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有关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2015-05-28 | 阅:  转:  |  分享 
  
1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1环境经济学的形成

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经济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的学科。环境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最早兴起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在西方发达国家,严重的环境污染激起了强烈的社会抗议,引起许多经济学家和生态学者重新考虑传统经济定义的局限性,从而把环境和生态科学的内容引入到经济学研究中。环境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在两个方面为人类知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是扩展了环境科学的内容,使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增添了经济分析这个极为重要的视角;二是实现经济科学在更为现实和客观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对于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解释力,为人类克服环境危机的现实行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除了人们未能认识的自然生态规律外,从经济原因上分析,主要是由于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缺损以及对于环境资源使用上的社会贴现率与私人贴现率不一致。由于产权制度缺损导致如河流、林地和草场等环境资源使用上产生“公用地的悲剧”,而私人贴现率与社会贴现率的不一致,又会导致在资源利用过程中,没有全面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考虑近期的直接的经济效果,忽视了经济发展给自然和社会带来的长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把水、空气等环境资源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偿资源”,把大自然当作净化废弃物的场所,不必付出任何代价和劳动。这种发展经济的方式,在生产规模不大、人口不多的时代,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程度上都是有限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社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密度不断提高,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大大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排入环境的废弃物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为筹商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对策,估量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防治污染的费用和效益,从经济角度选择防治污染的途径和方案,污染经济学或称公害经济学的著作在20世纪70年代应运而生。

随着环境与经济研究的深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仅仅把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退化当作一种特殊的福利经济问题,责令生产者偿付损害环境的费用,或者把环境当作一种商品,同任何其他商品一样,消费者应该付出代价,都没有真正抓住人类活动带来环境问题的本质。许多学者提出在经济发展规划中要考虑生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既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能超出环境负荷。超过了环境负荷,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会受到破坏,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经济也不能持续发展。要在掌握环境变化过程中,维护环境的生产能力、恢复能力和补偿能力,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70年代后期,先后出版了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方面的著作,论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三者的关系,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这三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如何遵循生态规律的科学,这同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相同的。资源经济学是研究整个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问题。环境保护从实质上讲也是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资源问题,两者研究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有些学者认为,这三门学科研究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既有共同的部分,又有不同的部分。它们分别研究环境、生态系统和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问题,虽然有一部分重叠交叉,但研究的重点和角度不一样,各自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笔者认为,环境经济学正如其他一些学科一样,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划分,狭义上的环境经济学着重从经济的角度研究环境污染的产生原因和实现对其进行控制的途径,而广以上的环境经济学则应当包括狭义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内容。因为产权制度可将环境污染与资源配置内在地联系起来,而环境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必然要求将其置于自然、人工和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的框架之中。本文的论述是建立在广义的环境经济学分析框架之上。

1.2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它不是在自我封闭的体系中进行的,而是同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界提供给劳动以资源,而劳动则把资源变为人们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产生废弃物。劳动和自然界相结合成为一切财富的源泉。

环境经济学主要是一门经济科学,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其中主要有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生态学、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资源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纳入其中。社会经济再生产的过程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又不断地把各种废弃物排入环境的过程。人类经济活动和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说明社会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只有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顺利地进行。环境经济学就是研究合理调节人类经济活动,使之符合自然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规律,使社会经济活动建立在环境资源的适度承载能力基础之上,综合考量短期直接效果和长期间接效果,兼顾自然资源利用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下述四个方面:

(1)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资源和环境价值计量(包括对未来的贴现)的理论和方法等。

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既带来了环境问题,又不断地增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要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把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只考虑劳动(L)、资本(K)和技术进步(T)对生产的贡献,这显然是不够的。当资源(R)和环境(E)的价值可以计量后,应把它们纳入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之中,即Q=f(L,K,T,R,E,t),t为时间因素。

当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容量时为保证环境质量必须投入大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这部分劳动已愈来愈成为社会生产中的必要劳动。同时,为了保障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也必须改变对环境资源无偿使用的状况,对环境资源进行计量,实行有偿使用,使经济的外部性内在化,以及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能以经济信息的形式反馈到国民经济计划和核算的体系中,保证经济决策既考虑直接的近期效果,又考虑间接的长远效果,兼顾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2)社会生产力的合理组织和环境资源的功能区划。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很大程度上是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造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合理规划和组织社会生产力,是保护环境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为此必须改变单纯以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经济发展成就的传统方法,把环境质量的改善作为经济发展成就的重要内容,使生产和消费的决策同生态学的要求协调一致;要研究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计划的方法,促进环保产业协调发展;要研究生产布局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按照经济观点和生态观点相统一的原则,拟定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确定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这方面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生态学、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理论和方法。

