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育能见度》和STEM教育
2015-05-15 | 阅:  转:  |  分享 
  
微信自媒体《教育能见度》和STEM教育

(2013-11-2909:57:30)

???

有朋友介绍我看几篇关于STEM的文章,文章来自一个微信的自媒体——《教育能见度》,写得挺好。开始有些诧异,因为这国内尚未形成规模的STEM研究团队中,我还真不知道这忽然冒出来的是哪位高人。但很快就能找出来,其主持人沈祖芸是一位资深教育传媒人士: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新闻中心主任、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负责人。这就不奇怪了,《上海教育》今年就连续出了几个和STEM教育、地平线报告相关的专题,连上周我们去参加新车间和上海纽约大学的教育工作坊中,都出现了《上海教育》记者的身影。

《教育能见度》中的文章非常值得读读,只要你关注教育。而我最关心的当然是课程建设和STEM教育。特意把几个专题从微信中导出来,方便大家阅读。【专题系列1】一张图读懂STEM简史: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Njg3ODkwMQ==&appmsgid=10000875&itemidx=1&sign=4aa3916cc7729a5247893d9e2fd19e4f

【专题系列2】全球都在跨越STEM: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Njg3ODkwMQ==&appmsgid=10001601&itemidx=1&sign=d9e6dc4975747018ac659a9e66b1dc77#wechat_redirect

【专题系列3】从战略到教学:STEM很近也很远: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Njg3ODkwMQ==&appmsgid=10001605&itemidx=1&sign=2fb5387d1dcb8cdee399b5f394a80b45#wechat_redirect

【专题系列4】STEM并不小众,如果我们用改变学习方式的视角: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Njg3ODkwMQ==&appmsgid=10001613&itemidx=1&sign=201c66d755b1b1e05e2d22b07552b733#wechat_redirect

??

以上还仅仅是部分内容,最好添加《教育能见度》的公众微信号(iedu5252),就能看到所有的好文章了。看到自己熟悉的名字出现在里面,挺好,如刘党生校长,我们这个民间STEAM团队的核心成员。

??当然也有不满意的,如在介绍STEM简史的时候,总是说美国人做STEM是因为中国的四大领域的学位授予远超美国,似乎中国在这方面远超美国。其实真的这样吗?



献花(0)
+1
(本文系赛伯时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