex位
于小脑表面,并向内部深陷形成沟,将小脑表面分成许多大致平行的小脑叶片。小脑皮质由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组成,其细胞构筑分为3层(图17
-47,48):由深至浅依次为颗粒层、梨状细胞层和分子层。2.小脑核cerebellarnuclei(图17-49)又称小
脑中央核centralnucleiofcerebellum,位于小脑内部,埋于小脑髓质内。共有4对,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顶核
fastigialnucleus、球状核globosenucleus、栓状核emboliformnucleus和齿状核den
tatenucleus。其中球状核和栓状核合称为中间核interposednuclei,属于旧小脑。小脑核中最重要的是顶核和齿
状核。顶核位于第四脑室顶的上方,小脑蚓的白质内,属于原小脑;齿状核位于小脑半球的白质内,最大,呈皱缩的口袋状,袋口朝向前内方,属于
新小脑。3.小脑髓质(白质)小脑的白质由3类纤维构成:(1)小脑皮质梨状细胞发出的轴突终止于小脑中央核和中央核投射至小脑皮
质的纤维。(2)相邻小脑叶片间或小脑各叶之间的联络纤维。(3)联系小脑和小脑以外其他脑区的传入、传出纤维。主要组成3对小脑
脚:小脑上、中、下脚(图17-50)。1)小脑下脚inferiorcerebellarpeduncle又称绳状体,连于小
脑和延髓、脊髓之间。包含小脑的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2部分。传入纤维有:起于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延髓下橄榄核、延髓网状结构进入小脑的
纤维;脊髓小脑后束及楔小脑束的纤维。传出纤维有:发自绒球和部分小脑蚓部皮质,止于前庭神经核的小脑前庭纤维;起于顶核,止于延髓的顶核
延髓束纤维(包括顶核前庭纤维和顶核网状纤维)。2)小脑中脚middlecerebellarpeduncle又称脑桥臂,为
3个脚中最粗大者,位于最外侧,连于小脑和脑桥之间。其主要成分为小脑传入纤维,且几乎全部由对侧脑桥核发出的脑桥小脑纤维构成,只有少许
脑桥网状核到小脑皮质的纤维;小脑传出纤维非常稀少,为小脑至脑桥的纤维。3)小脑上脚superiorcerebellarped
uncle又称结合臂,连于小脑和中脑、间脑之间。其主要成分为起自小脑中央核,止于对侧红核和背侧丘脑的小脑传出纤维;其小脑传入纤
维主要有脊髓小脑前束、三叉小脑束及起自顶盖和红核的顶盖小脑束、红核小脑束等。(三)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1.原小脑(前庭小脑)(
图17-51)主要接受同侧前庭神经初级平衡觉纤维和前庭神经核经小脑下脚的传入纤维。其传出纤维经顶核中继或直接经小脑下脚终止于同
侧前庭神经核和网状结构,在此中继后发出前庭脊髓束和内侧纵束至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和脑干的一般躯体运动核,控制躯干肌和眼外肌运动,维持身
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2.旧小脑(脊髓小脑)(图17-52)主要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经小脑上、下脚传入的本体感觉冲动。其传出
纤维主要投射至顶核和中间核,中继后发出纤维到前庭神经核、脑干网状结构和红核,再经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以及红核脊髓束来影响脊髓前角
运动细胞,以调节肌张力。3.新小脑(大脑小脑)(图17-53)主要接受皮质脑桥束在脑桥核中继后经小脑中脚传入的纤维。发出纤维
在齿状核中继后经小脑上脚进入对侧的红核和对侧背侧丘脑腹前核及腹外侧核又称腹中间核,后者再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最后经皮
质脊髓束下行至脊髓,以调控骨骼肌的随意、精细运动。(四)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1.小脑损伤的典型表现(1)小脑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下
行运动通路的活动,故小脑的损伤不会引起随意运动丧失(瘫痪)。小脑血管性病变、局部肿瘤等,均可造成小脑一定部位的损伤。(2)一侧小
脑半球和小脑丘脑纤维在交叉前损伤时,运动障碍出现在同侧。因为:?小脑上脚纤维是交叉的,而皮质脊髓侧束和红核脊髓束又反向交叉回同侧
;?脊髓至小脑传入通路的损伤,主要累及在同侧上升的脊髓小脑后束和楔小脑束。(3)小脑损伤的典型体征:?共济失调。运动时,有控
制速度、力量和距离上的障碍;?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2.原小脑综合症因前庭小脑损伤所致。病人表现为:?平衡失调,走路