(3)环境保护的经济效果(费用—效益分析)。包括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的经济损失估价的理论和方法,各种生产生活废弃物最优治理和利用途径的经济选择,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优化方案的经济选择,各种污染物排放标准确定的经济准则,各类环境经济数学模型的建立等。

(4)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经济方法在环境管理中是与行政的、法律的、教育的方法相互配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税收、财政、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污染者与受污染者之间的关系,促使和诱导经济单位和个人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符合国家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要求。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征收资源税,排污收费,事故性排污罚款,实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奖励,提供建造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等等。

总体上看,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可以沿着两条路径来追寻:第一是环境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其中包括理论发展和学科教育的完善;第二是环境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多起的实际作用和效果。在这两个方面,环境经济学都表现出他鲜明的特点: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来对待,分析环境问题的经济本质并提供有效率的政策选择。环境经济学是连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桥梁。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都有待建立和充实。随着人们对经济再生产过程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认识的深化,对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相互关系和综合作用的研究,将取代目前对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分别研究。这将为探索建立一种既能充分利用、保护、提高自然生产力和环境自净能力,又能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多层次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提供条件,从而保证经济发展既有利于提高近期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发挥长远生态效果。

1.3环境经济学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教育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每一种环境管理手段都有其理论支持体系,环境经济学主要为环境的经济管理手段提供理论基础。应该说每一种环境管理手段都存在其优势和不足,但从根本上来说,由于人们的经济关系处于社会关系的支配地位,所以经济手段是环境管理手段的核心。环境问题的背后无不隐藏着人们的经济利益重冲突,环境问题的解决实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谈判和重复博弈的过程。因此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对改善环境管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环境管理的实践也证明了环境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经济手段的完善与应用。因此,无论从环境科学还是从经济科学的体系考虑,环境经济学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日益发挥出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国外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及其进展

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形成于本世纪50和60年代之间,其发源地是在北美洲。事实上,经济科学一直有关于经济福利和自然资产储备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所以环境经济学的文献可以追溯到很多的历史文献。早在20世纪20年代,阿瑟•庇古就有把污染看作是外部性的思想。格雷和侯特陵分别在1914年和1931年对可耗竭资源如媒及金属矿藏的折耗程度做过分析。而关于增长的极限的分析则早在19世纪就由约翰•斯图拉特•穆勒做出了。但是,只是在过去的30年里,环境与发展的综合理论体系才逐渐形成,并在80年代当焦点转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时拓展了原有的概念。国外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阶段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针对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从可耗竭资源到可再生资源的研究、越境环境问题(从区域到对全球的关注)。

国外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制度分析透彻。充分运用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在政策失灵、市场失灵、财产权失灵等问题的研究上成果丰硕。②案例分析详实。对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义务结构、环境法规的经济影响、环境管理中的各个层次的研究都可以归结到相应的案例分析,从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③分析所用的模型丰富。除了政策导向性较强的分析而外,数学模型被广泛应用,使得理论分析的逻辑显得更加严密。④分析的专题领域十分具体。在环境经济、环境法学、环境管理等分支学科下进行更为具体的专题研究和交叉研究,对环境问题中所涉及到的主体行为分析比较透彻。目前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断完善。

2.1财产权问题。

新制度主义者认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外部性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权制度缺损又是导致外部性问题的根源。因此,一个社会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源产权制度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在对财产权利束合理界定并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因素相结合,西方学者对水权制度、林地产权制度、农地制度等资源产权制度的合理安排进行的有益的探索和实证研究。

英国伦敦大学的戴维•皮尔斯等人通过规模因素、价格因素和政策因素阐述了自然资源的退化,这些探讨也涉及到了所谓的可操作的刺激手段,这些手段有助于可持续的资源管理过程。一个很好的实例就是关于土地保有权(landtenure)问题。如果这种权利能够得到保障,就会使土地的拥有者或使用者对价格刺激产生积极的反应甚至会趋同于规划目标。如果没有这种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保证,就会出现财产权失灵或体制失效的现象。

