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耀树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与弦相关的一个“优”点
2015-05-05 | 阅:  转:  |  分享 
  
·24·中学教研(数学)2008年第l期

化中的前提条件,则必会导致解题的错误.

例5函数Y=+一9的值域为()

A.(一∞,O)U(0,+∞)B.[3,+∞)

c.[3,+)u[一3,0)D.(一,0]

错解求原函数的值域可转化为求反函数的定义域,

而厂。():,故选A.

正解上述解答错误的原因在于转化不等价.事实上,

在求反函数时,对方程Y—=一9两边平方,得

(Y—)=X2—9.

这样转化并不等价,而应附加条件y≥,即y≥,由此

可得,,≥3或一3≤y
6运算中的转化不当

运算是数学的特征之~,每一种运算都有其相应的前

提条件.若不注意其成立的前提条件,则必会进入解题的误区

例6函数y=sinx(+tanxtan寺)的最小正周期为

()

A.B·2qrC.詈D.

错解原式可化为Y=tanx,即最小正周期为故选丸

正解当=0时,函数有意义;但当=叮r时,函数无

意义.故为B.

7分类讨论中的转化不当

分类讨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数学的解题

过程中,若能充分利用,从思想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则必能

高屋建瓴,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

例7不共面的4个定点到平面的距离都相等,这样

的平面共有()

A.3个B.4个C.6个D.7个

(2005年全国数学高考试题I)

错解不共面的4个定点构成一个四面体,易知4个

中截面符合条件,故选B.

正解由于4个定点肯定位于的2侧,而上述求得

的平面的2侧分别是1个点与3个点,那么2侧能否分别

都是2个点呢?事实上,经过四面体对棱的公垂线段的中

点且与对棱平行的平面也符合条件,这样的平面有3个,因

而共7个.故选D.

8选择类比对象中的转化不当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常会把感悟到的新知与已有的信

息进行类比,然后找出相通之处,并迅速内44.这需要找准

类比对象,才能避免产生错误.

例8已知,(n)=n+An(n∈N+)单调递增,则A的

取值范围为()

A.[一2,+∞)B.(一2,+∞)

C.[一3,+∞)D.(一3,+∞)

错解对于函数,()=+hx(≥1)单调递增,则对

称轴在=1的左侧,即一÷《1,A≥一2.故选A.

正解上述解答错误的原因在于类比对象选择不当.

事实上,本题中的n为正整数,对称轴应位于区间[1,2]中

点的左侧,即一÷<÷,解得A>一3.故选D.

9模型选择中的转化不当

在解决问题时,若一时难以直接突破,常需构造出与之

相关的模型,借此转化条件,增加解题途径,也许能快速地

寻求出解题的突破口.

例9A,B,C,D,E五个人站成一圈传球,每人只能传

给他的邻人(左、右不限),A传出(算第1次)后经过1O次

传球又回到A的概率为()

A.B.志c.暴D.

错解A传出后经1O次传球总的可能情况为2,其中

又回到A的为4种情况:向左连续传1O次;向右连续传1O

次;向左连续传5次再向右连续传5次;向右连续传5次再

向左连续传5次.故选A.

正解不妨构建模型,向左记为一1,而向右记+1,经

1O次传球又回到A,意味着1O个数的和为1O的倍数,从而

必有5个+1、5个一1或1O个+1或1O个一1,即它的可能

情况为。+2,因此兰:

.故选C.

与弦相关的一个“优"点

●何根治(浙江宁波市鄞江中学315151)

在圆锥曲线中。过焦点的弦与准线和对称轴的交点之

间具有许多优美的性质.事实上,圆锥曲线的任意弦都存在

相关的一个“优”点,即具有以下性质:

性质1在椭圆+鲁=1(口>b>o)中,AB是过点

口D

(m,o)的弦,则在对称轴上存在一个点J7、r(,o),使得

kN+kBN=0.

证明(1)当ImI<口时,设A(。,Y。),B(x:,Y2),如图

1,则点曰关于轴的对称点

曰(,一)也在椭圆上,直线

AB交轴于点Ⅳ(n,0).由椭

圆对称性知,ANBB为等腰三

角形,因此MN平分/_BNB.

下证点J7、r,(11,,0)与点

-

图1

2008年第1期中学教研(数学)·25·

Ⅳf旦-,01重合,即n=.、m,m

-dl~AB的方程为y—y。=÷(—。),且直线AB

:;(1)

yl+Yz

直线A的方程为y—y=三(—。),且直线AB过点

m:.(2)

Y2一Y

设椭圆参数方程为fa,c.os0(0为参数),令t。=tan孚,Yt~smO设椭圆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令。=tan,L=厶

£:tan—

02

,由万能公式可得

r;和r;

,【=.

代人式(1),得

代人式(2),得

a(1一tlt2)

1’

a(1+t1t2)

m

消参解得n=az

,从而点(n,0)与点N(a__Lm,0)重合,故存,,

在点Ⅳ(鲁,。),使得删平分ANB,即+Jj}BⅣ=。.

(2)当ImI>a时,设B(,一Yz)是点B关于轴的对

称点,则B(,一Yz)也在椭圆上.如图2所示,连结BA交

轴于点N(n,0),直线MN平分

/_BNB.下面证明Ⅳ(n,0)与

Ⅳ(鲁,。)重合,即证明n=a2.证明

方法与(1)相同,可得MN平分

AANB的外角,故k^Ⅳ+kBⅣ=0.