时两腿间距过宽,东摇西摆;?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非自主地有节奏地摆动。3.新小脑综合症因小脑半球损伤所出现的症状,多数病例
旧小脑也同时被侵犯。病人患侧肢体出现:?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不能准确地用手指指鼻,不能做快速的交替动作;?意向性震颤。
肢体运动时,产生不随意地有节奏地摆动,越接近目标时越加剧。三、间脑diencephalon由胚胎时的前脑泡发育而成,位于脑干
与端脑之间,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由于大脑半球高度发展而掩盖了间脑的两侧和背面,仅部分腹侧部露于脑底。间脑中间有一窄腔即第三脑室,分
隔间脑的左右部分(图17-55)。虽然间脑的体积不到中枢神经系统2%,但结构和功能却十分复杂,是仅次于端脑的中枢高级部位。间脑可分
为5个部分: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在背侧丘脑灰质的内部有一由白质构成的内髓板internalmedulla
rylamina,在水平面上此板呈“Y”字形,它将背侧丘脑大致分为三大核群:前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在丘脑内侧面,第三脑室侧
壁上的薄层灰质及丘脑间粘合内的核团,合称为中线核群,在外侧核群与内囊之间的薄层灰质称丘脑网状核,网状核与外侧核群间为外髓板。上述各
核群中均含有多个核团,其中外侧核群分为背侧组和腹侧组,背侧组从前向后分为背外侧核、后外侧核及枕,腹侧组由前向后分为腹前核ventr
alanteriornucleus、腹外侧核ventrallateralnucleus又称腹中间核和腹后核ventral
posteriornucleus。内侧核群主要是背内侧核,此核又分为大细胞区和小细胞区(图17-56)。按进化程序的先后,背
侧丘脑又可分为古、旧、新3类核团,虽然在这3类核之间及其与其他脑区之间均有着广泛的联系,但在纤维联系及功能上仍有所侧重。1、非特
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为背侧丘脑内进化上比较古老的部分,包括中线核、板内核和网状核。它们主要接受嗅脑、脑干网状结构的传入纤维,
与下丘脑和纹状体之间有往返联系。网状结构上行纤维经这些核团转接,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构成上行网状激动系统,维持机体的清醒状
态。2、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为背侧丘脑内进化中较新的丘脑核群,随着大脑皮质的进化而进化,主要功能是充当脊髓或脑干等的特异
性上行传导系统的转接核,由这些核发出纤维将不同的感觉及与运动有关的信息转送到大脑的特定区,产生具有意识的感觉或调节躯体运动作用,包
括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图17-56)。腹前核和腹外侧核主要接受小脑齿状核、苍白球、黑质传入纤维,经它们转接,并发出纤维
投射至躯体运动中枢,调节躯体运动。腹后核包括腹后内侧核ventralposteromedialnucleus和腹后外侧核
ventralposterolateralnucleus(图17-56)。前者接受三叉丘系和由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后者接受内
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腹后核发出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躯体感觉中枢,上述腹后核的传入和传出纤维均有严格定位关系,即传导头面
部感觉的纤维投射到腹后内侧核,由腹后内侧核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下部头面部躯体感觉中枢。传导上肢、躯干和下肢感觉的纤维由内
向外依次投射到腹后外侧核,再由该核发出纤维投射到相应的上肢、躯干和下肢大脑皮质躯体感觉中枢代表区。3、联络性核团(新丘脑)
为背侧丘脑内进化上最新的部分,包括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的背侧组(图17-56)。虽然它们不直接接受上行的传导束,但与丘脑其他核团、
大脑皮质等均有丰富的纤维联系。在功能上进入高级神经活动领域,能汇聚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信息及运动信息,并伴随情感意识的辨别分析能力,也
参与学习记忆活动。在大脑皮质不发达的鸟类,背侧丘脑是重要的高级感觉中枢,在人类其功能已降为皮质下感觉中枢,但仍有粗略的感觉,并伴
有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二)后丘脑后丘脑metathalamus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下方,中脑顶盖的上方,包括内侧膝