在实践中,财产权问题以及资源管理问题是极其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布罗姆利(Bromley)和塞尔诺(Cernea)区分了四种独立类型的财产制度:①政府的,②私人的,③公共的,④自由进入的,在第四种情况下财产概念失去了意义。前两种情况下所有权和使用权可通过所有人与使用人之间的承租协议方式实现分离。假若协议得到执行,那么土地使用就会受有益于环境保护协议的限制。公共财产指集体私有财产这种情况(因为所有其它人被排除在使用和决策之外),集体中个人拥有权利和责任,当然这种责任和权利不一定平等。佘雷尔瑟•万初普(Ciriacy•Wantrup)和毕晓普(Bishop)、布罗姆利和塞尔诺等人强调公共财产制度不是土地过度使用的单一原因,正如朗格(Lunge)研究的那样,假设集体中所有个人都独立行动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这是不恰当的;公共财产制度能够而且确实显示了持续存在和很好的环境管理能力。然而它们也像其他财产制度那样被外部压力(诸如技术进步、与其他集体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或自然灾害等)的干扰偏离方向。这些学者强调混淆公共财产与自由进入,从而假定很可能在公共财产制度上看到“公地悲剧”是一个重大的错误。如果这个集体不能加强并管制自己的权利来排除外人,那么情况可能是这样。由于自由进入被定义为没有财产的状况,那里从来没有授权或者那里以前的权利不能加强或已经无法加强,“公地悲剧”就可能发生。

当财产权问题对于以土地贡献量不减少或不被破坏的方式来管理土地使用的可能性很重要时,关于土地使用者对别人造成外部成本的权利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这里的利害关系涉及到两种特别的外部性:①食品上的化学物质残留和水污染,②对野生生物和景观的破坏。霍奇(Hodge)提出了对理解力的变化和关于英国农业这些权利问题政策的简明研究。

戴维•皮尔斯对于开放的(即自由进入的)和公共财产权的可再生资源管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开放状态包含着资源退化的高度风险,尽管从技术上说,应该存在着一个均衡点,在这一点上,平均利润等于0而资源被可持续地利用着。高度风险的出现则是因为,人们并不很准确地掌握资源存量的大小,也因为可接受的最小资源存量规模通常是非常高的。必须把开放资源从公共财产中区分出来。在公共财产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规则,但公共财产也内含着过度开发的风险,因为私有物品和集体物品毕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公共财产体制崩溃了,就不能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在社会和私人效益之间存在着矛盾。许多其它因素也影响到公共财产体制的破坏:外来价值的冲击、外来技术的变化以及人口的增长。个人对资源的使用或拥有权的私有化是有吸引力的,因为它为个人开发资源提供了刺激。即使公共财产体制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它们也不一定导致收入随时间的增加。私有化能够为改善土地和资源提供不断的刺激,但它也同最优资源退化和拥有者之间的外部性的存在相一致。公共财产管理体制确实会发生作用,特别是当对于社区的鼓励非常高的时候。当集体效益高时就是这样的情形,例如,为了避免整体破环的需要。

2.2可持续性问题。

效率和伦理因素会影响私人和社会在环境问题上的选择。前者主要考虑消除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废弃物,后者主要关注社会各利益集团在环境权益方面的公平性。国外关于资源配置的静态和动态最优原则有了较为透彻的研究,如对于矿产(可耗竭资源)开采量、林木(可再生资源)砍伐量的决定等研究都可归纳为下式表示的最优化问题。式中Q为某种资源的总量,它是一个恒定的数值,qt为t年的开采量,r为贴现率,a,b,c,λ为一定的系数。

(1)

可持续的观念体现在当代人对福利的追求,不能以后代人的福利降低为前提。西方学者在对环境资本(包括自然与人工资本)存量变动做出严格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弱持续度、强持续度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等概念。根据哈特卫克规则(HartwickRule),如果将所有从稀缺性资源的使用中获得的稀缺性租金以资本形式投资,则资源配置的结果使社会在弱持续度上发展。一般而论,并非所有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并非所有可持续的资源配置方式都是具有效率的,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果有四种可能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结果D为一种双赢结局,能同时增进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福利。

不可持续可持续

无效率

有效率

图1资源配置的可能结果

从持续性的更一般部分中分离出来并特别地集中在农业上,土地可能被认为是关键的资源。考虑到农业或林业用地,当前其生产性服务的使用水平可能导致将来时期服务流减少,可能危及调节服务流的能力,这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并不只有土地的农业生产服务流受到关注。根据皮尔斯和特纳对一般由环境提供服务的生态学的研究,土地提供①污水坑服务(例如集中牲畜生产的粪便处理),②景观和野生生物存在价值的来源,③通过当前土地利用支持的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护人类福利免受各种侵害的外部冲击的来源。所有这三种服务供给上的农业压力正是政策议程上问题的根源。

2.3对资源与环境的价值评估。

价值评估是环境经济学传统的和基本的研究方向,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断完善。资源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个部分,即