推论l在椭圆X2+:1图2

(n>b>0)中,AB是过焦点F(c,0)的弦,准线=与对

C

称轴的交点为Q(等,0),则Jj}+Jj}。=0.

推论2在椭圆"7-+=1(n>b>0)中,焦点为

ao

F(c,0),弦AB所在直线过准线=一a与轴的交点

Q(2,0),则+‰=0.

推论3在椭圆x+鲁=1(n>b>0)中,AB是过点

M(m,0)的弦,点B关于轴的对称点为B,则对称轴上存

在一点Ⅳ(鲁,。)使得A,J7、,,B三点共线.

例1椭圆x+鲁=1(n

“U

b>0)的离心率为e,焦点为F(C,

2

0),右准线=旦-与轴的交点为

C

Q,弦AB所在直线过点Q.若直线

AB的斜率为k,且赢.商:0,则

2=e.



r

图3

证明弦A所在的直线过点Q(,0),则由推论2

可知,:一Jj}船.因为赢.一FB=0,所以FA_I_FB,因此可得

k=1,k船=一1(如图3).直线AB的方程为

y(),

代人椭圆方程得

2



2a4kz

+等。.(3)

设A(,Yz),B(,Yz),则,为方程(3)的2个根,因此

=·.㈩t¨‘丽’

又Yl=l

:Jj}

n

C

1

【矿

n一e

f-‘;

解得{a2Jj}+e2ael

【‘’

所以=等(k-e2+kJj}++e2~(5)

由式(4),式(5),可得

(e一1)·(e一2k)=0.

又因为e一1≠O,所以e=2k2.

性质2在双曲线一鲁=1中,弦AB所在直线过点

M(m,0),则存在一个点Ⅳ(2,0),使得Jj}M+Jj}=0.

(证明方法与性质1类似).

推论4在双曲线一号=1中,AB是过焦点F(c,0)

aD

的弦,准线=2与对称轴的交点为Q(等,0),则Jj}+





·26·中学教研(数学)2008年第1期

J}oB=0.

推论5在双曲线一鲁=1中,焦点F(c,0),弦AB

所在直线过准线=詈与轴的交点Q(等,0),则J}+

krs=0.

推论6在双曲线一鲁=1中,AB是过点(m,0)

的弦,点B关于轴的对称点为,则在对称轴上存在一个

点Ⅳa一,0),使得A,Ⅳ,三点共线.

性质3抛物线=2px(p>0)的弦AB所在的直线过

点M(m,0),则对称轴上存在一点N(一m,0),使得+

J}=0.

推论7抛物线y2=2p''x(p>0)的弦AB所在的直线过

点M(m,0),点B关于轴的对称点为B,则在对称轴上存

在一点Ⅳ(,0),使得,Ⅳ,B''---"点共线.

证明过程见文献[1].

例2如图4,过抛物线=4y的对称轴上任一点

P(0,m)(m>0)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Q是点

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设点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A.

证明:上(一A).

(2004年湖南省数学高考试题)

证明由题司知是厶4的

平分线,四~此.la---61=—=A,可得

:A:.又点P分有向线段所

成的比为A,则=,从而

.(一A)

J

||,a

0呻

=(+A)·(一A)

=()=0,

故PQ上(QA—AQ廖).——-…

参考文献

图4

[1]苏立标.聚焦椭圆准线与对称轴的交点的性质.中学

数学,2006(9):24-25.

不妨回到最朴素的判定方法

——也谈二面角与其2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夹角的大小关系

●王克亮(江苏射阳县教育局教研室224300)

拜读了文献[1]与文献[2]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笔者对如何利用向量工具求解二面角的大小提出了自己的

一些观点,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文献[1]提供了运用共线向量的一个充要条件来求二

面角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判定所得到的2个向量

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大小关系,有一定的优越性.但笔者发

现,如果在课堂上同时介绍这种方法以及另一种用半平面

的法向量的求解方法,那么在课后的作业中,绝大多数的学

生会选择第2种方法.因而在教学中,笔者通常更侧重于介

绍法向量的求解方法.原因有:(1)解题思想简单,学生易于

接受.(2)运算量小.在利用向量工具进行计算时,若有一个

数字写错或算错,就会导致结果不正确,因而运算量小就意

味着出错率低.而在求2个半平面的法向量时,一般只要求

写出3个向量(棱向量,2个半平面内再各选一向量),即4

个点的坐标即可.(3)在新课程的教材选修2-1中,此法是

书中重点介绍的必修内容.

用半平面的法向量来求解二面角的大小,这是值得注

意的、也是学生易于忽略的一个环节,必须要指出2个法向

量所成的夹角与所求二面角间的大小关系.

如何判定所求得的2个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间的大

小关系是相等还是互补,文献[2]给出了“检验向量”法这

确实很有创意,但美中不足的是又向学生多介绍了一个概

念,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笔者认为,方法越是朴素就越自然,越是自然就越易于

理解,越易于理解就越有利于学生掌握.在教学中,对于上

述关系的判定,笔者回到了最朴素的状态,实践证明收效不

错.其思想与步骤为:

(1)根据所解得的法向量的坐标,确定2个法向量的指

向(不妨都以坐标原点为起点,以2个坐标对应的点分别为

终点);

(2)利用向量可自由平移的性质,将它们的位置关系化

归为下面的4种情形之一,如图1所示;

(3)根据“同性互补,异性相等”的原则,确定2个法向

量的夹角与所求二面角间的关系.即在图1(1)与图1(2)

献花(0)
+1
(本文系耀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