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医学检验手册
2015-05-17 | 阅:  转:  |  分享 
  
医学检验手册尿液检验

血液检验

粪便检验

痰液检验

妇科检验

精液检验

脑脊液检验

前列腺液检验

腔积液检验

胃肠引流液检验

临床化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

激素测定

检验项目(表1)

检验项目(表2)







尿液检验(返回







血液检查(返回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粪便检验(返回

[正常参考值]

黄褐色,婴儿为金黄色或黄绿色。

[临床意义]

(1)黑色上消化道出血、服中药、铁剂、活性炭等。

(2)鲜红色下消化道出血,如痢疾、痔疮、肛裂等。

(3)灰白色胆道阻塞、胆汁缺乏、服用钡剂等。

(4)绿色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婴儿消化不良等。

(5)果酱色见于阿米巴痢疾及细菌性痢疾。



2、性状:



[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为软便且成形,婴儿便是糊状。

[临床意义]

(1)脓血便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

(2)粘液便见于肠炎、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结肠癌。

(3)米汤样便见于霍乱或副霍乱等。

(4)蛋花样便多见于婴儿消化不良。

(5)羊粪样粒便见于痉挛性便秘。

(6)水样便消化不良、急性肠炎。



二、显微镜检验:



1、显微镜检验:

[正常参考值]

无红细胞、虫卵、原虫,偶见少量白细胞或上皮细胞。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多见于肠炎、痢疾、结肠肿瘤、息肉等。

(2)白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肠炎、肠寄生虫病、细菌性痢疾。

(3)寄生虫卵多见于肠道及肝胆寄生虫病人,如蛔虫病等。











痰液检验(返回









妇科检验(返回

1、乳胶凝集抑制试验:

[正常参考值]

正常为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是诊断早孕指标

2、HCG酶标双抗体夹心法:

[正常参考值]

正常为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表示妊娠。



二、羊水检查:



1、一般检查:

[正常参考值]

早期妊娠羊水量为450-1200mL,足月妊娠羊水量为500-1400mL。羊水颜色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

[临床意义]

(1)羊水过多,常见于先天性胎儿发育异常。、母亲糖尿病等;羊水过少,见于先天性畸形、肾发育不全、肺发育不全等。

(2)羊水粘稠黄色见于过期妊娠,胎盘功能不全。

(3)羊水深绿色见于胎儿窘迫症。

2、细胞学检查:

[正常参考值]

有鳞形细胞,细胞表面上有脂类物质,经染色可染成桔黄色。妊娠39周左右,桔黄细胞含量增加至10%-15%。

[临床意义]

羊水中桔黄细胞含量<10%表示胎儿未成熟。



三、阴道分泌物检查:



1、阴道分泌物检查:

[正常参考值]

滴虫、霉菌检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分别见于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







精液检验(返回









脑脊液检验(返回

2、透明度检查

[正常参考值]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

1.微混: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

2.混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3.毛玻璃状: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

4.凝块: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

5.薄膜: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







3、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

[临床意义]

1.细胞数明显增高(>200×106/L):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中度增高(<200×106/L):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3.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



4、蛋白定性试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以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腔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等。

2.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血栓形成等。



5、葡萄糖半定量试验

[正常参考值]1-5管或2-5管阳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葡萄糖增高:常见于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性脑脊液、糖尿病、脑干急性外伤或中毒、早产儿或新生儿等。

2.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常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神经梅毒、脑瘤、低血糖等。



6、细菌及寄生虫检查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中有细菌,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如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常由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病程较慢的脑膜炎常由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等引起。

2.脑脊液中若发现血吸虫卵或肺吸虫卵等,可诊断为脑型血吸虫病或脑型肺吸虫病等。



7、细胞分类(DC)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无或少量;淋巴及单核细胞:少量;

间皮细胞:偶见;其他细胞:无。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硬膜下血肿等。

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麻痹性痴呆、乙型脑炎后期、脊髓灰质炎、脑肿瘤、脑溢血、多发性神经炎。

3.嗜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脑出血、脑脓肿、结核性脑膜炎恶化期。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性脑病等。

5.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

6.吞噬细胞:常见于麻痹性痴呆、脑膜炎。

7.肿瘤细胞:见于脑、脊髓肿瘤。

8.白血病细胞: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二、化学检验:

1、蛋白定量

[正常参考值]

腰椎穿刺:0.15-0.45g/L;

脑室穿刺:0.05-0.15g/1;

脑池穿刺:0.10-0.25g/L。

[临床意义]

1.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为3-6.5g/L;结核性脑膜炎刺激症状期蛋白质含量为0.3-2.0g/L,压迫症状期为1.9-7g/L,麻痹期为0.5-6.5g/L;脑炎蛋白质含量为0.5-3.0g/L。

2.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如脊髓蛛网膜炎与脊髓肿瘤等,其蛋白质含量可在1.0g/L以上;

3.脑软化、肿瘤、退行性病变等,脑脊液蛋白可增至0.25-0.8g/L。

4.多发性神经根炎、浆液性脑膜炎、脑脊髓梅毒、麻痹性痴呆、脑溢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等脑脊液蛋白亦增加。



2、蛋白电泳

[正常参考值]

前白蛋白:0.03-0.07;白蛋白:0.51-0.63;

α1-球蛋白:0.06-0.08;α2-球蛋白:0.06-0.10;

β-球蛋白:0.14-0.19;γ-球蛋白:0.06-0.10。

[临床意义]

1.前白蛋白增高:常见于舞蹈症、帕金森病、手足徐动症等;前白蛋白减少常见于脑膜炎。

2.白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白蛋白减少见于脑外伤急性期。

3.α1-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膜炎、脑脊髓灰质炎等。

4.α2-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肿瘤、转移癌、胶质瘤等。

5.β-球蛋白增高:常见于某些退行性变如帕金森病、外伤后偏瘫等。

6.γ-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脑胶质瘤、重症脑外伤、癫痫、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脑部感染、周围神经炎等。



3、葡萄糖定量

[正常参考值]

成人:2.8-4.5mmol/L:

儿童:3.1-4.4mmol/1;婴儿:3.9-5.0mmol/L。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葡萄糖增高:常见于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性脑脊液、糖尿病、脑干急性外伤或中毒、早产儿或新生儿等。

2.脑脊液葡萄糖降低:常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神经梅毒、脑瘤、低血糖等。



4、氯化物测定

[正常参考值]

成入:120-132mmol/L;

儿童:111-123mmol/L;婴儿:110-122m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炎、尿毒症、浆液性脑膜炎及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

2.减低:见于流行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细葡性脑膜炎,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时最为明显。病毒性脑炎、脑脓肿、脊髓灰质炎、中毒性脑炎、脑肿瘤等,氯化物含量稍低或无显著变化。



三、酶学与免疫学测定:

1、脑脊液酶学测定

[正常参考值]

转氨酶(ALT、AST):约为血清酶活性的1/2;

乳酸脱氢酶(LDH);约为血清酶活性的1/10;

磷酸肌酸激酶(CPK):低于血清酶活性。

[临床意义]

1.ALT、AST活性增高:常见于脑梗塞、脑萎缩、急性颅脑损伤、中毒性脑病及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等。

2.LDH活性增高:常见于细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脑瘤及脱髓鞘病等有脑组织坏死时。

3.CPK活性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性脑积水、继发性癫痫、多发性硬化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硬膜下水肿、脑供血不足及脑肿瘤等。



2、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测定

[正常参考值]

IgG:10-40mg/L;IgA:0-6mg/L;

IgM:0-13mg/L;IgE:极少量。

[临床意义]

1.IgG增高:常见于神经梅毒、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小舞蹈病、神经系统肿瘤。

2.IgA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肿瘤等。

3.IgM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等。

4.IgE增高:常见于脑寄生虫病等。



四、其他测定:

1、压力测定

[正常参考值]病人取测卧位时测定:

成人:0.69-1.97kPa;

儿童:0.69-1.96kPa;婴儿:0.29-0.78kPa。

[临床意义]

1.压力增高见于:

(1)颅内各种炎症性病变: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

(2)颅内非炎症性病变: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肿瘤、脑脓肿(未破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积水、脑损伤、癫痫大发作、铅中毒性脑病等。