状体medialgeniculatebody和外侧膝状体lateralgeniculatebody(图17-56),属特异
性中继核。内侧膝状体接受来自下丘臂的听觉传导通路的纤维,发出纤维至颞叶的听觉中枢,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传入纤维,发出纤维至枕叶的视
觉中枢。(三)上丘脑上丘脑epithalamus位于间脑的背侧部与中脑顶盖前区相移行的部分,包括松果体pinealb
ody、缰连合、缰三角、丘脑髓纹和后连合(图17-55)。松果体为内分泌腺,16岁以后,松果体钙化,可作为X线诊断颅内占位病变的定
位标志。缰三角内有缰核,接受经丘脑髓纹内来自隔核等处的纤维,并发出纤维组成缰核脚间束投射至中脑脚间核,缰核被认为是边缘系统与中脑之
间的中继站。丘脑髓纹主要由来自隔区的纤维束构成,大部分终止于缰核,也有纤维至中脑水管周围灰质和其它丘脑核团。(四)底丘脑底丘脑
subthalamus位于间脑与中脑的过渡区,内含底丘脑核(图17-57),与黑质、红核、苍白球间有密切的纤维联系,参与锥体外系的
功能。人类一侧底丘脑核受损,可产生对侧肢体,尤其是上肢较为显著的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称半身舞蹈病或半身颤搐。第二节脑
一、脑干二、小脑三、间脑四、端脑神经系统二小脑位于颅后窝
前面隔第四脑室与脑干相邻上方籍小脑幕与大脑半球枕叶相邻穹隆枕叶垂体漏斗脑桥延髓松果体中脑水管顶盖上髓帆第
四脑室下髓帆丘脑间粘合小脑的功能:调节下行运动通路的活动小脑半球小脑蚓小脑前切迹小脑后切迹小脑扁
桃体小结蚓垂蚓锥体蚓结节绒球原裂后外侧裂水平裂小脑体(一)小脑的外形1.绒球小结叶原小脑(
前庭小脑)绒球小结2.前叶旧小脑脊髓小脑3.后叶新小脑
大脑小脑Updown小脑外形及分叶内侧区(蚓部)小脑半球原裂小脑扁桃体前叶后叶绒球小结
叶(二)小脑的内部结构1.小脑皮质颗粒层梨状细胞层
分子层2.小脑核(小脑中央核)顶核球状核
中间核栓状核齿状核3
.小脑髓质(白质)1)小脑下脚(绳状体)连于小脑和延髓、脊髓之间传入纤维传出纤维
由3类纤维构成2)小脑中脚(脑桥臂)连于小脑和脑桥之间传入纤维3)小脑上脚(结合臂)
连于小脑和中脑、间脑之间小脑中央核传出纤维传入纤维1、前庭小脑(
原小脑)——绒球小结叶通过与前庭神经核的往返纤维联系保持身体平衡,维持体态姿势、协调眼球运动。(三)小脑的纤维
联系和功能小脑蚓小脑半球中间部顶核中间核(球状核、栓状核)2、旧小脑(脊髓小脑)控制四肢
及躯干肌的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小脑半球外侧部,原裂后部3、新小脑(大脑小脑)(四)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1.小脑损伤的典型表现(1)不会引起随意运动丧失(瘫痪)。(2)一侧小脑半球和小脑丘脑纤维在交叉前损伤时,运动障
碍出现在同侧(3)小脑损伤的典型体征:?共济失调。运动时,有控制速度、力量和距离上的障碍;?
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2.原小脑综合症因前庭小脑损伤所致。表现为:?平衡失调,走路时两腿间距过
宽,东摇西摆;?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非自主地有节奏地摆动。3.新小脑综合症患侧肢体出现:
?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三、间脑大脑半球掩盖了间脑的两侧和
背面部分腹侧部露于脑底位于脑干与端脑之间,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5个部分: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
脑下丘脑胼胝体干胼胝体膝胼胝体嘴透明隔穹隆室间孔视交叉前连合垂体大脑脚脑桥延髓松果体中脑水管
顶盖第四脑室下髓帆丘脑间粘合背侧丘脑的核群外侧核群分为背侧组和腹侧组背侧组(前→后)背外侧核后外侧核及枕腹侧组
(前→后)腹前核腹外侧核(腹中间核和腹后核)内侧核群背内侧核大细胞区小细胞区
将背侧丘脑借内髓板分为三大核群:前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中线核群丘脑网状核内髓板前核内侧核背外侧核后外侧核腹
外侧核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腹前核1、非特异性中继核团(古丘脑):中线核、板内核网状核2、特
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腹前核、腹外侧核←接受小脑齿状核
苍白球和
黑质的传入纤维腹后内侧核←三叉丘系、味觉纤维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脊髓丘系腹后核:——产生具有意识的感觉和调节躯体运
动的作用内
髓板前核内侧核背外侧核后外侧核腹外侧核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腹前核3、联络核团(新丘脑):
