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号是信息传输的载体,是反映信息的物理量。
2.按时间函数自变量的连续性和离散性,信号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
4.通信的任务是信息的_传递或交换_。
5.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信道(包括噪声)、接收设备、信宿五个部分。
6.DTE是数据终端设备,DCE是数据通信设备。
7.按照信号传送方向与时间关系,广播属于单工传输,对讲机属于半双工传输,电话通信属于全双工传输。
10.已知信号与噪声功率之比为63,带宽为4KHz,信道容量=24kbit/s。B·Log2(1+S/N)
11.某数字信道带宽为3100Hz,若采用16进制传输,该数字信道的信道容量=24.8kbit/s。2B·Log2M
1.真正能客观地反映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的指标是(C)
A.信息传输速率B.传输速率C.频带利用率D.A、B、C均可
2.下列哪个描述不符合数字通信的特点(D)
A.抗干扰能力强B.差错可控C.保密性强D.占用信道带宽窄
3.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为(D)
A.误码率B.信噪比C.信号带宽D.信息速率
4.已知一个8进制信号的符号速率为4800波特,则它的信息传输速率是(D)
A.4800bit/sB.2400bit/sC.9600bit/sD.14400bit/s
4800×Log28=14400bit/s
5.以太网中使用的网线属于(A)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缆
1.PCM通信系统A/D变换包括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部分。
2.抽样是抽取模拟信号在离散时间点上的振幅值。
3.量化是对幅度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
4.编码是把量化后的信号转换成代码的过程。
5.低通抽样定理中,以抽样频率fs的速率进行抽样,则取得的样值完全包含原模拟信号的信息。
6.模拟信号的频率为0-180KHz,如果要求抽样后保护带宽度有80KHz,此时的抽样频率是440KHz。
7.原始信号频带与相邻频带之间的频带间隔相等时,带通信号的抽样频率为。
8.信号的量化过程中,视量化间隔的均匀与否可将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9.A律压缩特性一般A的取值为87.6。
10.△M是增量调制,DPCM是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是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11.在语声数字通信中将语声信号的编码方式可粗分为波形编码、参量编码。
1.CCITT规定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选为?(C)
A.6.8KHz??B.>6.8KHz???C.8KHz???D.>8KHz
2.样值为301△,它属于A律13折线的(C)
A.第4量化段?B.第5量化段???C.第6量化段??D.第7量化段
3.在N不变的前提下,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相比(B)
A.大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提高B.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提高
C.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提高D.大、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均不变
4.A律13折线压缩特性各段的斜率不同,其中第3段的斜率是(C)
A.2B.4C.8 D.16
5.某信号占有频率范围100KHz~552KHz,求其最低抽样频率fs=、滚降必经点、滚降截止点。
4.根据奈氏第一准则如系统等效网络具有理想低通特性,且截止频率为fN时,则该系统中允许的最高码元速率为,这时系统输出波形在峰值点上不产生前后符号干扰
5.在部分响应形成系统中为了解决误码扩散通常是采用预编码的方式。
6.数据序列扰乱方法是用一个随机序列与输入数据序列进行逻辑加,这样就能把任何输入数据序列变换为随机序列。
二、选择题
1.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理想低通网络波形形成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A)。
A.2Bd/HzB.1Bd/HzC.4Bd/HzD.0.5Bd/Hz
2.眼图是一种利用示波器来观测基带传输时(D)的方法。
A.频率B.相位C.码速率D.码间干扰
3.对于一个二进制数字序列10110,若用相对电平有跳变表示“1”,无跳变表示“0”,则序列可以表示为(C)。10110
A.10110B.01001C.11011D.00110011011100100
1.调制解调的任务是把模拟信号或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调制信号,在接收端将已调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
2.对模拟信号的调制,幅度调制有普通幅度调制(AM)、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和残留边带调幅(VSB)。
3.数字调制的方式有3种,分别是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4.在2ASK、2FSK、2DPSK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2DPSK,有效性最好的2ASK。
5.2ASK信号的功率谱是双边带谱,其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2倍(QAM)的载波相位相差π/2,矩形16QAM有3种幅度,12种相位。
7.星座图上各星点之间的距离越大,系统抗误码的能力越强(强、弱)。星点越多,其频谱利用率就越高(高、低)。
1.下面哪一种不属于调制方式:(B)。
A.调幅?????B.调谐C.调频??????D.调相
2.以下属于频带信号的是(B)。
A.PCMB.FSKC.HDB3D.PAM
3.下列哪个不是2ASK信号功率谱密度的特点(B)
A.2ASK信号的功率谱可能含有,也可能不含有载波频率分量
B.2ASK信号的功率谱是单边带信号
C.2ASK信号的功率谱由连续谱和离散谱组成
D.2ASK信号的带宽是基带信号的2倍
一、填空题
1.目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2.PCM30/32路系统的帧同步码为0011011,帧周期为125us,它集中插在偶数帧TS0的第2~8位。
3.PCM30/32路基群中一复帧包含有16帧,而每一帧又包含有32个路时隙,每一路时隙包含有8位。
4.PCM30/32系统的帧周期为125μs,帧长度为256比特,l秒传输8000帧。
5.PDH体系中,一个一次群信号要复接到四次群信号需要经过3次复接。
4.数字复接的实现主要有同步复接和异步复接两种方法。
5.数字复接的方式可分为按位复接、按字复接和按帧复接。
6.码元同步的目的是使接收到的每一个码元都能得到最佳的频率和相位。
二、选择题
1.将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就是(D)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B.码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频分多路复用
2.每个输入信号源的数据速率假设为9.6Kbps,现有一条容量达153.6Kbps的线路,若采用TDM,则可容纳(D)个信号源
A.2?????????B.4?????????C.8????????D.16
3.PDH中欧洲和中国的PCM二次群的话路数为(D)
A.672路B.670路C.480路 D.120路
4.PCM30/32系统传输复帧同步码的位置为(A)
A.F0帧TS16前4位码?B.F0帧TS16后4位码
C.F1帧TS16前4位码?D.F1帧TS16后4位码
5.第19话路的信令码传输位置为(D)
A?.F3帧TS16前4位码??????B.F3帧TS16后4位码
C.F4帧TS16前4位码??D.F4帧TS16后4位码
6.一个同步帧的时间为(B)
A.125?B.250?C.375???D.500
一、填空题
1.差错控制的基本思路就是:发送端在被发送的信息序列上附加上监督码元,这些监督码元与信息(指数据)码元之间存在某种确定的约束关系;接收端根据既定的约束规则检验这种关系是否被破坏。
2.纠错码的抗干扰能力完全取决于许用码字之间的距离,码的最小距离越大,说明码字间的最小差别越大,抗干扰能力就越强。
3.一个码长n=15的汉明码,监督位应该是4位,其编码效率为73%。
4.简单奇偶校验只能发现奇数个错误,不能检测出偶数个错误。
二、选择题
1.下面哪个不是差错控制方式(D)
A.检错重发(ARQ)B.信息反馈C.前向纠错D.汉明码
2.设码组长度为n,表示为,则下列是偶校验表达式的是(C)
A.B.
C.D.
3.奇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C)
A.偶数B.奇数C.未知数D.以上都不对
4.一纠错码组中,信息码元数为24,监督码元数为8,则编码效率为(C)
A.B.C.D.1
本题库由盐城男科http://www.xsbyts.com/站长提供
3
第1页共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