(3)颅外因素:高血压、动脉硬化、某些眼病、头部局部瘀血或全身瘀血性疾病等。

(4)其他因素:咳嗽、喷嚏、压腹、哭泣、深呼吸时等。

2.压力降低见于:

(1)脑脊液循环受阻:枕大区阻塞、脊髓压迫症、脊髓蛛网膜下腔粘连、硬膜下血肿。

(2)脑脊液流失过多:颅脑损伤后脑脊液漏、短期内多次放脑脊液、持续性脑室引流。

(3)脑脊液分泌减少。

(4)不明原因的颅内压降低(低颅压症候群)。

(5)穿刺针头不完全在椎管内。



2、比重测定

[正常参考值]1.005-1.009。

[临床意义]脑脊液比重增高常见于脑系炎症、肿瘤、出血性脑病、尿毒症、糖尿病等。

3、酸碱度及气体张力测定

[正常参考值]

pH:7.28-7.32;HCO3-:22mmol/L;

Po2:5.3-5.9KPa;PCO2:5.9-6.7kPa。

[临床意义]

1.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糖尿病昏迷、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pH值常减低。

2.急性脑梗塞时,脑脊液pH值及PO2降低,而乳酸升高,对判断脑缺氧、代谢和脑血流有帮助。



4、色氨酸试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均可出现阳性反应。凡外观为无色透明的脑脊液,本试验阳性,则多为结核性脑膜炎。

5、乳酸定量试验

[正常参考值]1.0-2.8mmol/L。

[临床意义]脑脊液乳酸含量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血流量明显减少、低碳酸血症、脑积水、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状态、脑脓肿、急性脑梗塞、脑死亡等。

6、谷氨酰胺测定

[正常参考值]0.41-1.61mmol/L。

[临床意义]脑脊液谷氨酰胺增高常见于肝硬化晚期,进入肝昏迷期时可高达3.4mmol/L,出血性脑膜炎患者呈轻度增高。











前列腺液检验(返回









腔积液检验(返回

渗出液漏出液

原因炎性积液:由感染、恶性肿瘤、外伤、变态反应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引起非炎性积液:由血浆渗透压、心力衰竭、肝硬化、静脉瘀血等引起

颜色红色:急性结核性胸、腹膜炎,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创伤等黄色:化脓性细菌感染乳白色:丝虫病、淋巴结结核及肿瘤等绿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黑色:胸膜曲霉菌感染常为淡黄或草绿色

透明混浊清或微混

凝固自然凝固不易凝固

比重>1.018<1.018

蛋白定量>25g/L<25g/L

蛋白定性(Rivaltatest)一般为阳性一般为阴性

葡萄糖定量一般低于血糖与血糖类似

细胞计数>0.5×109/L<0.1×109/L

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增多: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状态及寄生虫感染大量红细胞:出血、肿瘤、结核少量红细胞:穿刺损伤肿瘤细胞:恶性肿瘤以淋巴细胞为主,偶见间皮细胞

细菌可见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等无



二、关节腔积液检验:





1、关节液颜色

[正常参考值]淡黄色或草黄色。

[临床意义]

1.红色:见于穿刺损伤或血友病的病理出血,如血友病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

2.乳白色:见于结核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红斑狼疮病。

3.绿色:见于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2、关节液透明度

[正常参考值]清晰透明。

[临床意义]炎症性关节病变时呈不同程度的混浊,甚至呈脓样;非炎症性病变可清晰或微混。

3、关节液粘稠度

[正常参考值]

悬滴法:4-6cm。

自然下滴法:1滴<1秒。

[临床意义]各种炎症时粘稠度下降。

4、关节液蛋白测定

[正常参考值]

粘蛋白定性:阳性+++;

总蛋白定量:10.7-21.3g/L;

白蛋白/球蛋白:20:1。

[临床意义]

1.粘蛋白定性+++以下为异常,见于各种炎症,如化脓性、痛风性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2.炎症性关节炎总蛋白多为20-30g/L,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结晶性滑膜炎总蛋白多为40-70g/L。

5、关节液葡萄糖测定

[正常参考值]3.89-6.11mmol/l。

[临床意义]关节液葡萄糖最好与空腹血糖同时测定。非炎症关节炎时两者糖差约为0.56mmol/L,炎症性关节炎时两者糖差为>1.4mmol/L,或关节液糖明显减少为<2.24mmol/L。

6、关节液有核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0.2-0.6×109/L。

[临床意义]各种关节炎时有核细胞数增加。

7、关节液有核细胞分类

[正常参考值]有少量散在的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偶见散在的滑膜细胞。

[临床意义]

1.白细胞总数增加:

(1)白细胞数>50×109/L,中性粒细胞常>0.90,见于感染性炎症疾病,如急性细菌性感染、结核、Reiter综合征、病毒感染等。

(2)白细胞数为(3-5)×109/L,中性粒细胞常<0.30,见于轻度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绒毛结节状滑膜炎等。

(3)白细胞数为(12-50)×109/L,中性粒细胞常>0.50,见于重度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4)白细胞数为(1-2)×109/L,中性粒细胞<0.30,见于非炎症性疾病,如创伤性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炎、肿瘤等。

2.类风湿细胞("RA"细胞):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及化脓性关节炎等。

3.红斑狼疮细胞:见于SLE等。

4.组织细胞(吞噬细胞):见于Reiter综合征等。

5.多核软骨细胞:见于骨关节炎。

6.肿瘤细胞:见于骨肿瘤。

8、关节液结晶

[正常参考值]无。

[临床意义]

1.尿酸盐结晶:见于尿酸盐引起的痛风。

2.焦磷酸钙结晶:见于软骨石灰沉着病。

3.滑石粉结晶:见于滑石粉引起的慢性关节炎。

4.类固醇结晶:见于类固醇制剂引起的急性滑膜炎。

5.胆固醇结晶:见于结核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9、类风湿因子(RF)测定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关节液RF阳性率可达80%-90%,且在血清阳性之前出现。









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返回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1、引流液量

[正常参考值]

D液:10-20m1;A胆汁:10-20m1;

B胆汁:30-60m1;C胆汁:随引流时间而异。

[临床意义]

1.无胆汁液排出:常见于总胆管梗阻,一般由胆结石、肿瘤引起。

2.如果仅无B胆汁排出,可因胆囊梗阻、胆囊收缩不良或已作过胆囊摘除术后所致。

2、引流液颜色

[正常参考值]

D液:淡黄色;A胆汁:金黄色;

B胆汁:深褐色;C胆汁:柠檬黄色。

[临床意义]

1.十二指肠液(D液)可因混入胆汁而呈黄绿色,如带有血色则表示十二指肠或胃部溃疡。

2.胆汁液颜色变淡,表示胆囊浓缩能力减退;如同时伴有血液,可见于急性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肿瘤等;如B胆汁呈绿色或黑褐色,多见于胆道扩张伴有感染。

3、引流液透明度

[正常参考值]清晰透明略粘稠。

[临床意义]

1.混浊:常见于胃液混入、十二指肠炎或胆道感染等。

2.胆汁浓厚:常见于胆石症所致的胆囊液淤积。

3.胆汁稀淡:常见于慢性胆囊炎所致的浓缩功能低下。

4、引流液酸碱度(pH值)

[正常参考值]

D液:pH7.6;A胆汁:pH7.0;

B胆汁:pH6.8;C胆汁:pH7.4。

[临床意义]十二指肠引流液呈酸性,常见于有胃液混入

5、引流液镜检白细胞(WBC)

[正常参考值]偶见。

[临床意义]白细胞大量出现,常见于十二指肠和胆道感染。

6、引流液镜检红细胞(RBC)

[正常参考值]无。

[临床意义]红细胞阳性,常见于引流管擦伤,十二指肠、肝、胆、胰等部位的出血性炎症及肿瘤等。

7、引流液镜检上皮细胞(Epi)

[正常参考值]少量鳞状上皮细胞。

[临床意义]柱状上皮细胞增多,常见于十二指肠炎、胆道炎症等。

8、引流液粘液丝(MT)