TVR=V1+V2(2)

其中,V1为资源的使用价值,V2为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即存在的价值。若以DVR表示资源的直接应用价值,IVR表示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OVR表示资源的选择使用价值,则有V1=DVR+IVR+OVR。

目前国外用来计量“非市场”物品价值的方法分为两种:①“互相依赖需求法”。该方法的精髓是从可以观察到的市场行为来估计非市场物品的内在价值。娱乐价值可以从娱乐支出显示出来,位置价值可从财产价值显示出来。所用的方法包括惟乐定价法和旅行费用法。②另一个是直接方法,用直接提问来得出两方面估计:为避免失去或获得舒适而“甘愿付费”,或为了失去舒适或一些权利而“甘愿接受”赔偿。这被称为或有估价。

2.3.1惟乐定价

惟乐定价寻求估计包含在贸易商品或资产内的特别品质的价值或价格,这些商品或资产具有大量数量上和质量上的特征。例如可能在统计上评估出一些特征对房屋价格的影响,如有无开阔乡村景色,洁净空气,进入林地的通道,接近重工业区或交通要道;同时还能做到估计可量化变动成本对价格的影响,如房屋年龄、浴室数目等等。在这个方法下,有时可以估计受这些特征影响的商品和资产买卖双方一定的环境存在价值的价值。然而,对不仅仅只有房主受公园影响而赋予其存在价值而言,这些计量只能是部分的,例如公园许多实际的和潜在的使用者。所以,就目前的研究水平而言,惟乐定价法只具有有限适用性。

2.3.2旅行费用法

这也是一种只适用于有选择地估价问题的方法,因其只适用于为了娱乐目的游览的地方估价,所以也是很有限的。游客每次游览费用能测算出来(有许多相关变量),可以假设是他们为得到的娱乐服务而做出的最少自愿付费。通过回归每位游客在旅行费用和其他变量如游览其它替代地方的费用、游客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旅行次数,就可以估计出游览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下方区域表示对游客消费者剩余的估计,这个函数可用来估计收取或改变入场费对这一景点游览需求的影响。这个方法不可避免地导致方法论上的困难,但是因为乡村旅游经济学在农村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这个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它有助于估计旅游资源对于游客的暗含价值,但却遗漏了对于不是游客的大量人群的选择自由和存在价值。

2.3.3或有估价

或有估价是试验经济学的重要方法。因此行为和价值的估计是通过诱导出反应者对假说问题的反应得到的。如有可能得到反应者为了阻止建一条通过国家公园的道路而自愿付费的估计,或者他们在继续修路的事件中自愿接受补偿的估计。不管哪一种,得到了道路对反应者甚至不住在国家公园附近的反应者的外部成本的估计。或有估价因此是试图估计从市场行为中不能得出的价值的很有用的程序,而且还没有问卷试验不能试图评估的估价问题。或有估价试验的设计对结果的有用性至关重要。人们广泛认识到反应者的回答包含偏爱成分,这种偏爱依赖于作为他们回答结果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而且要有仔细的抽样才能使初步试验结果上升为整个人群的价值取向。不过,这是一种可用来尝试更困难估价练习的有高度灵活性和多种用途的工具。

2.4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手段

西方国家先后提出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可以分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教育手段。从各国的环境管理实践看,目前普遍倾向于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即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环境管理政策。

2.4.1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是指管理者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运用价格、成本、利润、信贷、税收、收费和罚款等经济杠杆来调节个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宏观经济行为,培育环保市场以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手段。经济手段具有利益性、间接性和有偿性的特点,可分为宏观经济手段和微观经济手段两种。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指国家运用价格、税收、信贷、保险,贸易等经济政策引导和规范各种经济行为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以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的各种手段。微观经济手段,指管理者运用征收排污费、污染赔偿和罚款、排污权交易、押金制度等经济措施来规范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强化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做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的核心作用是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将对环境有害活动的外部影响综合到经济核算中去,即把各种经济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内化到生产成本中。运用经济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通过各种具体的经济措施不断调整各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限制损害环境的经济行为,奖励保护环境的经济活动,把企业的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同全社会的共同利益、长期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是针对各行为主体,如何建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企业的行为是经济行为,制约和规范经济行为的最有效手段是经济手段。但是,在环境管理中使经济手段发挥应有作用必须满足一个基本前提,这就是企业超标排放所支付的环境保护补偿费用必须大于企业因逃避环境责任而取得的非法收入额度。具体地说,只有当环境处罚或收费的额度超过其因减少环保投入所节省下来的货币价值时,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企业才能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认真开展污染预防和治理工作。而当排污费低于边际治理成本时,企业将不会主动采取任何污染治理措施。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只是为环境资源的使用设立了一个较低的费用门槛,只要支付一定费用,使用者就可以相对“自由”地享用环境资源,因此该制度不能对使用者对公共物品的使用权进行约束,使用者在使用环境资源时不具有排他性,“产权拥挤”现象仍得不到解决,因此无法克服“市场失灵”问题,从而导致排污收费的政策绩效很低。

