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学外篇之嘉言61-70
2015-05-11 | 阅:  转:  |  分享 
  
嘉言61○聖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蘊(yùn蓄藏)之爲徳行,行之爲事業。彼以文辭而已者,陋矣。(406、濂溪先生曰:“圣人之道,入乎耳,存
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近思录》)【译文】濂溪先生(周敦颐)说:“圣人讲得道理,听到之后就会积蓄
在心中,内蕴则为个人品德,施行就是(治国、平天下的)事业。那些仅仅以圣人之道为言辞的人,也太鄙陋了。”)嘉言62○(濂溪周子曰:)
仲由(子路)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劝),如護疾而忌醫(讳疾忌医[huìjíjìyī]成语解释:讳:避忌;
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
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嘉言63○(《二程遗书》卷一)明道先生(程颢)曰: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已放
之心約(持戒,格物)之使反,復入身來,自能尋向上去,下學而上達也。(下学上达,成语解释: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出处:
《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嘉言64○(《二程遗书》卷七)心要在腔子裏(内学)。(介甫(王安石)致一。堯、
舜知他幾千年?其心至今在。心要在腔子裏。體道,少能體即賢,盡能體即聖。)嘉言65○(《二程遗书》卷十五)伊川先生曰:只整齊嚴肅,則
心便‘一’,‘一’則自無非僻(非辟fēipì亦作“非僻”。邪恶。《礼记·玉藻》:“非辟之心,无自入也。”)之奸。(二程遺書卷
十五:閑邪則固(一有‘主’字)一矣,然(一作‘能’)主一則不消言閑邪。有以‘一’為難見,不可下工夫。如何(一作‘行’)‘一’者?無
他,隻是整齊(一作莊整)嚴肅,則心便一,一則自是無非僻之奸。此意但涵養久之,則天理自然明。)嘉言66○伊川先生(程颐)甚愛《表記》
‘君子莊敬日彊(强),安肆(安乐放纵)日偸’之語(语出:《礼记·表记》:子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敦(劝勉
)焉,如不终日。”孔颖达疏:言小人安乐则其性情日为苟且。《史记·吴王濞bì列传》: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恐不
得安肆(安乐放纵)矣。简译:孔子说,作为一个有志向的君子,能够时刻庄重恭敬,就会日渐长进,倘若安逸放纵,就会日趋苟且。真正有志向
的人,他不会让自身有一天的时间不整饬严肃,否则就会感到惶惶不可终日。)。蓋常人之情,纔(才)放肆則日就曠蕩,自檢束則日就規矩。
(《仕學規範卷十》(宋)張鎡zī撰伊川先生甚愛《表記》中說‘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蓋常人之情,放肆則日就曠蕩,自檢束則日就
規矩。已上出《程氏外書》)嘉言67○(《二程遗书》卷一)人於外物奉身(养身、守身)者,事事要好,只有自家一箇(个)身與心,郤不要好
。苟得外物好時,却不知道自家身與心,却已先不好了也。嘉言68○(宋·程颐《四箴》)伊川先生(程颐)曰:顏淵問‘克己復禮之目’,
夫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朱子论语集注》——颜渊篇第十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
敏,请事斯语矣。”)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乎外所以養其中也。顏淵‘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
(服膺[fúyīng](道理、格言等)牢牢记在心里;衷心信服。铭记在心;衷心信奉。《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
矣。”朱熹《四书集注》:“服,犹著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间,言能守也。”),因箴以自警。視箴曰:心兮本虛,應物無迹。操之
有要,視爲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内。克己復禮,久而誠矣。聽箴曰:人有秉彛(秉彝bǐngyí持执常道。《诗
·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毛传:“彝,常。”朱熹集传:“秉,执。”《孟子·告子上》引作“秉夷”。),本乎天性
。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成语解释:闲:防备,禁止。约束邪念,保持诚实。出处:《周易·乾》:闲存其诚。孔
颖达疏:闲邪存其诚者,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非禮勿聽。言箴曰: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内斯靜專。矧(shěn何况
)是樞機,興戎出好(《墨子》卷三《尚同中》:“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唯口出好兴戎。’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为谗
贼寇戎。则此岂口不善哉?用口则不善也,故遂以为谗贼寇戎。”),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
,欽哉訓辭。動箴曰: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厲行(lìxíng严格实行。),守之於爲。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jīn
g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明世宗(嘉靖)推崇理学,亲自注解,颁行天下学校。嘉靖九年(1530年),新安学宫(洛阳市新安县,肇始
于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曾经元代的儒学,明清的学宫)得御制四箴及世宗亲撰的“敬一箴”,特建“敬一箴”亭保存。四箴碑
现藏新安二高大成殿后碑廊内,碑分四块,每碑高123厘米,宽145厘米,字体正楷,碑四周雕有龙纹。兹录碑文于下,并试译之。1、程
子视箴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白话译文:一个人的心原本
是清净虚空的,顺应事物的变化而不留痕迹;守住本心的要领,就是以看为原则。如果一开始就看不清楚的话,内心就要迁移,本心就会受蒙蔽。不
合礼的不要看,将其遏制于心外,以使心境得到安宁。约束克制自己再履行礼数,久而久之心志就能够专一了。2、程子听箴人有秉彝,本乎天性
;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白话译文:人有美好的禀性,本来就是天生具备的。知觉(或心)受到外物的
诱惑,就会失去其正见。卓然而事先能够察觉,就知道应该在哪里停止而有定向。抵御抛弃邪念而保持心志专一,不合礼法的无稽之言不要听。3、
程子言箴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已肆物忤,出悖来违。
非法不道,钦哉训辞!白话译文:人心的动摇是从语言开始的;平息躁动和妄念,内心就可以专注和宁静。说话是关键,一句话没说好,就会引起战
争。语言能够引起战争,也能带来和平;吉凶荣辱,往往是从一个人的说话所招致。说话过于简单,就显得很荒诞,别人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说得过
于繁杂,又显得支离破碎,使别人半天不得要领。说话太放肆多半与事理相违背,说出一些违背天道的话,应对你的往往也是一些违背天道的话,即
发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不符合天道,不符合礼的话,就不要去说。这是训教之言啊。4、程子动箴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
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白话译文:哲人都知道那些很玄妙的、很精妙的、很精深的道理,因为他们有缜
密的、深刻的思考;有志之士严格称性而修,依道而行。顺理而做,就会从容而宽裕。如果依从私欲,就会使自己面临危险;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
是,在颠沛流离之际,都能保持一份善念,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把持住自己,能够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习惯和性情慢慢养成了良
好的品性。习惯成自然,就可以步入圣贤的境界了。)嘉言69○(《童蒙训》)伊川先生言:“人有三不幸:少年登高科(科举高第。唐贾岛
《送令狐綯táo相公》诗:“下第能无恧nǜ,高科恐有神。”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一
不幸;席(◎席xí〈动〉凭借,倚仗。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汉书·刘向传》)父兄之勢爲美官,二不幸;有高才,能文章,三不
幸也。”嘉言70○(《张子正蒙注》卷四)横渠先生(张载)曰:學者捨‘禮’‘義’,則飽食終日,無所猷爲(猷为(猷爲)yóuwéi1.谓建立功业。《宋史·英宗纪》:“既为皇子,慎静恭默,无所猷为,而天下阴知其有圣德。”宋张载《正蒙·中正》:“学者舍礼义,则饱食终日,无所猷为,与下民一致。”),與下民一致,所事不逾衣食之間,燕遊之樂lè爾。1
献花(0)
+1
(本文系戒凡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