[正常参考值]无。

[临床意义]粘液丝阳性,常见于十二指肠炎症及胆总管发炎,尤其是胆囊颈部发炎。

9、引流液结晶(Cry)

[正常参考值]无。

[临床意义]胆结石时可见到胆固醇或胆红素结晶。

10、引流液寄生虫(Par)

[正常参考值]无。

[临床意义]在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尤其是在B胆汁中发现兰贾弟鞭毛虫滋养体、中华分枝睾吸虫卵、钩虫卵、蛔虫卵、粪圆线幼虫、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等,见于相应的寄生虫病感染。











临床化学检验(返回

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





二、肝功能检验: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

间接胆红素(IBIL)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





三、血脂检查:



血清总胆固醇(Tch)血清胆固醇酯(CE)

血清磷脂测定(pL)





四、血液电解质检查:



钾(K)钙(Ca)

钠(Na)血清磷

镁(Mg)铁(Fe)

锌(Zn)铜(Cu)

汞(Hg)硒(Se)



一、血清酶学检查:



1、丙氨酸转氨酶(ALT)



[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酶法):5-35IU/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肝坏死、肝癌、胆管炎、胆囊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肌炎、多发性肌炎、酒精、化学毒物、药物等因素致肝损害。





2、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酶法):10-36IU/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急、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变、心肌炎、心肌梗塞、肾炎、胆管炎、皮肌炎等病症。





3、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50-170IU/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阻塞性黄疸、胆道结石症、胆管癌、肝癌、纤维性骨炎、佝楼病、骨折修复愈合期。





4、乳酸脱氢酶(LDH)



[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55-135U/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肝炎、心肌梗塞、肺梗塞、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贤病综合征、休克、溶血性贫血等病症。



二、肝功能检验:

1、总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

咖啡因法:0.3-1.Omg/d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等病。



2、直接胆红素(DBIL)



[正常参考值]

盐酸法:0-0.35mg/d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胆石症、胆管癌、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3、间接胆红素(IBIL)



[正常参考值]

0.3-0.7mg/d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等疾病。



4、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



[正常参考值]

0-6u。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急、慢性肝炎等病。



三、血脂检查:



1、血清总胆固醇(Tch)



[正常参考值]

2.9-6.0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肾病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胆总管阻塞、胆石症、胆道肿瘤、糖尿病、粘液性水肿等。

减低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恶件贫血、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胆固醇合成减少等。



2、血清胆固醇酯(CE)



[正常参考值]

2.34-3.38mmol/L。

[临床意义]

减低见于肝脏实质性病病变,并提示病情发展,预后不良。



3、血清磷脂测定(pL)



[正常参考值]

1.10-2.10g/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病。

减少见于甲亢、溶血性贫血等病。



四、血液电解质检查:

1、钾(K)



[正常参考值]

3.6-5.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休克、组织挤压伤、低醛固酮血症、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

减低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呕吐、腹泻、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钡盐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饮食等。



2、钙(Ca)



[正常参考值]

2.1-2.6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维生素D过多症、结节病、急性骨萎缩、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多发性骨肿瘤、血液中二氧化碳张力增加等。



3、钠(Na)



[正常参考值]

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垂体前叶肿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脱水、中枢性尿崩症、过多输入含钠盐溶液、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

减低见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消化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应用利尿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毒症的多尿期等。



4、血清磷



[正常参考值]

0.87-1.4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慢性肾炎尿毒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等。

减低见于佝偻病、软骨病、糖尿病、肾小管病变、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维生素D过少症、长期吸收不良及腹泻致磷摄入减少等疾病。



5、镁(Mg)



[正常参考值]

0.8-1.2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阿狄森病、肾功能衰竭、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症、关节炎、镁制剂治疗过量、糖尿病昏迷等。

减低见于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高血钙、糖尿病酮中毒、低白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氨基糖类抗生素等。



6、铁(Fe)



[正常参考值]

男:8.95-28.64μmol/L;女:7.16-26.85μ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贫血、急性病毒性肝炎、肝坏死、维生素B6缺乏症、铅中毒、雌激素及铁剂治疗时。

减低缺铁性贫血、感染、尿毒症、痔疮、溃疡病、子宫功能性出血、饮食中缺铁或铁吸收障碍、恶性肿瘤等。



7、锌(Zn)



[正常参考值]

7.65-22.95umol/L。

[临床意义]

减低青少年可产生生长迟缓、贫血;成人可见于急性心肌梗塞、乙醇中毒性肝硬化、慢性感染、胃肠吸收障碍、肾病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急性白血病、长期多汗、反复失血等。

增高见于急性锌中毒、溶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8、铜(Cu)



[正常参考值]

男:10.99-21.98μmol/L;女:12.56-24.34μ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风湿热、白血病、贫血、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肾脏病透析者、恶性肿瘤、心肌梗塞、肝硬化、各种感染等。

减低见于肝硬化、营养不良、吸收不良、肾病综合征所致的低蛋白血症、脑组织萎缩。



9、汞(Hg)



[正常参考值]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0.25μmol/L。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汞中毒。



10、硒(Se)



[正常参考值]

用荧光法:1.27-4.32μmol/L。

[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贫血、心肌损害、恶性肿瘤等。

增高见于硒中毒、白内障、肝硬化等。











临床免疫学检验(返回









激素测定(返回



一、甲状腺相关激素测定:

1、甲状腺素(T4)测定

[正常参考值]

儿童:83-194nmol/L;成人:65-155nmo1/L。

[临床意义]

1.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2.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2、游离甲状腺素(FT4)测定

[正常参考值]10.3-31.0pmol/L。

[临床意义]

1.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2.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但由于FT4不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的影响,对孕妇、口服避孕药者的甲状腺功能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3、T3摄取试验

[正常参考值]0.35-0.45。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非甲状腺病引起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减少的病人等。

2.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因生理因素或用药所致TBG增高而引起T3、T4升高者等。

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测定

[正常参考值]0.54-1.46nmo1/L。

[临床意义]

1.rT3是诊断甲亢最灵敏的指标,灵敏度较T3、T4高。甲亢时血清rT3浓度增高,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时rT3浓度降低。轻型及亚临床型甲低的诊断rT3优于T3及T4,但不如TSH(促甲状腺素)灵敏。

2.rT3结合T3、T4测定可判定疗效。甲亢治疗中若T4、rT3均低于正常,表明用药过量;甲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时,若rT3、T3正常反映用量适当,若rT3、T3明显升高,T4正常或偏高,则提示用量过大。

3.鉴别原发性甲低和低T3综合征:原发性甲低时,T3和rT3同时减低,而许多非甲状腺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变、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临床上发生低T3综合征时,血清rT3水平明显升高,病情好转时可恢复至正常。

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测定

[正常参考值]

儿童:1.4-4.0nmol/L;成人:1.8-2.9nmol/L。

[临床意义]

1.T3是体内生物活性最高的甲状腺激素,故为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较灵敏的指标。在甲亢复发时,T3的升高早于T4。

2.对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病人,T3下降不如T4敏感

6、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测定

[正常参考值]15-34mg/L。

[临床意义]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是T3、T4在血循环中主要的血浆结合蛋白,测定血清总T3、T4的同时测定血清TBG,可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符合率。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TB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并随着药物治疗后病情的缓解,可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甲状腺功能低下时血清TBG水平显著升高,并随着治疗而下降。肝硬化、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TBG下降。

7、甲状旁腺激素(PTH)测定

[正常参考值]170-400ng/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软化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异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量综合征等。

2.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暴发型流脑、高钙尿症以及非甲状旁腺素所致的高血钙等。

8、降钙素(CT)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0-14ng/L;女:0-28ng/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甲状腺髓样癌、肾功能衰竭、肺癌、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2.降低:见于暴发性流脑、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9、甲状腺131I摄取试验

[正常参考值]

2小时:0.04-0.25;6小时:0.08-0.35;

24小时:0.30-0.60。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缺碘性及单纯性甲状腺肿大、青春期、绝经期及妊娠期。

2.降低: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炎。



二、肾脏相关激素测定:

1、醛固酮(ALd)测定

[正常参考值]