前核、内侧核、外侧核背侧群与下丘脑、边缘系统有往返纤维联系,在功能上进入高级活动领域,具有情感意识的辨别能力,还
参与学习和记忆。内髓板前核内侧核背外侧核后外侧核腹外侧核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腹前核(二
)后丘脑下丘臂内侧膝状体下丘听觉传导中继站视觉传导中继站上丘臂外侧膝状
体上丘松果体—内分泌腺缰三角—缰核缰连合丘脑髓纹后连合(三)上
丘脑底丘脑核参与锥体外系功能(四)底丘脑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五)下丘脑1.下丘脑的外形和分区
视神经垂体灰结节动眼神经视束视交叉大脑脚脚间窝前→后视前区视上区结节区乳头体区视神经穹窿柱为标志,
分内侧部和外侧部。下丘脑分区及主要核团:视前区视前核视上区视上核室旁核
下丘脑前核结节区漏斗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乳头体区乳头体核下丘脑后核前连合室旁核
前核视上核乳头体核乳头丘脑束垂体前叶垂体后叶视上垂体束室旁垂体束漏斗(1)与垂体的联系视上核—视
上垂体束—垂体后叶(神经垂体)室旁核—室旁垂体束—垂体后叶(神经垂体)分泌加
压素、催产素等。漏斗核—结节垂体束—正中隆起的毛细血管将神经内分泌物质(促
激素或抑制激素)送至垂体前叶(腺垂体)。2.下丘脑的纤维联系(2)与背侧丘脑的联系
乳头丘脑束(3)与脑干和脊髓的联系(1)前脑内侧束与乳头脚接受脑干的纤维(2)经背侧纵束→脑干、
脊髓自主神经节前神经元(3)乳头被盖束→中脑被盖(4)与边缘系统的
联系(1)借终纹和杏仁体联系(2)借穹窿与海马联系(3)借前脑内侧束和乳头脚与中脑被盖联系
3、下丘脑功能:①神经内分泌中心②皮质下自主神经活动高级中枢,对机体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和内
分泌活动等进行广泛的调节。③直接通过血液接受有关信息如体温、血液成份的变化等④下丘脑与边缘系统有密切联系,参与情绪行为的调节
⑤调节机体昼夜节律的功能。二小脑cerebellum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位于颅后窝,前面隔第四脑室与脑干相邻,上方隔小脑
幕与大脑半球枕叶相邻(图17-12)。(一)小脑的外形小脑两侧部膨大,为小脑半球cerebellarhemispheres;
中间部狭窄,为小脑蚓vermis(图17-42~44)。小脑上面稍平坦,其前、后缘凹陷,称小脑前、后切迹anteriorand
posteriorcerebellarnotches;下面膨隆,在小脑半球下面的前内侧,各有一突出部,称小脑扁桃体tonsil
ofcerebellum。小脑扁桃体紧邻延髓和枕骨大孔的两侧(图17-45),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有可能被挤压入枕骨大孔
,形成枕骨大孔疝或称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危及生命。小脑蚓的上面略高出小脑半球之上;下面凹陷于两半球之间,从前向后依次为小结no
dule、蚓垂uvulaofvermis、蚓锥体pyramidofvermis和蚓结节tuberofvermis。小结
向两侧以绒球脚peduncleofflocculus与位于小脑半球前缘的绒球flocculus相连。小脑表面有许多相互平行的
浅沟,将其分为许多狭窄的小脑叶片(图17-42,43)。其中小脑上面前、中1/3交界处有一略呈V字型的深沟,称为原裂primary
fissure;小脑下面绒球和小结的后方有一深沟,为后外侧裂posterolateralfissure;在小脑半球后缘,有一明
显的水平裂horizontalfissure。根据原裂和后外侧裂以及小脑的发生,可将小脑分成三个叶:前叶、后叶和绒球小结叶,前叶和后叶又合称小脑体corpusofcerebellum(图17-46)。1.绒球小结叶flocculonodularlobe位于小脑下面前方,由小脑半球的绒球和小脑蚓前端的小结构成,二者之间以绒球脚相连。种系发生上此叶出现最早,因此称原小脑archicerebellum。由于其主要和前庭神经及前庭神经核发生联系,所以又称前庭小脑vestibulocerebellum。2.前叶anteriorlobe位于小脑上面,为原裂以前的皮质结构。从种系发生上看,前叶和小脑蚓下面的蚓垂、蚓锥体等出现较晚,因此统称为旧小脑paleocerebellum。由于此叶主要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的纤维,故又称脊髓小脑spinocerebellum。3.后叶posteriorlobe位于原裂以后的大部分小脑皮质结构(不包括蚓垂和蚓锥体),在种系发生上出现最晚,与大脑皮质的高度发生有关,称新小脑neocerebellum。此叶主要和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发生联系,故又称大脑小脑cerebrocerebellum。小脑(上面)小脑(下面)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