排污交易制度是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律制度,它由美国在70年代末首创,目前排污信用已在芝加哥期货市场上市。排污权交易主要是通过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这种权利象商品那样买入和卖出来进行污染排放控制。其基本操作思路是:政府机构评估出使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要求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放量,即若干排污权,政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分配这些权利。如政府可以销售、出租、拍卖或馈赠等,并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使这种权利能进行合法有偿的交易。排污权交易是在某一区域内根据环境纳污能力,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政府通过市场将排污权分配给企业,体现出较强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有助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以下特点:①能促进环境资源的产权关系明确。②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③可降低污染防治的交易成本。所以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有利于促进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从而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

2.4.2环境管理的其它手段

目前环境法学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促进了环境法制的发展。法律手段是环境管理的一个最基本手段,具有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共同性和持续性等特征,是其他手段的保障和支撑,通常称为最终手段。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一整套体系完整的自然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强制管理制度、协商谈判制度、经济刺激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标志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押金制等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囊括了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使环境管理真正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欧盟和北美国家的环境法律制度执行得较为成功。

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是指在国家法律监督之下,各级环保行政管理机构运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授予的行政权限开展环境管理的手段。例如,对那些违反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行为进行警告,对擅自拆除或闲置环境保护设施的行为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对污染严重又难以治理的企业,责令停业、责令关闭、责令拆迁或限期整改等就是环境管理中的行政手段的体现。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具体性和无偿性。

不论法律制定得有多完善,以身弑法者仍大有人在,要想从根本上规范人的行为还须采用教育手段,通过宣传教育方式改变人的观念和价值取向,逐渐树立起符合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和生产消费行为方式。环境管理的教育手段是指运用各种形式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以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专业知识的手段。环境教育包括学历环境教育、基础环境教育、公众环境教育和成人环境教育等形式和内容。其中,公众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中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主要通过新闻媒体和公众宣传两种途径进行。关于环境教育形式的优先顺序,在经济发达国家是:公众环境教育,基础环境教育,成人环境教育和专业环境教育。在经济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排列顺序为:专业环境教育,公众环境教育,成人环境教育和基础环境教育。这主要是由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面临不同的环境问题以及问题的紧迫性不同所致。

2.5环境问题的实证研究

倒U型的环境库兹聂茨曲线(EKC)自1994年由Selden和Song两位学者提出后,近年来成为环境经济实证研究中一个充满争议的主题。EKC表明:环境恶化与人均GDP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呈正向变动关系,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二者表现为反向变化关系。国外研究文献指出,除了人均GDP外,尚存在其他导致环境库兹聂茨曲线向下倾斜的因素。澳大利亚学者麦格纳里(ElisabettaMagnani)在对环境库兹聂茨曲线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污染削减政策的决定因子,提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收入分配函数而非其均值。如果多数人投票机制发生作用,那么收入分配参数将通过影响对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进而决定污染削减的水平。

实际污染量m(actualpollution)可分解为初始(基本)污染量I(incipientpollution)和削减污染量G(abatement)。即m=I–G,经济发展对I,G均产生影响,即I=I(Y),最优环境政策可用G来表达,G=G(Y,R),Y为平均的经济福利水平(可用人均GDP近似代替),R为收入公平指数。经济发展的结果导致I/(Y)>0,G取决于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与供给状况,若供给充分,且具有完全弹性,(G)/(D)=1,D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则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正向变动关系的出现取决于私人与公共部门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因素。一般地,收入增加时污染削减的意愿增强,即,而收入分配公平也将促进环境改善,即,所以:

(3)

(4)

麦格纳里认为.环境的库兹聂茨曲线并非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而是一种政策引致的结果。非经济因素如政治制度的特征和文化价值观念会导致不同的环境经济政策。在特定的投票制度下,收入分配函数中的各个参数对公共政策决策至关重要。如果多数人投票机制发挥作用,经济增长通过影响主要投票人的环境支付意愿进而影响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一般说来,相对收入和总体环境改善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三个方面:污染行为的收益和成本的分配状况,各个收入阶层在政策制定者效用函数中的权重,以及财富象征效应和消费中的攀比效应。上面的(4)式将环境库兹聂茨曲线与传统库兹聂茨曲线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即传统的库兹聂茨曲线认为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得到减弱,这将进一步通过影响公共政策决策导致环境改善,因此,麦格纳里的分析实现了环境库兹聂茨曲线与传统库兹聂茨曲线形成与内容的统一。