立位:94-204ng/L(普通饮食);

卧位:55-139ng/L(普通饮食)。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肾病综合征、巴特综合征、Desmit综合征、特发性浮肿、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异常钠丢失等。

2.降低: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单纯性醛固酮缺乏、Addison病、18-羟类固醇脱氢酶或18-羟化酶缺乏等。

2、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测定

[正常参考值]12.5-34.5U/L。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降低:常见于肾性贫血等。

3、11-去氢皮质酮测定

[正常参考值]61-576nmo1/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柯兴综合征、肾上腺肉瘤等。

2.降低:见于阿狄森病、席汉综合征等。

4、血管紧张素Ⅰ(AT-Ⅰ)测定

[正常参考值]11-88ng/L。

[临床意义]

1.增高:

(1)生理性升高:见于低钠饮食、月经周期黄体期、妊娠等。

(2)病理性升高:见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Bartter综合征、肾血管瘤、单侧肾动脉狭窄、肾脏球旁细胞肿瘤、Desmit综合征、出血、肾上腺功能低下,利尿治疗所致的血容量减少、口服避孕药、肝硬化、肾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甲亢、嗜铬细胞瘤等。

2.降低:

(1)生理性降低:见于高钠饮食、月经周期卵泡期等。

(2)病理性降低:见于类固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等。



5、血管紧张素Ⅱ(AT-Ⅱ)测定

[正常参考值]10-60ng/L。

[临床意义]

1.增高:

(1)生理性升高:见于低钠饮食、月经周期黄体期、妊娠等。

(2)病理性升高:见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Bartter综合征、肾血管瘤、单侧肾动脉狭窄、肾脏球旁细胞肿瘤、Desmit综合征、出血、肾上腺功能低下,利尿治疗所致的血容量减少、口服避孕药、肝硬化、肾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甲亢、嗜铬细胞瘤等。

2.降低:

(1)生理性降低:见于高钠饮食、月经周期卵泡期等。

(2)病理性降低:见于类固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等。



6、皮质醇测定

[正常参考值]

上午:442±276nmo1/L;下午:221±166nmol/L。

[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血中皮质醇的浓度一日内有昼夜节律变化,清晨6-8时最高,下午4-6时约为晨间的一半,晚上22时到凌晨2时最低,故在一定时间内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才具有确定的临床意义。

2.病理变化:

(1)增高:见于柯兴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肿瘤、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及燕麦细胞型肺癌、肾上腺外肿瘤(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肿瘤)等。

(2)降低:见于垂体功能低下、Addison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7、肾上腺素(Ad)测定

[正常参考值]

血浆:<480pmo1/L;尿:0-80nmo1/24h。

[临床意义]肾上腺素升高常见于持续刺激神经、精神紧张、寒冷、长期给予利血平治疗、嗜铬细胞瘤等。

8、去甲肾上腺素(NA)测定

[正常参考值]

血浆:615-3240pmol/L;尿:0-590nmol/24h。

[临床意义]肾上腺素升高常见于持续刺激神经、精神紧张、寒冷、长期给予利血平治疗、嗜铬细胞瘤等。

9、多巴胺(DA)测定

[正常参考值]

血浆:<888pmol/L;尿:424-2612nmo1/24h。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精神错乱、恐惧、幻觉、恶心、呕吐等。

2.降低:见于震颤麻痹综合征等。



三、生殖系统相关激素测定:



1、雌二醇(E2)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29-132pmol/L;

女:卵泡期:37-330pmol/L;

排卵期:367-1835pmol/L;

黄体期:184-881pmol/L;

绝经期:37-110p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正常妊娠、双胎或多胎妊娠、卵巢肿瘤、原发性或继发性性早熟、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不明原因乳房发育男性、雌激素分泌瘤、肝硬化等。

2.降低:见于胎盘娩出后、妊娠毒血症、无脑儿、女性青春延迟、原发或继发闭经和绝经、下丘脑癌变、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卵巢炎症及功能不足等。

2、雌三醇(E3)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及未孕妇女:<7nmol/L;

妊娠期:104-1215n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正常妊娠(并随妊娠时间而升高,分娩后迅速下降)、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对胎儿男性化影响等。

2.降低:见于先兆子痫、无脑儿、胎儿宫内死亡、出生低体重婴儿、母体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妊娠时胎儿患有Down综合征等。

3、雌酮(Est)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41-240pmol/L;

女:卵泡期:291土77pmol/L;

排卵期:1472土558pmol/L;

黄体期:814土163p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正常妊娠妇女第12周以后、肝脏疾病及某些睾丸肿瘤等。

2.降低:见于闭经妇女、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巢功能减退等。

4、孕酮(P4)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3.2nmol/L;

女:卵泡期:0.6-2.7nmol/L;

黄体期:9.5-111.3nmol/L;

绝经后:0.09-0.9n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正常妊娠(从第1周开始孕酮升高,35周达高峰)、先兆流产(若出现下降则有流产可能)、葡萄胎、轻度妊娠中毒等。

2.降低:见于绒毛膜癌、重度妊娠中毒等。不管胎位如何,若单次血清孕酮≤15.9nmol/L,可提示为死胎。

5、睾酮(T)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14.5-25.5nmol/L;女:<2n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睾丸间质细胞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21-羟化酶或ll-羟化酶缺陷)及肾上腺肿瘤、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肥胖者及注射睾酮或促性腺激素等。

2.降低:见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睾丸炎或X线照射后、垂体前叶机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先天性嗅觉缺陷、类睾综合征(如Kallman综合征)及睾丸不发育或睾丸消失综合征等。

6、双氢睾酮(DHT)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1.03-2.92nmol/I;女:0.14-0.76n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女性多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降低:见于5-α还原酶缺陷所致的性分化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7、胎盘泌乳素(HPL)测定

[正常参考值]

未妊娠妇女:0.5mg/L;妊娠妇女:1.0-12.0mg/L。

[临床意义]

1.正常妊娠,自第5周起于母血中可测出胎盘泌乳素(HPL),并随着妊娠的发育而逐渐增高,到第35周达最高峰,一直持续到分娩。产后7小时消失。双胎妊娠或多胎妊娠时母血中胎盘泌乳素可增高。

2.先兆流产时母血中HPL低于正常,而且HPL较HCG更敏感,首先出现低落。一旦出现HPL下降,往往会发生流产。

3.葡萄胎时HPL降低,而HCG增高。绒毛膜上皮癌,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HPL逐渐降低。

四、下丘脑垂体激素测定:

1、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正常参考值]

成人:2-10mIU/L;儿童:0.9-9.1mIU/L。

[临床意义]促甲状腺激素(TSH)是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最灵敏指标。

1.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而且升高水平与甲状腺损伤程度成正比。地方性缺碘性、高碘性甲状腺肿和单纯弥漫性甲状腺肿,血清TSH升高。

2.减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测定

[正常参考值]14-168pmol/L。

[临床意义]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时,血清TRH及TSH都升高,重症时TRH可达1142pmol/L。

2.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可由垂体及下丘脑病变引起。垂体性甲低如临床上常见的席汉综合征,TRH升高,TSH减少。而下丘脑性甲低则TRH和TSH、T3、T4均降低。

3.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RH正常或降低,也可升高。

4.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血TRH正常,后期甲低时则升高。

5.先天性单独性TRH缺乏症临床上罕见。

6.脑外伤可引起下丘脑释放激素的减少,TRH降低。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

[正常参考值]1.1-11.0p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垂体ACTH细胞瘤、异源性ACTH分泌综合征、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Nelson综合征、各种应激反应等。

2.降低:常见于垂体或鞍旁肿瘤、垂体前叶受损(如席汉病)和肾上腺皮质肿瘤等。

4、黄体生成素(LH)测定

[正常参考值]

青春期前:2-12IU/L;成人:4-20IU/L;

绝经后:>40-200IU/L。

[临床意义]

1.增高:原发性睾丸衰竭、卵巢衰竭、过早绝经等。

2.降低:见于垂体机能减退、妊娠、无生殖力综合征、性机能减退、女性染色体病(如两性畸形)等。

5、生长激素(GH)测定

[正常参考值]

儿童:<10μg/L;成人:<5μg/L。

[临床意义]

1.增高:

(1)生理性增高:常见于活动,睡眠,蛋白餐后,应激,空腹,使用某些药物如胰岛素、L-多巴、注射氨基酸、麻醉、服用泻药后等。

(2)病理性增高:常见于急性疾患、灼烧、外科手术、肢端肥大症、巨人症、溴隐停治疗失败、低血糖症等。

2.降低:

(1)生理性降低:常见于休息、肥胖、使用皮质激素过量等。

(2)病理性降低:常见于全垂体功能低下、垂体性株儒、高血糖等。

6、抗利尿激素(ADH)测定

[正常参考值]1.0-1.5ng/L。

[临床意义]

1.增高:

(1)生理性增高:常见于低血压、渗透压降低、吸烟等。

(2)病理性增高:常见于恶性肿瘤组织中抗利尿激素的异位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2.降低:

(1)生理性降低:常见于寒冷,乙醇也可抑制ADH分泌。

(2)病理性降低:常见于原发性或因感染、损伤、肿瘤等引起的垂体尿崩症等。

7、催乳素(PRL)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20μg/L;

女:卵泡期:<23μg/L;黄体期:5-40μg/L;

妊娠期:<80-400μg/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高:常见于新生儿期、妊娠、月经、应激状态、吸吮、产后、泌乳期、夜间睡眠等。某些药物也可引起高泌乳血症,如冬眠灵、酚噻嗪、利血平、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治疗及抗组织胺类药物等。

2.病理性增高:常见于垂体性肿瘤、下丘脑紊乱、肿瘤、肉瘤、脑膜炎、Chiari-Frommel综合征、Nelson综合征、闭经、乳溢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低下,也可引起PRL升高。

8、卵泡刺激素(FSH)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性:2.5-15U/L。

女性:4-20U/L;绝经后:>40-20OU/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睾丸精原细胞瘤、K1inefelter综合征、Turher综合征、原发性闭经、阉割、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早期垂体前叶机能亢进症以及巨细胞退行性肺癌与异位性腺样物质的分泌。

2.降低:见于雌激素治疗、孕酮治疗、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及晚期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等。

五、其他激素测定:

1、胰岛素和C肽测定

[正常参考值]

胰岛素:7-24mU/L。

C肋:0.5-3.0ug/L。

[临床意义]

1.胰岛素和C肽测定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Ⅰ型糖尿病餐前、餐后C肽均低于正常人。其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或不能测得,口服葡萄糖后无高峰,呈低平坦;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稍高,刺激后高峰延迟至2-3小时出现。若不用胰岛素治疗,餐前、餐后C肽水平及变化与正常人基本一致。

2.查明自发性低血糖的原因。低血糖病人如血清C肽超过正常,则可认为系胰腺分泌过多的胰岛素所致,如C肽不高则为外源性胰岛素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低血糖。

3.C肽测定亦可用于胰岛素瘤手术效果的判定。如术后血C肽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有残留肿瘤组织。在追踪观察中,血C肽不断上升,提示肿瘤有复发或转移。



2、胰高血糖素测定

[正常参考值]50-200ng/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升高:常见于禁食后、大量活动后。

2.病理性升高:

(1)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明显升高,且增高数值和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2)胰高血糖素瘤患者,测定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具有特殊诊断价值,其值可达850-3500ng/L。

(3)急性胰腺炎、肝硬化、急性低血糖症、肾功能不全、肢端肥大症、神经性厌食、Ⅲ型和Ⅳ型高脂血症、肌梗塞、柯兴病及类固醇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外伤、感染及灼烧等,可见血中胰高血糖素升高。

3、胃泌素测定

[正常参考值]15-105ng/L。

[临床意义]胃泌素具有促进胃液分泌、消化道粘膜生长等作用。在患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恶性贫血、胃酸缺乏症和一些消化道溃疡病时,血中胃泌素升高。

4、维生素A(VitA)测定

[正常参考值]

儿童:0.87-1.5μmol/L;成人:0.35-1.75μ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可引起头痛、骨痛、肝大和血液学异常等。

2.降低:见于胰腺功能减退、脂类食物吸收不良、干眼病、夜盲症和毛囊角化增生等。

5、维生素B(VitB)测定

[正常参考值]

VitB2:70-100nmol/L。VitB6:118-532nmol/L。

VitBl2:150-730pmol/L。

[临床意义]

1.VitB2缺乏常见于角膜充血、睑缘炎、口角炎、唇炎和舌炎、脂溢性皮炎、阴囊干痒性皮炎等。

2.VitB6降低常见于酒精中毒、哮喘、膀胱癌、乳腺癌、各种肝衰竭病、晚期妊娠、肾透析等。

3.VitBl2缺乏常见于恶性贫血、胃酸过少症、肠紊乱吸收障碍、甲状腺疾病等。

6、其他维生素测定

[正常参考值]

VitC:36-113μmol/L。VitE:12-46μmol/L。

VitK:1.1-4.4nmol/L。

[临床意义]

1.VitC浓度与饮食有关,VitC缺乏可导致坏血症。

2.VitE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对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有重要作用。VitE缺乏可造成不育或流产。

3.VitK缺乏见于梗阻性肝脏疾病、胆结石症、胰腺机能不全、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等。









检验项目表1(返回



检验项目表1





检验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

ALT

5-40U/L

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谷草转氨酶

AST

8-40U/L

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总胆红质

TBIL

0.1-1.1,mg/dl

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



直接胆红质

DBIL

0.0-0.4mg/d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间接胆红质

IBIL

0.1-0.7mg/dl

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总蛋白

TP

6.0-8.0mg/dl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白蛋白

ALB

3.5-5.5g/dl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碱性磷酸酶

ALP

20-110U/L

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转肽酶

GGT

8-50U/L

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胆汁酸

TBA

<10umol/L

增高: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药物引起肝损害时。





TRON

40-160u/L

增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肝炎,Vtb缺乏症。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肝硬化,长期失血,铁吸收障碍。



肌酐

CRE

0.5-1.1mg/dl

增高:见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多尿。



尿酸

URIC

2.5-7.7mg/dl

增高: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降低:见于恶性贫血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



血糖

GLU

70-110mg/dl

增高:某些生理因素(情绪紧张,饭后1-2小时)及注射肾上腺素后,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梗,甲亢,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瘤,颅内出血,颅外伤等。



尿素氮

BUN

6-20mg/dl

增高:常见于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热,轻度肾功能低下,高血压,痛风,多发性骨髓瘤尿路闭塞,术后无尿,尿毒症前期,肝硬化,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肌酸激酶

CK

25-200U/L

增高:心梗4-6小时开始升高,18-36小时可达正常值的20-30倍,为最高峰,2-4天恢复正常,另外,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肉损伤,肌营养不良,心包炎,脑血管意外及心脏手术等都可以使CK增高。



乳酸脱氢酶

LDH

230-460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



羟丁酸脱氢酶

HBDH

80-220U/L

增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的一个指标,与LDH大致相同,在急性心梗时此酶在血液中维持高值,可达2周左右。





Ca

8.5-11mg/dl

增高:见于骨肿瘤,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急性骨萎缩,肾上腺皮脂功能减退及维生素D摄入过量等。降低: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佝楼病,软骨病,小儿手足抽搐症,老年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炎,尿毒症,低钙饮食及吸收不良。





IP

2.5-5.0mg/dl

增高:见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降低:见于甲亢,代谢性酸中毒佝楼病,软骨病,肾功能衰竭,长期腹泻及吸收不良。



胆固醇

TC

120-230mg/dl

意义:1.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2.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3.TC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



甘油三酯

TG

50-150mg/dl

增高:可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35-70mg/dl

降低: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TG血症,严重疾病或手术后,吸烟,缺少运动等。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40-120mg/dl

同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当LDL-C值在3.36-4.14mmol/L时,为危险边缘;>4.14mmol/L为危险水平。



载脂蛋白

?

?

?