污染强度与人均收入的一般经济计量模型可表示为:

(5)

此式对颗粒悬浮物(spm),so2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拟和效果明显。多数实证研究选择人均收入(xit)的2次或3次多项式形式,也有研究采用人均收入的对数平方和对数立方多项式形式,这取决于所考虑的因变量,以及所采用的是横截面分析(cross-sectionsanalysis)还是分组分析(groupinganalysis)。这些因素导致了所获得的EKC的不同形状和转折点的具体位置差异。

国外学者用可计量的一般均衡方法(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Approach)对环境政策绩效进行模拟分析。可计量的环境一般均衡分析法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根据生产与污染相互作用的关系而推导出来,与投入产出法和线性规划法比较,其具有下述特点:第一,价格作为模型的内生变量,并为“市场”所决定;第二,模型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以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由于价格的调整而实现均衡时的经济状况为分析背景;第三,模型中的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由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和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行为推导出来;第四,CGE模型通常是多部门和非线性的,内含资源约束,更接近于现实。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CGE方法开始应用于环境问题的分析,虽然多数分析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还不是很完善,但已日益显示出其在环境政策模拟分析上所具备的优势。

国外环境经济实证研究近年来更多地关注农业的面源污染问题。城市工业和生活造成的点源污染由于相对集中,污染源明确,并较早采取措施,污染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农业面源污染的情况复杂得多,研究的进展不大,目前非常需要这方面的实证分析。国外现有研究文献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市场化可能对环境带来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这取决于具体国家所采取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整个农业产业链带来直接影响,进一步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市场化导致农业产业链中的下游产业如种植业生产的集约度日益提高,对农业环境压力增大,同时,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对环境的影响目前也缺乏实证资料,因此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由于市场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农业产生链条的延伸,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水体和空气质量产生影响,技术条件的不同导致能源结构变化,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导致生产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以及发展中国家逐步放弃完全自给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尤其在粮食方面),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更加趋于合理化,这将减弱传统农业灌溉区的土地退化,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然而,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目前仍然缺乏。

2.6跨区域的环境问题

流域水资源与环境管理在国外越境环境问题研究中较为典型。国外学者提出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是从全球视角考虑的解决水安全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目前发展中国家的水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实施可持续的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模式,能够平衡人类需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模式鼓励并能够促进流域内或紧密相连的一定区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它强调一种多中心、具有高透明度和高产出的水资源使用管理方式。为了取得水资源利用的更大价值,必须使有关的利益主体(stakeholders)认识到他们对发展的进程做出了贡献,理解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并意识到各自的责任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考虑到一定流域水资源的各种竞争性用途,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以及休闲娱乐等,并对各种用途的效果进行估算,加以综合权衡,以保证相关区域内经济与生态目标的协调。同时,为改善水环境状况,需要制定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以及对供水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运营设计合理和机制,即对水环境与资源设计合理的供给制度。

越境环境问题也是全球环境问题研究的热点。一个国家内排放的废物会影响到其它国家,这成为越境污染,如酸雨、海洋或国际湖泊的污染以及流经几个国家的河流的污染等。同样,一个国家的资源退化也可能影响另一个国家的利益。这种越境问题至少需要双边谈判,而且往往需要多边合作来解决。根据外部性原理划分国际环境问题是很有效的,当一个经济实体利用了另一个经济实体的费用或效益而没有提供适当的补偿或效益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有两种基本作用形式,即单向的和交互的。在单向作用中,一个实体加害于另一个实体,例如上游国家污染了河流或过度取水影响了下游国家的利用。在交互作用中,由于资源共享,损害也是相互的,如空气、跨国湖泊和海洋。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把资源利用的成本加给了另一个国家,反之亦然,共有的外部性成了一个公共财产问题。

全球资源包括由对流层和平流层组成的大气以及环绕陆地的各国专署经济区以外的海域。由于这些资源由全世界共同拥有,通常被视为全球共有资源。确切地说,它们更接近于开放性资源(可自由进入的)。尽管近年来,人们通过签署控制向海洋倾倒废物的国际公约以及控制臭氧层损耗的国际协议等各种努力来实现对全球资源的管理,但总的来说,并未做到管理全球资源是为了全世界的共同利益。目前对全球公共资源的利用显然超过了其在经济上的应有水平,而在某些场合,超过了生态承载能力。全球“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及生物多样性问题如今倍受关注。