AP0AL

AP0AL

100-160mg/dl

降低:常见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及肝实质性病变。



AP0B

AP0B

75-123mg/dl

增高:常见于高脂血症,冠心病,银屑病。降低:常见于肝实质性病变。



血氨

NH3

<100ug/dl

增高:见于肝昏迷,重症肝炎,休克。



淀粉酶

AMY

<110U/L

增高: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胆道疾病,胃穿孔,肠梗阻,腮腺炎,唾液腺炎等。降低:见于肝脏疾病,如肝癌,肝硬化。





K

3.5-5.0mmol/L

增高:1.经口及静脉摄入增加。2.钾流入细胞外液;如严重溶血,感染烧伤,组织破坏,胰岛素缺乏。3.组织缺氧;心功能不全,呼吸障碍,休克。4.尿排泄障碍;肾功能衰竭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5.毛地黄素大量服用。降低:1.经口摄入减少。2.钾移入细胞内液;碱中毒及使用胰岛素后,IRI分泌增加。3.消化道钾丢失;频繁呕吐腹泻。4.尿钾丢失;肾小管性酸中毒。





Na

135-145

增高:1.严重脱水,大量出汗,高烧,烧伤,糖尿病性多尿。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病。降低:1.肾皮质功能不全,重症肾盂肾炎,糖尿病。2.胃肠道引流,呕吐及腹泻。3.肮利尿激素过多。





Cl

96-106

增高:见于高钠血症,呼吸碱中毒,高渗性脱水,肾炎少尿及尿道梗塞。降低:见于低钠血症,严重呕吐,腹泻,胃液胰液胆汁液大量丢失,肾功能减退及阿狄森氏病等。



脑脊液生化糖

?

?

脑脊液蛋白增高:见于感染性脑膜炎,脑脓肿,脊髓痨,脑血栓,脊髓灰白质炎,流行性脑炎,蛛网膜下出血,脑瘤出血及脑外伤等。脑脊液蛋白降低:见于甲亢及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蛋白

?

?

脑脊液糖增高:见于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肿瘤,脑水肿及糖尿病等。脑脊液糖降低: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流行性脑脊髓炎等。





?

?

脑脊液氯增高:见于尿毒症。脑脊液氯降低: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肌钙蛋白I

TNI

<0.35ng/ml

诊断心肌梗塞的灵敏指标,同时它又是判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肌钙蛋白T

TNT

<0.05ng/ml

同TNI。



CK-MB同工酶

CK-MB

<2.2ng/ml

是诊断心肌梗塞的重要指标,在急性心梗4小时开始上升,72小时后恢复正常。



LDH同工酶

IS0-LDH

?

心梗:LDH1>LDH2;皮肌炎:LDH2>LDH3;肝炎:LDH4>LDH5;恶性肿瘤:LDH3明显增高;溶贫LDH1>LDH2。



CK-MM同工酶

CK-MM

Ckmml
与CKMB的临床意义相似,而特异性稍低。



脂肪酶

Lipase

<40U/L

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相似,持续时间更长些。



胸水

?

?

?



LDH(胸水)

?

?

恶性肿瘤时胸腹水LDH明显升高。



CL(胸水)

?

119-129mmol/L

尿毒症病人脑脊液氯化物长高。降低: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氯(尿)

?

110-250mmol/L

一般情况下,尿钠与尿氯保持相对平衡,但连续服用NaCL或KCL后,尿氯比尿钠高;相反,连服大量碱性钠盐,尿钠比尿氯高。



钾(尿)

?

25-100mmol/L

当使用利尿时,尿钾排泄增多,原发性醛固酮增高症人尿钾排泄增加。



钠(尿)

?

130-260mmol/L

判断是否有大量盐的丢失,判断呕吐,腹泻患者的电解质平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炎症,肿瘤,肾小管严重损害患者尿钠增多。



钙(尿)

?

2.5-7.5mmol/24h

增高: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降低:见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腹泻。



磷(尿)

?

23-48mmol/24h

增高: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降低:见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肾病引起的尿毒症。



肌酐(尿)

?

98-230mmol/kg/24h

增高:见于破伤风,伤寒,皮肌炎。降低:见于肾功能不全,白血症。



尿酸(尿)

?

0.2-2.0g/24h

?



腺苷脱氨酸

ADA

10-20U/L

可作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指标;有文献报道良性胸水ADA偏低,癌性胸水正常或稍增高,而结核性胸膜炎明显增高,血清ADA测定可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



血清蛋白电泳

A

60-70%α11.7-5.0α26.7-12.5β8.3-6.3γ10.7-20.0

白蛋白增高:同血清白蛋白。α1增高:肝硬化,肾病;α2增高:肾病,肝硬化,肝脓肿;β增高:高脂血症,阻塞黄疸,肝硬化;γ增高:慢性感染,肝硬化,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蛋白降低:同血清白蛋白蛋白;α1降低:严重肝病;α2降低:严重肝病;β降低:严重肝病;γ降低,肾病。



乳酸

LACT

5.4-18mg/dl

增高:见于缺氧,酸中毒,休克,严重贫血,肺功能不全,肌肉痉挛,糖尿病,剧烈运动。



血液或尿液氨基酸分析

?

?

体液游离氨基酸的水平及改变与某些疾病有关,如肝病,肝性脑病,肾病及某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有关。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15μmol/L

心脑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



血浆叶酸测定

FA

?

诊断贫血指标,与HCY代谢有关



血浆维生素B12

VB12

?

诊断贫血指标,与HCY代谢有关。



血(尿)铜

Cu

80-150mg/dl

增高:见于恶性肿瘤,肝硬化,甲亢,结核等。降低:见于先天性铜吸收及肝脏代谢障碍,肾病综合症及肝豆状核变性。



血(尿)锌

Zn

50-140mg/dl

增高:见于锌中毒,甲亢,X射线照射后。降低: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瘤,心梗,贫血。儿童缺锌症,重症肌无力。



血镁

Mg

1.6-2.4mg/dl

增高: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脱水及糖尿病昏迷。降低:见于甲亢,长期腹泻,呕吐,糖尿病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症。



尿17-羟固醇

17-OH

3-11mg/24h

增高:见于柯兴氏综合症,肥胖症,甲亢,肾上腺皮功能亢进,尤以其肿瘤升高显著。降低:见于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阿狄森氏病等。



尿17-酮类固醇

17-KS

8-15mg/24h

增高:见于肾上腺癌,睾丸肿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降低:见于柯狄森氏病,性机能减退,脑下垂体前叶功能低下。



尿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定量

?

3.5-13mg/24h

?



肌酐清除率

Cor

75-120L/min

?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阴性

感染乙肝病毒指标



乙肝两对半

HBsAg

阴性

乙肝病毒感染



?

HBsAb

阴性或阳性

接种乙肝疫苗或自然感染后产生免疫力



?

HBeAg

阴性

乙肝病毒感染



?

HbeAb

阴性

及其恢复情况



?

HbcAb

阴性

?



甲肝抗体-IgMHAV-IgM

?

阴性

近期甲肝病毒感染



免疫球蛋白G

IgG

血90-209IU/ml?脑脊液0.06-0.67IU/ml

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



白蛋白

ALB

血3350-4765mg/dl脑脊液13.4-23.7mg/dl

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



24小时合成率

IgG

3-9mg/24小时

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



组分区带

IgG

阴性

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



糖皮质类固醇受体

GR

53411622.9位点/细胞

观测糖皮质类固醇治疗



栽脂蛋白E

APOE

?

150”电泳仪,PCR仪”



早老素-1

PS-1

?

与老年痴呆相关



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

MCP-1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巨噬细胞感染趋化因子-1α

MIP-1α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巨噬细胞感染趋化因子-1β

MIP-1β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

RENTS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

SDF-1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髓鞘碱性蛋白

MBP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髓鞘碱性蛋白抗体

MBP

?

神经髓鞘破坏



髓鞘碱性蛋白抗体

MBP

?

神经髓鞘破坏



四项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测试(MulitipleagentPlateletAggregationTest)

4-PAgT

ADP86.6±15.6EPI89.6±5.2COL83.5±10.2AA?88.8±5.3

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血小板综合症及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抵克力得等;增高见于心梗、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静脉血栓等。



1.结核印迹试验

TB-POC

阴性

诊断活动性结核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SACE

20-40Nm/ml/min

结节病,肺结核



3.过敏原检测

IVT

阴性

过敏症状的吸入



(1)吸入组Ⅰ

IVT-Ⅰ

?