2.7贸易与环境问题。

国际贸易、环境和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主要依赖于初级产品的出口,一般来说,初级产品出口获取的外汇占出口所获外汇的60%左右。工业化国家的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影响。如果贸易条件下降,出口国必须出口越来越多的产品以维持其外汇收入保持不变。在农作物出口的特殊实例中,就会注重于扩大种植面积以便增加出口。如果这种受影响的作物是有害于环境的,则非边远地区土地上的土壤可能会受到直接的损害。对边远地区土壤的损害可能会更大。即使有些农作物是有益于环境的,人们努力砍伐灌木和扫清林地去扩大对边远土地的耕作,而森林的砍伐又会增加潜在的土壤侵蚀。近来人们对世贸组织中的环境争端较为关注,如何在自由贸易的大趋势下获得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利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3中国环境经济学专题研究进展

在中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工作是从1978年制订环境经济学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八年发展规划(1978—1985年)时开始的。1980年,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的成立,推动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二十年来,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不但其一般理论和前沿成果得到及时引入和传播,而且结合中国实际所进行的环境经济学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果。

3.1资源核算理论与成本—费用分析

80年代初期是我国环境经济学起步发展而且比较繁荣的一段时间,在这个阶段,环境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阐明环境作为物质资源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些分析当中主要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在80年代初期,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应该说是重要的理论发展(但他是否对现实问题有很好的解释力,这是属于逻辑与历史是否统一的问题),它与那个时代的主流经济学倾向是对称的。在我国比较早期的环境经济理论发展主要是在传统政治经济学基础上提出的“三个再生产”理论(物质、人口和自然再生产),它虽然带有较重的经济哲学意味,但不失为对环境经济学理论的深化,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理论地位。80年代开始的资源核算和定价研究,是环境经济学在中国应用的标志之一,它所论述的资源定价和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代表了当前国际上这方面研究的前沿水平,通过对中国煤炭、水、森林等资源的核算,更加充实了这一理论,有关学者在环境价值、资源核算和资源产业化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中国学者把当代技术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应用于环境问题的具体研究,如从边际效益递减的角度计算最优污染水平,对环境工程核算和微观环境经济决策进行费用—效益分析,以及对环境污染损失进行价值估算等,在这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具有重视工程经济分析的传统,所以这种分析易于被人们理解并很快达到了较高水平。

3.2环境保护的市场化理论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变迁,环境经济学出现了以现代经济学为基础建立理论框架的过程。首先是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全面介绍,从理性、最优化、均衡等基本假定出发,构筑环境资源的供求曲线和均衡价格,在这方面,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融合在一起(实际上福利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和主体),为环境经济学提供了理论来源。福利经济学最早提出的“外部性”概念成了环境经济学中最典型和最常用的理论工具。其次是宏观经济理论进入环境分析领域,使环境经济学范围扩展到总量关系上,这方面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的环境指标(绿色GNP等),宏观经济结构的环境影响分析等。环境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目标是把环境资本的消耗和增值定量地纳入国民收入均衡分析中,这方面的理论分析已经取得了较为完善的成果。1992年中国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环境经济学领域内展开了较多的关于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理论探讨,其中有的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特别是市场失灵理论)予以论述,有的则从环境管理理论的特点出发论述市场经济下环境管理改革的选择原则和方向。结合中国经济成长的道路,环境保护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发展模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形成以市场调控为主的环境保护自我发展内在机制,使环境保护走上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近年来,较多的研究以环保设施运营的企业化、社会化为突破口,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环境保护市场化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市场化的概念与内涵,以及污染治理的集约化、产权多元化、运营服务市场化等问题,此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投融资机制等重要问题作了积极探索。

3.3环境与资源产权理论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的专题领域是应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各种现实问题。前面谈到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西方宏、微观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这都属于现代经济学中的新古典体系,这一框架的优势是分析给定制度条件下的环境资源最优配置途径和均衡过程,其局限性是难以解释环境问题背后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环境利益冲突和相互博弈过程,这一方面正是制度经济分析的用武之地。9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经济学研究中的制度经济分析有所发展,特别是应用西方产权理论思考我国环境保护制度方面受到重视。(更多:国内新闻http://news.cngold.com.cn/gnxw.html)