(2)吸入组Ⅱ

IVT-Ⅱ

?

?



(3)食物组Ⅲ

IVT-Ⅲ

?

?



(4)食物组Ⅳ

IVT-Ⅳ

?

?



4.肺炎支原体IgM

?

阴性

支原体感染



5.肺炎支原体IgG

?

阴性

支原体感染



6.军团菌抗原检测

?

阴性

军团菌感染



7.链球菌抗原

?

阴性

链球菌感染



8.粒细胞刺激因子

G-CSF

(+):<39.1ng/ml

提示感染



9.

SET

阴性

G+感染



10.白色念珠菌抗体

?

(+):≥25U/ml](-):<12.5U/ml

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



11.白色念珠菌抗原

?

(+):≥40U/ml

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



12.灌洗液常规检查

BALF

总数:5-10*106M:93±5%Lym:7±1%

?



13.灌洗液T细胞亚群

BALF-CD

CD4+=50%CD8+=30%CD3+=7%CD4+/CD8+=1.5-1.8

?



14.呼吸道病毒检测

?

阴性

提示病毒感染



血气分析加离子分析

?

?

?



?

PH

?

7.35-7.45



?

PCO2

35-45mmHg

?



?

PO2

80-100mmHg

?



?

K+

3.5-4.5mmol/L

?



?

Na+

135-148mmol/L

?



?

Cl-

98-107mmol/L

?



?

ICa++

12-1.32mmol/L

?



?

?

?

?



氧合

COHb

0-0.8%

?



?

MetHb

0-6%

?



?

SulfHb

0-2%

?



1.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检查

?

?

血液病诊断



2.骨髓巨核细胞定量计数分类分析

?

?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同上



3.血涂片分类及形态学分析

?

?

协助诊断



4.临床形态学诊断会诊(专家级会诊)

?

?

血液病诊断



5.铁染色

?

细胞“+~++”

贫血诊断



6.过氧化物酶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

阳性率:20~40%

白血病诊断



8.糖元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9.苏丹黑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10.酸性磷酸酶和酒石酸L+抑制试验

?

?

白血病诊断



11.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12.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13.氯醋酸萘酚AS-D酯酶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14.特异性酯酶双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15.T细胞亚群测定

?

?

检测患者免疫功能



16.白血病免疫分型

?

?

白血病分型



17.全血黏度

?

?

各种疾病均适合



18.D-二聚体(D-Dimer)

?

?

各种血栓,DIC等



19.血小板黏附

?

20-40%

血小板功能



20.血小板聚集

?

25-55%

血小板功能



21.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

?

检查脑脊液



肿瘤标记抗原242检测

CA242

阳性界限值<22U/ml

主要用于胰腺癌、结直肠癌的诊断与鉴别



血渗透压

血OSM

280~310osmol/kg

反应血中溶质分子及离子总数。



尿渗透压

尿OSM

600~800osmol/kg

可反应远曲肾小管的浓缩稀释症等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岛素

INS

空腹6-27Uiu/ml餐后1h30-220餐后2h15-180餐后3h10-80

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



C-肽

C-P

空腹1.37-2.63ng/ml餐后1h2.83-5.32餐后2h2.61-4.73餐后3h1.93-2.84

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



血皮质醇

?

8Am5-25ug/Dl4Pm为8Am的一半

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生长激素

GH

0.06-5ng/ml

诊断肢端肥大症垂体瘤等



甲状旁腺激素

PTH

12-72pg/ml

测定甲状旁腺功能骨质疏松



叶酸/维生素B12

Folic/VitB12

3-17mg/lm200-950pg/ml

贫血原因检测



降钙素

CT

<50pg/ml

骨质疏松诊断



胰岛素抗体

INS-Ab

<10%

胰岛素抵抗



胰岛细胞抗体

ICA

阴性

糖尿病分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46pg/ml

诊断垂体疚测定肾腺皮质功能



胰高糖素

?

40-130pg/ml

测定胰岛a细胞功能



糖耐量实验(医生开75g葡萄糖)

OGTT

空腹50-140mg/dL餐后2h50-140mg/dL

糖尿病监测诊断



尿皮质醇

?

10-80ug/day

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

0-20ug/min

早期肾病的诊断



真菌镜检

Fungimicroscopicexamination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真菌感染



毛囊虫镜检

Demodexfolliculorumexamination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毛囊虫感染



疥疮镜检

Sarcoptesscabidiexamination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疥虫感染



传染性虱病镜检

Lousemicroscopicexamination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虱传染



滴虫、霉菌性病检验*

Microscopicexaminationofmouldtrichomonia

阴、阳性

阳性代表性病、滴虫或霉菌感染



螨虫镜检

Microscopicexaminationoffungivesicolor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螨虫感染



花斑菌镜检

?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花斑菌感染



尖锐湿疣醋酸白实验

?

?

阳性代表有尖锐湿疣感染



淋病快速检测

(NG)

同上

阳性代表有淋球菌感染



性病衣原体快速检测

(CT)

同上

阳性代表有衣原体感染



艾滋病唾液检测

(HIV)

同上

阳性代表有HIV感染



性病支原体检测

(UU)

同上

阳性代表有支原体感染



皮肤病理活检

Dermatopathologicalexamination

依据病理

有助于临床诊断



斑贴试验

Patchtest

阴、阳性

查找过敏以便进一步临床诊断



免疫荧光检查

Immunoflurescence

阴、阳性

进行特殊疾病的临床诊断



免疫组化验查

Immunohistophathol-ogicstain

阴、阳性

进行特殊疾病的临床诊断



淋球菌培养取材

CultureofNeisseriagonorrhoen

阴、阳性

进行疾病的临床诊断



真菌培养取材

Cultureoffungi

阴、阳性

进行疾病的临床诊断



促黄体生成素

LH

?

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结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判断所余功能早衰和性腺发育不全



促进泡生成素

FSM

?

?



催孔素

PHL

?

此孔盖证重体指





T

?

性腺功能减退重体功能减退



雌激素

EL

?

原发性结发性性早熟不孕早衰



弓形体IgM,抗体阳性定性

TOXO

流产畸形

根据收持平情况



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定性

CMC

?

?



胎盘糖旦白

?

胎量功能

>100mg/ml



尿绒毛膜促性肥腺液素

HLG

阳性阳性

早孕液细胞肿瘤







返回

检验项目表2





检验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15μmol/L

心脑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



血浆叶酸测定

FA

?

诊断贫血指标,与HCY代谢有关



血浆维生素B12

VB12

?

诊断贫血指标,与HCY代谢有关。



血(尿)铜

Cu

80-150mg/dl

增高:见于恶性肿瘤,肝硬化,甲亢,结核等。降低:见于先天性铜吸收及肝脏代谢障碍,肾病综合症及肝豆状核变性。



血(尿)锌

Zn

50-140mg/dl

增高:见于锌中毒,甲亢,X射线照射后。降低: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瘤,心梗,贫血。儿童缺锌症,重症肌无力。



血镁

Mg

1.6-2.4mg/dl

增高: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脱水及糖尿病昏迷。降低:见于甲亢,长期腹泻,呕吐,糖尿病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症。



尿17-羟固醇

17-OH

3-11mg/24h

增高:见于柯兴氏综合症,肥胖症,甲亢,肾上腺皮功能亢进,尤以其肿瘤升高显著。降低:见于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阿狄森氏病等。



尿17-酮类固醇

17-KS

8-15mg/24h

增高:见于肾上腺癌,睾丸肿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降低:见于柯狄森氏病,性机能减退,脑下垂体前叶功能低下。



尿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定量

?

3.5-13mg/24h

?



肌酐清除率

Cor

75-120L/min

?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阴性

感染乙肝病毒指标



乙肝两对半

HBsAg

阴性

乙肝病毒感染



?

HBsAb

阴性或阳性

接种乙肝疫苗或自然感染后产生免疫力



?

HBeAg

阴性

乙肝病毒感染



?