西方产权理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力极强的经济学理论。我国于8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西方的产权理论,并将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产权理论的产生源于对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即社会成本的分析和研究,而环境问题正是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性的具体体现,环境问题与产权问题的关系密切。在这方面,我国有学者以产权理论基础(产权的属性和功能、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等)为指导,论述环境资源的产权特征,评价我国现有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之利弊,提出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改革方向。西方产权理论强调产权清晰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使得产权问题的探讨和应用成为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但是,同其他领域相比,环境问题应成为产权理论应用的一个突破口。利用产权理论建立现代环境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重视环境容量在明晰产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推广排污许可证来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从产权理论的观点来看,排污许可证的成功之处自在于,通过环境容量将产权概念模糊的环境公共物品的使用权在使用者之间进行了分配,使环境资源的产权关系变得相对清晰。使用者对环境容量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即排污许可证所规定的范围,并将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明确的环境容量使用权使得排污权转让成为可能,促进了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这样,环境资源使用中的“产权拥挤”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使用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将使整个社会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使环境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当前,我国学者将产权理论分析框架应用于环境与资源配置方面的研究中,还取得了其他的一些进展,如对于土地流转制度的研究、对水资源产权的研究和林地产权制度安排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进展正在推动着环境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

4对中国环境经济学专题研究的展望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下,经济体系必须向对环境无害或有利的方向转变和发展,环境经济学可以指出非持续的经济体系存在的缺陷并指出改变的途径,首要的是制定出对经济体系的可持续性做出判断的指标体系并应用于现实分析。对环境做出价值评估是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和传统的任务,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环境经济学必须对其评价的理论进行调整,以体现公平(代际和代内公平)和持久性的内涵。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思想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策略,研究中可应用数学、生态学、系统论和控制论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环境经济学专题研究应围绕下列问题而加以展开。

4.1市场主体的环境与经济利益机制分析框架

市场机制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正在不断扩展和加强,利益分化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但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规范和制约性制度(发展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还未完善,在环境问题上表现为广泛和严重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说明需要运用环境经学理论对这种新的利益格局进行分析。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以环境问题形式表现的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冲突和利益均衡的实证描述和理论分析,已显得非常紧迫。我国目前的区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流域环境问题已然十分严峻。流域环境问题涉及到复杂的利益主体行为和制度因素,运用利益矛盾分析方法,揭示大量严重的环境问题现象后面所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社会集团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为制定协调这种经济关系所需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具体途径是分析环境资源权利的法律规定、不同人群和利益相关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权利结构以及人们在维护环境权益方面的实际可能性等。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研究实际上也可以纳入利益机制的分析框架之中,我国应加快研究构建更为合理的土地(尤其是农地)产权制度、林地产权制度、水资源产权制度和污染排放制度(主要是向空气中排放污染物权利),确立环境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及其实现的体制框架,用制度创新来规范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行为,以期实现资源、环境容量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4.2适应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环境管理社会制衡机制

由于存在“政府失灵”,国家管理环境的职能只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行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节环境冲突的作用可以适当地由市场机制所代替,同时也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分析要为这种替代提供理论说明和实施方案,这实际上是研究建立一种环境管理的社会制衡机制问题。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都存在一定的有效区间,环境问题导源于“市场失灵”,但其解决又不能只靠政府,所以在设计环境保护的政策手段时,需要寻求新的制度安排,构建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以及政府的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如何得以贯彻。由于经济发展过程是环境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改革和改善宏观经济决策过程是保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宏观经济决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在现实操作层次上,体现为具体的部门政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即制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能源政策、金融政策(财政、税收、价格)、贸易政策、地区政策等,在这方面存在大量的实证研究任务。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引入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分析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

4.3区域间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流域环境问题是典型的跨区域环境问题。我国由于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自然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如何总揽全局,实行有针对性的区域环境政策,协调区域内不同行政区之间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已迫在眉睫。环境问题的强烈外部性决定了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分散性和全局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应该立足于全局观念,即从地区观念上升到国家观念甚至以全球的视角来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将发挥很大的作用。我国东西部地区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协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的利益分配格局和所导致的环境成本的分担问题,均应当以“污染者付费,治理者得利,受益者补偿”为原则,对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

4.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已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之中,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环境影响分析,尤其对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为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已被公认为需要密切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对大量的和分散存在的环境管理对象进行监督和管理是成本十分高昂的一项工作,在很多情况下,管理成本甚至是管理能否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例如对大量分散性的中小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监督成本很大,实际上无力顾及。环境经济学的一个现实任务就是对这种成本做出定量分析并设计成本最小的解决方案。(完)

献花(0)
+1
(本文系南京 seo首藏)