HbeAb

阴性

及其恢复情况



?

HbcAb

阴性

?



甲肝抗体-IgMHAV-IgM

?

阴性

近期甲肝病毒感染



免疫球蛋白G

IgG

血90-209IU/ml?脑脊液0.06-0.67IU/ml

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



白蛋白

ALB

血3350-4765mg/dl脑脊液13.4-23.7mg/dl

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



24小时合成率

IgG

3-9mg/24小时

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



组分区带

IgG

阴性

鞘内免疫病观测指标



糖皮质类固醇受体

GR

53411622.9位点/细胞

观测糖皮质类固醇治疗



栽脂蛋白E

APOE

?

150”电泳仪,PCR仪”



早老素-1

PS-1

?

与老年痴呆相关



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

MCP-1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巨噬细胞感染趋化因子-1α

MIP-1α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巨噬细胞感染趋化因子-1β

MIP-1β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

RENTS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

SDF-1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髓鞘碱性蛋白

MBP

?

与诱发炎症细胞移行有关



髓鞘碱性蛋白抗体

MBP

?

神经髓鞘破坏



髓鞘碱性蛋白抗体

MBP

?

神经髓鞘破坏



四项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测试(MulitipleagentPlateletAggregationTest)

4-PAgT

ADP86.6±15.6EPI89.6±5.2COL83.5±10.2AA?88.8±5.3

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血小板综合症及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抵克力得等;增高见于心梗、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静脉血栓等。



1.结核印迹试验

TB-POC

阴性

诊断活动性结核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SACE

20-40Nm/ml/min

结节病,肺结核



3.过敏原检测

IVT

阴性

过敏症状的吸入



(1)吸入组Ⅰ

IVT-Ⅰ

?





(2)吸入组Ⅱ

IVT-Ⅱ

?

?



(3)食物组Ⅲ

IVT-Ⅲ

?

?



(4)食物组Ⅳ

IVT-Ⅳ

?

?



4.肺炎支原体IgM

?

阴性

支原体感染



5.肺炎支原体IgG

?

阴性

支原体感染



6.军团菌抗原检测

?

阴性

军团菌感染



7.链球菌抗原

?

阴性

链球菌感染



8.粒细胞刺激因子

G-CSF

(+):<39.1ng/ml

提示感染



9.

SET

阴性

G+感染



10.白色念珠菌抗体

?

(+):≥25U/ml](-):<12.5U/ml

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



11.白色念珠菌抗原

?

(+):≥40U/ml

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



12.灌洗液常规检查

BALF

总数:5-10*106M:93±5%Lym:7±1%

?



13.灌洗液T细胞亚群

BALF-CD

CD4+=50%CD8+=30%CD3+=7%CD4+/CD8+=1.5-1.8

?



14.呼吸道病毒检测

?

阴性

提示病毒感染



血气分析加离子分析

?

?

?



?

PH

?

7.35-7.45



?

PCO2

35-45mmHg

?



?

PO2

80-100mmHg

?



?

K+

3.5-4.5mmol/L

?



?

Na+

135-148mmol/L

?



?

Cl-

98-107mmol/L

?



?

ICa++

12-1.32mmol/L

?



?

?

?

?



氧合

COHb

0-0.8%

?



?

MetHb

0-6%

?



?

SulfHb

0-2%

?



1.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检查

?

?

血液病诊断



2.骨髓巨核细胞定量计数分类分析

?

?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同上



3.血涂片分类及形态学分析

?

?

协助诊断



4.临床形态学诊断会诊(专家级会诊)

?

?

血液病诊断



5.铁染色

?

细胞“+~++”

贫血诊断



6.过氧化物酶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

阳性率:20~40%

白血病诊断



8.糖元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9.苏丹黑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10.酸性磷酸酶和酒石酸L+抑制试验

?

?

白血病诊断



11.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12.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13.氯醋酸萘酚AS-D酯酶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14.特异性酯酶双染色

?

?

白血病诊断



15.T细胞亚群测定

?

?

检测患者免疫功能



16.白血病免疫分型

?

?

白血病分型



17.全血黏度

?

?

各种疾病均适合



18.D-二聚体(D-Dimer)

?

?

各种血栓,DIC等



19.血小板黏附

?

20-40%

血小板功能



20.血小板聚集

?

25-55%

血小板功能



21.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

?

检查脑脊液



肿瘤标记抗原242检测

CA242

阳性界限值<22U/ml

主要用于胰腺癌、结直肠癌的诊断与鉴别



血渗透压

血OSM

280~310osmol/kg

反应血中溶质分子及离子总数。



尿渗透压

尿OSM

600~800osmol/kg

可反应远曲肾小管的浓缩稀释症等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岛素

INS

空腹6-27Uiu/ml餐后1h30-220餐后2h15-180餐后3h10-80

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



C-肽

C-P

空腹1.37-2.63ng/ml餐后1h2.83-5.32餐后2h2.61-4.73餐后3h1.93-2.84

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



血皮质醇

?

8Am5-25ug/Dl4Pm为8Am的一半

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生长激素

GH

0.06-5ng/ml

诊断肢端肥大症垂体瘤等



甲状旁腺激素

PTH

12-72pg/ml

测定甲状旁腺功能骨质疏松



叶酸/维生素B12

Folic/VitB12

3-17mg/lm200-950pg/ml

贫血原因检测



降钙素

CT

<50pg/ml

骨质疏松诊断



胰岛素抗体

INS-Ab

<10%

胰岛素抵抗



胰岛细胞抗体

ICA

阴性

糖尿病分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46pg/ml

诊断垂体疚测定肾腺皮质功能



胰高糖素

?

40-130pg/ml

测定胰岛a细胞功能



糖耐量实验(医生开75g葡萄糖)

OGTT

空腹50-140mg/dL餐后2h50-140mg/dL

糖尿病监测诊断



尿皮质醇

?

10-80ug/day

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

0-20ug/min

早期肾病的诊断



真菌镜检

Fungimicroscopicexamination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真菌感染



毛囊虫镜检

Demodexfolliculorumexamination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毛囊虫感染



疥疮镜检

Sarcoptesscabidiexamination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疥虫感染



传染性虱病镜检

Lousemicroscopicexamination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虱传染



滴虫、霉菌性病检验*

Microscopicexaminationofmouldtrichomonia

阴、阳性

阳性代表性病、滴虫或霉菌感染



螨虫镜检

Microscopicexaminationoffungivesicolor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螨虫感染



花斑菌镜检

?

阴、阳性

阳性代表有花斑菌感染



尖锐湿疣醋酸白实验

?

?

阳性代表有尖锐湿疣感染



淋病快速检测

(NG)

同上

阳性代表有淋球菌感染



性病衣原体快速检测

(CT)

同上

阳性代表有衣原体感染



艾滋病唾液检测

(HIV)

同上

阳性代表有HIV感染



性病支原体检测

(UU)

同上

阳性代表有支原体感染



皮肤病理活检

Dermatopathologicalexamination

依据病理

有助于临床诊断



斑贴试验

Patchtest

阴、阳性

查找过敏以便进一步临床诊断



免疫荧光检查

Immunoflurescence

阴、阳性

进行特殊疾病的临床诊断



免疫组化验查

Immunohistophathol-ogicstain

阴、阳性

进行特殊疾病的临床诊断



淋球菌培养取材

CultureofNeisseriagonorrhoen

阴、阳性

进行疾病的临床诊断



真菌培养取材

Cultureoffungi

阴、阳性

进行疾病的临床诊断



促黄体生成素

LH

?

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结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判断所余功能早衰和性腺发育不全



促进泡生成素

FSM

?

?



催孔素

PHL

?

此孔盖证重体指





T

?

性腺功能减退重体功能减退



雌激素

EL

?

原发性结发性性早熟不孕早衰



弓形体IgM,抗体阳性定性

TOXO

流产畸形

根据收持平情况



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定性

CMC

?

?



胎盘糖旦白

?

胎量功能

>100mg/ml



尿绒毛膜促性肥腺液素

HLG

阳性阳性

早孕液细胞肿瘤









献花(0)
+1
(本文系信仰Italy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